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别人不知,但孟栖槿是知道的,那时说书的确实就是一个魂魄。
彼时,她正在寻一落脚之地,路过烟雨楼门口,被扑面而来的怨气缠住了周身。那怨气张牙舞爪的,黑乎乎的,每一缕都在诉说魂魄主人的不甘。
一只鬼,往往执念越深、罪孽越重,笼罩其周围的怨气才会越黑越重。
瞧着这厮,怕是个替死鬼。
想必那魂魄也是发现了她这只已经有人身的鬼,这才肆无忌惮地当街放出莫大的怨气拦她,引她入瓮。
孟栖槿:……行吧,那便一看吧。
谁知,她一进去便见着,一周身散发着浓重怨气的魂魄,正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一群人端坐在下面听着。
她对故事不敢兴趣……人“魂”相谈,这场面她还没见过,顺道蹚了浑水长长见识也无妨。
人死魂离,人死后魂魄就会离开原本的身体,或游荡人世,不入轮回,或进入鬼界,过奈何,渡忘川,投胎转世。
有些进了鬼界但不愿意或不能投胎转世的鬼,也可留在鬼界修行个几百上千年,运气好凑齐了重塑肉身的材料,便可重新为自己捏一副与寻常人无异的肉身,在人鬼妖三界穿行。
如果运气再好一点的话,得了仙缘,也可飞升神籍。
虽然能够炼出肉身的鬼少之又少。
而那些死后还留在人世的孤魂冤鬼,无外乎夙愿未泯、蒙冤未明、罪业深重。
人鬼殊途,常人不能介入已死之人的因果,看不见魂魄,更不可能跟一个魂魄交流,除非……
孟栖槿斟酌好措辞,正欲开口,一伙计拿着什么东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人,我们在赵修平说书的屏风后,发现了花神那里才有的紫花藤!”
好了,这下不用开口了。
那伙计手上拿的已经枯死的紫花藤,正如孟栖槿所想,不是寻常花草,正是人鬼交界处才有的幻幽花。
幻幽花,藤本植物,藤蔓干皮呈浅灰色,四季开花,粉紫色碟状花冠,深紫色或紫色花瓣,多生长于气候宜人、灵气充沛之地。花和藤均无毒,可入药。其香可致昏致幻,妖族尤其是狐族闻之,更是有致命的效果;人闻之,则可连通阴阳,让活人同死人的鬼魂相见对话。
幻幽花对灵气和环境依赖性极强,除了人鬼交界处,鲜少有人能够栽种。若是强行折其藤蔓,也最多只一个时辰便会枯死。
这般,便说得通了。
但若是如此,先前狱友说的花神庙里长满的花,恐怕……就是这幻幽花……那,这花神庙倒是蹊跷得很了。
倾身看清是何物后,县令似是怒极了,猛地从案台上站了起来:“谁?!竟然如此胆大,去折花神娘娘的花!”
折了这花,可是对“花神”的大不敬,日后还能不能求得花神娘娘保佑都难说。
堂下没一个人敢吱声,瑟瑟发抖,都恨不得将头埋进地里。
孟栖槿是外地人,不信花神,这话对她倒没什么震慑作用。只是……
押送孟栖槿他们到此处的捕快头目,在县令站起来的一瞬,快步挪了过去给他顺气,“诶唷,大人别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没折多少,那地儿还多着呢,别担心。”
听着捕快的话,县令的气慢慢顺了下来。他将视线落于拿着枯藤的伙计,正襟危坐,眼神发狠,厉声问道,“何时发现,何人发现,具体在何发现?”
伙计:“掌柜的被带走,领走前交代小的把大堂打扫干净。收拾赵修平的案台时,在他的屏风和墙之间的狭缝里发现的。”
县令:“赵修平此前可有带此花去说书的习惯?”
伙计:“小的在烟雨楼待了半年多,这还是第一次发现。”
县令眉头微皱,语气也似乎带上了一丝警惕:“那你可有看到何人何时拿着此花进了烟雨楼?”
伙计并未察觉,思索了一阵,肯定道:“不曾。”
“本官知晓了。”县令敛下眼底情绪,又看向一旁赵修平的家属,沉声问道,“赵王氏,昨夜子时你可与赵修平一处?”
听到了自己名字,赵王氏的脸上勉强有了一丝生气,“不在,昨夜他同我说,有故友相约,早早就出去了。”
“你可知与赵修平相会之人是谁?”
赵王氏摇了摇头,一脸颓然,“不知,他向来结交广泛,二三好友都是些不曾见过的人物,他也从来不会向我透露。”
县令又问道:“那赵修平昨日从家里出发时,可曾佩戴什么物什亦或是拿了什么东西?”
言及此处,赵王氏的眼睛亮了一瞬,“我想起来了,昨日他出去时腰间带了一块玉石佩饰,模样甚是好看,我便多看了一眼。”她细细回想了一下那玉石的模样,“是块白里透红的玉石,质地应当是极好的,形状并不规整,由一只蜷卧在自己尾巴上的九尾狐构成环状,自九尾其中一尾穿孔悬挂挂穗,挂穗……像是动物的毛发,光亮顺滑,穗尖是一簇赤红。”
县令点了点头,半眯起眼:“来人,搜!看看堂上谁人身上有此玉石!”
站立在堂上两侧的捕快一经得令,迅速将孟栖槿一行人搜刮了个遍,但无一人有所获。
县令意味深长地哼笑了一声,对着一众捕快问道,“是嘛?你们相互之间有没有搜过身?”
话音刚落,先前还势气凌人的捕快头目,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台上,呼之欲出的话语被县令尽数拦了回去,“将此人拿下!堵上他的嘴,捆起来听候发落!”
离他最近的捕快,没给他一点说话的机会,反手将其擒拿在地,顺势在其身上找到了赵王氏口中的玉佩,呈给了县令。
县令将玉佩拿在手里把玩了片刻后,将其悬在空中向众人展示,但并没有还给赵王氏的意思。
也不知为何,瞧着那玉佩,孟栖槿总觉得它散发出来的气息似曾相识。
“赵王氏,这可是你口中的玉佩?”
头目被塞满布条的嘴里呜咽着听不清的话语。事情发生得太快,赵王氏已经被弄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了,只得愣愣点头,“是……是这块。”
县令提高音量呵道:“宋捕头,你可认罪?”
宋捕头目眦尽裂地看着他,像是要将其生吞活剥了般。
见此,县令也不气恼,反而慢悠悠起身走到他身边,俯身捏了捏他的肩膀,一脸惋惜道,“宋捕头,你为县衙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一念之差啊。早日认罪,本官会从轻发落。”
此话一出,宋捕头刹时没了先前的气焰。
县令露出欣慰的笑容,命人松开了勒住宋捕头喉咙的手臂:“说吧,事情原委如何?”
宋捕头眼里最后一丝光亮,灭了,坦白道,“昨日夜里,我见赵修平在街上鬼鬼祟祟,心生疑惑,便跟了上去。无意发现其腰间所戴之物甚是好看,心生歹念,想据为己有。不想赵修平他不肯,争执期间,我一时失手勒死了他。事后,怕事情暴露,便将其尸体投入烟雨楼后院的井中。”
真相大白,在场众人都对其口诛笔伐。
“平日里见宋捕头就是一副吃人模样,没想到他竟然干起了杀人的勾当。”
“县令当真是慧眼识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宋捕头是凶手,当真是英明神武啊。”
……
混乱中,有人出声道,“可是,我们中午看到的赵修平是怎么回事?人不是都被宋捕头杀了吗?”
一语惊醒四座。
县令义正言辞,一副虔诚为民做派:“现凶手已经认罪。待人证物证搜齐之后,再定夺宋捕头之罪。至于,午时众人所见,本官也会命人彻查清楚,不必惊慌。”
县令朝孟栖槿一行人方向挥了挥手,“今日审讯就到此为止,无关人员可自行回家,退堂!”
宋捕头被同僚拖拽着下了公堂,但其动作之粗鲁,一点看不出来往日同僚的情谊。
孟栖槿留了个心眼,刻意留在了最后。县令注意到了她的举动,“你可是还有事禀报?”
孟栖槿俯身放低姿态:“回大人,先前被关在地牢,出来时一时着急,把伞落在牢房了,还请大人容我回去拿上?”
清澈透亮的声音,宛如山涧里流出的汩汩清泉。
县令起身的动作滞了一瞬,转头看了她一眼,不假思索地肯定道,“你不是倚花镇的人。”
孟栖槿这才抬头与其对视,笑意未满的眼眶里,写满了早已将其看透的字样,“今日才到。”
县令丝毫没有掉马的惊恐,他踱步到孟栖槿跟前,满脸堆笑道,“新来了这么漂亮的娘子,下官倒是不知道呢。姑娘衣着华丽,不似寻常人等,不知可否告知,师从何方?”
孟栖槿本也只是试探,并没打算现在就拆穿他。她往后退了一步,顺着他的话信口胡诌,“无门无派的散修罢了,衣服都是行善积德,别人送的。”
散修是不可能散修的,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阎君那儿,要得这鬼差之职,怎么会是无所属。衣服是阎君发给部下的便服,自然是上好的。
但这些没必要挑明。
“原是侠女,倒是小镇蓬荜生辉了。今日之事,倒是唐突了。下官平生最敬行侠仗义之人,一直为公堂所拘,不得亲眼见上一面。今日一见,荣幸之至。”县令带着好官的面具不肯脱下,说着还要邀请她去府上一叙。
孟栖槿不得不佩服县令的高超伪装,“不敢当不敢当。只是今日还有要事在身,拿了伞我得赶过去,实在抱歉。”
县令也没做太多阻拦,大度道,“无事无事。此案结了再叙也是一样。”
孟栖槿明了,这顿饭看来是逃不掉了。心里不免冷笑,只怕是宴席事小,封口为大。
不再多言,她朝县令鞠了一躬,便退了出去。
不管怎么看,县令的种种表现,都不像是与整件事毫无关系。
她倒是要看看,宋捕头为何这么快就认了罪?
县令明显就是早就知晓事情真相,究竟为何,要让那么多人看他演这么一场戏?
从轻发落……莫非是以妻儿相要挟?
若凶手真的是宋捕头,那放幻幽花又是何种目的?仅仅是拖延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吗?
……疑点重重,她不得不找当事人弄个明白。
彼时,她正在寻一落脚之地,路过烟雨楼门口,被扑面而来的怨气缠住了周身。那怨气张牙舞爪的,黑乎乎的,每一缕都在诉说魂魄主人的不甘。
一只鬼,往往执念越深、罪孽越重,笼罩其周围的怨气才会越黑越重。
瞧着这厮,怕是个替死鬼。
想必那魂魄也是发现了她这只已经有人身的鬼,这才肆无忌惮地当街放出莫大的怨气拦她,引她入瓮。
孟栖槿:……行吧,那便一看吧。
谁知,她一进去便见着,一周身散发着浓重怨气的魂魄,正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一群人端坐在下面听着。
她对故事不敢兴趣……人“魂”相谈,这场面她还没见过,顺道蹚了浑水长长见识也无妨。
人死魂离,人死后魂魄就会离开原本的身体,或游荡人世,不入轮回,或进入鬼界,过奈何,渡忘川,投胎转世。
有些进了鬼界但不愿意或不能投胎转世的鬼,也可留在鬼界修行个几百上千年,运气好凑齐了重塑肉身的材料,便可重新为自己捏一副与寻常人无异的肉身,在人鬼妖三界穿行。
如果运气再好一点的话,得了仙缘,也可飞升神籍。
虽然能够炼出肉身的鬼少之又少。
而那些死后还留在人世的孤魂冤鬼,无外乎夙愿未泯、蒙冤未明、罪业深重。
人鬼殊途,常人不能介入已死之人的因果,看不见魂魄,更不可能跟一个魂魄交流,除非……
孟栖槿斟酌好措辞,正欲开口,一伙计拿着什么东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人,我们在赵修平说书的屏风后,发现了花神那里才有的紫花藤!”
好了,这下不用开口了。
那伙计手上拿的已经枯死的紫花藤,正如孟栖槿所想,不是寻常花草,正是人鬼交界处才有的幻幽花。
幻幽花,藤本植物,藤蔓干皮呈浅灰色,四季开花,粉紫色碟状花冠,深紫色或紫色花瓣,多生长于气候宜人、灵气充沛之地。花和藤均无毒,可入药。其香可致昏致幻,妖族尤其是狐族闻之,更是有致命的效果;人闻之,则可连通阴阳,让活人同死人的鬼魂相见对话。
幻幽花对灵气和环境依赖性极强,除了人鬼交界处,鲜少有人能够栽种。若是强行折其藤蔓,也最多只一个时辰便会枯死。
这般,便说得通了。
但若是如此,先前狱友说的花神庙里长满的花,恐怕……就是这幻幽花……那,这花神庙倒是蹊跷得很了。
倾身看清是何物后,县令似是怒极了,猛地从案台上站了起来:“谁?!竟然如此胆大,去折花神娘娘的花!”
折了这花,可是对“花神”的大不敬,日后还能不能求得花神娘娘保佑都难说。
堂下没一个人敢吱声,瑟瑟发抖,都恨不得将头埋进地里。
孟栖槿是外地人,不信花神,这话对她倒没什么震慑作用。只是……
押送孟栖槿他们到此处的捕快头目,在县令站起来的一瞬,快步挪了过去给他顺气,“诶唷,大人别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没折多少,那地儿还多着呢,别担心。”
听着捕快的话,县令的气慢慢顺了下来。他将视线落于拿着枯藤的伙计,正襟危坐,眼神发狠,厉声问道,“何时发现,何人发现,具体在何发现?”
伙计:“掌柜的被带走,领走前交代小的把大堂打扫干净。收拾赵修平的案台时,在他的屏风和墙之间的狭缝里发现的。”
县令:“赵修平此前可有带此花去说书的习惯?”
伙计:“小的在烟雨楼待了半年多,这还是第一次发现。”
县令眉头微皱,语气也似乎带上了一丝警惕:“那你可有看到何人何时拿着此花进了烟雨楼?”
伙计并未察觉,思索了一阵,肯定道:“不曾。”
“本官知晓了。”县令敛下眼底情绪,又看向一旁赵修平的家属,沉声问道,“赵王氏,昨夜子时你可与赵修平一处?”
听到了自己名字,赵王氏的脸上勉强有了一丝生气,“不在,昨夜他同我说,有故友相约,早早就出去了。”
“你可知与赵修平相会之人是谁?”
赵王氏摇了摇头,一脸颓然,“不知,他向来结交广泛,二三好友都是些不曾见过的人物,他也从来不会向我透露。”
县令又问道:“那赵修平昨日从家里出发时,可曾佩戴什么物什亦或是拿了什么东西?”
言及此处,赵王氏的眼睛亮了一瞬,“我想起来了,昨日他出去时腰间带了一块玉石佩饰,模样甚是好看,我便多看了一眼。”她细细回想了一下那玉石的模样,“是块白里透红的玉石,质地应当是极好的,形状并不规整,由一只蜷卧在自己尾巴上的九尾狐构成环状,自九尾其中一尾穿孔悬挂挂穗,挂穗……像是动物的毛发,光亮顺滑,穗尖是一簇赤红。”
县令点了点头,半眯起眼:“来人,搜!看看堂上谁人身上有此玉石!”
站立在堂上两侧的捕快一经得令,迅速将孟栖槿一行人搜刮了个遍,但无一人有所获。
县令意味深长地哼笑了一声,对着一众捕快问道,“是嘛?你们相互之间有没有搜过身?”
话音刚落,先前还势气凌人的捕快头目,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台上,呼之欲出的话语被县令尽数拦了回去,“将此人拿下!堵上他的嘴,捆起来听候发落!”
离他最近的捕快,没给他一点说话的机会,反手将其擒拿在地,顺势在其身上找到了赵王氏口中的玉佩,呈给了县令。
县令将玉佩拿在手里把玩了片刻后,将其悬在空中向众人展示,但并没有还给赵王氏的意思。
也不知为何,瞧着那玉佩,孟栖槿总觉得它散发出来的气息似曾相识。
“赵王氏,这可是你口中的玉佩?”
头目被塞满布条的嘴里呜咽着听不清的话语。事情发生得太快,赵王氏已经被弄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了,只得愣愣点头,“是……是这块。”
县令提高音量呵道:“宋捕头,你可认罪?”
宋捕头目眦尽裂地看着他,像是要将其生吞活剥了般。
见此,县令也不气恼,反而慢悠悠起身走到他身边,俯身捏了捏他的肩膀,一脸惋惜道,“宋捕头,你为县衙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一念之差啊。早日认罪,本官会从轻发落。”
此话一出,宋捕头刹时没了先前的气焰。
县令露出欣慰的笑容,命人松开了勒住宋捕头喉咙的手臂:“说吧,事情原委如何?”
宋捕头眼里最后一丝光亮,灭了,坦白道,“昨日夜里,我见赵修平在街上鬼鬼祟祟,心生疑惑,便跟了上去。无意发现其腰间所戴之物甚是好看,心生歹念,想据为己有。不想赵修平他不肯,争执期间,我一时失手勒死了他。事后,怕事情暴露,便将其尸体投入烟雨楼后院的井中。”
真相大白,在场众人都对其口诛笔伐。
“平日里见宋捕头就是一副吃人模样,没想到他竟然干起了杀人的勾当。”
“县令当真是慧眼识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宋捕头是凶手,当真是英明神武啊。”
……
混乱中,有人出声道,“可是,我们中午看到的赵修平是怎么回事?人不是都被宋捕头杀了吗?”
一语惊醒四座。
县令义正言辞,一副虔诚为民做派:“现凶手已经认罪。待人证物证搜齐之后,再定夺宋捕头之罪。至于,午时众人所见,本官也会命人彻查清楚,不必惊慌。”
县令朝孟栖槿一行人方向挥了挥手,“今日审讯就到此为止,无关人员可自行回家,退堂!”
宋捕头被同僚拖拽着下了公堂,但其动作之粗鲁,一点看不出来往日同僚的情谊。
孟栖槿留了个心眼,刻意留在了最后。县令注意到了她的举动,“你可是还有事禀报?”
孟栖槿俯身放低姿态:“回大人,先前被关在地牢,出来时一时着急,把伞落在牢房了,还请大人容我回去拿上?”
清澈透亮的声音,宛如山涧里流出的汩汩清泉。
县令起身的动作滞了一瞬,转头看了她一眼,不假思索地肯定道,“你不是倚花镇的人。”
孟栖槿这才抬头与其对视,笑意未满的眼眶里,写满了早已将其看透的字样,“今日才到。”
县令丝毫没有掉马的惊恐,他踱步到孟栖槿跟前,满脸堆笑道,“新来了这么漂亮的娘子,下官倒是不知道呢。姑娘衣着华丽,不似寻常人等,不知可否告知,师从何方?”
孟栖槿本也只是试探,并没打算现在就拆穿他。她往后退了一步,顺着他的话信口胡诌,“无门无派的散修罢了,衣服都是行善积德,别人送的。”
散修是不可能散修的,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阎君那儿,要得这鬼差之职,怎么会是无所属。衣服是阎君发给部下的便服,自然是上好的。
但这些没必要挑明。
“原是侠女,倒是小镇蓬荜生辉了。今日之事,倒是唐突了。下官平生最敬行侠仗义之人,一直为公堂所拘,不得亲眼见上一面。今日一见,荣幸之至。”县令带着好官的面具不肯脱下,说着还要邀请她去府上一叙。
孟栖槿不得不佩服县令的高超伪装,“不敢当不敢当。只是今日还有要事在身,拿了伞我得赶过去,实在抱歉。”
县令也没做太多阻拦,大度道,“无事无事。此案结了再叙也是一样。”
孟栖槿明了,这顿饭看来是逃不掉了。心里不免冷笑,只怕是宴席事小,封口为大。
不再多言,她朝县令鞠了一躬,便退了出去。
不管怎么看,县令的种种表现,都不像是与整件事毫无关系。
她倒是要看看,宋捕头为何这么快就认了罪?
县令明显就是早就知晓事情真相,究竟为何,要让那么多人看他演这么一场戏?
从轻发落……莫非是以妻儿相要挟?
若凶手真的是宋捕头,那放幻幽花又是何种目的?仅仅是拖延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吗?
……疑点重重,她不得不找当事人弄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