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孟璋眸色一沉,朝身边人吩咐道:“查查是什么时候送出去的?”
“不必查了。”谢若暻抬眸:“在我来之前送出去的,想来内容无非是意外推倒了我,想要在殿下面前求情,诸如此般的话语。”
说完,扭头朝花影问道:“我说的可对?”
花影愤恨低下头,不住地咬唇。
见状,孟璋便知晓谢若暻说的不假,可见她这般不以为意的态度,心头微怒,又顾忌她的身子,不敢发作,只得闷声朝闻嬷嬷道:“先送你们主子回去。”
谢若暻回到抱月阁不过片刻,便听见外头传来消息,说是吴氏顶撞侧妃,险些致侧妃小产,禁足瑶光轩。
收到消息,闻嬷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朝榻上的谢若暻道:“殿下总归还是护着您的,娘娘,来,将这参汤喝上一口。”
谢若暻孱孱躺在榻上,一双眼通红,浑身透着股虚弱,却仍是不肯喝一口。
“你们都下去吧。”孟璋不知何时到了抱月阁,顺手接过闻嬷嬷手中的汤,低头微怒:“还要不要自己的身子了?”
“殿下可是在怪我?”谢若暻答非所问,却仍是倔强地看着孟璋。
孟璋见她面上泪迹未干,双眸通红的样子也是发不起气,心中无奈地叹口气,沉声道:“待孤回来,总会为你讨回公道,你如此做,便是将把柄生生送至别人手里。”
谢若暻却是不买孟璋的帐,执拗问他:“那殿下可会杀了她?”
会吗?孟璋自认是不会的。孟璋此人,极重感情,姚氏陪伴他多年,尽管再三出了事情,他不过也就将其冷落几分,不曾苛待她去。
苏南与虽是不得他喜爱,可是念在孟菀身上,他也不会薄待,便是吴月瑶如此不知分寸,念在穆皇后和穆家的份上,也不会要了她性命。
因此,孟璋沉默片刻后,便照实回道:“孤会让她此生,都青灯古佛,为自己的错忏悔。”
“呵呵呵呵。”谢若暻侧过脸,看着床帐上绣着的鸳鸯,笑着笑着便流出泪,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孟璋端着姜汤的手一紧,见不得她这般样子,便将姜汤放下,伸手去碰谢若暻。
这一碰却让谢若暻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委屈,身子一避便躲开孟璋的触碰,朝孟璋嗤笑道:“她还有忏悔的机会,可是殿下!她害的是你的孩子!”
说完,拽过孟璋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咬牙道:“这里面装着的,是您的孩子,她今日险些便没有了,可她的父亲竟是要放过害她的人,您说,她如果知道了,会有多寒心?”
“够了。”孟璋猛地抽回自己的手,忍不住将心中郁结全部散发出来:“这是孤的孩子!是孤最期待的孩子,你知道孤有多期望你能生下孤的长子吗?”
谢若暻扭过头,自嘲地笑了笑:“那殿下为何还要去其他人的院子?您若是想叫妾生下您的长子,那姚氏的孩子又是从何而来?”
孟璋说的话不假,他的的确确最是期待谢若暻能生下长子,可也不妨碍,他也想要其他人的孩子。
见谢若暻如此作为,孟璋瞬间便凉了心,背过身去,轻声道:“你打杀了吴月瑶,你知道孤会有多麻烦吗?当今尚在,你知道他对吴氏的看重,穆国公府更不是泥捏的。”
“殿下此言,是在说妾家世不显,朝中无人吗?”谢若暻垂下眼,声音平静不带感情。
孟璋见她什么也听不进去,适逢张德保来报,说是太子妃与盛侧妃来探望谢若暻,垂下眸子扔下一句“好好养身子”便走。
谢若暻闭上眼不理会他。
孟璋刚出院门,便见李裕如与盛文锦都等在院门口,随口吩咐道:“侧妃谢氏,无端闯入吴氏院内,杖责妾室,禁足抱月阁,未得孤手谕,任何人不得入内。”
旨意一下,盛文锦便识趣离开,孟璋却是跟李裕如回了怡和苑。
怡和苑内,孟璋闭目捻着手中玉珠,李裕如适时问道:“殿下,谢妹妹可还好?”
孟璋捻着珠子的手一顿,缓缓睁眼,居高临下地看着李裕如,轻声道:“太子妃是希望她好,还是希望她不好?”
李裕如心中一惊,连忙跪下,面带关切地朝孟璋道:“今日事出突然,妾着实没有想到,那吴氏竟然这般大胆。”
“没有想到?”孟璋口中慢慢重复李裕如的话,再思及抱月阁仍旧躺在榻上的娇人与自己的麻烦,伸出手捏住李裕如的下颌道:“谢氏有孕,你仍是叫她们每日前来怡和苑为你请安,小花园生事,你竟不得空前去制止,太子妃,有什么事是比皇嗣还重要的,你切说来与孤听听?”
孟璋这话说的不可谓不严重,李裕如睁大眼瞧着孟璋,眼中隐隐有泪光。
见她如此作态,孟璋却只觉得厌烦,不耐地低声道:“你身为太子妃,却将这府中管的乌烟瘴气,家宅不宁,你说,孤如何放心?”
李裕如听见却是想要放声大笑,呵,原来孟璋也知道这府中乌烟瘴气,家宅不宁?难道他还不知道为什么?
若不是他偏宠妾室,宠妾灭妻,甚至将府中权柄交由妾室手中,怎会有如今的下场?
因此,李裕如也梗着脖子道:“殿下不是让盛妹妹从旁协助妾吗?妾看盛妹妹也没能赶过去,殿下怎的不说?”
此话一出,简直要将孟璋气笑了,见李裕如油盐不进的样子,孟璋也不欲再说,只淡声吩咐:“瑶光轩与抱月阁,均不许任何人进出,孤不管你用什么法子,若是穆国公府的人进了瑶光轩,这太子妃你也不要做了。”
李裕如不敢置信地瞪大眼,这是孟璋头回向她说如此重的话,她也不敢再触怒孟璋,只得低头称是。
孟璋的耐心也到了极致,看也不看李裕如便大步回了前院。
“张德保。”
“奴才在。”张德保垂首低眉,生怕惹了这位爷不高兴。
“孤让你查的事,可查清楚了?”孟璋坐在书桌前,看不清表情地瞧着桌上的美人图。
从府中人来报谢若暻出了事,孟璋便使张德保去查,张德保依言将小花园的事一一复述于孟璋。
听到“临死前通敌叛国给你换来这么个侧妃的位置”时,孟璋再也忍不住重重拍了桌面,穆国公府,是留不得了。
“这些日子,你好生注意着抱月阁那便,别让那些不长眼的惹了谢侧妃生气。”孟璋吩咐完,便又沉下眸子不说话。
张德保心中一凛,对谢侧妃在太子殿下心中的位置又多了两分了解。
被孟璋禁足以后,谢若暻在自己院子中倒是乐的自在,只听说穆国公府人朝府中递了好几次帖子,均被太子妃驳了回去。
“娘娘,这是琼乐郡主的信,这个月已是第三封了。”闻嬷嬷笑着将信笺递给谢若暻。
说来也好笑,自打上此从奉阳公主府回来后,琼乐郡主又上门多次,可惜因着孟璋的吩咐一次也未能进来,在孟璋哪儿不依不饶地闹上了几场,终归是能与谢若暻写信交流。可惜谢若暻的肚子也是越来越大,大多时候都是她说,丹婳写。
谢若暻笑盈盈地打开信封,只见信上写:“昭昭阿姊,昨日穆国公府举办游园会,我将那穆国公府人怼的哑口无言,可惜你不得亲见,对了,阿母告诉我,穆国公府惹了大祸事,真是期待他们倒台的一天。”
谢若暻看完,便朝闻嬷嬷道:“拿出去烧了吧。”
琼乐郡主仍是少年心性,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自从知道她寄予厚望的小侄女差点被吴月瑶伤了后便恨上了穆国公府,至此都见不得穆国公府的人。
她与王玠曾有婚约一事,琼乐郡主到底是从奉阳公主口中得知,好在小姑娘是个骄矜的性子,扬言要凭自己的本事将王子玉拿下,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对了,嬷嬷,烟娘的嫁妆可是要准备起来了。”谢若暻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桂花树,如今已是十一月了,待到明年二月,可就是烟娘出嫁的日子,也不知那个时候她能否亲自去送烟娘,思及此,又抚了抚自己小腹。
闻嬷嬷朝她笑道:“自是不会忘得,早早便让谢宅的管家备上了,便是那些个公主郡主,也不一定及得上咱们二娘子。”
这话说的不假,谢氏百年世家,到了这一代却只有谢若暻姊妹三人,百年积累的财富尽数归于她们三人,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当年谢若暻入东宫带了一部分,剩下的便是留给烟娘与琰郎。
“琰郎此次也该上京了吧。”说到这,谢若暻眼中露出几分惆怅之意,许是孕中多思,倒是分外想念起家人来。
闻嬷嬷捧了盏热汤,轻轻吹冷了将勺子送至谢若暻嘴边,宽慰道:“听书院的师傅说,琰郎书读的甚好,若是早早过来,只怕要耽误了学业,应是明年开春才能进京。”
谢若暻点点头,口中道也好。
说完,便寻了本杂书看起来。
见状,闻嬷嬷朝丹素使了个眼色,丹素会意笑道:“娘娘,如今天色渐凉,也不知太子殿下身子如何,您说,可要派人送盏参汤过去?”
“不必查了。”谢若暻抬眸:“在我来之前送出去的,想来内容无非是意外推倒了我,想要在殿下面前求情,诸如此般的话语。”
说完,扭头朝花影问道:“我说的可对?”
花影愤恨低下头,不住地咬唇。
见状,孟璋便知晓谢若暻说的不假,可见她这般不以为意的态度,心头微怒,又顾忌她的身子,不敢发作,只得闷声朝闻嬷嬷道:“先送你们主子回去。”
谢若暻回到抱月阁不过片刻,便听见外头传来消息,说是吴氏顶撞侧妃,险些致侧妃小产,禁足瑶光轩。
收到消息,闻嬷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朝榻上的谢若暻道:“殿下总归还是护着您的,娘娘,来,将这参汤喝上一口。”
谢若暻孱孱躺在榻上,一双眼通红,浑身透着股虚弱,却仍是不肯喝一口。
“你们都下去吧。”孟璋不知何时到了抱月阁,顺手接过闻嬷嬷手中的汤,低头微怒:“还要不要自己的身子了?”
“殿下可是在怪我?”谢若暻答非所问,却仍是倔强地看着孟璋。
孟璋见她面上泪迹未干,双眸通红的样子也是发不起气,心中无奈地叹口气,沉声道:“待孤回来,总会为你讨回公道,你如此做,便是将把柄生生送至别人手里。”
谢若暻却是不买孟璋的帐,执拗问他:“那殿下可会杀了她?”
会吗?孟璋自认是不会的。孟璋此人,极重感情,姚氏陪伴他多年,尽管再三出了事情,他不过也就将其冷落几分,不曾苛待她去。
苏南与虽是不得他喜爱,可是念在孟菀身上,他也不会薄待,便是吴月瑶如此不知分寸,念在穆皇后和穆家的份上,也不会要了她性命。
因此,孟璋沉默片刻后,便照实回道:“孤会让她此生,都青灯古佛,为自己的错忏悔。”
“呵呵呵呵。”谢若暻侧过脸,看着床帐上绣着的鸳鸯,笑着笑着便流出泪,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孟璋端着姜汤的手一紧,见不得她这般样子,便将姜汤放下,伸手去碰谢若暻。
这一碰却让谢若暻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委屈,身子一避便躲开孟璋的触碰,朝孟璋嗤笑道:“她还有忏悔的机会,可是殿下!她害的是你的孩子!”
说完,拽过孟璋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咬牙道:“这里面装着的,是您的孩子,她今日险些便没有了,可她的父亲竟是要放过害她的人,您说,她如果知道了,会有多寒心?”
“够了。”孟璋猛地抽回自己的手,忍不住将心中郁结全部散发出来:“这是孤的孩子!是孤最期待的孩子,你知道孤有多期望你能生下孤的长子吗?”
谢若暻扭过头,自嘲地笑了笑:“那殿下为何还要去其他人的院子?您若是想叫妾生下您的长子,那姚氏的孩子又是从何而来?”
孟璋说的话不假,他的的确确最是期待谢若暻能生下长子,可也不妨碍,他也想要其他人的孩子。
见谢若暻如此作为,孟璋瞬间便凉了心,背过身去,轻声道:“你打杀了吴月瑶,你知道孤会有多麻烦吗?当今尚在,你知道他对吴氏的看重,穆国公府更不是泥捏的。”
“殿下此言,是在说妾家世不显,朝中无人吗?”谢若暻垂下眼,声音平静不带感情。
孟璋见她什么也听不进去,适逢张德保来报,说是太子妃与盛侧妃来探望谢若暻,垂下眸子扔下一句“好好养身子”便走。
谢若暻闭上眼不理会他。
孟璋刚出院门,便见李裕如与盛文锦都等在院门口,随口吩咐道:“侧妃谢氏,无端闯入吴氏院内,杖责妾室,禁足抱月阁,未得孤手谕,任何人不得入内。”
旨意一下,盛文锦便识趣离开,孟璋却是跟李裕如回了怡和苑。
怡和苑内,孟璋闭目捻着手中玉珠,李裕如适时问道:“殿下,谢妹妹可还好?”
孟璋捻着珠子的手一顿,缓缓睁眼,居高临下地看着李裕如,轻声道:“太子妃是希望她好,还是希望她不好?”
李裕如心中一惊,连忙跪下,面带关切地朝孟璋道:“今日事出突然,妾着实没有想到,那吴氏竟然这般大胆。”
“没有想到?”孟璋口中慢慢重复李裕如的话,再思及抱月阁仍旧躺在榻上的娇人与自己的麻烦,伸出手捏住李裕如的下颌道:“谢氏有孕,你仍是叫她们每日前来怡和苑为你请安,小花园生事,你竟不得空前去制止,太子妃,有什么事是比皇嗣还重要的,你切说来与孤听听?”
孟璋这话说的不可谓不严重,李裕如睁大眼瞧着孟璋,眼中隐隐有泪光。
见她如此作态,孟璋却只觉得厌烦,不耐地低声道:“你身为太子妃,却将这府中管的乌烟瘴气,家宅不宁,你说,孤如何放心?”
李裕如听见却是想要放声大笑,呵,原来孟璋也知道这府中乌烟瘴气,家宅不宁?难道他还不知道为什么?
若不是他偏宠妾室,宠妾灭妻,甚至将府中权柄交由妾室手中,怎会有如今的下场?
因此,李裕如也梗着脖子道:“殿下不是让盛妹妹从旁协助妾吗?妾看盛妹妹也没能赶过去,殿下怎的不说?”
此话一出,简直要将孟璋气笑了,见李裕如油盐不进的样子,孟璋也不欲再说,只淡声吩咐:“瑶光轩与抱月阁,均不许任何人进出,孤不管你用什么法子,若是穆国公府的人进了瑶光轩,这太子妃你也不要做了。”
李裕如不敢置信地瞪大眼,这是孟璋头回向她说如此重的话,她也不敢再触怒孟璋,只得低头称是。
孟璋的耐心也到了极致,看也不看李裕如便大步回了前院。
“张德保。”
“奴才在。”张德保垂首低眉,生怕惹了这位爷不高兴。
“孤让你查的事,可查清楚了?”孟璋坐在书桌前,看不清表情地瞧着桌上的美人图。
从府中人来报谢若暻出了事,孟璋便使张德保去查,张德保依言将小花园的事一一复述于孟璋。
听到“临死前通敌叛国给你换来这么个侧妃的位置”时,孟璋再也忍不住重重拍了桌面,穆国公府,是留不得了。
“这些日子,你好生注意着抱月阁那便,别让那些不长眼的惹了谢侧妃生气。”孟璋吩咐完,便又沉下眸子不说话。
张德保心中一凛,对谢侧妃在太子殿下心中的位置又多了两分了解。
被孟璋禁足以后,谢若暻在自己院子中倒是乐的自在,只听说穆国公府人朝府中递了好几次帖子,均被太子妃驳了回去。
“娘娘,这是琼乐郡主的信,这个月已是第三封了。”闻嬷嬷笑着将信笺递给谢若暻。
说来也好笑,自打上此从奉阳公主府回来后,琼乐郡主又上门多次,可惜因着孟璋的吩咐一次也未能进来,在孟璋哪儿不依不饶地闹上了几场,终归是能与谢若暻写信交流。可惜谢若暻的肚子也是越来越大,大多时候都是她说,丹婳写。
谢若暻笑盈盈地打开信封,只见信上写:“昭昭阿姊,昨日穆国公府举办游园会,我将那穆国公府人怼的哑口无言,可惜你不得亲见,对了,阿母告诉我,穆国公府惹了大祸事,真是期待他们倒台的一天。”
谢若暻看完,便朝闻嬷嬷道:“拿出去烧了吧。”
琼乐郡主仍是少年心性,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自从知道她寄予厚望的小侄女差点被吴月瑶伤了后便恨上了穆国公府,至此都见不得穆国公府的人。
她与王玠曾有婚约一事,琼乐郡主到底是从奉阳公主口中得知,好在小姑娘是个骄矜的性子,扬言要凭自己的本事将王子玉拿下,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对了,嬷嬷,烟娘的嫁妆可是要准备起来了。”谢若暻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桂花树,如今已是十一月了,待到明年二月,可就是烟娘出嫁的日子,也不知那个时候她能否亲自去送烟娘,思及此,又抚了抚自己小腹。
闻嬷嬷朝她笑道:“自是不会忘得,早早便让谢宅的管家备上了,便是那些个公主郡主,也不一定及得上咱们二娘子。”
这话说的不假,谢氏百年世家,到了这一代却只有谢若暻姊妹三人,百年积累的财富尽数归于她们三人,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当年谢若暻入东宫带了一部分,剩下的便是留给烟娘与琰郎。
“琰郎此次也该上京了吧。”说到这,谢若暻眼中露出几分惆怅之意,许是孕中多思,倒是分外想念起家人来。
闻嬷嬷捧了盏热汤,轻轻吹冷了将勺子送至谢若暻嘴边,宽慰道:“听书院的师傅说,琰郎书读的甚好,若是早早过来,只怕要耽误了学业,应是明年开春才能进京。”
谢若暻点点头,口中道也好。
说完,便寻了本杂书看起来。
见状,闻嬷嬷朝丹素使了个眼色,丹素会意笑道:“娘娘,如今天色渐凉,也不知太子殿下身子如何,您说,可要派人送盏参汤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