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就这么告诉我了,就不怕我……翻脸?”
“不会,你不会。”他十分笃定的摇头,如寒星孤月的眸子中倒映出她的身影,横月不想承认的是,这一刻,她似乎有被蛊惑到。
不论是月枢界的沈域,还是轮回过后的沈扶风,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某种特质,是会令她无法抗拒的,被她偏爱的特制。
记忆会消失,爱的本能却不会。
所以哪怕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记得,却依旧会在见到他时千千万万次为之心动,只是她素来克己,所以这份心动并不明显。
“是,我与殿下如今,可是一条心呢!不然殿下也无需特意进宫来告诉我这个消息,不是吗?”
至于是不是特意,这也并不重要。
如此过了大半月,横月没再见到沈扶风,朝堂上,武安公步步紧逼,沈祁州到底服了软,在年关之前解了横月的禁足令,或许也因为临近年关。
若是过年的时候,皇后还在禁足中,那些言官只怕有有话说了。
或许,这也是横月当初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总之只要她一日是皇后,沈祁州一日不能将她废除,就必须给她这个皇后该有的体面!
因为靠近年关,宫中的氛围也逐渐热闹起来,腊月二十八那天,远在怙州的敏暄公主夫妇也赶到了京城。
怙州乃本朝唯一一位异性藩王的封地,敏暄公主所嫁的,正是藩王世子赵黎先,不过早些时候,赵王就已经上折,请立世子为王了,沈祁州也已经应允,他们此次来京,除了因为敏暄公主思念故地故人,也是来谢恩的。
因先帝宠爱,敏暄公主即便远嫁,在京中仍有自己的公主府,所以他们回京不会住在宫中,但既然回京,肯定还是要来宫中请安的,二十九那天一早横月便收到了敏暄公主进宫的消息。
她先是去了太后宫中,不多时便出来了,来了华清宫。
想来也正常,敏暄公主并非太后之女,但她却是先帝唯一的公主,昔年在宫中极为受宠的,养成了骄纵的性子,让她讨好太后那是不可能的,这请了安之后,没什么可说的,自然就离开了。
当然了,横月这边也是同样的情况,当初敏暄公主嫁人离京之际,苏横月还没嫁给沈祁州呢,更谈不上什么姑嫂之情了,毕竟连见面都见得少。
说起来,名义上苏横月是敏暄公主的皇嫂,但实际上她的年纪比敏暄公主还要小些。
敏暄身为长公主,只比身为三皇子的沈祁州小一岁,但沈祁州却比苏横月足足大了四岁。
“一别经年,皇嫂还真是一如既往——心宽!”
她们上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多前,先帝驾崩,沈祁州登基那一阵儿,不论是身为先帝的女儿,一朝公主,还是藩王世子妃,这样的大事,她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到场。
那也是敏暄公主第一回见她这位皇嫂,那时候她就看出来了,这位皇嫂的后位怕是坐不稳当,一是因为沈祁州这人就不是个好东西,二则是因为,她看起来是属于不太适合在宫里生存的那类人。
没错,是生存!敏暄公主的母妃就是死在后宫争斗中的,那个时候她还不到十岁,她太明白这宫中的规则了,弱肉强食,与人善便是与己恶,就连先皇后那样的人,都险些镇压不住后宫那群女人想要往上爬的心,何况是她!
只不过敏暄公主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会来的这样快,还不到三年,也得亏她还有一个好父亲,不然,只怕真的是一败涂地了!
话说沈祁州真是越来越不是东西了!
“如果公主只是想说这个,那话也说了,不如尽早离宫去,如今早朝也该散了,想必赵王还在宫外等着公主呢。”
横月这番话,已经是明晃晃的在下逐客令了。
咦,原来也不是完全没脾气。
“不急,让他等着,我还有些话要同皇嫂讲呢。”
她不走,横月一时还真奈何不得她。
说起来,这公主也没什么坏心眼,只是脾气跋扈了些,说话也直了些,但有些话,也着实是有些道理的,就比如说这一句:
“我劝皇嫂还是不要把希望都放在皇兄身上,我三皇兄那个人,嘴上一贯是会说甜言蜜语的,但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然了,你也别觉得他对他那个表妹有多少真心,他这个人,最爱的永远是他自己。”
敏暄公主对沈祁州的嫌弃几乎是写在了脸上,她确实看不上沈祁州,哪怕沈祁州现在是皇帝,也还是看不上,比从前更看不上。
她实在是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心狠手辣到那种地步,更想不通的是,沈祁州那样的人怎么还能好好的活在这世上!
老天爷不开眼,可她沈敏暄还长着眼睛,就是可惜了皇后还有宫里其他女子,她们不知道和她们同床共枕的人究竟有多可怕,又是怎样的豺狼虎豹。
横月可不知道就这么一回儿这位敏暄公主就想了那么多,她只是根据反问敏暄公主:“在这宫里,不将希望放在你皇兄身上,那又该放在谁的身上?”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敏暄公主问着了。
“只怪你运气不好,怎么偏就是遇上了我三皇兄呢!”
她嘀咕着,话说得,好像还能有别人似的,不过,倒是能看出来,这位敏暄公主是个真性情的人,成亲近八载,长子都已经六岁,却依旧保持着如此性情,可见她在夫家地位也很高。
“算了,知道你不想看见我,我呢,也不见得多喜欢这宫里,不碍你的眼了,臣妹告辞了。”刚刚还不愿意走呢,这会儿一句话答不上就要跑了,横月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敏暄公主的到来不过是个小插曲,很快就被抛掷脑后。
除夕如约而至,夜里,宫中设宴,群臣携家眷前来赴宴,其中不乏年轻娟秀的姑娘们,个个装扮的明媚俏丽,不可方物,好像明知这深宫是苦海,依然义无反顾的想着要一头扎进来。
是了,年后过了便代表陛下三年的守孝期也要过了,届时,宫中大选,只怕又要热闹一番。
嗯,前提是,沈祁州还能活到那个时候!
横月身着华服,同沈祁州一起出现在宴上,宫装大气,衬托的帝后威严无比,两人携手接受百官朝拜,至少表面看起来,氛围是和谐的。
很快,高台上歌升舞起,百官们一边欣赏一边与同僚交谈,推杯换盏,喧嚣灯火之下,一派盛世祥和。
“皇后,朕也敬你一杯。”
盏中的清酒在月色与灯火的交织下泛着粼粼清光,恍惚间,还未饮,便有些醉。
横月是真的没想到原主的酒量这么差,方才饮了三杯,便有些醉了,意识飘飘忽忽,像是要飞上九天银霄去,去上方,俯瞰这极致辉煌之地,俯瞰这其中百态众生,这种感觉很奇妙。
“陛下,皇后姐姐似乎是醉了。”
褚妙青似乎总爱唤她姐姐,这宫里,人人都唤她皇后,唤她娘娘,只有褚妙青,总会带姐姐二字。
又不是真有血缘,哪儿来的什么姐姐妹妹,不过是从前沈祁州还是皇子,褚妙青也不过是舅家表妹的时候,她唤沈祁州表哥,唤原主姐姐,没有一声表嫂,这样明显的错处,原主居然也叫她糊弄过去了。
如今,倒是继续讽刺着。
“陛下,臣妾意识的确有些恍惚,待会儿的灯火宴,怕是不能随行了。”
晚宴过后,还有灯火,说是灯火,不如说是烟火来的准确,不过烟火么,在哪里也都是能赏到的。
“也好,皇后既然醉了,便先回去吧。”两人如今相看两厌,也只剩些许面子情,面子上过得去了,沈祁州也不在意她要干什么。
不管席下的人是怎么看的,横月让玟玉扶着她回华清宫,行至半途,玟玉突然发现她发间的双凤钗少了一支。“方才还在的,许是路上不小心滑落了,奴婢去找找。”
旁的钗子倒也还好,可这双凤钗乃是别国献上来的贡品,宫中自此一对,若是叫旁人捡去了,只怕会多出些不必要的麻烦。“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玟玉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她一向不喜欢身边跟着很多人,所以这次赴宴也只带了玟玉一个,若是她一走,便只剩下横月一个人了。“可是娘娘您……”
“我清醒着呢,快去吧。耽搁了被人捡到了就不好了。”这句话成功唬着了玟玉。
“那娘娘您就在这儿等着,奴婢马上回来。”
玟玉一走,宫道上只剩下她一个人,夜风徐徐吹过,远处的宫殿四处都贴着倒福,还有各种带有好寓意的红字红画,烛火融融,处处通明,映照的那颜色愈发明丽喜庆,观一处而见天地,想来今夜,不论何处,皆是如此吧。
也不尽然如此!
就连这宫中,也尚有遗漏之处。——懿宁宫。昔日先帝皇后的住处,说起来,她住的华清宫与这懿宁宫倒是十分临近。
只是华清宫如今仍是明亮的,远远就能看见如炽灯火,深红的宫墙,在火光下映照下,仿佛要涅槃一般。
而懿宁宫中却漆黑一片,宫人们甚至吝啬在荒凉的宫门前挂上一对宫灯,若说别处是人间,这里便幽幽如鬼蜮。
鬼使神差的,她脚步一错,朝着懿宁宫走去。
“不会,你不会。”他十分笃定的摇头,如寒星孤月的眸子中倒映出她的身影,横月不想承认的是,这一刻,她似乎有被蛊惑到。
不论是月枢界的沈域,还是轮回过后的沈扶风,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某种特质,是会令她无法抗拒的,被她偏爱的特制。
记忆会消失,爱的本能却不会。
所以哪怕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记得,却依旧会在见到他时千千万万次为之心动,只是她素来克己,所以这份心动并不明显。
“是,我与殿下如今,可是一条心呢!不然殿下也无需特意进宫来告诉我这个消息,不是吗?”
至于是不是特意,这也并不重要。
如此过了大半月,横月没再见到沈扶风,朝堂上,武安公步步紧逼,沈祁州到底服了软,在年关之前解了横月的禁足令,或许也因为临近年关。
若是过年的时候,皇后还在禁足中,那些言官只怕有有话说了。
或许,这也是横月当初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总之只要她一日是皇后,沈祁州一日不能将她废除,就必须给她这个皇后该有的体面!
因为靠近年关,宫中的氛围也逐渐热闹起来,腊月二十八那天,远在怙州的敏暄公主夫妇也赶到了京城。
怙州乃本朝唯一一位异性藩王的封地,敏暄公主所嫁的,正是藩王世子赵黎先,不过早些时候,赵王就已经上折,请立世子为王了,沈祁州也已经应允,他们此次来京,除了因为敏暄公主思念故地故人,也是来谢恩的。
因先帝宠爱,敏暄公主即便远嫁,在京中仍有自己的公主府,所以他们回京不会住在宫中,但既然回京,肯定还是要来宫中请安的,二十九那天一早横月便收到了敏暄公主进宫的消息。
她先是去了太后宫中,不多时便出来了,来了华清宫。
想来也正常,敏暄公主并非太后之女,但她却是先帝唯一的公主,昔年在宫中极为受宠的,养成了骄纵的性子,让她讨好太后那是不可能的,这请了安之后,没什么可说的,自然就离开了。
当然了,横月这边也是同样的情况,当初敏暄公主嫁人离京之际,苏横月还没嫁给沈祁州呢,更谈不上什么姑嫂之情了,毕竟连见面都见得少。
说起来,名义上苏横月是敏暄公主的皇嫂,但实际上她的年纪比敏暄公主还要小些。
敏暄身为长公主,只比身为三皇子的沈祁州小一岁,但沈祁州却比苏横月足足大了四岁。
“一别经年,皇嫂还真是一如既往——心宽!”
她们上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多前,先帝驾崩,沈祁州登基那一阵儿,不论是身为先帝的女儿,一朝公主,还是藩王世子妃,这样的大事,她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到场。
那也是敏暄公主第一回见她这位皇嫂,那时候她就看出来了,这位皇嫂的后位怕是坐不稳当,一是因为沈祁州这人就不是个好东西,二则是因为,她看起来是属于不太适合在宫里生存的那类人。
没错,是生存!敏暄公主的母妃就是死在后宫争斗中的,那个时候她还不到十岁,她太明白这宫中的规则了,弱肉强食,与人善便是与己恶,就连先皇后那样的人,都险些镇压不住后宫那群女人想要往上爬的心,何况是她!
只不过敏暄公主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会来的这样快,还不到三年,也得亏她还有一个好父亲,不然,只怕真的是一败涂地了!
话说沈祁州真是越来越不是东西了!
“如果公主只是想说这个,那话也说了,不如尽早离宫去,如今早朝也该散了,想必赵王还在宫外等着公主呢。”
横月这番话,已经是明晃晃的在下逐客令了。
咦,原来也不是完全没脾气。
“不急,让他等着,我还有些话要同皇嫂讲呢。”
她不走,横月一时还真奈何不得她。
说起来,这公主也没什么坏心眼,只是脾气跋扈了些,说话也直了些,但有些话,也着实是有些道理的,就比如说这一句:
“我劝皇嫂还是不要把希望都放在皇兄身上,我三皇兄那个人,嘴上一贯是会说甜言蜜语的,但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然了,你也别觉得他对他那个表妹有多少真心,他这个人,最爱的永远是他自己。”
敏暄公主对沈祁州的嫌弃几乎是写在了脸上,她确实看不上沈祁州,哪怕沈祁州现在是皇帝,也还是看不上,比从前更看不上。
她实在是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心狠手辣到那种地步,更想不通的是,沈祁州那样的人怎么还能好好的活在这世上!
老天爷不开眼,可她沈敏暄还长着眼睛,就是可惜了皇后还有宫里其他女子,她们不知道和她们同床共枕的人究竟有多可怕,又是怎样的豺狼虎豹。
横月可不知道就这么一回儿这位敏暄公主就想了那么多,她只是根据反问敏暄公主:“在这宫里,不将希望放在你皇兄身上,那又该放在谁的身上?”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敏暄公主问着了。
“只怪你运气不好,怎么偏就是遇上了我三皇兄呢!”
她嘀咕着,话说得,好像还能有别人似的,不过,倒是能看出来,这位敏暄公主是个真性情的人,成亲近八载,长子都已经六岁,却依旧保持着如此性情,可见她在夫家地位也很高。
“算了,知道你不想看见我,我呢,也不见得多喜欢这宫里,不碍你的眼了,臣妹告辞了。”刚刚还不愿意走呢,这会儿一句话答不上就要跑了,横月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敏暄公主的到来不过是个小插曲,很快就被抛掷脑后。
除夕如约而至,夜里,宫中设宴,群臣携家眷前来赴宴,其中不乏年轻娟秀的姑娘们,个个装扮的明媚俏丽,不可方物,好像明知这深宫是苦海,依然义无反顾的想着要一头扎进来。
是了,年后过了便代表陛下三年的守孝期也要过了,届时,宫中大选,只怕又要热闹一番。
嗯,前提是,沈祁州还能活到那个时候!
横月身着华服,同沈祁州一起出现在宴上,宫装大气,衬托的帝后威严无比,两人携手接受百官朝拜,至少表面看起来,氛围是和谐的。
很快,高台上歌升舞起,百官们一边欣赏一边与同僚交谈,推杯换盏,喧嚣灯火之下,一派盛世祥和。
“皇后,朕也敬你一杯。”
盏中的清酒在月色与灯火的交织下泛着粼粼清光,恍惚间,还未饮,便有些醉。
横月是真的没想到原主的酒量这么差,方才饮了三杯,便有些醉了,意识飘飘忽忽,像是要飞上九天银霄去,去上方,俯瞰这极致辉煌之地,俯瞰这其中百态众生,这种感觉很奇妙。
“陛下,皇后姐姐似乎是醉了。”
褚妙青似乎总爱唤她姐姐,这宫里,人人都唤她皇后,唤她娘娘,只有褚妙青,总会带姐姐二字。
又不是真有血缘,哪儿来的什么姐姐妹妹,不过是从前沈祁州还是皇子,褚妙青也不过是舅家表妹的时候,她唤沈祁州表哥,唤原主姐姐,没有一声表嫂,这样明显的错处,原主居然也叫她糊弄过去了。
如今,倒是继续讽刺着。
“陛下,臣妾意识的确有些恍惚,待会儿的灯火宴,怕是不能随行了。”
晚宴过后,还有灯火,说是灯火,不如说是烟火来的准确,不过烟火么,在哪里也都是能赏到的。
“也好,皇后既然醉了,便先回去吧。”两人如今相看两厌,也只剩些许面子情,面子上过得去了,沈祁州也不在意她要干什么。
不管席下的人是怎么看的,横月让玟玉扶着她回华清宫,行至半途,玟玉突然发现她发间的双凤钗少了一支。“方才还在的,许是路上不小心滑落了,奴婢去找找。”
旁的钗子倒也还好,可这双凤钗乃是别国献上来的贡品,宫中自此一对,若是叫旁人捡去了,只怕会多出些不必要的麻烦。“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玟玉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她一向不喜欢身边跟着很多人,所以这次赴宴也只带了玟玉一个,若是她一走,便只剩下横月一个人了。“可是娘娘您……”
“我清醒着呢,快去吧。耽搁了被人捡到了就不好了。”这句话成功唬着了玟玉。
“那娘娘您就在这儿等着,奴婢马上回来。”
玟玉一走,宫道上只剩下她一个人,夜风徐徐吹过,远处的宫殿四处都贴着倒福,还有各种带有好寓意的红字红画,烛火融融,处处通明,映照的那颜色愈发明丽喜庆,观一处而见天地,想来今夜,不论何处,皆是如此吧。
也不尽然如此!
就连这宫中,也尚有遗漏之处。——懿宁宫。昔日先帝皇后的住处,说起来,她住的华清宫与这懿宁宫倒是十分临近。
只是华清宫如今仍是明亮的,远远就能看见如炽灯火,深红的宫墙,在火光下映照下,仿佛要涅槃一般。
而懿宁宫中却漆黑一片,宫人们甚至吝啬在荒凉的宫门前挂上一对宫灯,若说别处是人间,这里便幽幽如鬼蜮。
鬼使神差的,她脚步一错,朝着懿宁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