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鬓初识山
生死很近,红尘很远。
唐槭出生便心脉有缺,注定跟修仙无缘。看过的医修无数,都断定小唐公子活不过二十岁。连医宗的鹊山老祖也不例外。
唐母早产生子,又与唐父为孩子四处奔波寻医。自己也半病不病。
十来岁的时候,唐槭提出到南浦城外的道宗修养,道宗宗主正是唐母的师兄。
道宗位于南浦城外的玄青山。地靠着东南,山川灵气充盈,确实适合养病。
当今修仙界,如果说第一仙门是以城为界的明宗。那么倒数第一仙门,可能就是道宗了。
师重继接手道宗以来,既不广开仙门,也不招纳弟子。门下大徒弟是师兄独子,小徒弟是师妹所托。都是人情债。
唐槭拜了师重成了道宗弟子。自此在道宗长住,甚少回蜀中家乡。
对于唐槭来说,这世上的每件事似乎都没那么重要。玄青山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
师父总是在外游历,大师兄在千里之外的法宗,活的像个修仙界的捕快。道宗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就理所当然扔给了自己。
道宗的玄青山,山腰往下是茶园,往上是药园,俱有宗门的管事和杂役打理。
山脚还有平常的农家和菜地。离附近的千灯镇又近,马车不出片刻就能到镇上。
唐槭平常看一看宗门的护山阵法需不需要修补维护,十天半个月与各个管事对一下门派账本,甚少出门。
一晃眼唐槭已经十六岁,前些天他接到师父师重的信。说要比预计的早些回来。算算正是今日。
换了衣服去山门等候,过不多时,一辆马车来到山门停下,下来一高一矮两个身影。
唐槭一看,高的是他那一身慵懒,头如乱草的便宜师父。矮的同样是个衣着朴素,发髻潦草的姑娘。
唐槭心头一顿:私……私生女?
师重见到唐槭,对他招手,打了个招呼,
把旁边的少女领了过来,道:“这是我在外面收的徒弟,她叫裴樨。”
又低头对裴樨道:“这是你二师兄,唐槭。”
裴樨有些紧张,轻声道:“唐师兄。”
青年低垂凤目,淡淡回道:“裴师妹。”
“走,师父带你走走,认认宗门。”师重笑道。
道宗从山顶往山下,有一条清溪蜿蜒。溪水清澈,宽阔处便有短瀑,低洼处就有碧潭。潭面中间坐着石刻的镇水兽,又胖又大的各色鲤鱼绕着古朴有苔色的石兽自由往来,说不出的鲜活。
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颜色的鲤鱼。裴樨不自觉探身,看的目不转睛。
师重轻咳一声,把她提着后领拉回来,得意道:“师父那还有个化龙池,那里面的鲤鱼又多又大。到时候带你喂。”
山门往上是明亮的石阶,石阶旁绕着清溪,清溪的另一边是玄青山的茶田。
茶田里也有古朴的石兽。这一段长长的上山路就是道宗三景之一的玄青茶道。
道旁不时便有房屋院落。有些是杂役住处,并有宗门的饭堂、库房。
到了山腰,道旁是一所小院,两尺高的院墙上,探出许多藤蔓,紫色的花朵垂坠轻摇,清香蕴霭。
师重笑道:“这花叫紫藤,这里是紫藤馆,后面是弟子院,以后你就住这里”
院子不算大,正馆前左右各有一株遒劲古朴的老树,古藤顺着木架和房檐铺满了整个院子。
正值春日,柔美的紫白花穗垂坠摇曳在微风之中。嫩黄的绿叶在乌木青檐里更加耀眼,在天光照耀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裴樨站在花下,伸手去触垂坠的花穗,被震撼的有些失神。
师重道:“这就是我们道宗第三景,叫连理古藤。这花儿还能做吃食呢,改天给你做些紫藤饼尝尝。”
紫藤花下的石桌边,中年人黑衣朴素,少年人青袍俊雅。
裴樨喃喃道:“师父,这里太好看了。
出了紫藤馆再往上,就是宗门的药田,种着许多东南地区适宜生长的灵药。
药田一层一层,有些难走,裴樨不小心脚下一滑,急忙站稳。
见青袍师兄跟着后面,担心他也摔倒。于是伸出手,欲要扶他上来。
然而青年只是抬眸看了她一眼,低头从侧面稳稳走过。
裴樨愣了一下,触电一般把手收回身侧,不自觉地捏紧。
青袍虽然颜色素雅,但暗纹流光,轻软非常。
她偷偷去看自己的手。手指粗糙,犹有血痕。
莫名品出一道细微的距离感,情绪不自觉低落下去。
再往上的山顶宽敞弘大,不仅有三四重宫殿,更有东西配殿。
裴樨稀里糊涂的跟着走到了一处池边。
石阶砌入池里,池中鲤鱼或红或金,有青有白,潜游在凝碧的水中,穿梭往来。
鱼鳞浸着波光,一层层荡出涟漪,生生不息。
见新收的小徒弟没有了在山下的欣喜,反而有些恹恹的。
师重不明所以,吩咐杂役取来馒头,塞两个给裴樨。
挑眉道:“来试试,可有意思了。”说着撕开馒头,散入池里。
裴樨愣愣地看着他,又低头去看鱼池。
鲤鱼纷纷张开大嘴,争先抢食。池面波光闪耀,驰跃不已。
看有小鱼落在后面,裴樨也撕开馒头,向后丢去。鱼群后面的小墨鲤鱼也终于张开大口,吞进肚里。
见池崖上刻着古字,裴樨有些不解:“师父,为什么这里要叫化龙池?”
师重想了想,道:“一直这么传下来的,传说鲤鱼能跃过龙门,化身成龙。也就是个美好的愿望,图个吉利吧。”
裴樨不解:“一个种族为什么要变成另一个种族?是鱼不好吗?”
师重笑了笑说:“不是鱼不好,是人们为鱼觉得不好。”
人为万物之灵,天之贵物,自当奋进。就觉得天地间生灵都要往更高贵的高处去才是正道。
师重又撒了一把馒头碎,淡淡一笑。
跟着杂役回到弟子院。方方正正的院子里栽种着庭院花木。
厢房已经打扫干净了,裴樨走进房内,暗三间的格局清亮明快。
左边隔断内是休息之所,右边隔断是间小书房。小几上燃着一缕沉烟。
“点了宁神香。如果不喜欢这味道,下次再试试别的。”
裴樨凑近闻了闻,香气清甜缭绕,道:“挺好闻的。”
“那你早些休息。”转身欲要离开,又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明天有什么想吃的?”
“都可以,我不挑食。”裴樨微微一笑。
杂役点点头走了。
唐槭出生便心脉有缺,注定跟修仙无缘。看过的医修无数,都断定小唐公子活不过二十岁。连医宗的鹊山老祖也不例外。
唐母早产生子,又与唐父为孩子四处奔波寻医。自己也半病不病。
十来岁的时候,唐槭提出到南浦城外的道宗修养,道宗宗主正是唐母的师兄。
道宗位于南浦城外的玄青山。地靠着东南,山川灵气充盈,确实适合养病。
当今修仙界,如果说第一仙门是以城为界的明宗。那么倒数第一仙门,可能就是道宗了。
师重继接手道宗以来,既不广开仙门,也不招纳弟子。门下大徒弟是师兄独子,小徒弟是师妹所托。都是人情债。
唐槭拜了师重成了道宗弟子。自此在道宗长住,甚少回蜀中家乡。
对于唐槭来说,这世上的每件事似乎都没那么重要。玄青山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
师父总是在外游历,大师兄在千里之外的法宗,活的像个修仙界的捕快。道宗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就理所当然扔给了自己。
道宗的玄青山,山腰往下是茶园,往上是药园,俱有宗门的管事和杂役打理。
山脚还有平常的农家和菜地。离附近的千灯镇又近,马车不出片刻就能到镇上。
唐槭平常看一看宗门的护山阵法需不需要修补维护,十天半个月与各个管事对一下门派账本,甚少出门。
一晃眼唐槭已经十六岁,前些天他接到师父师重的信。说要比预计的早些回来。算算正是今日。
换了衣服去山门等候,过不多时,一辆马车来到山门停下,下来一高一矮两个身影。
唐槭一看,高的是他那一身慵懒,头如乱草的便宜师父。矮的同样是个衣着朴素,发髻潦草的姑娘。
唐槭心头一顿:私……私生女?
师重见到唐槭,对他招手,打了个招呼,
把旁边的少女领了过来,道:“这是我在外面收的徒弟,她叫裴樨。”
又低头对裴樨道:“这是你二师兄,唐槭。”
裴樨有些紧张,轻声道:“唐师兄。”
青年低垂凤目,淡淡回道:“裴师妹。”
“走,师父带你走走,认认宗门。”师重笑道。
道宗从山顶往山下,有一条清溪蜿蜒。溪水清澈,宽阔处便有短瀑,低洼处就有碧潭。潭面中间坐着石刻的镇水兽,又胖又大的各色鲤鱼绕着古朴有苔色的石兽自由往来,说不出的鲜活。
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颜色的鲤鱼。裴樨不自觉探身,看的目不转睛。
师重轻咳一声,把她提着后领拉回来,得意道:“师父那还有个化龙池,那里面的鲤鱼又多又大。到时候带你喂。”
山门往上是明亮的石阶,石阶旁绕着清溪,清溪的另一边是玄青山的茶田。
茶田里也有古朴的石兽。这一段长长的上山路就是道宗三景之一的玄青茶道。
道旁不时便有房屋院落。有些是杂役住处,并有宗门的饭堂、库房。
到了山腰,道旁是一所小院,两尺高的院墙上,探出许多藤蔓,紫色的花朵垂坠轻摇,清香蕴霭。
师重笑道:“这花叫紫藤,这里是紫藤馆,后面是弟子院,以后你就住这里”
院子不算大,正馆前左右各有一株遒劲古朴的老树,古藤顺着木架和房檐铺满了整个院子。
正值春日,柔美的紫白花穗垂坠摇曳在微风之中。嫩黄的绿叶在乌木青檐里更加耀眼,在天光照耀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裴樨站在花下,伸手去触垂坠的花穗,被震撼的有些失神。
师重道:“这就是我们道宗第三景,叫连理古藤。这花儿还能做吃食呢,改天给你做些紫藤饼尝尝。”
紫藤花下的石桌边,中年人黑衣朴素,少年人青袍俊雅。
裴樨喃喃道:“师父,这里太好看了。
出了紫藤馆再往上,就是宗门的药田,种着许多东南地区适宜生长的灵药。
药田一层一层,有些难走,裴樨不小心脚下一滑,急忙站稳。
见青袍师兄跟着后面,担心他也摔倒。于是伸出手,欲要扶他上来。
然而青年只是抬眸看了她一眼,低头从侧面稳稳走过。
裴樨愣了一下,触电一般把手收回身侧,不自觉地捏紧。
青袍虽然颜色素雅,但暗纹流光,轻软非常。
她偷偷去看自己的手。手指粗糙,犹有血痕。
莫名品出一道细微的距离感,情绪不自觉低落下去。
再往上的山顶宽敞弘大,不仅有三四重宫殿,更有东西配殿。
裴樨稀里糊涂的跟着走到了一处池边。
石阶砌入池里,池中鲤鱼或红或金,有青有白,潜游在凝碧的水中,穿梭往来。
鱼鳞浸着波光,一层层荡出涟漪,生生不息。
见新收的小徒弟没有了在山下的欣喜,反而有些恹恹的。
师重不明所以,吩咐杂役取来馒头,塞两个给裴樨。
挑眉道:“来试试,可有意思了。”说着撕开馒头,散入池里。
裴樨愣愣地看着他,又低头去看鱼池。
鲤鱼纷纷张开大嘴,争先抢食。池面波光闪耀,驰跃不已。
看有小鱼落在后面,裴樨也撕开馒头,向后丢去。鱼群后面的小墨鲤鱼也终于张开大口,吞进肚里。
见池崖上刻着古字,裴樨有些不解:“师父,为什么这里要叫化龙池?”
师重想了想,道:“一直这么传下来的,传说鲤鱼能跃过龙门,化身成龙。也就是个美好的愿望,图个吉利吧。”
裴樨不解:“一个种族为什么要变成另一个种族?是鱼不好吗?”
师重笑了笑说:“不是鱼不好,是人们为鱼觉得不好。”
人为万物之灵,天之贵物,自当奋进。就觉得天地间生灵都要往更高贵的高处去才是正道。
师重又撒了一把馒头碎,淡淡一笑。
跟着杂役回到弟子院。方方正正的院子里栽种着庭院花木。
厢房已经打扫干净了,裴樨走进房内,暗三间的格局清亮明快。
左边隔断内是休息之所,右边隔断是间小书房。小几上燃着一缕沉烟。
“点了宁神香。如果不喜欢这味道,下次再试试别的。”
裴樨凑近闻了闻,香气清甜缭绕,道:“挺好闻的。”
“那你早些休息。”转身欲要离开,又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明天有什么想吃的?”
“都可以,我不挑食。”裴樨微微一笑。
杂役点点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