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在府中静养了大半个月,身体已无大碍。
康熙说想要见见十三爷的女儿,我便带孩子到了乾清宫。
刚上了石阶正碰见玉檀端着茶盘迎面而来,她向我们行礼问安。
我见她的模样似乎有事要说,正想驻足问问,同来的十四却并不等我,径直向前走了。
我见状也只得紧赶了几步跟上他的步伐,再回头时见玉檀仍站在原处望着我们。
康熙见了孩子,流露出平日少有的慈爱,唇角也有了一丝笑意。
等嬷嬷将孩子抱走,他自语道:“这孩子眉宇间倒是有几分胤祥的英气。哦,你们俩先都坐吧。”
想来康熙平日里还是记挂着十三爷的,想到这儿,我感到一丝欣慰。
我并未坐下,进言道:“皇阿玛,这孩子还未曾起名,十三爷的意思是希望皇阿玛能施恩为孩子赐名。”
康熙坐在榻上想了想,却问:“胤祥他还说什么了?”
我随即答道:“十三爷对往年之事悔恨不已,对未能在皇阿玛膝前尽孝更感痛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皇阿玛。”
康熙点头,脸上眼中都未见有一丝波澜。
他看着我说:“还想着替胤祥说话。”我被他说的一愣,康熙又缓缓说道:“他是孝心可鉴,却更为情义所累。做错事只后悔又有何用。”说着康熙叹了口气,低头饮了口茶。
我与十四不由对望了一眼,心中更感无奈。
康熙又继续道:“他虽然不能在朕跟前尽孝,但希望他的孩子日后可以在他膝下承欢。不如就为孩子赐名承欢吧。”
康熙说完看了看我俩,我和十四忙应声附和说好。
我心想康熙自己此生已是难享天伦,他对十三爷有此期盼何尝不是因为他自己的遗憾,又或者预示着终有一日他会给他可怜的十三儿一个再获自由得享天伦的机会?不过这个名起的当真是合人的心意。
康熙又向我们询问了些日常琐事,叮嘱我好生照顾自己。
那边已经有人来报说几位阿哥已经都到了,正在书房侯着。
我等康熙和十四都离开后才带着承欢和嬷嬷准备离开暖阁。
刚走出没几步,就见不远处的康熙怒气冲冲的从书房出来,衣襟好似湿了一大片,后来李德全则一路跟在后面,看样子应该是去更衣。
难道是谁奉茶时不小心将茶倾在了康熙的身上?
我心中升起一阵不祥的感觉,不由得向书房走去想看个究竟。
等我快步走到书房门外,正见两个小太监跟着玉檀从里面出来。
她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触怒圣颜后的惊恐。
“玉檀。”我不由得叫了她一声,她却恍若未闻一般从我面前走过。
我回头看向书房里,四爷、九爷和十四正坐在同侧一起看着我。
我将目光从他俩身上迅即滑过,落在十四身上。
十四见状,忙起身出来将我拉到一旁,他压低声音对我说:“有什么事,等我回府再说。”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我拉住十四问道。
“玉檀奉茶时打翻了茶杯,惹恼了皇阿玛,被罚了杖责四十。”十四的声音仍然很低,唯恐有人听到。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向宽仁的康熙会因为这点小事罚的如此重,一个芊芊弱女子被杖责四十和要她的命有何异?
“若曦?”十四晃了晃了失神的我,神情凝重的说:“好了,你先出宫,其他的等我回去再说。”然后招呼陪同而来的嬷嬷太监,他说道:“立刻带着格格随侧福晋回府,不许在多做逗留。否则严惩不贷。”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嬷嬷和太监自然不敢违逆,一起将目光投向我。
我点点头,也知道自己即便留下,此刻也无力再做什么,只得惴惴不安的回到府里。
康熙说想要见见十三爷的女儿,我便带孩子到了乾清宫。
刚上了石阶正碰见玉檀端着茶盘迎面而来,她向我们行礼问安。
我见她的模样似乎有事要说,正想驻足问问,同来的十四却并不等我,径直向前走了。
我见状也只得紧赶了几步跟上他的步伐,再回头时见玉檀仍站在原处望着我们。
康熙见了孩子,流露出平日少有的慈爱,唇角也有了一丝笑意。
等嬷嬷将孩子抱走,他自语道:“这孩子眉宇间倒是有几分胤祥的英气。哦,你们俩先都坐吧。”
想来康熙平日里还是记挂着十三爷的,想到这儿,我感到一丝欣慰。
我并未坐下,进言道:“皇阿玛,这孩子还未曾起名,十三爷的意思是希望皇阿玛能施恩为孩子赐名。”
康熙坐在榻上想了想,却问:“胤祥他还说什么了?”
我随即答道:“十三爷对往年之事悔恨不已,对未能在皇阿玛膝前尽孝更感痛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皇阿玛。”
康熙点头,脸上眼中都未见有一丝波澜。
他看着我说:“还想着替胤祥说话。”我被他说的一愣,康熙又缓缓说道:“他是孝心可鉴,却更为情义所累。做错事只后悔又有何用。”说着康熙叹了口气,低头饮了口茶。
我与十四不由对望了一眼,心中更感无奈。
康熙又继续道:“他虽然不能在朕跟前尽孝,但希望他的孩子日后可以在他膝下承欢。不如就为孩子赐名承欢吧。”
康熙说完看了看我俩,我和十四忙应声附和说好。
我心想康熙自己此生已是难享天伦,他对十三爷有此期盼何尝不是因为他自己的遗憾,又或者预示着终有一日他会给他可怜的十三儿一个再获自由得享天伦的机会?不过这个名起的当真是合人的心意。
康熙又向我们询问了些日常琐事,叮嘱我好生照顾自己。
那边已经有人来报说几位阿哥已经都到了,正在书房侯着。
我等康熙和十四都离开后才带着承欢和嬷嬷准备离开暖阁。
刚走出没几步,就见不远处的康熙怒气冲冲的从书房出来,衣襟好似湿了一大片,后来李德全则一路跟在后面,看样子应该是去更衣。
难道是谁奉茶时不小心将茶倾在了康熙的身上?
我心中升起一阵不祥的感觉,不由得向书房走去想看个究竟。
等我快步走到书房门外,正见两个小太监跟着玉檀从里面出来。
她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触怒圣颜后的惊恐。
“玉檀。”我不由得叫了她一声,她却恍若未闻一般从我面前走过。
我回头看向书房里,四爷、九爷和十四正坐在同侧一起看着我。
我将目光从他俩身上迅即滑过,落在十四身上。
十四见状,忙起身出来将我拉到一旁,他压低声音对我说:“有什么事,等我回府再说。”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我拉住十四问道。
“玉檀奉茶时打翻了茶杯,惹恼了皇阿玛,被罚了杖责四十。”十四的声音仍然很低,唯恐有人听到。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向宽仁的康熙会因为这点小事罚的如此重,一个芊芊弱女子被杖责四十和要她的命有何异?
“若曦?”十四晃了晃了失神的我,神情凝重的说:“好了,你先出宫,其他的等我回去再说。”然后招呼陪同而来的嬷嬷太监,他说道:“立刻带着格格随侧福晋回府,不许在多做逗留。否则严惩不贷。”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嬷嬷和太监自然不敢违逆,一起将目光投向我。
我点点头,也知道自己即便留下,此刻也无力再做什么,只得惴惴不安的回到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