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若故人。”--《大龙湫记》

    -

    正月十五,元宵。

    婳州乍暖还寒,沈语坐在庭院里,阿婆的藤椅摇摇晃晃,脑袋都是晕的。

    门前就是河,不远几只小舟,载着零星几个游客。

    南方地区,多水多山,才下过雨,院子里湿湿凉凉。

    沈语不禁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回来还没两天,也没什么安排,每日吃吃睡睡,有兴致了,叫阿公把小船撑出来,载她玩一圈。

    景致挺好,且地方有点偏,不是热门旅游城市,游客也少。

    当地人乐得清闲。

    “囡囡,奈啊切了哟?”背后厨房传来阿婆的声音,又飘出来白白的炊烟了。

    “切啦。”她仰着脑袋看树,大声回答。

    不多时,小老太太从屋子里抓出来几个小橘子,放到沈语口袋里。

    还顺带调侃她看起来更像老太太。

    “姐姐,今晚有灯会,你去不去?”门口邻家小姑娘扯着嗓子喊,还顺带往里瞅几眼。

    沈语坐起来,扭头看了眼阿婆。

    老人点点头,嘱咐两句叫她注意安全,跟小时候似的吓唬她,说掉下水阿公可不去捞。

    沈语听话地点头,穿上鞋就往外跑。

    正值黄昏,她跟着前面的小孩小跑,一边说着“慢点,慢点。”

    石头路,石头桥,缝隙的青苔像是被塞进去的。

    沿岸有阿姨在洗衣,老船夫把小木系在岸边,坐在船上抽烟吃饭。

    河面像是倒进一亿桶橘色颜料,上下晚霞,中间隔一小筑,对岸儿童玩闹,晚风悠悠。

    -

    寺庙附近人还不多。

    站在高处看,来时路走着稀稀疏疏的人群,拉成长长的一条影。

    附近的摊位正在拾掇商品,有人叫卖河灯。

    几个孩子牵着沈语的手,跑到寺庙那个巨大的铜钟下。

    钟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还有几处凹陷。小和尚吃饱了饭,推旁边的木头,咚咚咚地敲。

    到底是年纪尚小,不熟练,不如老和尚有气力,钟声渐渐变小,最后余下悠悠几个音,与鸟群环绕在上方的一片天。

    背后木门“吱呀”一响,颤颤巍巍地被推开。

    沈语回头,看见一位穿白色外套的年轻男子。手腕处系着一根红绳,往包里放进个东西。

    另一只手拿着寺庙给的福牌,往祈福树方向走。

    忽而那人回首,双目相对。

    二人距离不太近,她却能看清那双眼睛。

    沈语将目光躲开,被一起来的小女孩拉出去看河灯。

    -

    夕阳在山,天黑不过一瞬。

    沈语凑到卖河灯那摊子前,卖了几个。自己留一个,余下的瓜分给一同前来的小孩。

    路边小摊的灯开开了,河里的水又是另一个颜色。

    叫卖声大起来,街道渐渐拥挤,河面的小木船又缓缓开出来了。

    沈语找了个相对没这么多人的地方,想放河灯。

    忽而发觉还没点火,拧身准备找个摊子借火柴。

    不料身后站着一人。

    目光上移,手腕系着红绳。

    好像是刚刚从寺庙出来那位。

    “你也放河灯?”还没回过神来,对方已经蹲到她身边。

    “嗯。”她轻应一声,打算起身去找火柴。

    “你怎么还不点灯?我这有火柴和笔,你要用吗?”他将斜挎包的拉链拉开,从里面翻出一小盒火柴和一根黑色水笔。

    看了看背后街道如潮的人群,沈语顿时不愿上去--感觉会被挤进河里。

    她看了眼递过来的火柴盒,将灯放下,双手接过“谢谢。”

章节目录

春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栖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栖古并收藏春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