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他想出些章程,便听闻靖国生了场大乱。

    庶人叛乱,直逼王城。

    闵煜见了消息,略一想,便知道大抵是戚相出手。

    一时有些怅然,觉得这些天果然唯有他一人辗转难眠,戚姑娘除却料理公务,甚至还能腾出手来收拾仇家。

    大概……是真的不太把他的心意当做困扰。

    不过惆怅归惆怅,也不妨碍他以商谈之名去见见戚相。

    “不似襄君宽仁,收服了庶野,靖国的庶人依旧要靠着国人镇压。”

    两人于案前相对而坐,戚言亲手倒了茶,语声平缓如故:“纵观诸侯,公族势大,方能压制卿士,贵族强盛,延及国人兴旺,方可震慑庶野。”

    “可邵奕得位不正,唯恐公族篡权,硬是自剪羽翼,戮害兄姊,使国无公族,又恐贵族得势把持朝政,便行滥杀之能事,使卿士或死或逃,国人亦惶惶不能安。”

    “如此一来,还有何人能守城郭,保国君无虞?”

    闵煜一上来就得了句夸赞,不由得嘴角微翘,心中飘然,可又觉得面上若是太过雀跃,未免有幸灾乐祸之嫌,平白显得狭隘。

    于是他正色叹道:“靖王此着自绝于天下,实在怨不得旁人。”

    戚言看了他一眼:“此时靖国内忧外患,稍有不慎便是亡国之灾,长公子理应请旬国以匡扶正统为名,助他策反靖军,反攻靖土,平息庶野之乱,倚仗兵权废王自立。”

    话虽如此,每一步却都不是那么容易,三言两语背后是万般筹谋,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自会为他铺平前路。”戚言眸光沉静。

    闵煜听到这句话,茶盏停在唇畔,却是心头起了涟漪。

    铺平前路。

    真是个熨帖的词。

    仿佛与她同盟,再也无需担忧什么疑难关卡,她自会为你荡平一切,唯余一条通天坦途,只消向前走就可以了。

    她仿佛待任何人都是如此,曾经为靖王荡平继位坎坷,后来又为他扫除复辟阻碍,如今又要为长公子铺平道路。

    这副从容姿态真是令他既心动,又……

    “国君怎么了?为何沉思不言?”戚言打断他的思量。

    闵煜放下茶杯:“只是觉得,与戚相为伴,着实令人心安。”

    戚言略一思忖:“长公子不比国君,此人平庸,若不替他安排妥帖,任他一万年也别想扳倒邵奕。”

    闵煜望着她,眸光潋滟:“我若没有戚相,恐怕也是一万年也别想复辟的。”

    戚言却笑:“除了国君,恐怕纵观诸国,也无人敢在靖国面前向我笃定,万六之军足以复辟。”

    面见岐王之前,戚言曾问闵煜,向两国借兵,依世子所见,需借多少才可退靖?

    那时的襄国世子万分从容道:“各借八千,万六足矣。”

    靖乃万乘之国,只要万六,甚至不是本国一手带出来的亲兵,便说要以此退靖,饶是戚言也深觉悬殊。

    可她又心知以襄国世子性情,必不会拿故国复辟开玩笑。

    既然他要万六,那便万六。

    不料自边境起,攻克一城便收复一城,襄国的军队便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最终襄国复辟,这借来的军士伤亡寥寥,竟还有的还回。

    不得不说世子治军,确有一手。

    戚言忽然道:“倘若我是襄国人……”

    话只说了一半,闵煜目露征询。

    她却摇摇头,再没有说下去。

    倘若她是襄国人,兴许两人都不必经历国破家破之事,沦落到孑然一身地步。

    可说到底,路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若说闵煜尚有无奈之处,她却是切切实实亲手铸下大错,如今再说假如,未免太过软弱了。

    既然与天争命,何需归罪天命?

    .

    靖国之乱果然是她一手谋划,旬国与长公子也如她所说,起兵应对。

    只是临门一脚,紧要关头,却晚了一步。

    长公子大军攻占靖王宫,却遍寻不得靖王踪迹,竟是让他在天罗地网间逃脱了。

    戚言听闻这个消息,久久无言。

    最终叹了声:“父亲的眼光,真是差得可以。”

    闵煜闻言,一时不知该笑还是不该笑,只得轻咳一声:“依戚相所见,此时靖王身在何处?”

    “恐怕早已出奔他国,难觅踪迹了。”戚言手中把玩一只茶杯,神色间若有所思。

    半晌,她轻笑一声:“找找吧,我总是要赶在他这短命之人寿终以前,亲手了结了他的。”

    闵煜问:“天下之大,靖王秘密奔逃了无音讯,该往哪处找寻?”

    “寻常人出奔大多慌不择路,邵奕不同,大约早有安排,狡兔三窟正是有迹可循。”

    真是默契,闵煜心想。

    不愧是相伴多年的同谋,对彼此的了解都深入骨髓。

    襄君觉得自己有点酸。

    一边酸一边给她递刀子:“戚相可需密探?”

    戚言有些意外:“国君豢养了密探?”

    倒也不是什么大不韪的事,只不过原以为他皎皎君子,应当是不屑于这些伎俩的。

    闵煜一笑,仍是清风朗月:

    “戚相曾言,‘常英的生意遍布天下,他的耳目自然也遍布天下’。如今,常先生的家财皆充了襄国的公,我便借用一二,也在常理之中吧。”

    戚言听罢,失笑:“那便借国君与常先生的光了。”

    “谈不上借光,原说戚姑娘助我复辟,是襄助姑娘向靖王复仇的筹码,可如今,故国已复,戚相更是帮扶许多,于靖王一事,我却未能帮上什么忙。”

    “怎么没能帮上?”戚言看着他,眉目舒展,“国君可是予我立身之地。”

    目光相接,闵煜心中微动。

    室内寂静一瞬,却是戚言先移开眼神,垂眸替两人添茶。

    闵煜心有遗憾,可也知道此事急不得。

    安谧的氛围伴着水声弥漫开来。

    他想了想,道:“眼看将要入冬,我预备探查民情,四处走访则个,国都事务,便要托付给戚相了。”

    戚言放下水壶:“国君走访,怎么不令我随行?”

    闵煜解释道:“要去的地方多属偏僻,期间只路过几座城池,稍作补给,再者天气也渐渐冷了。”

    他记得戚姑娘体质很是畏寒。

    “是去往哪里?”

    襄君便说了几个地方。

    戚言听罢,在心中细细勾勒了地图的样貌,不由得皱眉道:“怎么走得这么偏?”

    国君巡视不算什么稀罕事,可所行的地方,大多是城池重镇,就算要勘察民情,也就是绕着城外行上一圈。

    要如此深入乡野,不说山民的乡音俚语难懂,单是行路崎岖艰难,流寇猛兽环伺,就不宜贵人踏足。

    闵煜笑道:“去城池,见到的不过是些士子官员,所说收成如何,乡民安居与否,在呈文上就见得够多了。既然出来了,就该往下走走,亲眼所见,才是襄国。”

    这话倒也不错,戚言听了也不再反对什么。

    默默地喝下半盏茶,忽道:“我亦同往。”

    闵煜愕然,而后道:“路途颠簸,恐怕……”

    “一点崎岖山路罢了,从前跟着邵奕,也不见得安稳,嶂山上寻兵书也去过,也曾同国君翻山越岭,怎至于如此娇气。”

    戚言望着他:“我未曾见襄国,如何任相国?”

    襄君与她相视,一时说不出拒绝的理由,何况他从来无法拒绝戚言,更何况他其实也发自心底认为——

    “戚相所言甚是。”

    此行轻车简从,君相共乘,另有华氏族长领兵护卫。

    期间白日行路,夜宿驿站,万般颠簸自是不提,终于抵达一处标好的村落,步下马车时,却令戚言颇为震动。

    襄国贫苦,这是她一贯知晓的。

    只是从未想过能困苦至此。

    已至初冬时分,稀疏露头的男女老少,却各个衣不蔽体,身形更是瘦得如同一把枯骨,浑身灰扑扑的,更有些男丁,竟是缺胳少腿,身负残疾。

    连同周遭用黄土糊起的屋舍,半塌不塌,门窗挂零,一眼望进去,只是黑洞洞的一片。

    有老人拄着木棍,颤巍巍走到闵煜面前,眯着眼睛仔细辨认一会儿,哑着声音问:“可是……余先生来了?”

    襄君听了旧时化名,抬手长揖:“正是,难为老先生还记得。”

    老人便舒展了面上沟壑,慢慢笑起来,朝着身后的同乡道:“是余先生回来了。”

    村民们便缓缓聚拢起来,瑟缩地看着他们。

    老人呵呵笑着:“五年不见,好久了,见你都生疏了,后面的……是你夫人吗?真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郎才女貌,般配!”

    闵煜顺着他的目光侧首看去,是戚言走到他身旁。

    他骤然一听这夸赞的话,耳尖烧红,却不敢认下,只说:“这是家中姊妹。”

    是来前约定好的身份。

    戚言站在国君身侧,朝老人福了福身:“老人家。”

    乡野之地不似城郭讲究,老人抱着拳拱拱手就当做还了礼。

    闵煜四下看了看:“这周遭的房子,不是修缮过吗?怎么又塌成了这样?”

    “唉,那都五年前啦,土坯的房子就是这样,今年还遇了大水,浇塌不少。本来是想着修一修,补上点,可惜啊。”

    那老人颤着手摊了摊:“咱们这儿,老的老,残的残,也难动手啊。”

    闵煜皱着眉回想:“我记得您家中还有个大儿子……”

    “嗐,今夏天热的时候下田干活,热死啦。”

    老人嗓音嘶哑,对客时笑着,可在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每一根褶皱都似乎在哭。

    可他也只说了这一句,短短一句就解释了长子的去路,仿佛风轻云淡。

章节目录

贵女只想当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罐装可可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罐装可可豆并收藏贵女只想当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