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如期举行。

    谢昀没有听傅玉昭说的再去找过严青松。同样的,严青松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他照着之前的计划,联系了一直以来隐蔽在各部人选,万一发生了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也方便及时布局。

    殿试的时间只有一天。上午考策论,下午由皇帝陛下亲自提问,考一考学子们的临场反应能力。若只是策论答得好,却过于迂腐,那日后必然不堪重要,只会赐同等进士出身。

    所以殿试不仅考得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更是考校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水平。若在殿试中博得一个名次,入了陛下的青眼,那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

    天还未蒙蒙亮,众多学子便在宫门外等候守门的侍卫检查身上所带之物。礼部的官员也在一旁,待过了第一道门,才拿着名册一一核对他们的考生档案信息。

    宫门深严,一道又一道的关卡。但对于其中有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有机会登上这大雄宝殿的机会。

    高中得名的,他们便可以入翰林,再等待吏部的安排,前往各地当一个小小的县官。亦或是家里有强大背景的,便留在京城,谋一个好差事。

    旭阳渐起,天开始亮了。考生们抵达皇宫,站在玉阶上。

    点名、散卷、赞拜、行礼,最后缓步进入考场。

    他们穿着袍服冠靴,依照会试的名次分别排列位两队。严青松就坐在第一排,抬头便能看到景文帝正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下方。

    他暗暗地呼吸了好几次,用力掐了自己手心一把,强迫自己不要分散注意力,待会儿要专注答题。

    鸣鞭,鼓乐齐鸣,陛下升座。

    大学士从殿内的黄案上将考题捧出,呈由陛下的黄案上。众学子跪下行礼后,礼部的官员开始依次分发考题。

    咚——咚——咚——

    钟敲三声,殿试正式开始。

    众人都屏住呼吸,四周阒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这次的策论的题目中规中矩,问的是朝廷赋税该如何改革。

    不少考生拿到题目提笔就写。

    这可太简单了,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只要加大商税,再分析一番对土地兼并的遏制还有如何减轻农民的负担。

    这便是一份标准的答卷。

    严青松却没有立刻动笔。

    他认真地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一味地重农抑商,真的好吗?

    再加上他与傅玉昭这段时间的接触,商人并非全是奸诈狡猾之辈,若是有意识地加以扶持,也许可以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得更好。

    加上......

    礼部尚书早已将名额都已贩卖出去,不如他答得大胆一点,也许还能搏一搏。

    他心里做好了打算,将笔尖蘸了些墨水,便开始答题了。

    往届殿试,景文帝都是来露个面,便回去等待消息了。今年礼部宣布开考后,尚书大人范文山便哈着腰准备恭送陛下回他的养心阁休息。

    但,景文帝起身的一瞬,看到下首的学子,突然饶有兴致地绕着大殿准备巡视一圈。有时他驻足的时间有些久了,有些学子的手便不受控制地开始颤抖,后背冒着涔涔冷汗。

    景文帝觉得颇为无趣。

    正欲离去时,看到了第一排的一个学子端坐在椅子上,握着毛笔流畅地在纸上书写。

    他踱步过去,定定地在他身旁看着他答题。

    严青松感觉到了身后的压力,他手上的笔尖顿了一顿,轻呼一口气,继续专注在自己的卷子上。

    殿试的纸张只有一张,很多人如若手抖,墨迹沾染上去,便会影响整体卷子的美观度,也会让考官的印象大打折扣。严青松不顾身旁的注视,照着自己的思路一字一句地往下书写。

    景文帝方才绕了一大圈,众考生答得都不错,就是模板化太过严重,没有新意。此刻站在此人身旁,他却依然可以稳住心神淡定答题,可见其心智坚定,倒是个可塑之才。

    他再细细地看他的考卷内容,顿时眉头蹙起。

    范文山一见,立马跟着上前跟着观看起来。待他看清严青松考卷内容,不惊失口大呼:“大胆!”

    殿上的学子听到他的斥责,纷纷停笔,转头向这边看来。

    景文帝瞪了范文山一眼,“现在还在殿试中,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范文山额上冷汗频出,立马跪下。

    景文帝将双手抬起向下压了压,“只是小事,诸位继续答题吧。”

    他看了跪在地上的范文山一眼,又在严青松旁边停留了一会儿,便又继续往前走去。

    其他几名礼部的考官见状,连忙踱步过来。礼部侍郎史君见状,上前将范文山搀扶起来,小声地在他耳边问道:“大人,有何不妥之处?”

    范文山恶狠狠地盯着严青松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示意其他人不要说话,让他们继续巡查考场。

    不得不说,严青松答得甚是大胆。他分析了商人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农户交换物品,以物易物是在做生意,将一地充裕的物品采买,贩卖到另一处缺乏的地方,不仅仅是可以从中得利,更是方便了两地百姓的生活。

    他从商人高额的税赋入手,针砭时弊,一条条一列列进行分析。若只是一味地加重商人的赋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国于民都不是一个有利的措施。

    这给景文帝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他一直以来觉得国家安定了,若是今年收成好,便可以加重百姓赋税。若是收成不好的年份,便适当减轻赋税。

    但倘若如这个人所言,以商易商,组建官方的车马,特别是若是皇商,有着官家驿站的便利,将各地的缺乏的物品互相倒卖,不仅可以充盈国库,百姓的生活也能更好,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可以繁荣起来。

    他虽然还在殿上踱步假装看其他考生的答卷,但是心思已完全不在这里。

    谁不想看着大景日益昌盛,谁不想开辟一个盛世王朝?

    他看到答卷上规划的内容,不禁开始眼睛炽热起来。

    咚——咚——咚——

    钟又敲响了三声。

    殿试,结束了。

    考生们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用嘴巴在考卷上呼呼地吹了几口,想试图让墨迹可以快点干。万一哪位收卷的大人,不小心弄脏了卷面,他们也没地方说理去呀。

    待礼部的考官将试卷一一收齐,景文帝突然又折步走到了严青松的面前。

    “你方才卷上所答,不应重农抑商,应该开放交易,让大景百姓自由交易,是何用意?”

    严青松一怔,他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认真地在旁边看了他的答卷。

    “回陛下,臣的意思是大景各地,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各地所有和所缺亦不相同,这才渐生了这个想法。”

    “你且仔细说说。”景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走到上首的宝座上坐下。

    严青松:“???”

    其他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的学子们:“!!!”

    这个人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得了陛下的青睐!

    不对啊!

    他竟然说不应重农抑商,难不成他想说服陛下发展商业?!

    陛下这是要考校他还是准备严惩他?

    一时间,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试图留在这宝殿中再看会儿热闹。

    严青松稳住心神,在大脑里飞快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他组织了一会儿语言,沉声搭道:“陛下,虽然古有云‘农为邦本’,然而‘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①”

    他答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殿上高坐的景文帝,不辩喜怒。

    景文帝:“继续说。”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②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异稧厥趾。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③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④

    “臣以为,重农抑商,是应该抑制那些剥削农民的奸商,而不是针对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同样付出自己辛苦的商人。由陛下钦点,设立皇商,带动整个大景王朝的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可以让国库富足,又不用额外征收赋税,百姓的生活亦能更加安康。”

    他慷慨激昂地说完一大段话,大殿上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他究竟是何人啊?

    可真是太猛了,这简直大逆不道啊!

    竟然敢妄议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难怪方才范大人脸色大变,直呼他大胆。

    可不就是胆大妄为吗?

    众学子摇摇头,心想着这人完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本来只要安稳地答完考题,一个进士肯定是有的。他们偷偷看了看殿上的景文帝,面色阴晴不定,双手紧扣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现如今,这一番胆大妄为,不仅得罪了礼部尚书,更是将陛下得罪了。这是硬生生得将自己的前途断送,说不定陛下盛怒之下还会对他一番严惩。

    所有人都提着一颗心,严青松高谈阔论结束后,更是站定在前,直视景文帝。

    他在赌,景文帝必定对他的卷子颇为满意。若只是感兴趣,他不会又将自己留下仔细询问,而不是等到下午的殿试。

    他的心定了下来,一手执礼一手垂下。

    他终于等到一个绝妙的时机了。

章节目录

我靠氪金在夺嫡文里苟到最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若徐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徐尘并收藏我靠氪金在夺嫡文里苟到最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