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石庆林来接时熠了,时熠全部的行李装在一起,只有一个书包而已。
拜别父母时,母亲泣不成声,一直在哭,父亲弯着腰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听叔叔的话,不要淘气。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
时熠含泪点头。
这次分别,再见面不知何时了。
时熠坐上石庆林的车,把自己的奥特曼小书包抱在怀里,最后一次向他们挥手。
母亲把脸埋在父亲肩膀,不忍看。
父亲显得苍老,他才三十出头,头发就白了大半。
他对时熠挥手。
车门缓缓关上,轿车向前行进,时熠身后的车窗玻璃上,时父翘首目送,抱着啜泣不止的妻子。
时熠死死咬住嘴里的肉,忍住没回头。
在车外没流的眼泪,此刻突然决堤,他尝到嘴里的血腥味,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砸在书包上,他把头埋在书包,肩膀剧烈颤动,却始终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司机专心开着车,石庆林往后视镜瞄了眼,默默把一包抽纸放在他旁边。
*
轿车缓慢行进至某省会城市的别墅区,停在一栋构造别致的别墅外。
石庆林将时熠领下车,时熠眼睛红彤彤的,肿得像两颗枣,他呆呆地望着恢弘大气的三层楼别墅,以后这就是他的新家了吗?
石庆林摸着时熠的头说:“时熠呀,这段时间你先在这里住下,适应适应,上学的事先不着急。你乖乖听话,我有空就带你出去玩,像那天吃的大餐以后多得是。”
时熠想到那些好吃的,心里得到点慰藉,点点头。
石庆林看了眼时间,牵起时熠的手,“走吧,正好饭点,春婶应该做好饭了。”
时熠在新家吃的第一顿饭,是佣人做的菜,有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红烧排骨、糖醋鸡蛋……
米饭、餐具,都已经摆好。
春婶小心地对石庆林说:“摸不透小少爷什么口味,就做了些家常菜。小少爷若是有什么偏好可以跟我说。”
时熠看着这些饭菜有些出神。
这些被称为“家常菜”的东西,不知是谁“家”的“常”。红烧排骨是时熠家过年才能吃上的,他们家平常只能吃面条,喝粥,就着咸菜疙瘩,别说鸡蛋,就是个土豆红薯,也要精打细算着吃。
石庆林情绪寡淡地“嗯”了一声,拿起筷子,“时熠,想吃什么跟春婶说就行。吃饭吧。”
时熠点了点头。
春婶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穿着紫色的家政服,腰间系着白色围裙,见主人没什么要求,无声无息离开了。
时熠拿起筷子,这筷子金灿灿的,有些沉,上面镶嵌着闪亮的宝石。他身前这张桌子,桌面是天然的翡翠,碧绿剔透。
他难免想到家里破旧的木桌子,木筷子,吃饭的碗有了裂痕,摔破个口,都舍不得扔……
同一个世界,同一时间,边远山村中的农民们食不果腹,连吃口肉都要去山中打猎,却有一些人,住在这几层的大别墅,有佣人服侍,连筷子都是精心雕琢。
时熠默不作声,低头吃饭。
时熠本就骨架小,因为家里穷,营养跟不上,病态地瘦弱,石庆林不断给他夹肉,“多吃点,多吃点,不够还有。”
就这样,时熠在这栋别墅里住下了,石庆林工作忙,经常不回来,别墅只有时熠和春婶两个人,但石庆林一回来就会给时熠带新衣服新玩具来,还带他出去玩。
远离了村子,没有人再欺负羞辱他,他的情绪渐渐好转,阳光一些了。
一次他向春婶问起:“叔叔是做什么的呀,为什么总是那么忙?”
春婶神色躲闪,含含糊糊说:“他啊,是大老板。”
时熠心想她说了跟没说一样。
然而春婶却神秘兮兮地说:“这个你也不要问你叔叔,这是规矩。以后都不要问。”
时熠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时熠觉得这里一切都好,不知远在山中的父母过得如何了,有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身体可还好?耕作还是那么辛苦吗?
一年时间过去,时熠长胖了一些,皮肤养得白净了,终于有几分城里小孩的感觉。
他提出想去上学,拜别父母时父亲说的那句“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成了他的魂牵梦萦。
石庆林倒是很重视他的提议,正色说:“那我明日就给你联系学校,我们去最好的小学,最好的班级。”
时熠如愿入学,这年他九岁,因为一年级没读多久便退学了,他从一年级再度开始。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与残缺,没有人会欺辱他,叫他阉人。他很快融入了这个班级。
当年被男生往女厕所推的场景历历在目,有了那次的教训,他一滴水都不敢喝,只为不在学校上厕所。
尽管城里学校的厕所设施好上很多,有隔档,但他怕极了被人发现秘密,不敢冒险。
会有人奇怪怎么没见他去过厕所,他搪塞过去。
时间过得很快,时熠一心扑在学习上,以年级第八的优异成绩来到四年级。
这年他十二岁,他的身体发育整体都很迟缓,虽然他的年龄比其他男生大那么两三岁,但无论是身高,还是关键特征,都与其他男生并无区别。
时熠自己不懂这些,便没有意识到奇怪。
残缺这件事,似乎已经在他生活中渐渐淡去了。
一次无意间的翘二郎腿,他发现挤压那里会让他很舒服,在学校他不敢,晚上睡觉时,躺在家里的床上,他会用手按压,渐渐在舒适中睡着。
时间一晃又过去两年。
时熠发育缓慢,可其他男生就不是了,身高渐渐超过他,有的发育早的,开始了变声,长出体毛。
可他却还是那副样子。
时熠本就骨架小,在男生中显得更加娇小了。
他开始困惑,为什么别人都在长个子,他却不长呢?他明明比他们大几岁呀。
周末石庆林来看他时,他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石庆林听罢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看着他,说:“你猜不到吗,嗯?小太监。”
时隔七年,再一次听到这三个字,时熠如遭晴天霹雳五雷轰顶,耳朵嗡嗡作响。
石庆林用拇指一颗颗把玩着手串玉珠,闭眼算了算,“你今年……十四了吧。”
拜别父母时,母亲泣不成声,一直在哭,父亲弯着腰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听叔叔的话,不要淘气。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
时熠含泪点头。
这次分别,再见面不知何时了。
时熠坐上石庆林的车,把自己的奥特曼小书包抱在怀里,最后一次向他们挥手。
母亲把脸埋在父亲肩膀,不忍看。
父亲显得苍老,他才三十出头,头发就白了大半。
他对时熠挥手。
车门缓缓关上,轿车向前行进,时熠身后的车窗玻璃上,时父翘首目送,抱着啜泣不止的妻子。
时熠死死咬住嘴里的肉,忍住没回头。
在车外没流的眼泪,此刻突然决堤,他尝到嘴里的血腥味,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砸在书包上,他把头埋在书包,肩膀剧烈颤动,却始终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司机专心开着车,石庆林往后视镜瞄了眼,默默把一包抽纸放在他旁边。
*
轿车缓慢行进至某省会城市的别墅区,停在一栋构造别致的别墅外。
石庆林将时熠领下车,时熠眼睛红彤彤的,肿得像两颗枣,他呆呆地望着恢弘大气的三层楼别墅,以后这就是他的新家了吗?
石庆林摸着时熠的头说:“时熠呀,这段时间你先在这里住下,适应适应,上学的事先不着急。你乖乖听话,我有空就带你出去玩,像那天吃的大餐以后多得是。”
时熠想到那些好吃的,心里得到点慰藉,点点头。
石庆林看了眼时间,牵起时熠的手,“走吧,正好饭点,春婶应该做好饭了。”
时熠在新家吃的第一顿饭,是佣人做的菜,有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红烧排骨、糖醋鸡蛋……
米饭、餐具,都已经摆好。
春婶小心地对石庆林说:“摸不透小少爷什么口味,就做了些家常菜。小少爷若是有什么偏好可以跟我说。”
时熠看着这些饭菜有些出神。
这些被称为“家常菜”的东西,不知是谁“家”的“常”。红烧排骨是时熠家过年才能吃上的,他们家平常只能吃面条,喝粥,就着咸菜疙瘩,别说鸡蛋,就是个土豆红薯,也要精打细算着吃。
石庆林情绪寡淡地“嗯”了一声,拿起筷子,“时熠,想吃什么跟春婶说就行。吃饭吧。”
时熠点了点头。
春婶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穿着紫色的家政服,腰间系着白色围裙,见主人没什么要求,无声无息离开了。
时熠拿起筷子,这筷子金灿灿的,有些沉,上面镶嵌着闪亮的宝石。他身前这张桌子,桌面是天然的翡翠,碧绿剔透。
他难免想到家里破旧的木桌子,木筷子,吃饭的碗有了裂痕,摔破个口,都舍不得扔……
同一个世界,同一时间,边远山村中的农民们食不果腹,连吃口肉都要去山中打猎,却有一些人,住在这几层的大别墅,有佣人服侍,连筷子都是精心雕琢。
时熠默不作声,低头吃饭。
时熠本就骨架小,因为家里穷,营养跟不上,病态地瘦弱,石庆林不断给他夹肉,“多吃点,多吃点,不够还有。”
就这样,时熠在这栋别墅里住下了,石庆林工作忙,经常不回来,别墅只有时熠和春婶两个人,但石庆林一回来就会给时熠带新衣服新玩具来,还带他出去玩。
远离了村子,没有人再欺负羞辱他,他的情绪渐渐好转,阳光一些了。
一次他向春婶问起:“叔叔是做什么的呀,为什么总是那么忙?”
春婶神色躲闪,含含糊糊说:“他啊,是大老板。”
时熠心想她说了跟没说一样。
然而春婶却神秘兮兮地说:“这个你也不要问你叔叔,这是规矩。以后都不要问。”
时熠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时熠觉得这里一切都好,不知远在山中的父母过得如何了,有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身体可还好?耕作还是那么辛苦吗?
一年时间过去,时熠长胖了一些,皮肤养得白净了,终于有几分城里小孩的感觉。
他提出想去上学,拜别父母时父亲说的那句“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成了他的魂牵梦萦。
石庆林倒是很重视他的提议,正色说:“那我明日就给你联系学校,我们去最好的小学,最好的班级。”
时熠如愿入学,这年他九岁,因为一年级没读多久便退学了,他从一年级再度开始。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与残缺,没有人会欺辱他,叫他阉人。他很快融入了这个班级。
当年被男生往女厕所推的场景历历在目,有了那次的教训,他一滴水都不敢喝,只为不在学校上厕所。
尽管城里学校的厕所设施好上很多,有隔档,但他怕极了被人发现秘密,不敢冒险。
会有人奇怪怎么没见他去过厕所,他搪塞过去。
时间过得很快,时熠一心扑在学习上,以年级第八的优异成绩来到四年级。
这年他十二岁,他的身体发育整体都很迟缓,虽然他的年龄比其他男生大那么两三岁,但无论是身高,还是关键特征,都与其他男生并无区别。
时熠自己不懂这些,便没有意识到奇怪。
残缺这件事,似乎已经在他生活中渐渐淡去了。
一次无意间的翘二郎腿,他发现挤压那里会让他很舒服,在学校他不敢,晚上睡觉时,躺在家里的床上,他会用手按压,渐渐在舒适中睡着。
时间一晃又过去两年。
时熠发育缓慢,可其他男生就不是了,身高渐渐超过他,有的发育早的,开始了变声,长出体毛。
可他却还是那副样子。
时熠本就骨架小,在男生中显得更加娇小了。
他开始困惑,为什么别人都在长个子,他却不长呢?他明明比他们大几岁呀。
周末石庆林来看他时,他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石庆林听罢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看着他,说:“你猜不到吗,嗯?小太监。”
时隔七年,再一次听到这三个字,时熠如遭晴天霹雳五雷轰顶,耳朵嗡嗡作响。
石庆林用拇指一颗颗把玩着手串玉珠,闭眼算了算,“你今年……十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