看到箭矢,苏棉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所想,此箭矢坚硬非常,由上等铁料所造,箭头呈乌黑色,想是萃了毒药,即使不能一箭击中要害,也可使人毙命。且那伙人会先射箭击杀宋宅的武丁只留下女眷来逼问,可见不是普通的山莽劫匪作案,是事先经过训练安排的杀手。当今世道不算太平,边境战事纷起,达官贵人府中多会豢养死侍私兵,这背后之人来历不小。陈瑞凤自小便出门求学,见识自然颇广,也瞧出了这箭矢的不同,向苏棉道:“这箭矢乃精铁锻造而成,寻常山匪可用不起这箭。”
陈瑞凤一直待苏棉如兄妹一般,苏棉心中不想此事过多牵扯到陈瑞凤,只得向他说道:“此行终究不是一无所获。找到了这箭矢,也可将他交给我父亲,让他去寻凶手为祖母报仇。祖母走前一再嘱咐我要好好活下去,我自然是不能让祖母失望的。”陈瑞凤本还担心苏棉想不开去和那背后之人硬碰硬,见苏棉这么说,只当苏棉还小,将宋老夫人的话听进了心里去,便也不再担心苏棉会执拗下去。
离开宋府回到落脚的客栈,此一番离去只怕短期内不再回得来,苏棉想着扶风郡还有一人需要见,陈瑞凤担心她的安全必不会让她独自去,只能等夜晚休息后,穿着夜行衣独自离开了落脚的客栈。夜里已经宵禁,行人甚少,不时还有巡查的府兵,苏棉避开巡逻人,七拐八折穿过小巷,走到西城墙边。刚到扶风郡时她贪玩,胆子也大,半夜里领着平儿就敢独自出门。初来乍到不识路,迷迷糊糊就来到了西城墙,和平儿打闹间还被她发现一个狗洞,刚好够一个体型纤瘦的人钻出去。
苏棉顺利出了城,熟练的朝山林中走去,黑暗中走了许久,终于看见一盏灯火,来自不远处的一座竹园。
打开竹园的大门,苏棉朝竹屋里喊道:“楚焚叔。”话音刚落,竹屋的门被人一脚踹开。来人脸上有着一道极深的刀疤,头发凌乱的束着,看着三四十岁的样子,身材高达魁梧,连走路都带着一阵风。
看见此人,苏棉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路上她都提心吊胆的提着一口气,见到楚焚终于放下心来。
苏棉道:“楚焚叔叔,近日可还好。”
楚焚脸色冷峻,道:“我南下有事,离开了些时日。出事那天,我不在扶风郡,没能护住你的安全。”楚焚没有说出什么伤感的话,苏棉闻言却落掉下眼泪,泪珠盈睫,伤心的画面又出现在了脑海里,苏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扑进了楚焚的怀中啜泣起来。
苏棉刚到扶风郡时,人小胆子大,贪玩儿跑进了山里,遇见了受伤奄奄一息的楚焚。苏棉从没见过伤的那么重的人,全身上下没一块好肉,腹部最深的那道伤口还往外冒着黑血,就连脸上都血肉模糊看不清面容。
苏棉感到害怕,鼓足勇气去试探楚焚的鼻息,发现他还没死后,便招呼着平儿将受伤的楚焚拖到一处山洞安置。自那以后,苏棉日日都逃出府到城外的山洞里给楚焚送吃食和药。楚焚伤的虽重,在苏棉日日的悉心照料下,竟也慢慢好转了。
此后楚焚便在城外山林中搭了个竹屋,平时养些鸡鸭鹅,基本上满足了自给自足。苏棉也常常会来看望楚焚。楚焚常年游历江湖,武功高强莫测,且颇有见闻,不时会外出游历,给苏棉带很多新奇的物件儿。
不知为何,苏棉心里对楚焚有一种莫名的依赖。在楚焚身边,苏棉感到心安。
楚焚摸了摸苏棉的头,想开口安慰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他无妻无女,一生都在漂泊,江湖厮杀打打斗斗,重伤被苏棉救后便在扶风郡安顿了下来,心里早将苏棉当成了女儿看待。苏棉伤心让他心疼,只恨天公作怪,偏叫他那个时候不在苏棉身边,无法保护她,楚焚心里很内疚。过了许久,苏棉渐渐平静下来,察觉自己哭的不成样子,朝楚焚道:“楚焚叔。我是来与你告别的。”
听到苏棉要走,楚焚并有感到惊讶,扶风郡苏棉肯定是无法继续再留下,只是他知道苏棉不喜宋家,便问道:“到皇城宋府去?”
苏棉摇摇头,道:“我拜入了莫老师太门下,今后在上林学宫进学。”
听到苏棉要去上林学宫,楚焚点点头,心中满意。此时的苏棉回到宋家,也不会得到重视,不过是被关在深宅大院里蹉跎下去。上林学宫远在皇城千里之外,可以避免皇城的纷扰,还能在莫言薛手下进学,对现在的苏棉来说是极好的去处。
楚焚紧锁的眉头散开,“我跟你去,在你身边护着你,我心里踏实些。”
看到楚焚要跟着自己去南陈,苏棉有些惊喜,不过想来也是,楚焚因苏棉才留在了扶风郡,苏棉走了,楚焚也不会自己独自留在此处。
“我无法时刻都在你身边,这个东西你收好,关键时刻或许能保你性命。”说完,楚焚拿出准备好的盒子交给苏棉。
苏棉打开,里面躺着的是一铁筒,长八寸,周经八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还有一小孔,离筒盖一至两寸处还有一蝴蝶片。不知此为何物,苏棉有些疑惑地看向楚焚。
楚焚将铁筒拿出,苏棉发现这圆筒还带有三段绑扣。在苏棉疑惑的目光下,楚焚将这圆筒三段扣带绑在苏棉的小臂上,端详一番后说道:“这是罗沙袖箭,北荒吴家制成。你现在用尺寸还是大了些,待你大些就合适了。”
北荒吴家世代建造神兵利器,一年只产一件利器,重金难求,连养在闺中的苏棉都略有耳闻。昭国重武,世家皆以习武为荣,就算是女子都会功夫。但苏棉自小体弱,加上爱偷懒,宋家本就对她没什么期望,祖母疼爱她,便没有让她习武,别说三脚猫功夫了,就连扎个马步苏棉都不会,这罗沙袖箭对她来说确实是极好的东西。
苏棉心中感激,朝着楚焚甜甜一笑:“多谢楚焚叔。”
楚焚见苏棉喜欢,又道:“罗沙袖箭虽精小,可这箭桶内有十二枚箭,射穿力道惊人,百步外击中要害都可取人性命。使用时抬起手腕拨动筒尾的蝴蝶片就可,你平时在无人处多练练。”
“好,楚焚叔,苏棉答应你,会护着自己安全的。楚焚叔,我还有一事要问你,你可知此物?”说罢,苏棉将找到的箭矢递给楚焚。
楚焚端详了箭矢一会儿,在干涸的血渍处发现了一莲花纹图案,向苏棉说道:“此箭矢雕有莲花纹,应该是青城山的东西。”
青城山是青州门阀柳家所居之处,但柳家不过是一地方上的土地主,哪来那么大的胆子残害扶风宋氏的老夫人。这柳家应该只是杀害祖母背后之人的手中刀。
苏棉是偷溜出来的,不能耽搁过多,呆了片刻便离开了楚焚的住处顺着原路回到了客栈。
第二日前往上林学宫的路上,一路南下,苏棉细细的观察着手中的箭矢,有人指示青城山的人来到扶风郡寻龙牙匕首,这人会是谁呢?
苏棉远在扶风郡多年,并不了解皇城中的暗流涌动。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她还需要些时日才能理清,在上林学宫学习的日子就是她的机会。
陈瑞凤一路上对苏棉极其关照,路过不同的地方都换着法儿的寻好吃的好玩的给苏棉解闷。苏棉也很捧场,陈公子见苏棉高兴不再郁郁不乐,便认为苏棉渐渐的放下了心事。
回到上林学宫,楚焚时常会给苏棉传信,信的内容短小精悍,常常只有一句话,例如:
如果他要离开南陈去他处,便会写“不在。”
回来了又会写“已回”
在这路途上给苏棉带了什么东西,又会写“用好。”
这天楚焚又给什么带回了一物,只是此物是一活人。这女子拿着楚焚的书信到上林学宫找到苏棉,看见了苏棉便立马下跪道:“还请姑娘收下奴婢。”苏棉本还有点懵,拿到楚焚的书信一看才知道事情原委。
“途中所救,此人跟着你。”到底是要交代事情,这信上的内容都比往日多了许多。
苏棉见那女子面容清秀,看着要比苏棉大上一些,不像是平常流民落难的女子。苏棉心中有些疑惑,但楚焚叔做事自有他的道理,便将此女带回上林学宫留在身边伺候。
毕竟刚接触,苏棉对此人了解甚少,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入的是什么籍?”
那女子见苏棉问她,立马将头垂下答道:“回小姐,家里人原先称我为二翠。入的是贱籍。”
听了二翠的回到,苏棉又问道:“你原先既然有家人,为何又入了贱籍,还被我楚焚叔所救?”
苏棉长得美艳,又自带着一股子凌然的气质,话一出便吓着了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二翠,立马扑通一跪:
“小姐,家中父母对我苛责打骂,我长大后将我卖了给弟弟换些银钱,换了几个主人家也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上一户主子将我打得半死,怕闹出人命影响名声便又将我扔在荒林里等死,侥幸遇到了楚大侠救了我一命,楚大侠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还请姑娘留下二翠,二翠必将尽心尽力服侍好姑娘!”二翠心里十分怕苏棉赶走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抖。
苏棉没想到自己只是普通的询问都吓着了二翠,道:“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你既然是楚焚叔叫来的人,我便一定会留你,你起来吧。”
二翠听了忙松下一口气,只是还是没有起来,又向苏棉行了个礼道:“姑娘愿意留下二翠,还请姑娘为二翠赐名。”
到了新主子身边,侍女多半会被赐名,这二翠应该也是经过富贵人家的教导,十分的懂规矩。
苏棉见二翠不愿起身,便道:“你不喜欢以前的名字?”
二翠没想到苏棉会这样说,回道:“回姑娘,被楚大侠救后,第一次有人将奴婢当成了人看。楚大侠看重姑娘,奴婢生死皆愿为姑娘效劳。”二翠重情谊,显然是不喜欢这个以前如草芥般活着的名字。
苏棉想了片刻,道:“既如此,从此你叫竹南可好。”
竹南听了苏棉的话,立马喜上眉梢道:“多谢小姐赐名,竹南很喜欢这个名字。”
上林学宫多贵人子弟,身旁都多有侍女书童伺候,苏棉身边多了个侍女倒也没有显得多奇怪。
陈瑞凤一直待苏棉如兄妹一般,苏棉心中不想此事过多牵扯到陈瑞凤,只得向他说道:“此行终究不是一无所获。找到了这箭矢,也可将他交给我父亲,让他去寻凶手为祖母报仇。祖母走前一再嘱咐我要好好活下去,我自然是不能让祖母失望的。”陈瑞凤本还担心苏棉想不开去和那背后之人硬碰硬,见苏棉这么说,只当苏棉还小,将宋老夫人的话听进了心里去,便也不再担心苏棉会执拗下去。
离开宋府回到落脚的客栈,此一番离去只怕短期内不再回得来,苏棉想着扶风郡还有一人需要见,陈瑞凤担心她的安全必不会让她独自去,只能等夜晚休息后,穿着夜行衣独自离开了落脚的客栈。夜里已经宵禁,行人甚少,不时还有巡查的府兵,苏棉避开巡逻人,七拐八折穿过小巷,走到西城墙边。刚到扶风郡时她贪玩,胆子也大,半夜里领着平儿就敢独自出门。初来乍到不识路,迷迷糊糊就来到了西城墙,和平儿打闹间还被她发现一个狗洞,刚好够一个体型纤瘦的人钻出去。
苏棉顺利出了城,熟练的朝山林中走去,黑暗中走了许久,终于看见一盏灯火,来自不远处的一座竹园。
打开竹园的大门,苏棉朝竹屋里喊道:“楚焚叔。”话音刚落,竹屋的门被人一脚踹开。来人脸上有着一道极深的刀疤,头发凌乱的束着,看着三四十岁的样子,身材高达魁梧,连走路都带着一阵风。
看见此人,苏棉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路上她都提心吊胆的提着一口气,见到楚焚终于放下心来。
苏棉道:“楚焚叔叔,近日可还好。”
楚焚脸色冷峻,道:“我南下有事,离开了些时日。出事那天,我不在扶风郡,没能护住你的安全。”楚焚没有说出什么伤感的话,苏棉闻言却落掉下眼泪,泪珠盈睫,伤心的画面又出现在了脑海里,苏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扑进了楚焚的怀中啜泣起来。
苏棉刚到扶风郡时,人小胆子大,贪玩儿跑进了山里,遇见了受伤奄奄一息的楚焚。苏棉从没见过伤的那么重的人,全身上下没一块好肉,腹部最深的那道伤口还往外冒着黑血,就连脸上都血肉模糊看不清面容。
苏棉感到害怕,鼓足勇气去试探楚焚的鼻息,发现他还没死后,便招呼着平儿将受伤的楚焚拖到一处山洞安置。自那以后,苏棉日日都逃出府到城外的山洞里给楚焚送吃食和药。楚焚伤的虽重,在苏棉日日的悉心照料下,竟也慢慢好转了。
此后楚焚便在城外山林中搭了个竹屋,平时养些鸡鸭鹅,基本上满足了自给自足。苏棉也常常会来看望楚焚。楚焚常年游历江湖,武功高强莫测,且颇有见闻,不时会外出游历,给苏棉带很多新奇的物件儿。
不知为何,苏棉心里对楚焚有一种莫名的依赖。在楚焚身边,苏棉感到心安。
楚焚摸了摸苏棉的头,想开口安慰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他无妻无女,一生都在漂泊,江湖厮杀打打斗斗,重伤被苏棉救后便在扶风郡安顿了下来,心里早将苏棉当成了女儿看待。苏棉伤心让他心疼,只恨天公作怪,偏叫他那个时候不在苏棉身边,无法保护她,楚焚心里很内疚。过了许久,苏棉渐渐平静下来,察觉自己哭的不成样子,朝楚焚道:“楚焚叔。我是来与你告别的。”
听到苏棉要走,楚焚并有感到惊讶,扶风郡苏棉肯定是无法继续再留下,只是他知道苏棉不喜宋家,便问道:“到皇城宋府去?”
苏棉摇摇头,道:“我拜入了莫老师太门下,今后在上林学宫进学。”
听到苏棉要去上林学宫,楚焚点点头,心中满意。此时的苏棉回到宋家,也不会得到重视,不过是被关在深宅大院里蹉跎下去。上林学宫远在皇城千里之外,可以避免皇城的纷扰,还能在莫言薛手下进学,对现在的苏棉来说是极好的去处。
楚焚紧锁的眉头散开,“我跟你去,在你身边护着你,我心里踏实些。”
看到楚焚要跟着自己去南陈,苏棉有些惊喜,不过想来也是,楚焚因苏棉才留在了扶风郡,苏棉走了,楚焚也不会自己独自留在此处。
“我无法时刻都在你身边,这个东西你收好,关键时刻或许能保你性命。”说完,楚焚拿出准备好的盒子交给苏棉。
苏棉打开,里面躺着的是一铁筒,长八寸,周经八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还有一小孔,离筒盖一至两寸处还有一蝴蝶片。不知此为何物,苏棉有些疑惑地看向楚焚。
楚焚将铁筒拿出,苏棉发现这圆筒还带有三段绑扣。在苏棉疑惑的目光下,楚焚将这圆筒三段扣带绑在苏棉的小臂上,端详一番后说道:“这是罗沙袖箭,北荒吴家制成。你现在用尺寸还是大了些,待你大些就合适了。”
北荒吴家世代建造神兵利器,一年只产一件利器,重金难求,连养在闺中的苏棉都略有耳闻。昭国重武,世家皆以习武为荣,就算是女子都会功夫。但苏棉自小体弱,加上爱偷懒,宋家本就对她没什么期望,祖母疼爱她,便没有让她习武,别说三脚猫功夫了,就连扎个马步苏棉都不会,这罗沙袖箭对她来说确实是极好的东西。
苏棉心中感激,朝着楚焚甜甜一笑:“多谢楚焚叔。”
楚焚见苏棉喜欢,又道:“罗沙袖箭虽精小,可这箭桶内有十二枚箭,射穿力道惊人,百步外击中要害都可取人性命。使用时抬起手腕拨动筒尾的蝴蝶片就可,你平时在无人处多练练。”
“好,楚焚叔,苏棉答应你,会护着自己安全的。楚焚叔,我还有一事要问你,你可知此物?”说罢,苏棉将找到的箭矢递给楚焚。
楚焚端详了箭矢一会儿,在干涸的血渍处发现了一莲花纹图案,向苏棉说道:“此箭矢雕有莲花纹,应该是青城山的东西。”
青城山是青州门阀柳家所居之处,但柳家不过是一地方上的土地主,哪来那么大的胆子残害扶风宋氏的老夫人。这柳家应该只是杀害祖母背后之人的手中刀。
苏棉是偷溜出来的,不能耽搁过多,呆了片刻便离开了楚焚的住处顺着原路回到了客栈。
第二日前往上林学宫的路上,一路南下,苏棉细细的观察着手中的箭矢,有人指示青城山的人来到扶风郡寻龙牙匕首,这人会是谁呢?
苏棉远在扶风郡多年,并不了解皇城中的暗流涌动。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她还需要些时日才能理清,在上林学宫学习的日子就是她的机会。
陈瑞凤一路上对苏棉极其关照,路过不同的地方都换着法儿的寻好吃的好玩的给苏棉解闷。苏棉也很捧场,陈公子见苏棉高兴不再郁郁不乐,便认为苏棉渐渐的放下了心事。
回到上林学宫,楚焚时常会给苏棉传信,信的内容短小精悍,常常只有一句话,例如:
如果他要离开南陈去他处,便会写“不在。”
回来了又会写“已回”
在这路途上给苏棉带了什么东西,又会写“用好。”
这天楚焚又给什么带回了一物,只是此物是一活人。这女子拿着楚焚的书信到上林学宫找到苏棉,看见了苏棉便立马下跪道:“还请姑娘收下奴婢。”苏棉本还有点懵,拿到楚焚的书信一看才知道事情原委。
“途中所救,此人跟着你。”到底是要交代事情,这信上的内容都比往日多了许多。
苏棉见那女子面容清秀,看着要比苏棉大上一些,不像是平常流民落难的女子。苏棉心中有些疑惑,但楚焚叔做事自有他的道理,便将此女带回上林学宫留在身边伺候。
毕竟刚接触,苏棉对此人了解甚少,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入的是什么籍?”
那女子见苏棉问她,立马将头垂下答道:“回小姐,家里人原先称我为二翠。入的是贱籍。”
听了二翠的回到,苏棉又问道:“你原先既然有家人,为何又入了贱籍,还被我楚焚叔所救?”
苏棉长得美艳,又自带着一股子凌然的气质,话一出便吓着了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二翠,立马扑通一跪:
“小姐,家中父母对我苛责打骂,我长大后将我卖了给弟弟换些银钱,换了几个主人家也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上一户主子将我打得半死,怕闹出人命影响名声便又将我扔在荒林里等死,侥幸遇到了楚大侠救了我一命,楚大侠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还请姑娘留下二翠,二翠必将尽心尽力服侍好姑娘!”二翠心里十分怕苏棉赶走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抖。
苏棉没想到自己只是普通的询问都吓着了二翠,道:“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你既然是楚焚叔叫来的人,我便一定会留你,你起来吧。”
二翠听了忙松下一口气,只是还是没有起来,又向苏棉行了个礼道:“姑娘愿意留下二翠,还请姑娘为二翠赐名。”
到了新主子身边,侍女多半会被赐名,这二翠应该也是经过富贵人家的教导,十分的懂规矩。
苏棉见二翠不愿起身,便道:“你不喜欢以前的名字?”
二翠没想到苏棉会这样说,回道:“回姑娘,被楚大侠救后,第一次有人将奴婢当成了人看。楚大侠看重姑娘,奴婢生死皆愿为姑娘效劳。”二翠重情谊,显然是不喜欢这个以前如草芥般活着的名字。
苏棉想了片刻,道:“既如此,从此你叫竹南可好。”
竹南听了苏棉的话,立马喜上眉梢道:“多谢小姐赐名,竹南很喜欢这个名字。”
上林学宫多贵人子弟,身旁都多有侍女书童伺候,苏棉身边多了个侍女倒也没有显得多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