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睁睁看着那木箱子被抬出去,岑归远的心都在滴血。他不由自主地怨怪起曹氏来,越发地悔不当初。
岑归远在折露院也是待不下去了,看也不看温竹卿,便拂袖而去了。
温竹卿出了一口恶气,倒也不在意岑归远的态度。她也是有脾气的,为着岑家也算殚精竭虑,可这里的人,谁记她的几分好?
稍不如他们的意,就被冷面相对。便是那泥人做的,也忍不下这份委屈。
温竹卿哼着江南小调,心情显然是不错。她吩咐人进来打扫满屋的灰尘,自个抱起窗台前的观音竹,放到了院子里晒太阳。
虽说是卫祯送的,但她既然收了,那自然是要好好养着。
红叶有些忧心忡忡,她不像绿枝那般,见温竹卿一时占了上风,就觉扬眉吐气,便是要卖岑归远的东西,也毫不犹豫。
这女子艰难,没了夫君宠爱,日子就更加难熬。不管是高嫁还是下嫁,抑或是门当户对,哪有事事顺心的?
纵然是红叶不喜定国公府,也不得不承认,像岑世子这样的,在外人眼里,已然是极好的夫婿了。
年纪轻轻,前途光明,还只有一房妾室,还是在正妻无所出的情况下纳的。
为着几句口角之争,温竹卿居然动了手。传出去,人家也只会指责是她做得不对,哪里会管岑归远是不是故意找茬。
“世子妃,若只是吵嘴,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红叶想了想,还是开口劝道:“可要卖了世子宝贝的那些东西,只怕他心里头会留下疙瘩的。”
温竹卿直起身子,拿过红叶递过来的汤婆子,捂着自己冰冷的手,微微叹息:“我又何尝不知?”
要是换作以前,温竹卿肯定是尽量满足曹华珠的要求。因为她底气不足,生不出孩子也不想要岑归远纳妾。
可如今,那沈氏怀了孕,她倒也看开了。左右这定国公府的爵位,恐怕是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这么劳心劳力,是何苦来哉?难道全是给他人做嫁衣?
就算岑归远答应把孩子过继给自己,终归不是亲生的。
温竹卿倒也不是多稀罕这爵位,可她不甘心,心里头也不痛快。
岑归远未曾纳妾,夫妻感情也好的时候,她愿意忍着曹氏,让着曹氏。
但如今是凭什么?
温竹卿瞧了瞧天色,今儿算暖和的,还有太阳,便干脆想着出门一趟。
她看红叶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便笑了:“那些银子又不是花在我身上,全是给母亲的。你说,世子以后,可还愿意听她的?”
红叶一听,觉得也是。夫人找世子告了状,世子如果心疼母亲,那这银子出得也心甘情愿。可世子那般不乐意,瞧着夫人,也自然是难受的,又哪里会再替夫人出头?
“去疏云斋”温竹卿上马车前,对着车夫吩咐道。
红叶有点诧异了,手上煮茶的动作不停,瞥了眼温竹卿,低声问道:“世子妃,我们为何要去疏云斋?”
这疏云斋在金陵城颇有盛名,是裴家开的,专门卖笔墨纸砚等用具的。裴家可是出了太傅,裴太傅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读书人都爱去那买东西。
温竹卿名下也是有文房四宝店的,元家当年可是一门三学士,名气比如今的裴家还要大上许多。只可惜,早就是过眼云烟了。
温竹卿端起刚煮好的阳羡雪芽,氤氲的雾气遮住了她的面容,只听得那清清淡淡的声音:“这糊弄不了,得要上好的。”
她经营的天青阁也是老字号了,但渐渐地衰落了下去。毕竟书斋与别的不同,学子们都爱去那些名士夫子开的店铺,仿佛就能沾上那么一点才气。
当然,这也是家境殷实的学子才经得起这样的开销。就比如疏云斋里卖的南纸端砚,可都是上上品。
天青阁早年也是备受追捧,可后来元家没了,自然也就竞争不过新起的疏云斋,就只卖些平常的笔墨纸砚了。
温竹卿此趟去疏云斋,为的就是买些作画用的颜料。笔墨纸砚,她是有的,这颜料得另买。
卫祯要温竹卿替自己画一幅像,这事关天子,她也不能随随便便敷衍了事。万一卫祯不满意,又掐她脖子怎么办?
没好一会儿,马车就到了。温竹卿戴着帷帽,走进了疏云斋。这儿人来人往,又大多是男子,她自然不好抛头露面,以免徒生是非。
温竹卿买了写宣纸和松墨,看着面前的颜料,一时有些犯难。她这还没构思好怎么画,要用什么颜色,也就拿不准了。
温竹卿想着,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身影来,挺拔宽阔,玉质天成。
等温竹卿回过神来时,她已经挑了石绿,赭石和花青等好几种颜料了。
温竹卿手下顿了顿,便让红叶去付钱了。这些东西,瞧着不多,却花了整整两百两银子,饶是红叶,都有些肉疼了。
温竹卿离开疏云斋时,天色也不算太晚,就去了附近的盈翠楼。
二房家的岑知仪生辰就在几日后了,温竹卿还挺喜欢这个四妹妹,打算去取一套头面,送给她做生辰礼。
盈翠楼是温竹卿自己开的首饰铺子,也是最赚钱的。自古以来,懂得女人爱美的心思,那便是抓住了商机。
温竹卿也是思虑再三才盘下了这个铺子,说是铺子,其实统共有三楼。里面的金银珠宝,是一层比一层卖得贵。
要想在皇城根下做这生意可不容易,金陵城的首饰铺子可是多如牛毛,每日都有亏本关店的。
温竹卿便想了个法子,将铺子里的首饰分了三个价位,便宜些的耳饰珠钗在一楼摆着,贵重的头面则只有到了三楼才能买。
来盈翠楼的顾客,须得在一楼花费达到一千两,才能去二楼买东西,在底下两层花费达到五千两,又可上三楼。
人,都是有攀比之心的。特别是在这高门大户里,此风尤甚。
这点钱,对于锦衣玉食的夫人小姐们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城里新开了家不小的首饰铺子,她们自然要去逛一逛。若是别人去了三楼,自己却没去,定会觉得矮人一头了。
不过,她们也不是傻的。能花这钱,也是因为盈翠楼的首饰质地上乘,技艺精湛。那三楼的全套头面,更是巧夺天工,就是价钱略微贵了点。
温竹卿到了盈翠楼,掌柜就连忙迎了上去:“小小姐怎么得闲过来?”
温竹卿对着他笑了笑态度十分客气:“李叔,我想选一套适合十四五岁小姑娘的头面。”
这李成本是元家的管家,可元大学士病故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元家自然也就没人了。
李成婉拒了元洛神请他到温家做管事的好意,自己干了点小生意,直到温竹卿找到他,才当了盈翠楼的掌柜。
李成为人周到,八面玲珑,这盈翠楼生意这么好,也少不了他的功劳。听温竹卿这话,他立即拍手道:“小小姐来得凑巧,店里新进了一套金累丝点翠嵌宝石头面,正适合年轻姑娘。”
温竹卿点点头,跟着李成上了三楼。头面被放在一个梨木盒里,保管得极好。就在她拿着其中的一对耳饰瞧的时候,有道女声响起,语气骄横:“掌柜的,这套头面,我要了。”
李成面露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会,还是要张嘴解释,温竹卿便先一步开口道:“如此,就让给这位夫人吧。”
那女子的目光,这才落到了温竹卿的身上。她容貌娇媚,身姿婀娜,只是眼尾上挑,嘴角却向下撇着,瞧着便让人觉得不好相与。
大抵是看温竹卿穿着华贵,气度不凡,那女子缓了缓神色,也不推拒,只说了声多谢。
待那女子付了银钱离开,温竹卿才好奇地问道:“李叔,你认识那位夫人?”
刚刚李成还同那女子寒暄了几句,应当是认识的。三千八百两银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见是个不差钱的。
但温竹卿没认出这女子是哪家的夫人,难道是商贾的妻子?可看着那模样,也不像啊。
李成把银票收好,说起这事,也十分清楚:“那是临远候府的庄姨娘,咱们盈翠楼的常客。这庄姨娘前前后后,花了不下十万两银子。”
连一向淡定的红叶也惊住了,失声道:“十万两?”
温竹卿闻言,神情若有所思:“想来是十分得临远候宠爱了。”
临远候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但十万两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一个妾室,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买首饰,那不是一般的宠爱了。
“谁说不是呢”李成摇摇头,面上有几分唏嘘:“这庄姨娘的派头,比起我看见的候府夫人也不差了。这临远候将来要娶的正妻,可就不好过了。”
听到这话,温竹卿和红叶的表情都有些微妙了。与那临远候樊蒙正定了亲的,就是定国公府的三小姐岑照仪。
温竹卿还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出。临远候有这么个放在心尖上的小妾,岑照仪要嫁过去,这不得闹翻天。
温竹卿重新选了套头面,便打道回府了。没想到,刚一进门,迎面却撞上了岑照仪,还有翟沅芷。
岑归远在折露院也是待不下去了,看也不看温竹卿,便拂袖而去了。
温竹卿出了一口恶气,倒也不在意岑归远的态度。她也是有脾气的,为着岑家也算殚精竭虑,可这里的人,谁记她的几分好?
稍不如他们的意,就被冷面相对。便是那泥人做的,也忍不下这份委屈。
温竹卿哼着江南小调,心情显然是不错。她吩咐人进来打扫满屋的灰尘,自个抱起窗台前的观音竹,放到了院子里晒太阳。
虽说是卫祯送的,但她既然收了,那自然是要好好养着。
红叶有些忧心忡忡,她不像绿枝那般,见温竹卿一时占了上风,就觉扬眉吐气,便是要卖岑归远的东西,也毫不犹豫。
这女子艰难,没了夫君宠爱,日子就更加难熬。不管是高嫁还是下嫁,抑或是门当户对,哪有事事顺心的?
纵然是红叶不喜定国公府,也不得不承认,像岑世子这样的,在外人眼里,已然是极好的夫婿了。
年纪轻轻,前途光明,还只有一房妾室,还是在正妻无所出的情况下纳的。
为着几句口角之争,温竹卿居然动了手。传出去,人家也只会指责是她做得不对,哪里会管岑归远是不是故意找茬。
“世子妃,若只是吵嘴,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红叶想了想,还是开口劝道:“可要卖了世子宝贝的那些东西,只怕他心里头会留下疙瘩的。”
温竹卿直起身子,拿过红叶递过来的汤婆子,捂着自己冰冷的手,微微叹息:“我又何尝不知?”
要是换作以前,温竹卿肯定是尽量满足曹华珠的要求。因为她底气不足,生不出孩子也不想要岑归远纳妾。
可如今,那沈氏怀了孕,她倒也看开了。左右这定国公府的爵位,恐怕是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这么劳心劳力,是何苦来哉?难道全是给他人做嫁衣?
就算岑归远答应把孩子过继给自己,终归不是亲生的。
温竹卿倒也不是多稀罕这爵位,可她不甘心,心里头也不痛快。
岑归远未曾纳妾,夫妻感情也好的时候,她愿意忍着曹氏,让着曹氏。
但如今是凭什么?
温竹卿瞧了瞧天色,今儿算暖和的,还有太阳,便干脆想着出门一趟。
她看红叶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便笑了:“那些银子又不是花在我身上,全是给母亲的。你说,世子以后,可还愿意听她的?”
红叶一听,觉得也是。夫人找世子告了状,世子如果心疼母亲,那这银子出得也心甘情愿。可世子那般不乐意,瞧着夫人,也自然是难受的,又哪里会再替夫人出头?
“去疏云斋”温竹卿上马车前,对着车夫吩咐道。
红叶有点诧异了,手上煮茶的动作不停,瞥了眼温竹卿,低声问道:“世子妃,我们为何要去疏云斋?”
这疏云斋在金陵城颇有盛名,是裴家开的,专门卖笔墨纸砚等用具的。裴家可是出了太傅,裴太傅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读书人都爱去那买东西。
温竹卿名下也是有文房四宝店的,元家当年可是一门三学士,名气比如今的裴家还要大上许多。只可惜,早就是过眼云烟了。
温竹卿端起刚煮好的阳羡雪芽,氤氲的雾气遮住了她的面容,只听得那清清淡淡的声音:“这糊弄不了,得要上好的。”
她经营的天青阁也是老字号了,但渐渐地衰落了下去。毕竟书斋与别的不同,学子们都爱去那些名士夫子开的店铺,仿佛就能沾上那么一点才气。
当然,这也是家境殷实的学子才经得起这样的开销。就比如疏云斋里卖的南纸端砚,可都是上上品。
天青阁早年也是备受追捧,可后来元家没了,自然也就竞争不过新起的疏云斋,就只卖些平常的笔墨纸砚了。
温竹卿此趟去疏云斋,为的就是买些作画用的颜料。笔墨纸砚,她是有的,这颜料得另买。
卫祯要温竹卿替自己画一幅像,这事关天子,她也不能随随便便敷衍了事。万一卫祯不满意,又掐她脖子怎么办?
没好一会儿,马车就到了。温竹卿戴着帷帽,走进了疏云斋。这儿人来人往,又大多是男子,她自然不好抛头露面,以免徒生是非。
温竹卿买了写宣纸和松墨,看着面前的颜料,一时有些犯难。她这还没构思好怎么画,要用什么颜色,也就拿不准了。
温竹卿想着,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身影来,挺拔宽阔,玉质天成。
等温竹卿回过神来时,她已经挑了石绿,赭石和花青等好几种颜料了。
温竹卿手下顿了顿,便让红叶去付钱了。这些东西,瞧着不多,却花了整整两百两银子,饶是红叶,都有些肉疼了。
温竹卿离开疏云斋时,天色也不算太晚,就去了附近的盈翠楼。
二房家的岑知仪生辰就在几日后了,温竹卿还挺喜欢这个四妹妹,打算去取一套头面,送给她做生辰礼。
盈翠楼是温竹卿自己开的首饰铺子,也是最赚钱的。自古以来,懂得女人爱美的心思,那便是抓住了商机。
温竹卿也是思虑再三才盘下了这个铺子,说是铺子,其实统共有三楼。里面的金银珠宝,是一层比一层卖得贵。
要想在皇城根下做这生意可不容易,金陵城的首饰铺子可是多如牛毛,每日都有亏本关店的。
温竹卿便想了个法子,将铺子里的首饰分了三个价位,便宜些的耳饰珠钗在一楼摆着,贵重的头面则只有到了三楼才能买。
来盈翠楼的顾客,须得在一楼花费达到一千两,才能去二楼买东西,在底下两层花费达到五千两,又可上三楼。
人,都是有攀比之心的。特别是在这高门大户里,此风尤甚。
这点钱,对于锦衣玉食的夫人小姐们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城里新开了家不小的首饰铺子,她们自然要去逛一逛。若是别人去了三楼,自己却没去,定会觉得矮人一头了。
不过,她们也不是傻的。能花这钱,也是因为盈翠楼的首饰质地上乘,技艺精湛。那三楼的全套头面,更是巧夺天工,就是价钱略微贵了点。
温竹卿到了盈翠楼,掌柜就连忙迎了上去:“小小姐怎么得闲过来?”
温竹卿对着他笑了笑态度十分客气:“李叔,我想选一套适合十四五岁小姑娘的头面。”
这李成本是元家的管家,可元大学士病故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元家自然也就没人了。
李成婉拒了元洛神请他到温家做管事的好意,自己干了点小生意,直到温竹卿找到他,才当了盈翠楼的掌柜。
李成为人周到,八面玲珑,这盈翠楼生意这么好,也少不了他的功劳。听温竹卿这话,他立即拍手道:“小小姐来得凑巧,店里新进了一套金累丝点翠嵌宝石头面,正适合年轻姑娘。”
温竹卿点点头,跟着李成上了三楼。头面被放在一个梨木盒里,保管得极好。就在她拿着其中的一对耳饰瞧的时候,有道女声响起,语气骄横:“掌柜的,这套头面,我要了。”
李成面露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会,还是要张嘴解释,温竹卿便先一步开口道:“如此,就让给这位夫人吧。”
那女子的目光,这才落到了温竹卿的身上。她容貌娇媚,身姿婀娜,只是眼尾上挑,嘴角却向下撇着,瞧着便让人觉得不好相与。
大抵是看温竹卿穿着华贵,气度不凡,那女子缓了缓神色,也不推拒,只说了声多谢。
待那女子付了银钱离开,温竹卿才好奇地问道:“李叔,你认识那位夫人?”
刚刚李成还同那女子寒暄了几句,应当是认识的。三千八百两银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见是个不差钱的。
但温竹卿没认出这女子是哪家的夫人,难道是商贾的妻子?可看着那模样,也不像啊。
李成把银票收好,说起这事,也十分清楚:“那是临远候府的庄姨娘,咱们盈翠楼的常客。这庄姨娘前前后后,花了不下十万两银子。”
连一向淡定的红叶也惊住了,失声道:“十万两?”
温竹卿闻言,神情若有所思:“想来是十分得临远候宠爱了。”
临远候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但十万两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一个妾室,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买首饰,那不是一般的宠爱了。
“谁说不是呢”李成摇摇头,面上有几分唏嘘:“这庄姨娘的派头,比起我看见的候府夫人也不差了。这临远候将来要娶的正妻,可就不好过了。”
听到这话,温竹卿和红叶的表情都有些微妙了。与那临远候樊蒙正定了亲的,就是定国公府的三小姐岑照仪。
温竹卿还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出。临远候有这么个放在心尖上的小妾,岑照仪要嫁过去,这不得闹翻天。
温竹卿重新选了套头面,便打道回府了。没想到,刚一进门,迎面却撞上了岑照仪,还有翟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