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关,大雪横扫廊檐。
清晨,推夜香车的老汉紧裹着披袄,慢悠悠从巷子深处走来。兴安坊是徐栦城最繁华的坊市,夜香桶也比别的坊市更多,垒起来几乎挡住了老汉的视线。不过这个点,坊内几乎没什么人,倒不是多大的事。
老汉堪堪经过坊口,滴答,滴答,几滴水接连落在夜香桶上,敲出清脆的响声。大概是昨晚未化的雪水,老汉并未在意。
又是几声滴答,落在老汉身上。
老汉察觉有些不对劲。
他放下夜香车,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水,放在鼻尖处嗅了嗅。他回头,看见坊口上方好像挂着什么东西,他仔细擦了眼睛看去,冷汗瞬间浸透他的内衫。
一声惨叫唤醒了沉睡的徐栦城。
兴安坊坊口最高点直直落下一根绳子,绳子那头挂着的,是个被剜走双眼的死人。
徐栦衙府内一片死寂。
这已经是徐栦这半年以来第六起挖眼杀人案了,而他们未查到关于凶手的任何线索。
------------------
宁城,城门外。
祺安一身素白色绸缎裙,外面披了一件银泥花纹的淡粉色披袄,手里拎个包袱,跟着人群慢吞吞排着进城。人越排越多,后面几乎乌泱泱挤满了,等着进城的人被冻得直跺脚,哀声载道。
“今天入城怎么如此慢?”站在祺安前面的一大哥眉头紧锁,看着前面纹丝不动的队伍直叹气。
“说是徐栦城里死七八个人了,还没找到凶手。徐栦离宁城最近,眼下正是查得严的时候呢。”旁边阿婆拄着拐杖,不断地哈着手,试图暖和暖和。
祺安暗暗叹口气,早知道这般麻烦,就该把这六人留到最后这天再一起吊出来。如今宁城查得如此严,还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顺利进城。
城内,十几个官兵分成三路,挨个检查每个人的通关文牒和行李。徐栦城犯事者至今还未落网,皇城震怒,宁城衙役已经连轴转好几天了,真是叫苦不迭。
一辆马车慢腾腾驶向安化门,不是要出城的样子,恰恰停在城门不远处。马夫跳下车,走到官府衙役耳边耳语几句,然后候着。
有文牒的时候,他就上去瞅上两眼,见不是自己要等的人,又继续候在一旁。
排着排着,终于到了祺安。她把通关文牒给了衙役。衙役瞥了眼她的行李,“里面是什么?”祺安乖巧地回答:“不过是些衣物罢了。官差大哥,可否快点通行?排了半天,实在有些乏了。 ”
她就这么乖巧地站着,坦然地看着衙役。她天生体态娇小,眉眼间淡淡英气,一双杏眼盈着一点笑意,没有一丝侵略性。
被这样一双单纯的眼睛注视着,衙役也没有为难的心思,打算放人。
一直候在旁边的小厮终于有了反应,向祺安行了行礼。
“怎么就小姐一个?其他人呢?”祺安闻声抬眼看向小厮,小厮看了眼周围人群,议论声嘈杂入耳, “罢了,这里人杂,小姐请先跟我来。 ”
小厮自然地转过身,往前带路。
祺安从衙役手中接过文牒,道声谢跟着走了。
小厮站在马车旁准备等上车。不料祺安直接径直走过了马车,半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旁边的小厮赶紧问了一句:“小姐要去哪儿?”
祺安有些奇怪:“是在问我吗?”
小厮规规矩矩地站着:“请问小姐可是从徐栦城沈家来的,沈二小姐沈夏?”
祺安不作声。
小厮赔笑着拿出一封信递给祺安:“沈二小姐莫怕,是沈大夫人写信给我家夫人,说沈小姐来宁城参加少城主夫人选掇,要我们夫人帮忙照拂几月。 ”
祺安半信半疑地拆开信封,拿着信仔细端详起来。
其实看也是白看,她根本不是沈夏,也并不清楚什么沈大夫人的字迹。
不过临行前,真沈夏确实提到过,沈家在宁城有旧友,所幸的是这位旧友并未见过真正的沈二小姐。
沈家一向内讧严重,大夫人送了个不讨喜的二小姐做棋子参加选掇,当然要找人监视好这枚棋子才行。
罢了,若是她不去,沈家起疑才坏事了。祺安问道:“你方才说,你是哪家的?”
小厮:“宁城林家。 ”
祺安收了信:“走吧。 ”
------------
林家今天的客人,不止祺安一个。
皇城锦衣卫掌卫事林成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林卿安,一个叫林楚修。
林卿安不想依靠父亲做官,便带着妻子来了宁城做刺史,而小儿子林楚修则留在皇城,做了北镇抚司镇抚使。
徐栦剜眼案闹得沸沸扬扬,为尽早破案,林成命林楚修去往徐栦协助调查。
在宁城的林卿安前阵子染了风寒,久久未愈,林楚修便从皇城带了几服药顺道看望兄长。如今徐栦再次出事,事态紧急,林楚修即刻就要继续赶往徐栦城。
林家府门口,林卿安和姜望舒均是素锦白氅,夫妇两人神色温柔,模样相配。小厮们跟着身后,还有些爱慕林楚修的小丫鬟也喏喏地跟着,时不时再瞧上一眼。
林楚修翻身上马,金丝点缀的狐皮大氅荡起一阵风。
他前脚带着一众锦衣卫离开林家,后脚林家马车便载着祺安平平稳稳到了林府。
闻得马车声,林楚修回头望了过来。
不等小厮拿来马凳子,祺安便轻盈盈地从马车上跃了下来。
林府马车内配有暖炉,一路上祺安都脱了自己的披袄。此时,包袱和披袄都被她抱在怀里。娇小的身子抱着厚实的袄子,祺安探头看过来,就像是一只乖巧的小猫。
少女只简单穿了一件素白色的绸缎裙,微暖的光晕映在她脸上,衬得肌肤细腻如瓷。
瞧见前方的动静,祺安转头看去,恰好与回头的林楚修对上视线。
少女娇滴滴的乌瞳像是一对黑珍珠,如稚童般无辜。林楚修双眼冷冽,两人眼神错开之际,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好似正在慢慢苏醒,祺安循着念头往记忆深处找去,却什么也找不到。
“小夏,你来啦?”姜望舒欣喜地往祺安这边走了过来。
小厮行礼:“夫人。 ”
闻声,祺安回神,站直身体微微施礼:“林夫人。 ”
姜望舒走到祺安身边,拉起她的手握着,责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脱了袄子?赶快穿上,天这么冷,别染了风寒。”说着,便打算帮祺安套袄子。
祺安也不拒绝,任由姜望舒帮自己套好袄子,乖乖巧巧站着。
姜望舒见祺安还拎着包袱:“阿翠。 ”
阿翠立马明白夫人意思,恭恭敬敬站过来:“沈二小姐,行李交给我吧。 ”
祺安紧了紧手里的行李:“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
姜望舒笑着介绍:“小夏,我与你大姐姐是旧识,你也叫我阿姐就好,这位是我夫君,林卿安。 ”
祺安眨着水灵的眼睛:“望舒阿姐,卿安兄长。 ”
姜望舒看着祺安如此乖巧,心里十分喜爱。她知道沈夫人写信给自己表面是说照拂,实际就是为了监视。
她虽与沈夫人之女是旧识,但也并不愿意插手此事,只因这宁城少城主对任何女子而言,都绝非良配。
宁城少城主整日游手好闲,败家流油,沈夫人舍不得送自己亲女儿过来,便送了已故二夫人的独女。
姜望舒本想写信回绝,林卿安却安慰道,若答应了,至少沈二小姐到了宁城还有林家庇护。若不答应,那沈家也会找旁人监视,旁人待沈二小姐如何,便不是林家能插手的了。
如今见着这么可爱的妹妹,姜望舒护犊子的心就更急切了,她亲自领着祺安进了门,一处处为祺安介绍着。
祺安心思还在马上的那位身上,便好奇问道:“望舒阿姐,方才那位是何人?”
姜望舒像是知道她说的是谁,回答道:“那是我夫君弟弟,小夏认得?”
祺安摇摇头:“就是瞧着好生气派。”
姜望舒笑一声:“是么?”随即自然地转了话题:“你从徐栦城来,可有听说过剜眼案?”
祺安愣了一秒才开口:“自然是听过。 ”
姜望舒正色道:“楚修正是奉了皇命去徐栦协助徐栦刺史调查此事。 ”
祺安闻言呼吸一滞,楚修,他是林楚修。
姜望舒转头看着祺安呆滞的样子,只当她是对于此等恶事自然有些排斥,于是轻声安抚:“别怕,小夏。你跟我们一起住在这刺史府很安全。 ”
祺安听见此话再次愣住,她停住脚步,艰难地开口:“望舒姐姐 ……你说这是哪儿?”
姜望舒笑盈盈地望过来:“我忘了介绍,卿安是宁城刺史。这里是,”
“宁城,刺史府。 ”
清晨,推夜香车的老汉紧裹着披袄,慢悠悠从巷子深处走来。兴安坊是徐栦城最繁华的坊市,夜香桶也比别的坊市更多,垒起来几乎挡住了老汉的视线。不过这个点,坊内几乎没什么人,倒不是多大的事。
老汉堪堪经过坊口,滴答,滴答,几滴水接连落在夜香桶上,敲出清脆的响声。大概是昨晚未化的雪水,老汉并未在意。
又是几声滴答,落在老汉身上。
老汉察觉有些不对劲。
他放下夜香车,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水,放在鼻尖处嗅了嗅。他回头,看见坊口上方好像挂着什么东西,他仔细擦了眼睛看去,冷汗瞬间浸透他的内衫。
一声惨叫唤醒了沉睡的徐栦城。
兴安坊坊口最高点直直落下一根绳子,绳子那头挂着的,是个被剜走双眼的死人。
徐栦衙府内一片死寂。
这已经是徐栦这半年以来第六起挖眼杀人案了,而他们未查到关于凶手的任何线索。
------------------
宁城,城门外。
祺安一身素白色绸缎裙,外面披了一件银泥花纹的淡粉色披袄,手里拎个包袱,跟着人群慢吞吞排着进城。人越排越多,后面几乎乌泱泱挤满了,等着进城的人被冻得直跺脚,哀声载道。
“今天入城怎么如此慢?”站在祺安前面的一大哥眉头紧锁,看着前面纹丝不动的队伍直叹气。
“说是徐栦城里死七八个人了,还没找到凶手。徐栦离宁城最近,眼下正是查得严的时候呢。”旁边阿婆拄着拐杖,不断地哈着手,试图暖和暖和。
祺安暗暗叹口气,早知道这般麻烦,就该把这六人留到最后这天再一起吊出来。如今宁城查得如此严,还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顺利进城。
城内,十几个官兵分成三路,挨个检查每个人的通关文牒和行李。徐栦城犯事者至今还未落网,皇城震怒,宁城衙役已经连轴转好几天了,真是叫苦不迭。
一辆马车慢腾腾驶向安化门,不是要出城的样子,恰恰停在城门不远处。马夫跳下车,走到官府衙役耳边耳语几句,然后候着。
有文牒的时候,他就上去瞅上两眼,见不是自己要等的人,又继续候在一旁。
排着排着,终于到了祺安。她把通关文牒给了衙役。衙役瞥了眼她的行李,“里面是什么?”祺安乖巧地回答:“不过是些衣物罢了。官差大哥,可否快点通行?排了半天,实在有些乏了。 ”
她就这么乖巧地站着,坦然地看着衙役。她天生体态娇小,眉眼间淡淡英气,一双杏眼盈着一点笑意,没有一丝侵略性。
被这样一双单纯的眼睛注视着,衙役也没有为难的心思,打算放人。
一直候在旁边的小厮终于有了反应,向祺安行了行礼。
“怎么就小姐一个?其他人呢?”祺安闻声抬眼看向小厮,小厮看了眼周围人群,议论声嘈杂入耳, “罢了,这里人杂,小姐请先跟我来。 ”
小厮自然地转过身,往前带路。
祺安从衙役手中接过文牒,道声谢跟着走了。
小厮站在马车旁准备等上车。不料祺安直接径直走过了马车,半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旁边的小厮赶紧问了一句:“小姐要去哪儿?”
祺安有些奇怪:“是在问我吗?”
小厮规规矩矩地站着:“请问小姐可是从徐栦城沈家来的,沈二小姐沈夏?”
祺安不作声。
小厮赔笑着拿出一封信递给祺安:“沈二小姐莫怕,是沈大夫人写信给我家夫人,说沈小姐来宁城参加少城主夫人选掇,要我们夫人帮忙照拂几月。 ”
祺安半信半疑地拆开信封,拿着信仔细端详起来。
其实看也是白看,她根本不是沈夏,也并不清楚什么沈大夫人的字迹。
不过临行前,真沈夏确实提到过,沈家在宁城有旧友,所幸的是这位旧友并未见过真正的沈二小姐。
沈家一向内讧严重,大夫人送了个不讨喜的二小姐做棋子参加选掇,当然要找人监视好这枚棋子才行。
罢了,若是她不去,沈家起疑才坏事了。祺安问道:“你方才说,你是哪家的?”
小厮:“宁城林家。 ”
祺安收了信:“走吧。 ”
------------
林家今天的客人,不止祺安一个。
皇城锦衣卫掌卫事林成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林卿安,一个叫林楚修。
林卿安不想依靠父亲做官,便带着妻子来了宁城做刺史,而小儿子林楚修则留在皇城,做了北镇抚司镇抚使。
徐栦剜眼案闹得沸沸扬扬,为尽早破案,林成命林楚修去往徐栦协助调查。
在宁城的林卿安前阵子染了风寒,久久未愈,林楚修便从皇城带了几服药顺道看望兄长。如今徐栦再次出事,事态紧急,林楚修即刻就要继续赶往徐栦城。
林家府门口,林卿安和姜望舒均是素锦白氅,夫妇两人神色温柔,模样相配。小厮们跟着身后,还有些爱慕林楚修的小丫鬟也喏喏地跟着,时不时再瞧上一眼。
林楚修翻身上马,金丝点缀的狐皮大氅荡起一阵风。
他前脚带着一众锦衣卫离开林家,后脚林家马车便载着祺安平平稳稳到了林府。
闻得马车声,林楚修回头望了过来。
不等小厮拿来马凳子,祺安便轻盈盈地从马车上跃了下来。
林府马车内配有暖炉,一路上祺安都脱了自己的披袄。此时,包袱和披袄都被她抱在怀里。娇小的身子抱着厚实的袄子,祺安探头看过来,就像是一只乖巧的小猫。
少女只简单穿了一件素白色的绸缎裙,微暖的光晕映在她脸上,衬得肌肤细腻如瓷。
瞧见前方的动静,祺安转头看去,恰好与回头的林楚修对上视线。
少女娇滴滴的乌瞳像是一对黑珍珠,如稚童般无辜。林楚修双眼冷冽,两人眼神错开之际,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好似正在慢慢苏醒,祺安循着念头往记忆深处找去,却什么也找不到。
“小夏,你来啦?”姜望舒欣喜地往祺安这边走了过来。
小厮行礼:“夫人。 ”
闻声,祺安回神,站直身体微微施礼:“林夫人。 ”
姜望舒走到祺安身边,拉起她的手握着,责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脱了袄子?赶快穿上,天这么冷,别染了风寒。”说着,便打算帮祺安套袄子。
祺安也不拒绝,任由姜望舒帮自己套好袄子,乖乖巧巧站着。
姜望舒见祺安还拎着包袱:“阿翠。 ”
阿翠立马明白夫人意思,恭恭敬敬站过来:“沈二小姐,行李交给我吧。 ”
祺安紧了紧手里的行李:“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
姜望舒笑着介绍:“小夏,我与你大姐姐是旧识,你也叫我阿姐就好,这位是我夫君,林卿安。 ”
祺安眨着水灵的眼睛:“望舒阿姐,卿安兄长。 ”
姜望舒看着祺安如此乖巧,心里十分喜爱。她知道沈夫人写信给自己表面是说照拂,实际就是为了监视。
她虽与沈夫人之女是旧识,但也并不愿意插手此事,只因这宁城少城主对任何女子而言,都绝非良配。
宁城少城主整日游手好闲,败家流油,沈夫人舍不得送自己亲女儿过来,便送了已故二夫人的独女。
姜望舒本想写信回绝,林卿安却安慰道,若答应了,至少沈二小姐到了宁城还有林家庇护。若不答应,那沈家也会找旁人监视,旁人待沈二小姐如何,便不是林家能插手的了。
如今见着这么可爱的妹妹,姜望舒护犊子的心就更急切了,她亲自领着祺安进了门,一处处为祺安介绍着。
祺安心思还在马上的那位身上,便好奇问道:“望舒阿姐,方才那位是何人?”
姜望舒像是知道她说的是谁,回答道:“那是我夫君弟弟,小夏认得?”
祺安摇摇头:“就是瞧着好生气派。”
姜望舒笑一声:“是么?”随即自然地转了话题:“你从徐栦城来,可有听说过剜眼案?”
祺安愣了一秒才开口:“自然是听过。 ”
姜望舒正色道:“楚修正是奉了皇命去徐栦协助徐栦刺史调查此事。 ”
祺安闻言呼吸一滞,楚修,他是林楚修。
姜望舒转头看着祺安呆滞的样子,只当她是对于此等恶事自然有些排斥,于是轻声安抚:“别怕,小夏。你跟我们一起住在这刺史府很安全。 ”
祺安听见此话再次愣住,她停住脚步,艰难地开口:“望舒姐姐 ……你说这是哪儿?”
姜望舒笑盈盈地望过来:“我忘了介绍,卿安是宁城刺史。这里是,”
“宁城,刺史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