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怜城再次掀开帐帘时,那个女人已沉沉睡去。她的呼吸平稳而均匀,仿佛沉浸在一个甜美的梦境之中。她蜷缩在角落里,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在寻求一丝温暖和安慰。她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就像是一只刚刚出生的羔羊,毫无防备地暴露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
宇文怜城静静地凝视着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原本并不想管这个女人,毕竟他们只是萍水相逢,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然而,看着她此刻如此脆弱的模样,他不禁感到有些不放心。她之前的凶狠模样似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人怜惜的柔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轻轻地走近她。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她的面容。她的皮肤白皙如雪,细腻如丝,紧闭的双眼下有着淡淡的黑眼圈,透露出她近期的疲惫和不安。她的嘴唇微微张开,仿佛在呢喃着什么,但又听不清具体的话语。
宇文怜城伸出手,轻轻地触碰了一下她的额头,换来了她梦中的一声低喃,听不真切,他俯下身去,离得近了,这才发现她额上隐隐汗沁出的汗,用手摸了摸,烫的吓人。
宇文怜城低声咒骂一句,也顾不得她浑身脏兮兮,直接将人抱上了床,盖好被子。
大夫诊过说是风寒,开了药,走时一再叮嘱务必让病人尽快退热。
宇文怜城着人煎好药喂给她喝下,等人退去,他才站在床头打量起了这个南楚女子。十八年的隐忍退让,身上的家仇国恨,早就让他习惯了刀尖上的生活,但是谁又知道,望都第一风流公子,喜欢流连于花间柳巷,那才是他此生最为安静,最为轻松的时刻。
床榻上的人睡的很不安稳,眉头紧紧蹙起,到底看不惯她一身脏污,遂将她一身脏污的衣衫换下,又将她的脸擦洗干净。一番折腾下来,天色已不早,他看向躺在本该属于自己的床上的女人,这才恍然觉着自己的行为荒唐又可笑,想他堂堂的大晋少柱国居然做起了这些。
暗沉沉的光透过帘帐缝隙照了进来,元知忆缓缓地睁开眼睛,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般。这一觉睡得太过深沉,以至于她几乎忘记了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只觉得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屈辱和苦难都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只要醒来,她就依然是那个生活在南楚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享受着父皇的宠爱和兄长的呵护。
然而,当她的视线逐渐清晰,看到周围陌生而简陋的环境时,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与皇宫格格不入的环境,不远处趴在案上的男人都提醒着她,这一切不是梦。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公主,而是背负着亡国之耻、流离失所的难民。回想起往昔的种种,元知忆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但同时也闪烁着一丝坚定。
元知忆躺在绵软的床上,额上敷着一块帕子,她想要支撑着身体从床上爬起,但一天的滴水未进,浑身无力,一番折腾反而惊动了不远处的男人。
宇文怜城看见努力想要爬起的元知忆,像极了草原上初生的羊羔,明明腿上没有力气,却还是要一次次颤抖着腿站起。
他走上前去,道:“你得了风寒还发了热。”
说着在他自己都没意识下缓缓伸出了手,元知忆下意识的要偏过头去,在触到他尚还带笑的一双眼时,愣住了。
男人宽大温暖的掌心轻轻抚上她额头的那刻,元知忆的心停顿了一瞬,然后她听见男人清润的声音传来。
“还好,烧退了。”
鼻尖莫名涌上一股酸涩,她不知道为什么,在半月的北上屈辱生活里,纵使被抽打被辱骂她从未哭过,可如今,只是一只温暖的手,轻缓的话语,就让她想卸下一身防备想要大哭一场。可偏偏这个人是她的仇人,她迫使自己将脑中奇怪思绪驱赶出去,在看到身上过于宽大的衣衫时,浑身一个激灵,她的身上此刻穿着一件男子的宽大衣衫,她惊愕抬头,厉声喝问他。
“我的衣服是谁换的?!”
宇文怜城看向元知忆的目光晃了晃,转身坐回远处,没有说话。他的沉默已告诉了她答案,元知忆羞愤欲死,脸涨得通红,双眼狠狠瞪着他。
宇文怜城被盯的不自在,丢下一句:“就你们南楚规矩多,若不是军营中没有女子,我才懒得动手。”便走出了大帐。
元知忆感受着后背药物作用下的冰凉感和一身洁净,手指摩挲着釉白瓷瓶的温润触感,神思陷入一阵恍惚,脑海隐隐浮出一个声音:这个男人是不同于其他晋人的。
大晋地处偏北,南有南楚,北有北周环伺,东边蛮夷之族虎视眈眈,西边临近西陵,四季之中冬季略长,风雪渐歇,天空出现了久违的太阳。或许是长久以来的长途跋涉磨炼了她,从前娇生惯养的公主,如今的风寒只养了三日就好了,还能给宇文怜城洗衣打水。
如今的她已不是从前娇生惯养的公主,她成了宇文怜城的侍女,负责他的日常起居,免去做俘虏被人随时欺辱的命运。她该感谢他的,可这一切的悲惨与厄运不正是他们带来的吗?她想,或许,这世间事很多时候本没有对错,只是因为立场错了,一切便都错了。
转眼,积雪也已融化,寒霜在枯草上裹了银白一层,远远望去,荒芜尽显,可就是如此贫瘠之地孕育出了一帮霸道蛮狠的晋人攻破了富庶繁华的姑苏城。
营帐依水建着,元知忆顶着严寒,去河边打水,清晨的草原之上笼着一层淡薄雾气,迷迷蒙蒙,像记忆里早春的姑苏。
还未到河边,远远就听到有声音传来,“不过是个不知来历的杂种,也敢……”
“别说了。”有人立刻出声制止了他。
元知忆在心中冷笑,这世间还真是走到哪里都少不了捧高踩低的人,停下脚步,身子恰被身旁的帐篷挡住。她在原地站定,不在去听那喋喋的咒骂声,视线投向远方,茫然无边的草原遥遥扯向天际,看不见绵延群山,亦看不见记忆中的繁华姑苏。良久,她低低叹了声,将视线从远处收回,耳边已没了聒噪之声,河边也没了那两人身影。
大军在这片草地上仅仅驻留了五日,便迅速拔营启程,据传,此举乃是大晋圣上夙霄之令,要将南楚俘虏全部安全押解至望都。
在一路向北的旅途中,沿途的景象愈发荒凉,那些曾经在姑苏城中娇生惯养、备受众人追捧的公子小姐们,如今却遭受着无尽的辱骂与鞭笞。在这漫长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消逝,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元知忆只能在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悄然潜入囚禁俘虏的所在,只为偷窥一眼她那被囚禁的父皇与兄弟姐妹,为他们带去些许疗伤的药品和食物。尽管她小心翼翼地多次前往,但终究还是被宇文怜城撞见。她心中忐忑不安,一连数日都在担忧宇文怜城的质问与责罚。然而,宇文怜城却似乎对此事置若罔闻,对她的态度依旧如常,这使得她那颗悬而未决的心,终于得以渐渐平复。
在辽阔的草原上,日复一日的跋涉如同无尽的征程,显得既漫长又艰难。虽然驻扎地距望都仅一步之遥,然而由于晋帝夙霄的严令,要求将南楚皇室无一遗漏地带回望都,锦城军自然不能如同处理战俘般草率行事。因此,这段看似短暂的旅程,却耗费了他们整整十日的光阴。直至第十日的暮色降临,元知忆终于随着宇文怜城的步伐,抵达了望都的城下。
晋历三百零一年,晋人在望都隆重举行献俘大典。楚国的俘虏,无论男女,皆赤裸上身,身披羊皮,恭敬地跪拜于大晋圣上夙霄之前。此刻,大晋的皇亲贵戚、朝廷重臣皆列席观礼,目睹南楚皇帝向他们屈膝叩首,众人无不面露得意之色,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元知忆面如纸白,默然伫立在宇文怜城的身后,亲眼目睹她那至高无上的父皇与兄长,身为南楚的两朝皇帝,此刻却如同丧家之犬般,卑躬屈膝地跪倒在大晋圣上的脚下。此情此景,她只觉荒诞至极,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瞬间涌上心头,直逼鼻尖。她生怕自己无法抑制内心的波动,泪水夺眶而出,更怕自己会冲动地冲上前去,试图阻止这荒谬而又令人心痛的场景。
在她父亲和兄长叩拜仪式结束后,一名士兵紧随其后,意图押解元知忆上前叩拜。元知忆露出绝望的微笑,眼角悄然滑落一颗晶莹的泪珠,她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士兵强硬地将她推向前方。
“放开她!”就在士兵准备撕开元知忆的衣物之时,背后传来一道清润的声音,将元知忆从回忆中拉了出来,元知忆回首望去,她唯一的希望,不过是身后的宇文怜城。
士兵微微愣住,面对宇文怜城,他手足无措,眼神中流露出犹豫和困惑。毕竟,台上晋帝与诸多皇亲国戚的目光都聚焦在此,他心中忐忑,揣测着晋帝是否也认同宇文怜城的立场。
“哈哈哈,无妨,少柱国喜欢的话,就赐给他吧,一个亡国公主而已,朕,给得起!”晋帝夙霄笑了笑,道。
“去,给我拿件衣服。”宇文怜城吩咐道。
元知忆低头退了出去,宇文怜城回头看去,只看到她纤细的背影和瘦弱双肩随着跳跃的阳光颤动着。其实她本不必来,但仍执意跟来,如今亲眼见到这样残忍的场面。他不由暗骂了句:自作自受,但心里却始终不是滋味!
宇文怜城的府邸距离皇宫尚有一段路程之际,再加上元知忆初来乍到,虽然有着宫中太监引路,倒也折腾了半天才寻到这座令人心驰神往的琴主府邸,元知忆匆忙携带着衣物返回,却发现仪式已早早落幕,原本人头攒动的场地此刻空荡寂寥,宇文怜城的身影亦是无从寻觅。她愣在原地许久,直至冬日的暖阳将她微微晒热,才如梦初醒。
元知忆恍恍惚惚回府上时,宇文怜城早已坐在廊下饮茶了,看到她回来,出声唤住了她。
“元知忆。”
宇文怜城慢慢走至她跟前,低头眉眼如炬注视着她,浓浓的压迫感迫使她不得不抬头,她眼中还残留有痛苦与迷惘,让他心底又升腾起一股熟悉的情绪,无奈又心酸,他一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只是每当看见她昂首凌然面对一切的样子时,总会透过这个单薄瘦弱的身影看到了她心底深处的故作坚强,这个姑娘太需要一个肩膀好好的哭一场了,他心里这样想,也确实这样做了。
元知忆毫无防备地被一双坚实有力的手掌紧紧拥入怀中,她感到一瞬间的寂静,紧接着,耳边回荡起男子沉稳的心跳声。她的鼻尖微酸,头顶上,他轻缓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要是难受,就哭出来吧。”
她冰冷坚毅的心在那一刻像逢上了三月的春风软了下来,鼻尖的酸涩再也忍不住,泪水簌簌落在他胸膛,濡湿大片衣衫。眼前的男子前几日还是自己的灭国仇人,转眼间却是又将自己从无边地狱中救了出来,使得自己免收那务必耻辱的献俘仪式,多种感情夹杂在一起,使得这个从小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南楚云澜公主心里防线终归是崩溃,仿佛要将长久的委屈不甘统统哭出来,颤抖的身子让宇文怜城的心也莫名跟着颤动起来,他忍不住将怀里的人搂紧了几分。
就在此刻,一阵无比柔和的声音轻盈地打破了这幅宁静的画面。
“怜城哥哥……”
宇文怜城静静地凝视着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原本并不想管这个女人,毕竟他们只是萍水相逢,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然而,看着她此刻如此脆弱的模样,他不禁感到有些不放心。她之前的凶狠模样似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人怜惜的柔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轻轻地走近她。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她的面容。她的皮肤白皙如雪,细腻如丝,紧闭的双眼下有着淡淡的黑眼圈,透露出她近期的疲惫和不安。她的嘴唇微微张开,仿佛在呢喃着什么,但又听不清具体的话语。
宇文怜城伸出手,轻轻地触碰了一下她的额头,换来了她梦中的一声低喃,听不真切,他俯下身去,离得近了,这才发现她额上隐隐汗沁出的汗,用手摸了摸,烫的吓人。
宇文怜城低声咒骂一句,也顾不得她浑身脏兮兮,直接将人抱上了床,盖好被子。
大夫诊过说是风寒,开了药,走时一再叮嘱务必让病人尽快退热。
宇文怜城着人煎好药喂给她喝下,等人退去,他才站在床头打量起了这个南楚女子。十八年的隐忍退让,身上的家仇国恨,早就让他习惯了刀尖上的生活,但是谁又知道,望都第一风流公子,喜欢流连于花间柳巷,那才是他此生最为安静,最为轻松的时刻。
床榻上的人睡的很不安稳,眉头紧紧蹙起,到底看不惯她一身脏污,遂将她一身脏污的衣衫换下,又将她的脸擦洗干净。一番折腾下来,天色已不早,他看向躺在本该属于自己的床上的女人,这才恍然觉着自己的行为荒唐又可笑,想他堂堂的大晋少柱国居然做起了这些。
暗沉沉的光透过帘帐缝隙照了进来,元知忆缓缓地睁开眼睛,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般。这一觉睡得太过深沉,以至于她几乎忘记了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只觉得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屈辱和苦难都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只要醒来,她就依然是那个生活在南楚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享受着父皇的宠爱和兄长的呵护。
然而,当她的视线逐渐清晰,看到周围陌生而简陋的环境时,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与皇宫格格不入的环境,不远处趴在案上的男人都提醒着她,这一切不是梦。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公主,而是背负着亡国之耻、流离失所的难民。回想起往昔的种种,元知忆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但同时也闪烁着一丝坚定。
元知忆躺在绵软的床上,额上敷着一块帕子,她想要支撑着身体从床上爬起,但一天的滴水未进,浑身无力,一番折腾反而惊动了不远处的男人。
宇文怜城看见努力想要爬起的元知忆,像极了草原上初生的羊羔,明明腿上没有力气,却还是要一次次颤抖着腿站起。
他走上前去,道:“你得了风寒还发了热。”
说着在他自己都没意识下缓缓伸出了手,元知忆下意识的要偏过头去,在触到他尚还带笑的一双眼时,愣住了。
男人宽大温暖的掌心轻轻抚上她额头的那刻,元知忆的心停顿了一瞬,然后她听见男人清润的声音传来。
“还好,烧退了。”
鼻尖莫名涌上一股酸涩,她不知道为什么,在半月的北上屈辱生活里,纵使被抽打被辱骂她从未哭过,可如今,只是一只温暖的手,轻缓的话语,就让她想卸下一身防备想要大哭一场。可偏偏这个人是她的仇人,她迫使自己将脑中奇怪思绪驱赶出去,在看到身上过于宽大的衣衫时,浑身一个激灵,她的身上此刻穿着一件男子的宽大衣衫,她惊愕抬头,厉声喝问他。
“我的衣服是谁换的?!”
宇文怜城看向元知忆的目光晃了晃,转身坐回远处,没有说话。他的沉默已告诉了她答案,元知忆羞愤欲死,脸涨得通红,双眼狠狠瞪着他。
宇文怜城被盯的不自在,丢下一句:“就你们南楚规矩多,若不是军营中没有女子,我才懒得动手。”便走出了大帐。
元知忆感受着后背药物作用下的冰凉感和一身洁净,手指摩挲着釉白瓷瓶的温润触感,神思陷入一阵恍惚,脑海隐隐浮出一个声音:这个男人是不同于其他晋人的。
大晋地处偏北,南有南楚,北有北周环伺,东边蛮夷之族虎视眈眈,西边临近西陵,四季之中冬季略长,风雪渐歇,天空出现了久违的太阳。或许是长久以来的长途跋涉磨炼了她,从前娇生惯养的公主,如今的风寒只养了三日就好了,还能给宇文怜城洗衣打水。
如今的她已不是从前娇生惯养的公主,她成了宇文怜城的侍女,负责他的日常起居,免去做俘虏被人随时欺辱的命运。她该感谢他的,可这一切的悲惨与厄运不正是他们带来的吗?她想,或许,这世间事很多时候本没有对错,只是因为立场错了,一切便都错了。
转眼,积雪也已融化,寒霜在枯草上裹了银白一层,远远望去,荒芜尽显,可就是如此贫瘠之地孕育出了一帮霸道蛮狠的晋人攻破了富庶繁华的姑苏城。
营帐依水建着,元知忆顶着严寒,去河边打水,清晨的草原之上笼着一层淡薄雾气,迷迷蒙蒙,像记忆里早春的姑苏。
还未到河边,远远就听到有声音传来,“不过是个不知来历的杂种,也敢……”
“别说了。”有人立刻出声制止了他。
元知忆在心中冷笑,这世间还真是走到哪里都少不了捧高踩低的人,停下脚步,身子恰被身旁的帐篷挡住。她在原地站定,不在去听那喋喋的咒骂声,视线投向远方,茫然无边的草原遥遥扯向天际,看不见绵延群山,亦看不见记忆中的繁华姑苏。良久,她低低叹了声,将视线从远处收回,耳边已没了聒噪之声,河边也没了那两人身影。
大军在这片草地上仅仅驻留了五日,便迅速拔营启程,据传,此举乃是大晋圣上夙霄之令,要将南楚俘虏全部安全押解至望都。
在一路向北的旅途中,沿途的景象愈发荒凉,那些曾经在姑苏城中娇生惯养、备受众人追捧的公子小姐们,如今却遭受着无尽的辱骂与鞭笞。在这漫长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消逝,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元知忆只能在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悄然潜入囚禁俘虏的所在,只为偷窥一眼她那被囚禁的父皇与兄弟姐妹,为他们带去些许疗伤的药品和食物。尽管她小心翼翼地多次前往,但终究还是被宇文怜城撞见。她心中忐忑不安,一连数日都在担忧宇文怜城的质问与责罚。然而,宇文怜城却似乎对此事置若罔闻,对她的态度依旧如常,这使得她那颗悬而未决的心,终于得以渐渐平复。
在辽阔的草原上,日复一日的跋涉如同无尽的征程,显得既漫长又艰难。虽然驻扎地距望都仅一步之遥,然而由于晋帝夙霄的严令,要求将南楚皇室无一遗漏地带回望都,锦城军自然不能如同处理战俘般草率行事。因此,这段看似短暂的旅程,却耗费了他们整整十日的光阴。直至第十日的暮色降临,元知忆终于随着宇文怜城的步伐,抵达了望都的城下。
晋历三百零一年,晋人在望都隆重举行献俘大典。楚国的俘虏,无论男女,皆赤裸上身,身披羊皮,恭敬地跪拜于大晋圣上夙霄之前。此刻,大晋的皇亲贵戚、朝廷重臣皆列席观礼,目睹南楚皇帝向他们屈膝叩首,众人无不面露得意之色,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元知忆面如纸白,默然伫立在宇文怜城的身后,亲眼目睹她那至高无上的父皇与兄长,身为南楚的两朝皇帝,此刻却如同丧家之犬般,卑躬屈膝地跪倒在大晋圣上的脚下。此情此景,她只觉荒诞至极,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瞬间涌上心头,直逼鼻尖。她生怕自己无法抑制内心的波动,泪水夺眶而出,更怕自己会冲动地冲上前去,试图阻止这荒谬而又令人心痛的场景。
在她父亲和兄长叩拜仪式结束后,一名士兵紧随其后,意图押解元知忆上前叩拜。元知忆露出绝望的微笑,眼角悄然滑落一颗晶莹的泪珠,她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士兵强硬地将她推向前方。
“放开她!”就在士兵准备撕开元知忆的衣物之时,背后传来一道清润的声音,将元知忆从回忆中拉了出来,元知忆回首望去,她唯一的希望,不过是身后的宇文怜城。
士兵微微愣住,面对宇文怜城,他手足无措,眼神中流露出犹豫和困惑。毕竟,台上晋帝与诸多皇亲国戚的目光都聚焦在此,他心中忐忑,揣测着晋帝是否也认同宇文怜城的立场。
“哈哈哈,无妨,少柱国喜欢的话,就赐给他吧,一个亡国公主而已,朕,给得起!”晋帝夙霄笑了笑,道。
“去,给我拿件衣服。”宇文怜城吩咐道。
元知忆低头退了出去,宇文怜城回头看去,只看到她纤细的背影和瘦弱双肩随着跳跃的阳光颤动着。其实她本不必来,但仍执意跟来,如今亲眼见到这样残忍的场面。他不由暗骂了句:自作自受,但心里却始终不是滋味!
宇文怜城的府邸距离皇宫尚有一段路程之际,再加上元知忆初来乍到,虽然有着宫中太监引路,倒也折腾了半天才寻到这座令人心驰神往的琴主府邸,元知忆匆忙携带着衣物返回,却发现仪式已早早落幕,原本人头攒动的场地此刻空荡寂寥,宇文怜城的身影亦是无从寻觅。她愣在原地许久,直至冬日的暖阳将她微微晒热,才如梦初醒。
元知忆恍恍惚惚回府上时,宇文怜城早已坐在廊下饮茶了,看到她回来,出声唤住了她。
“元知忆。”
宇文怜城慢慢走至她跟前,低头眉眼如炬注视着她,浓浓的压迫感迫使她不得不抬头,她眼中还残留有痛苦与迷惘,让他心底又升腾起一股熟悉的情绪,无奈又心酸,他一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只是每当看见她昂首凌然面对一切的样子时,总会透过这个单薄瘦弱的身影看到了她心底深处的故作坚强,这个姑娘太需要一个肩膀好好的哭一场了,他心里这样想,也确实这样做了。
元知忆毫无防备地被一双坚实有力的手掌紧紧拥入怀中,她感到一瞬间的寂静,紧接着,耳边回荡起男子沉稳的心跳声。她的鼻尖微酸,头顶上,他轻缓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要是难受,就哭出来吧。”
她冰冷坚毅的心在那一刻像逢上了三月的春风软了下来,鼻尖的酸涩再也忍不住,泪水簌簌落在他胸膛,濡湿大片衣衫。眼前的男子前几日还是自己的灭国仇人,转眼间却是又将自己从无边地狱中救了出来,使得自己免收那务必耻辱的献俘仪式,多种感情夹杂在一起,使得这个从小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南楚云澜公主心里防线终归是崩溃,仿佛要将长久的委屈不甘统统哭出来,颤抖的身子让宇文怜城的心也莫名跟着颤动起来,他忍不住将怀里的人搂紧了几分。
就在此刻,一阵无比柔和的声音轻盈地打破了这幅宁静的画面。
“怜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