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六年,刘彻遣嫖姚校尉霍去病出击匈奴,同日下发旨意,赐婚平阳侯与卫长公主,不日成婚。
早知一切发展的卫长公主,不再像前几回在霍去病面前一般依依怜怜,眼神交错之间仿佛有无形的丝线牵拉他们。
列侯尚主,既有了这一场婚事,便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卫长公主沉吟片刻,对身边的侍女低声吩咐些什么,直把侍女惊的一蹦三尺高。
“公主殿下,您可想好了?奴婢是一路陪您走过来的,奴婢不忍心——”
“没什么好犹豫的。”卫长公主狠了很心肠,“平阳侯府主人历来短寿,留给本宫的时间不多。本宫需要尽快做好。”
“公主殿下不必如此,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是极疼爱公主殿下的,若知道公主殿下自苦,想来会很心疼的。”侍女犹自不死心,试图劝说卫长公主。
“阿父阿母疼爱本宫不假,”卫长公主自嘲一笑,“可如若他们当真知道了本宫所作所为,想来是一边叹息本宫自苦,一边欣慰养了个好女儿罢。”
毕竟这一对帝后,卫长公主再了解不过。皆是为了心中目标,可以舍弃一切外物的狠心人。
可她又何尝不是随了父母的性子呢?她心爱去病哥从无一丝作伪,自认情深几许,到底也接受了今日的分离。
父母是为了据儿,她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本质上,也没有多少区别。
凤楼烟雨中,晨雾迷蒙时,卫长公主已同霍去病告过别了。
鸾镜映照出卫长公主不染一丝尘埃的芙蓉面,娇俏可人的脸庞上涂了嫣红的脂粉,衬得她一副新嫁妇的好模样来。
从前的漫漫长夜,卫长公主常常有霍去病伴随入梦。昨夜准备婚礼,倒是一宿未眠。
侍女拿了不知什么好东西,遮掩住她眼底的青黑之色,将她打扮出最美的模样,以图此次婚事、或者说是这桩买卖,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卫长公主的姑母,也就是平阳侯的母亲,平阳公主来看望卫长公主了。
“妍儿,襄儿他当真好福气,能得你为妻。日后啊,若是襄儿欺负了你,你就来找母亲,母亲给你做主,记得啊。”
这场婚事,平阳公主是全心的欢喜,她丝毫不知霍去病与卫长公主的一段往事,只为了儿子尚主的荣耀而雀跃。
卫长公主亲昵地挨上平阳公主的肩头,“母亲,我都记下了。您大可放心,君侯待人一向温润有礼,如何会欺负了我去?我也定会与君侯和睦相处,一同承欢母亲膝下的。”
“好好好,你这样说,母亲就全放心了。母亲呀,就和皇后娘娘一起等着抱孙子咯!”平阳公主笑得见眉不见眼,好在保养得宜,脸上未出现褶子。
卫子夫有心为长女腾出一片空闲,轻轻拽了拽平阳公主的袖口,“皇姐,咱们先去前头看看吧,让妍儿再收拾整理一下,也好让襄儿眼前一亮不是?”
卫长公主感激地对卫子夫一笑,“有劳母亲和阿母了。”
送走了平阳公主,卫长公主才算是喘了一口气。这大汉朝的公主,从来每一个省油的灯。
早年间吕后的鲁元公主就不多说了,成了亲弟弟的岳母;姑祖母窦太主更是全盛一时,在宫里宫外兴风作浪,养起了男宠。
这位要成为她婆母的平阳公主,也不是简单的角色。阿母和舅舅都是姑母平阳公主举荐给阿父的,就连如今得宠的李夫人,也是出自平阳府。
据说,姑母给全长安的权贵都送过美人,只唯独落下了一个长平侯。
如今去病哥府上,也还养了几个姑母献上的美人。倒也都是好颜色。
“我遵上意。”
卫长公主走在椒房殿的红毯上,这是刘彻与卫子夫为了长女的出嫁特意安排的。
一步一个脚印,卫长公主并不回头,脑子里避不可免地,回荡起那日接下圣旨时去病哥的模样。
去病哥的装束依旧是干练的,眼神中还是闪烁自信的光芒。卫长公主仿佛看见,天神赐给大汉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去病哥跃跃欲试,欣然接下了阿父赐下的嫖姚校尉的头衔和领兵的虎符。
卫长公主彼时与霍去病一同跪拜,接下的,正是同一张圣旨。
只不过,一个是赐婚,一个是出征。
霍去病与卫长公主对视一眼,勾了勾唇角,两人默契地叩首,口中高呼万岁。
待宣旨的宫人离开后,去病哥以他独有的灼灼目光逼视她的双眼,在那样的目光里,她的心思无所遁形。
只听得去病哥说,“我遵上意。”
卫长公主眼眶中的泪水悄然滚落。
鼓乐奏起,万民空巷,十里红妆。
天子与皇后第一次为儿女操办婚事,自然极尽用心。卫长公主以军中多事为由,提出捐献万金嫁妆抵作军费之资,也未被允准。
卫长公主袅袅婷婷地行至帝后面前,莲步轻移,勾勒出一副完美无缺的笑靥。
“儿臣今当远离,再拜慈父母膝下,儿臣不孝,多令父母为儿担忧。儿叩谢父母生养之恩,定不负我大汉供养。”
刘彻抚掌大笑,“好啊!好啊,好啊。朕的女儿,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岁了。还记得你刚出生的时候,那么粉嫩嫩的一小团,如今成了大姑娘了。”
卫子夫嗔怪地瞧了刘彻一眼,走上前为卫长公主整理一下领口,“好在啊,这襄儿是你姑母的孩子,知根知底的,又是万户的封地,不会委屈了你去。”
刘彻瞪了卫子夫一下,“跟孩子说什么呢。妍儿啊,这长安,这未央宫,随时欢迎你回来啊。不必非要等到诸侯朝见,你是阿父阿母的长女,和他们不一样的,啊?”
卫子夫轻笑一声,“那是自然。我们妍儿出嫁,陛下给的,可比当年妾封后还多。足足几万两黄金呢。”
卫长公主抿唇不语,静静地注视这一对父母给予的关爱。
刘彻率先注意到女儿的沉默,“妍儿这是遇上自己的终身大事,可也懂得羞涩了!稀罕呐!平阳侯何在?”
“臣在。”曹襄一身红色冠服,衬得整个人意气风发,有别于平日的温润如玉,今日多了些棱角和少年人的锐气。
刘彻殷殷嘱托道,“襄儿啊,朕这长女一向恣意率性,今后劳你多多包容了啊。若妍儿有哪里不得你心意,你可不许擅作主张。”
卫子夫嗤了一声,“这陛下护短,君侯若是伤到了公主,陛下可不会轻饶。”
刘彻撇了撇嘴,“嘿你这妇人,今儿个女儿大喜的日子,你诚心同我找不痛快是吧?”
卫子夫哼哼两声,“圣天子万年,妾不敢。”
刘彻便不再计较。
卫长公主此时主动拉起曹襄的手,两人决然十指紧扣,任何力量都不能将二人分开似的。
曹襄被卫长公主捏的手指发痛,因自幼体弱未曾习武的缘故,身体素质不如自小摸爬滚打学习骑射的卫长公主。
纵然如此,曹襄也不甘示弱,在衣袍之下的手指回握住卫长公主的手指,不肯留下一丝缝隙。
二人郎才女貌,金童玉女一般,倒是引来好一阵羡慕唏嘘。平阳公主作为曹襄的母亲,被一众亲朋蒙在鼓里,笑得极是喜庆。
平阳公主悄悄挪步至长平侯往日的席位,抬起头才发觉座位是空的。卫青带了霍去病出征了,平阳公主自嘲一笑,怎的连这个都忘记了。
是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刘彻和卫子夫想过给皇姐找一个列侯托付终身。奈何卫青和平阳公主两人,一个不肯说,一个不肯问,生生拖到了今日。
曹襄牵引卫长公主行至平阳公主面前,小夫妻两个交换过眼神,俱是眉眼含笑,面对平阳公主再拜。
平阳公主连连点头,“我佳儿佳妇也。吾女,真吾子之佳偶!”
卫长公主纵使不情愿这场婚事,早打定了主意要当个皇家和平阳侯府的傀儡吉祥物,也不免被姑母的一番话打动。
姑母说她是“吾女”,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
卫长公主自打出生起,便因为聪明伶俐,极得舅舅卫青和姑母平阳公主的喜爱。有时两人联袂看望小公主,还会为了谁多抱了卫长公主一会儿而起了争执。
在姑母身上,卫长公主感受到的是女性长辈独有的温柔关怀,和阿母不一样的爱。
姑母只得了曹襄一个儿子,前任平阳侯,也就是她的姑父身体不好,早早地病逝了,姑母一直以没有亲生女儿为遗憾。
在漪兰殿常来常往的平阳公主,便将一腔爱女之心,全数倾注在卫长公主身上。
姑母的野心和不甘是真实的,对她的爱也是真实的。或许从她身上,姑母还看见了自己早些年奉旨成婚的影子。
这倒是这桩婚事第二个令她满意的地方了。
排在第一位使她满意的,无疑是丈夫的人选。曹襄家世显赫,待人接物从来彬彬有礼,最妙的是还有个养在府里的心上人。
早知一切发展的卫长公主,不再像前几回在霍去病面前一般依依怜怜,眼神交错之间仿佛有无形的丝线牵拉他们。
列侯尚主,既有了这一场婚事,便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卫长公主沉吟片刻,对身边的侍女低声吩咐些什么,直把侍女惊的一蹦三尺高。
“公主殿下,您可想好了?奴婢是一路陪您走过来的,奴婢不忍心——”
“没什么好犹豫的。”卫长公主狠了很心肠,“平阳侯府主人历来短寿,留给本宫的时间不多。本宫需要尽快做好。”
“公主殿下不必如此,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是极疼爱公主殿下的,若知道公主殿下自苦,想来会很心疼的。”侍女犹自不死心,试图劝说卫长公主。
“阿父阿母疼爱本宫不假,”卫长公主自嘲一笑,“可如若他们当真知道了本宫所作所为,想来是一边叹息本宫自苦,一边欣慰养了个好女儿罢。”
毕竟这一对帝后,卫长公主再了解不过。皆是为了心中目标,可以舍弃一切外物的狠心人。
可她又何尝不是随了父母的性子呢?她心爱去病哥从无一丝作伪,自认情深几许,到底也接受了今日的分离。
父母是为了据儿,她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本质上,也没有多少区别。
凤楼烟雨中,晨雾迷蒙时,卫长公主已同霍去病告过别了。
鸾镜映照出卫长公主不染一丝尘埃的芙蓉面,娇俏可人的脸庞上涂了嫣红的脂粉,衬得她一副新嫁妇的好模样来。
从前的漫漫长夜,卫长公主常常有霍去病伴随入梦。昨夜准备婚礼,倒是一宿未眠。
侍女拿了不知什么好东西,遮掩住她眼底的青黑之色,将她打扮出最美的模样,以图此次婚事、或者说是这桩买卖,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卫长公主的姑母,也就是平阳侯的母亲,平阳公主来看望卫长公主了。
“妍儿,襄儿他当真好福气,能得你为妻。日后啊,若是襄儿欺负了你,你就来找母亲,母亲给你做主,记得啊。”
这场婚事,平阳公主是全心的欢喜,她丝毫不知霍去病与卫长公主的一段往事,只为了儿子尚主的荣耀而雀跃。
卫长公主亲昵地挨上平阳公主的肩头,“母亲,我都记下了。您大可放心,君侯待人一向温润有礼,如何会欺负了我去?我也定会与君侯和睦相处,一同承欢母亲膝下的。”
“好好好,你这样说,母亲就全放心了。母亲呀,就和皇后娘娘一起等着抱孙子咯!”平阳公主笑得见眉不见眼,好在保养得宜,脸上未出现褶子。
卫子夫有心为长女腾出一片空闲,轻轻拽了拽平阳公主的袖口,“皇姐,咱们先去前头看看吧,让妍儿再收拾整理一下,也好让襄儿眼前一亮不是?”
卫长公主感激地对卫子夫一笑,“有劳母亲和阿母了。”
送走了平阳公主,卫长公主才算是喘了一口气。这大汉朝的公主,从来每一个省油的灯。
早年间吕后的鲁元公主就不多说了,成了亲弟弟的岳母;姑祖母窦太主更是全盛一时,在宫里宫外兴风作浪,养起了男宠。
这位要成为她婆母的平阳公主,也不是简单的角色。阿母和舅舅都是姑母平阳公主举荐给阿父的,就连如今得宠的李夫人,也是出自平阳府。
据说,姑母给全长安的权贵都送过美人,只唯独落下了一个长平侯。
如今去病哥府上,也还养了几个姑母献上的美人。倒也都是好颜色。
“我遵上意。”
卫长公主走在椒房殿的红毯上,这是刘彻与卫子夫为了长女的出嫁特意安排的。
一步一个脚印,卫长公主并不回头,脑子里避不可免地,回荡起那日接下圣旨时去病哥的模样。
去病哥的装束依旧是干练的,眼神中还是闪烁自信的光芒。卫长公主仿佛看见,天神赐给大汉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去病哥跃跃欲试,欣然接下了阿父赐下的嫖姚校尉的头衔和领兵的虎符。
卫长公主彼时与霍去病一同跪拜,接下的,正是同一张圣旨。
只不过,一个是赐婚,一个是出征。
霍去病与卫长公主对视一眼,勾了勾唇角,两人默契地叩首,口中高呼万岁。
待宣旨的宫人离开后,去病哥以他独有的灼灼目光逼视她的双眼,在那样的目光里,她的心思无所遁形。
只听得去病哥说,“我遵上意。”
卫长公主眼眶中的泪水悄然滚落。
鼓乐奏起,万民空巷,十里红妆。
天子与皇后第一次为儿女操办婚事,自然极尽用心。卫长公主以军中多事为由,提出捐献万金嫁妆抵作军费之资,也未被允准。
卫长公主袅袅婷婷地行至帝后面前,莲步轻移,勾勒出一副完美无缺的笑靥。
“儿臣今当远离,再拜慈父母膝下,儿臣不孝,多令父母为儿担忧。儿叩谢父母生养之恩,定不负我大汉供养。”
刘彻抚掌大笑,“好啊!好啊,好啊。朕的女儿,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岁了。还记得你刚出生的时候,那么粉嫩嫩的一小团,如今成了大姑娘了。”
卫子夫嗔怪地瞧了刘彻一眼,走上前为卫长公主整理一下领口,“好在啊,这襄儿是你姑母的孩子,知根知底的,又是万户的封地,不会委屈了你去。”
刘彻瞪了卫子夫一下,“跟孩子说什么呢。妍儿啊,这长安,这未央宫,随时欢迎你回来啊。不必非要等到诸侯朝见,你是阿父阿母的长女,和他们不一样的,啊?”
卫子夫轻笑一声,“那是自然。我们妍儿出嫁,陛下给的,可比当年妾封后还多。足足几万两黄金呢。”
卫长公主抿唇不语,静静地注视这一对父母给予的关爱。
刘彻率先注意到女儿的沉默,“妍儿这是遇上自己的终身大事,可也懂得羞涩了!稀罕呐!平阳侯何在?”
“臣在。”曹襄一身红色冠服,衬得整个人意气风发,有别于平日的温润如玉,今日多了些棱角和少年人的锐气。
刘彻殷殷嘱托道,“襄儿啊,朕这长女一向恣意率性,今后劳你多多包容了啊。若妍儿有哪里不得你心意,你可不许擅作主张。”
卫子夫嗤了一声,“这陛下护短,君侯若是伤到了公主,陛下可不会轻饶。”
刘彻撇了撇嘴,“嘿你这妇人,今儿个女儿大喜的日子,你诚心同我找不痛快是吧?”
卫子夫哼哼两声,“圣天子万年,妾不敢。”
刘彻便不再计较。
卫长公主此时主动拉起曹襄的手,两人决然十指紧扣,任何力量都不能将二人分开似的。
曹襄被卫长公主捏的手指发痛,因自幼体弱未曾习武的缘故,身体素质不如自小摸爬滚打学习骑射的卫长公主。
纵然如此,曹襄也不甘示弱,在衣袍之下的手指回握住卫长公主的手指,不肯留下一丝缝隙。
二人郎才女貌,金童玉女一般,倒是引来好一阵羡慕唏嘘。平阳公主作为曹襄的母亲,被一众亲朋蒙在鼓里,笑得极是喜庆。
平阳公主悄悄挪步至长平侯往日的席位,抬起头才发觉座位是空的。卫青带了霍去病出征了,平阳公主自嘲一笑,怎的连这个都忘记了。
是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刘彻和卫子夫想过给皇姐找一个列侯托付终身。奈何卫青和平阳公主两人,一个不肯说,一个不肯问,生生拖到了今日。
曹襄牵引卫长公主行至平阳公主面前,小夫妻两个交换过眼神,俱是眉眼含笑,面对平阳公主再拜。
平阳公主连连点头,“我佳儿佳妇也。吾女,真吾子之佳偶!”
卫长公主纵使不情愿这场婚事,早打定了主意要当个皇家和平阳侯府的傀儡吉祥物,也不免被姑母的一番话打动。
姑母说她是“吾女”,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
卫长公主自打出生起,便因为聪明伶俐,极得舅舅卫青和姑母平阳公主的喜爱。有时两人联袂看望小公主,还会为了谁多抱了卫长公主一会儿而起了争执。
在姑母身上,卫长公主感受到的是女性长辈独有的温柔关怀,和阿母不一样的爱。
姑母只得了曹襄一个儿子,前任平阳侯,也就是她的姑父身体不好,早早地病逝了,姑母一直以没有亲生女儿为遗憾。
在漪兰殿常来常往的平阳公主,便将一腔爱女之心,全数倾注在卫长公主身上。
姑母的野心和不甘是真实的,对她的爱也是真实的。或许从她身上,姑母还看见了自己早些年奉旨成婚的影子。
这倒是这桩婚事第二个令她满意的地方了。
排在第一位使她满意的,无疑是丈夫的人选。曹襄家世显赫,待人接物从来彬彬有礼,最妙的是还有个养在府里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