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热闹的街市上,叫卖声此起彼伏。
几个扎着发髻的小孩在人群中穿梭着,口中叫道:“蓝伊人来了,蓝伊人来了!”
路人正忙着相看要买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喊的话,直到街尾马蹄声响起。
为首的是一个青年,他一头金发十分抢眼,驾着马行走在车队的最前方,看到他的路人纷纷让开道路。
“新帝登基已有月余,这蓝伊国可算派人来了。”路旁一书生说道。
“可不是,听说其他几个盟国一早就遣送使者来贺,就连最远的乌国的使者也已经在半月前到了,蓝伊国可就在谷连河边上,反倒是来得最晚的。”书生的同行人说道。
书生冷哼一声,不愿再看那为首的男子,“听说蓝伊人百年前还跟我们一样是乌发,过了几十年竟变成了金发,就连瞳孔的颜色都变了,我看是遭了天谴吧。”
金发青年毫不理会周围的目光,依然潇洒自在地驾马,意气风发好似逢了喜事,神气地带着车队往皇宫进发。
皇宫,正听殿内。
“陛下,雨季来临,不少地方恐有水患,望陛下着人早做准备。”工部尚书李赞说道。
龙椅上坐着身穿明黄龙袍的少年皇帝,他微微皱了眉,水患肆虐,百姓极有可能家园被毁,流离失所,若是不好好部署甚至有可能人祸大于天灾,他自是不愿看到这种结果,“派遣巡抚监工,命各地方官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若有不从者立即论罪处置。”
“是。”众臣皆俯首称是。
穿成皇帝的第三天,夏予岚开口说出的话已有三分威严,暂时还没有人起疑。
大殿上安静下来,似乎无事可再启奏。
夏予岚道:“还有何事?无事就退朝吧。”
此时礼部侍郎似乎有话要说,犹犹豫豫还是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蓝伊国使节到了。”
夏予岚没有多想,“那就按照该有的礼节接待。”
听闻这话,大学士刘奉宪忍不住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这蓝伊国虽曾与我国交好,可近两年来边界屡有骚动,周边的百姓怨声四起,如今他们倒是派来了使节,却是等陛下登基至今才到,其心必异。”
夏予岚内心复杂,两国之间的交际并非小事,他沉声问道:“刘卿,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刘奉宪镇定开口:“萧明煦萧将军战功赫赫,若前往边界,必能重创蓝伊。”
夏予岚知道他说的这个萧将军,他自小便跟在父亲身边,算是在军营里长大,十五岁时独自领兵出征,得胜归来后更是被多次委以重任,六年来从无败绩。就连夏予岚刚刚到这里两三天已经听到不少宫女在讨论他,因为他有一副好皮囊,若形容男子俊逸用貌比潘安,那萧将军就是冷硬版的潘安。
可惜萧将军此时不在殿中,他常年练兵,专注于战事,经常不在京中,先皇允他不必每日上早朝。
大学士徐之泰立即劝道:“请陛下三思,若要开战 ,势必劳民伤财,百姓刚刚得以休养生息,万万不可再动干戈,更何况陛下刚刚登基,还是要以朝政为重啊。”
夏予岚眉头都拧在了一起,徐之泰说的有理,更何况夏予岚才当了三天的皇帝,此时开战实在对大夏不利,“罢了,那便先接待蓝伊使节。”
退朝后,夏予岚回到修信殿,此时不用面对众位大臣,顿觉轻松不少。
他在衣服胸口处扯了几下,试图减缓被衣服勒紧的感觉,却无异于隔靴搔痒。
“珠秀,拿常服来。”
宫女珠秀捧着衣服进来,看到他的动作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陛下,不可。”
夏予岚放下手,尴尬道:“没忍住。”
为了万无一失,束胸绑得很紧,就算穿来这几天都是这样,夏予岚还是有些不习惯。
珠秀展开常服,为夏予岚换上。
夏予岚知道珠秀是为了他好,几天前刚穿到这里时,一睁眼看到布置得古色古香的房间时夏予岚是震惊的,虽然看了不少穿越小说,但是事情发生得还是太突然了,她起身想要往外面跑,期盼着看到现代建筑,可是珠秀拦住她,口口声声叫她“陛下”。
她理所当然地检查自己的性别,发现自己还是女子。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消息,一个皇帝,竟然女扮男装。
珠秀带着哭腔说陛下的风寒终于好了,她还以为陛下要撑不过去了。
夏予岚尴尬地拍拍珠秀,心道你的陛下确实不在了,安抚好她后声称自己病了连日,有些东西记不清了,珠秀便把近况说给她听。
先帝于一月前突然驾崩,夏予岚作为唯一的皇子,顺理成章成为了继承人,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皇子其实是个公主,此事从她出生时便被隐瞒,除了她的生母和身边亲近之人外没有人知道,就连先皇也被蒙在鼓里。
她匆匆登基之后便忙于朝政,一丝也不敢懈怠,每日到子时也不肯歇息,珠秀劝了多回也无用,这几日突然就病倒了。
夏予岚收回思绪,看向镜中的自己。
少女皮肤白皙,一双杏眼炯炯有神,原本弯弯的细眉画成剑眉,平添了几分英气,好在她天生喉结比平常姑娘明显一些,虽不及男子但也不会惹人怀疑。
她开口时总是习惯性压低声音,听起来颇具少年气。
夏予岚相信原主是一个好皇帝,她初登大宝就如此辛劳直至病倒,可惜去得太早了。
以后的路,就由我来替你走吧。
招待蓝伊使节的宴会定在后日。
当日,献仪殿内乐声绕梁,盛装打扮的舞姬随着韵律摆动腰肢,夏予岚坐在主位,不动声色地观察蓝伊国使节,在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子,由于时间紧急,就近找了一个懂点儿蓝伊语的宫人。
当时街上引人注目的金发男子坐在西面,正举着杯喝酒,颇有意趣地看着舞姬的表演。
一曲舞毕,金发男子当即站起笑着鼓掌,惹了其他人纷纷侧目。
他朗声赞扬道:“好,大夏朝果然是大国,就连歌舞也如此不同凡响。”
宫人听完金发男子的话译给夏予岚听,“陛下,这位使者的意思是夸咱们的歌舞漂亮。”
夏予岚抿起唇,其实根本不用宫人翻译,她自己就能听懂,想不到这使者不光长得像个洋人,就连说出来的话也是英语!
活了二十余年,夏予岚第一次为自己的专业感到自豪,不过夏予岚并没有点破,任由身边宫人翻译。
金发男子转身看向夏予岚,说道:“陛下,我是蓝伊国国王的小儿子邓肯,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招待。”
宫人依言翻译了个大概,夏予岚笑道:“王子不必客气,有客远道而来,朕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听着宫人磕磕绊绊的翻译,邓肯的眼神多了几分讥笑和挑衅,那宫人不免紧张起来。
夏予岚小声鼓励宫人,“没事儿,不用怕。”
邓肯举起酒杯,“陛下,我此次前来是代表我们蓝伊来恭贺陛下荣登大宝,愿大夏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说完他一饮而尽。
夏予岚也举起酒杯抿了一口,“那就多谢王子了。”
“除了祝贺,我们还为陛下带来一份礼物。”邓肯道。
“呈上来吧。”
邓肯对他的手下点了点头,不过一会儿,一个蒙着红巾的托盘被端了上来。
“这是什么?”夏予岚问道。
邓肯离开座位,“这是失传已久的王锴的《行军图》。”
王锴大师的画作本就有价无市,更何况是失传已久的《行军图》,众位大臣都伸着脖子往中间看去。
邓肯掀开红巾,拿起画卷慢慢展开,这个时候夏予岚突然想起了荆轲刺秦的故事。
画作完全展示出来,众人都吸了一口气,只见气势恢弘的大部队整齐有力地行进,丝毫不惧眼前的高山,纵使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将士们的铮铮铁骨。
“陛下,这幅画描绘的是当年覃峻之战时军士们奔赴战场的画面,结果当然是大胜而归,当年大部队到达覃峻时士气大振,可是不知为何却屡屡出现失误,当时帐中有位异国谋士,在千钧一发之际令大军转危为安,实在是功不可没啊。”邓肯道。
他一下说了太多,翻译的宫人额头上都开始冒冷汗,一时紧张竟将邓肯的话省去了大半,简单的说成覃峻之战的大胜,大臣们都以为邓肯是在夸赞覃峻之战,没人觉出任何不对。
当年帐中确实有位蓝伊国谋士,不过邓肯的言下之意岂不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给了蓝伊谋士,还暗讽当年主帅无能。
邓肯继续说道:“现在将这幅图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理解我们的用心。”
用心?联想到蓝伊在边界的多次异动,不难想到他们有什么用心。
夏予岚冷漠地笑了笑,“多谢国王和王子的美意。这幅画自然是不错,不过覃峻之役已过去多年,王子怕不是错听成谣言,若真如王子所说,那这位谋士还真是善于隐藏自己,至今也做得极好,朕倒不曾听说过他的功绩。”
邓肯听完火冒三丈,可细细一想又觉出不对,那宫人翻译地并不通顺,还时常落下句子,一大段话被她省得只剩一句,大夏皇帝怎么可能完全听懂并且作出反击。
原本大夏先帝驾崩新帝匆忙登基,此时乃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可现在夏予岚的反应让邓肯有些犹豫。
他只能先收起自己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坐回座位,这一场戏算是草草收场。
几个扎着发髻的小孩在人群中穿梭着,口中叫道:“蓝伊人来了,蓝伊人来了!”
路人正忙着相看要买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喊的话,直到街尾马蹄声响起。
为首的是一个青年,他一头金发十分抢眼,驾着马行走在车队的最前方,看到他的路人纷纷让开道路。
“新帝登基已有月余,这蓝伊国可算派人来了。”路旁一书生说道。
“可不是,听说其他几个盟国一早就遣送使者来贺,就连最远的乌国的使者也已经在半月前到了,蓝伊国可就在谷连河边上,反倒是来得最晚的。”书生的同行人说道。
书生冷哼一声,不愿再看那为首的男子,“听说蓝伊人百年前还跟我们一样是乌发,过了几十年竟变成了金发,就连瞳孔的颜色都变了,我看是遭了天谴吧。”
金发青年毫不理会周围的目光,依然潇洒自在地驾马,意气风发好似逢了喜事,神气地带着车队往皇宫进发。
皇宫,正听殿内。
“陛下,雨季来临,不少地方恐有水患,望陛下着人早做准备。”工部尚书李赞说道。
龙椅上坐着身穿明黄龙袍的少年皇帝,他微微皱了眉,水患肆虐,百姓极有可能家园被毁,流离失所,若是不好好部署甚至有可能人祸大于天灾,他自是不愿看到这种结果,“派遣巡抚监工,命各地方官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若有不从者立即论罪处置。”
“是。”众臣皆俯首称是。
穿成皇帝的第三天,夏予岚开口说出的话已有三分威严,暂时还没有人起疑。
大殿上安静下来,似乎无事可再启奏。
夏予岚道:“还有何事?无事就退朝吧。”
此时礼部侍郎似乎有话要说,犹犹豫豫还是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蓝伊国使节到了。”
夏予岚没有多想,“那就按照该有的礼节接待。”
听闻这话,大学士刘奉宪忍不住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这蓝伊国虽曾与我国交好,可近两年来边界屡有骚动,周边的百姓怨声四起,如今他们倒是派来了使节,却是等陛下登基至今才到,其心必异。”
夏予岚内心复杂,两国之间的交际并非小事,他沉声问道:“刘卿,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刘奉宪镇定开口:“萧明煦萧将军战功赫赫,若前往边界,必能重创蓝伊。”
夏予岚知道他说的这个萧将军,他自小便跟在父亲身边,算是在军营里长大,十五岁时独自领兵出征,得胜归来后更是被多次委以重任,六年来从无败绩。就连夏予岚刚刚到这里两三天已经听到不少宫女在讨论他,因为他有一副好皮囊,若形容男子俊逸用貌比潘安,那萧将军就是冷硬版的潘安。
可惜萧将军此时不在殿中,他常年练兵,专注于战事,经常不在京中,先皇允他不必每日上早朝。
大学士徐之泰立即劝道:“请陛下三思,若要开战 ,势必劳民伤财,百姓刚刚得以休养生息,万万不可再动干戈,更何况陛下刚刚登基,还是要以朝政为重啊。”
夏予岚眉头都拧在了一起,徐之泰说的有理,更何况夏予岚才当了三天的皇帝,此时开战实在对大夏不利,“罢了,那便先接待蓝伊使节。”
退朝后,夏予岚回到修信殿,此时不用面对众位大臣,顿觉轻松不少。
他在衣服胸口处扯了几下,试图减缓被衣服勒紧的感觉,却无异于隔靴搔痒。
“珠秀,拿常服来。”
宫女珠秀捧着衣服进来,看到他的动作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陛下,不可。”
夏予岚放下手,尴尬道:“没忍住。”
为了万无一失,束胸绑得很紧,就算穿来这几天都是这样,夏予岚还是有些不习惯。
珠秀展开常服,为夏予岚换上。
夏予岚知道珠秀是为了他好,几天前刚穿到这里时,一睁眼看到布置得古色古香的房间时夏予岚是震惊的,虽然看了不少穿越小说,但是事情发生得还是太突然了,她起身想要往外面跑,期盼着看到现代建筑,可是珠秀拦住她,口口声声叫她“陛下”。
她理所当然地检查自己的性别,发现自己还是女子。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消息,一个皇帝,竟然女扮男装。
珠秀带着哭腔说陛下的风寒终于好了,她还以为陛下要撑不过去了。
夏予岚尴尬地拍拍珠秀,心道你的陛下确实不在了,安抚好她后声称自己病了连日,有些东西记不清了,珠秀便把近况说给她听。
先帝于一月前突然驾崩,夏予岚作为唯一的皇子,顺理成章成为了继承人,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皇子其实是个公主,此事从她出生时便被隐瞒,除了她的生母和身边亲近之人外没有人知道,就连先皇也被蒙在鼓里。
她匆匆登基之后便忙于朝政,一丝也不敢懈怠,每日到子时也不肯歇息,珠秀劝了多回也无用,这几日突然就病倒了。
夏予岚收回思绪,看向镜中的自己。
少女皮肤白皙,一双杏眼炯炯有神,原本弯弯的细眉画成剑眉,平添了几分英气,好在她天生喉结比平常姑娘明显一些,虽不及男子但也不会惹人怀疑。
她开口时总是习惯性压低声音,听起来颇具少年气。
夏予岚相信原主是一个好皇帝,她初登大宝就如此辛劳直至病倒,可惜去得太早了。
以后的路,就由我来替你走吧。
招待蓝伊使节的宴会定在后日。
当日,献仪殿内乐声绕梁,盛装打扮的舞姬随着韵律摆动腰肢,夏予岚坐在主位,不动声色地观察蓝伊国使节,在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子,由于时间紧急,就近找了一个懂点儿蓝伊语的宫人。
当时街上引人注目的金发男子坐在西面,正举着杯喝酒,颇有意趣地看着舞姬的表演。
一曲舞毕,金发男子当即站起笑着鼓掌,惹了其他人纷纷侧目。
他朗声赞扬道:“好,大夏朝果然是大国,就连歌舞也如此不同凡响。”
宫人听完金发男子的话译给夏予岚听,“陛下,这位使者的意思是夸咱们的歌舞漂亮。”
夏予岚抿起唇,其实根本不用宫人翻译,她自己就能听懂,想不到这使者不光长得像个洋人,就连说出来的话也是英语!
活了二十余年,夏予岚第一次为自己的专业感到自豪,不过夏予岚并没有点破,任由身边宫人翻译。
金发男子转身看向夏予岚,说道:“陛下,我是蓝伊国国王的小儿子邓肯,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招待。”
宫人依言翻译了个大概,夏予岚笑道:“王子不必客气,有客远道而来,朕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听着宫人磕磕绊绊的翻译,邓肯的眼神多了几分讥笑和挑衅,那宫人不免紧张起来。
夏予岚小声鼓励宫人,“没事儿,不用怕。”
邓肯举起酒杯,“陛下,我此次前来是代表我们蓝伊来恭贺陛下荣登大宝,愿大夏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说完他一饮而尽。
夏予岚也举起酒杯抿了一口,“那就多谢王子了。”
“除了祝贺,我们还为陛下带来一份礼物。”邓肯道。
“呈上来吧。”
邓肯对他的手下点了点头,不过一会儿,一个蒙着红巾的托盘被端了上来。
“这是什么?”夏予岚问道。
邓肯离开座位,“这是失传已久的王锴的《行军图》。”
王锴大师的画作本就有价无市,更何况是失传已久的《行军图》,众位大臣都伸着脖子往中间看去。
邓肯掀开红巾,拿起画卷慢慢展开,这个时候夏予岚突然想起了荆轲刺秦的故事。
画作完全展示出来,众人都吸了一口气,只见气势恢弘的大部队整齐有力地行进,丝毫不惧眼前的高山,纵使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将士们的铮铮铁骨。
“陛下,这幅画描绘的是当年覃峻之战时军士们奔赴战场的画面,结果当然是大胜而归,当年大部队到达覃峻时士气大振,可是不知为何却屡屡出现失误,当时帐中有位异国谋士,在千钧一发之际令大军转危为安,实在是功不可没啊。”邓肯道。
他一下说了太多,翻译的宫人额头上都开始冒冷汗,一时紧张竟将邓肯的话省去了大半,简单的说成覃峻之战的大胜,大臣们都以为邓肯是在夸赞覃峻之战,没人觉出任何不对。
当年帐中确实有位蓝伊国谋士,不过邓肯的言下之意岂不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给了蓝伊谋士,还暗讽当年主帅无能。
邓肯继续说道:“现在将这幅图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理解我们的用心。”
用心?联想到蓝伊在边界的多次异动,不难想到他们有什么用心。
夏予岚冷漠地笑了笑,“多谢国王和王子的美意。这幅画自然是不错,不过覃峻之役已过去多年,王子怕不是错听成谣言,若真如王子所说,那这位谋士还真是善于隐藏自己,至今也做得极好,朕倒不曾听说过他的功绩。”
邓肯听完火冒三丈,可细细一想又觉出不对,那宫人翻译地并不通顺,还时常落下句子,一大段话被她省得只剩一句,大夏皇帝怎么可能完全听懂并且作出反击。
原本大夏先帝驾崩新帝匆忙登基,此时乃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可现在夏予岚的反应让邓肯有些犹豫。
他只能先收起自己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坐回座位,这一场戏算是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