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听说今年的上元节灯会还建了灯楼,今天晚上肯定很热闹。”程三悦脸上都洋溢着开心。
“那我们今天晚上可要好好逛一圈,奴婢给夫人好好打扮一下。”
“嗯。”
程三悦坐在菱花镜前,找着簪子。
“云霞,你见我的玉莲花簪了吗?”
“我没见过,夫人不是昨天还带了吗?”
“啊,我忘记我放哪了。让我找找。”
她想起来自己昨天还去过书房,便去了书房,碰巧许君言也在书房。
“你干什么。”
“我找个东西,一个簪子,你见了没。”
“我没见过,你先找吧。”
程三悦仔细在地上找着,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正当她开心的返回时,突然脚下一滑,打碎了一个瓷器。
许君言闻声赶来,发现了一地碎片。程三悦正一脸愧疚的看着他。
“我的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呀,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刚好,今晚是上元节,你就不要出去了,在家好好想想怎么弥补我。”
“啊,今晚可热闹了。”
“没办法,对了我今天晚上晚一些回来。”
“哦。”
程三悦伤心的坐在椅子上。
“这下看不了灯会了,还得想办法弥补这个壶。”
“没事的,夫人。我想到一个法子,这上元节热闹无比,长安城中许多商铺也都开着,我们可以悄悄跑出去,在店铺里重新买一个。只要我们赶在将军回来之前到家就可以了。”
“这到也可以,但我们怎么出去。”
“这简单,我知道后院有一个狗洞。”
就这样程三悦和云霞一起从狗洞里钻了出去。上元节里的长安城没有宵禁,到处都是灯火辉煌,宛如明日。程三悦被这样的景象所震撼,这是她从未见过的。
程三悦先和云霞将长安城中所有卖瓷器的店铺都找了个遍,没有发现一样的,就和云霞准备回去。
这时,许君言正与皇帝和皇后站在长安城里最大的望台上俯视着长安城中的景象,看着这芸芸众生。许君言在这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从一家店铺走出来。他在望台上看着她,灯火阑珊映佳人,一切都好似静止。
皇上看出了他的端倪,便让他先回去了。
“这小子,当初还不同意我给他订的这门亲事,现在好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呀。”
“这样也好,他常年在边关,也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
说完,皇上看了她一眼后,握住了她的手。在望台上看着这太平盛世。
程三悦低垂着头走回家时,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高大的人,她一头撞了上去说了一声抱歉,抬头看那人竟是许君言。
“看来夫人是将我的壶修好了。”
“没,没,还没好。”
“那你还出来了。”
“我本来是想重给你买一个的,谁知道根本就找不到,但你放心我肯定会给你赔的。”
许君言轻轻笑了一下。
“这长安城中有自己做陶瓷的手工坊,夫人不妨……。”
“居然还有这种东西,那快走吧。对了,你怎么在这?”
“皇上要来看灯会,便让我来守卫。”
“皇上在哪,我还没见过呢。”
“皇上岂是说见就见的。”
“哦,那皇上长的怎么样,英俊吗?”
“英俊自然是英俊的,只是比我稍稍逊色。”
“你脸皮可真厚。”
两人说着闹着,就到了手工坊。
掌柜见两人来,就将他们引到了隔间里,兴致勃勃地向他们介绍。
“我们这的黏土,都是工匠们先将矿石采回,然后打碎制泥。这个过程矿石发生破碎、疏松等现象,然后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这些碎石变成了细小的土粒沉积下来,形成了土壤,这些土壤是制作瓷器的必要。
接下来,我们会淘练泥土,它是制作瓷器的关键步骤之一,打碎的矿石需要经过淘练去除其中的杂质再做成泥,才能达到制瓷工艺的要求。两位客官可以放心,我们的黏土没有任何问题,客官可以尽情发挥你们的才智。那我就不打扰你们的雅性了。”
再听了掌柜的介绍之后,程三悦迫不及待的上手尝试。她将黏土放在了转盘上,尝试给它创造形状,可是手上的黏土似乎并不听她的,随意扭转。
许君言见状握住她的手,想拯救一下这随时可能甩出来的泥团。程三悦的手一下静止了,她抬头看着许君言,在夜晚房间内昏暗的灯光照映下,他轮廓清晰,她感受着他的体温,感受着他的呼吸,他眼睛里都是柔情。在许君言的帮助下她的泥团变成了一个碗的形状。
“这也不是壶的形状呀。”
“那个壶的形状太难做了,做个碗算了吧。”
“啊,这怎么行。你那个壶一看就很名贵。”
“没事没事,我一直没告诉你,那个壶是假的,不值钱。陪我一个碗就行了。”
“许君言,你真过分,你知道吗,我跑了大半个长安城。”
“嘿嘿,你也没问那是不是假的。”
说着,程三悦抓起一把黏土,抹在了许君言的脸上。他也没示弱,两人就在房间里完起了扔泥巴。
等到掌柜的一回来,发现房间已经不成样子了,斥责了两人,让他们打扫了房间。扔的时候有多爽,收拾的时候就有多惨。两人满晚,时候也不早了。
“都怪你。”
“明明是你先扔的,你还怪我。”
“怪你怪你就怪你,你得请我吃毕罗。”
“好好好,我请你吃。”
两人吃完便回了将军府。一进门就看到了萧云。
“将军我已将他们安全送回。”
“好的。”
云霞跟在他们身后,等两人走远了便走到了萧云的旁边。
“你知道吗,夫人打碎了将军书房中的那个壶。”
“啊,那可是将军最喜欢的,它还是将军打了第一个胜仗后皇上亲自赏的,将军可爱惜了,都不让我碰,那夫人她没事吧。”
“没事没事,将军说那个不值钱,是假的。让夫人做了个碗给他。”
“看来将军彻底着迷了。”
过了几日后,皇上宴请群臣,赏了许君言几瓶西域进贡的蒲陶酒(葡萄酒)。程三悦早早就听闻这酒十分好喝。
傍晚,程三悦趁许君言不在,便偷偷的将蒲陶酒取了出来,在亭子里喝。蒲陶酒的口感顺滑,带着甘珍(葡萄)的香甜,没其他酒那么辛辣。不一会儿,程三悦就喝了两瓶,她也醉了。云霞见状,收拾了剩下的几瓶,想把她抬进屋子,可此时的程三悦已经醉的不醒人世,在院子里摇摇晃晃的想要继续喝。
“不,我没醉,我还要喝。”
“夫人,您已经醉了,我们回屋。”
这时,许君言回来了。
“她怎么了。”
“夫人,她喝了两瓶蒲陶酒已经醉了。”
程三悦她摇摇晃晃的走到了许君言面前,直接上手摸着他的脸。
“你长的可真俊俏,你的嘴巴真好看。”说着她的手摸着许君言的嘴巴,她直接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他。
许君言彻底愣住,脸微红,他低头看着她,她正在傻傻的笑着。他直接抱起她,走到了房间。
云霞和萧云见状也相视一笑,赶紧溜走了。
他将她轻轻的放在床上,给她脱掉了鞋子,正当他准备走的时候,程三悦紧紧的拉着他的手。嘴里嘟囔着别走。许随军无奈只好在她旁边睡了下来。
因为喝酒的原因,程三悦第二天起的很迟,许君言早已经走了。云霞见程三悦起来了,便走了过去。
“夫人,可还记得昨晚发生了什么。”
“我喝了些酒,然后就睡了呀。”
“夫人,不记得就算了。”
“我昨晚怎么了,你快告诉我。”
“夫人,你猜。”
“我发酒疯了。”
“嗯,还不是一般的疯。”
在程三悦的逼问下,云霞告诉了她昨晚所发生的,程三悦听完就差晕过去了。一早上满脑子都是昨晚的画面。下午,程三悦去了手工坊,去取她和许君言做的碗。
“你郎君今日没来吗?”
“他今日有事,来不了。”
“你和你家郎君可真恩爱呀,我这作坊很少有你们这么成对来做瓷器的,我看他不错,你们蛮般配的。”
说着掌柜便将瓷器给了她,程三悦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在想,她如果是真正的程三悦就好了,这样或许她就会和许君言无忧无虑的过着幸福的日子,可她永远都不会是真正的程三悦,她过的是别人的生活,这一切都不属于她,包括许君言。只要她的身份暴露,一切都会回到过去,她也会为之丧命,她永远都只是一个替代品,爱是她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她是活在阴沟里的,光是她奢望的。
她回去的时候,刚好碰见了许君言,她将碗给了他,他们在亭子里一起打开了包装。
“有点紧张,不知道烧的怎么样。”
“我也是。”
这两个碗都没有烧裂,两个碗的颜色与图案都很呼应。
一切如初,昨晚的事似乎没有发生,但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我们今天晚上可要好好逛一圈,奴婢给夫人好好打扮一下。”
“嗯。”
程三悦坐在菱花镜前,找着簪子。
“云霞,你见我的玉莲花簪了吗?”
“我没见过,夫人不是昨天还带了吗?”
“啊,我忘记我放哪了。让我找找。”
她想起来自己昨天还去过书房,便去了书房,碰巧许君言也在书房。
“你干什么。”
“我找个东西,一个簪子,你见了没。”
“我没见过,你先找吧。”
程三悦仔细在地上找着,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正当她开心的返回时,突然脚下一滑,打碎了一个瓷器。
许君言闻声赶来,发现了一地碎片。程三悦正一脸愧疚的看着他。
“我的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呀,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刚好,今晚是上元节,你就不要出去了,在家好好想想怎么弥补我。”
“啊,今晚可热闹了。”
“没办法,对了我今天晚上晚一些回来。”
“哦。”
程三悦伤心的坐在椅子上。
“这下看不了灯会了,还得想办法弥补这个壶。”
“没事的,夫人。我想到一个法子,这上元节热闹无比,长安城中许多商铺也都开着,我们可以悄悄跑出去,在店铺里重新买一个。只要我们赶在将军回来之前到家就可以了。”
“这到也可以,但我们怎么出去。”
“这简单,我知道后院有一个狗洞。”
就这样程三悦和云霞一起从狗洞里钻了出去。上元节里的长安城没有宵禁,到处都是灯火辉煌,宛如明日。程三悦被这样的景象所震撼,这是她从未见过的。
程三悦先和云霞将长安城中所有卖瓷器的店铺都找了个遍,没有发现一样的,就和云霞准备回去。
这时,许君言正与皇帝和皇后站在长安城里最大的望台上俯视着长安城中的景象,看着这芸芸众生。许君言在这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从一家店铺走出来。他在望台上看着她,灯火阑珊映佳人,一切都好似静止。
皇上看出了他的端倪,便让他先回去了。
“这小子,当初还不同意我给他订的这门亲事,现在好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呀。”
“这样也好,他常年在边关,也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
说完,皇上看了她一眼后,握住了她的手。在望台上看着这太平盛世。
程三悦低垂着头走回家时,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高大的人,她一头撞了上去说了一声抱歉,抬头看那人竟是许君言。
“看来夫人是将我的壶修好了。”
“没,没,还没好。”
“那你还出来了。”
“我本来是想重给你买一个的,谁知道根本就找不到,但你放心我肯定会给你赔的。”
许君言轻轻笑了一下。
“这长安城中有自己做陶瓷的手工坊,夫人不妨……。”
“居然还有这种东西,那快走吧。对了,你怎么在这?”
“皇上要来看灯会,便让我来守卫。”
“皇上在哪,我还没见过呢。”
“皇上岂是说见就见的。”
“哦,那皇上长的怎么样,英俊吗?”
“英俊自然是英俊的,只是比我稍稍逊色。”
“你脸皮可真厚。”
两人说着闹着,就到了手工坊。
掌柜见两人来,就将他们引到了隔间里,兴致勃勃地向他们介绍。
“我们这的黏土,都是工匠们先将矿石采回,然后打碎制泥。这个过程矿石发生破碎、疏松等现象,然后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这些碎石变成了细小的土粒沉积下来,形成了土壤,这些土壤是制作瓷器的必要。
接下来,我们会淘练泥土,它是制作瓷器的关键步骤之一,打碎的矿石需要经过淘练去除其中的杂质再做成泥,才能达到制瓷工艺的要求。两位客官可以放心,我们的黏土没有任何问题,客官可以尽情发挥你们的才智。那我就不打扰你们的雅性了。”
再听了掌柜的介绍之后,程三悦迫不及待的上手尝试。她将黏土放在了转盘上,尝试给它创造形状,可是手上的黏土似乎并不听她的,随意扭转。
许君言见状握住她的手,想拯救一下这随时可能甩出来的泥团。程三悦的手一下静止了,她抬头看着许君言,在夜晚房间内昏暗的灯光照映下,他轮廓清晰,她感受着他的体温,感受着他的呼吸,他眼睛里都是柔情。在许君言的帮助下她的泥团变成了一个碗的形状。
“这也不是壶的形状呀。”
“那个壶的形状太难做了,做个碗算了吧。”
“啊,这怎么行。你那个壶一看就很名贵。”
“没事没事,我一直没告诉你,那个壶是假的,不值钱。陪我一个碗就行了。”
“许君言,你真过分,你知道吗,我跑了大半个长安城。”
“嘿嘿,你也没问那是不是假的。”
说着,程三悦抓起一把黏土,抹在了许君言的脸上。他也没示弱,两人就在房间里完起了扔泥巴。
等到掌柜的一回来,发现房间已经不成样子了,斥责了两人,让他们打扫了房间。扔的时候有多爽,收拾的时候就有多惨。两人满晚,时候也不早了。
“都怪你。”
“明明是你先扔的,你还怪我。”
“怪你怪你就怪你,你得请我吃毕罗。”
“好好好,我请你吃。”
两人吃完便回了将军府。一进门就看到了萧云。
“将军我已将他们安全送回。”
“好的。”
云霞跟在他们身后,等两人走远了便走到了萧云的旁边。
“你知道吗,夫人打碎了将军书房中的那个壶。”
“啊,那可是将军最喜欢的,它还是将军打了第一个胜仗后皇上亲自赏的,将军可爱惜了,都不让我碰,那夫人她没事吧。”
“没事没事,将军说那个不值钱,是假的。让夫人做了个碗给他。”
“看来将军彻底着迷了。”
过了几日后,皇上宴请群臣,赏了许君言几瓶西域进贡的蒲陶酒(葡萄酒)。程三悦早早就听闻这酒十分好喝。
傍晚,程三悦趁许君言不在,便偷偷的将蒲陶酒取了出来,在亭子里喝。蒲陶酒的口感顺滑,带着甘珍(葡萄)的香甜,没其他酒那么辛辣。不一会儿,程三悦就喝了两瓶,她也醉了。云霞见状,收拾了剩下的几瓶,想把她抬进屋子,可此时的程三悦已经醉的不醒人世,在院子里摇摇晃晃的想要继续喝。
“不,我没醉,我还要喝。”
“夫人,您已经醉了,我们回屋。”
这时,许君言回来了。
“她怎么了。”
“夫人,她喝了两瓶蒲陶酒已经醉了。”
程三悦她摇摇晃晃的走到了许君言面前,直接上手摸着他的脸。
“你长的可真俊俏,你的嘴巴真好看。”说着她的手摸着许君言的嘴巴,她直接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他。
许君言彻底愣住,脸微红,他低头看着她,她正在傻傻的笑着。他直接抱起她,走到了房间。
云霞和萧云见状也相视一笑,赶紧溜走了。
他将她轻轻的放在床上,给她脱掉了鞋子,正当他准备走的时候,程三悦紧紧的拉着他的手。嘴里嘟囔着别走。许随军无奈只好在她旁边睡了下来。
因为喝酒的原因,程三悦第二天起的很迟,许君言早已经走了。云霞见程三悦起来了,便走了过去。
“夫人,可还记得昨晚发生了什么。”
“我喝了些酒,然后就睡了呀。”
“夫人,不记得就算了。”
“我昨晚怎么了,你快告诉我。”
“夫人,你猜。”
“我发酒疯了。”
“嗯,还不是一般的疯。”
在程三悦的逼问下,云霞告诉了她昨晚所发生的,程三悦听完就差晕过去了。一早上满脑子都是昨晚的画面。下午,程三悦去了手工坊,去取她和许君言做的碗。
“你郎君今日没来吗?”
“他今日有事,来不了。”
“你和你家郎君可真恩爱呀,我这作坊很少有你们这么成对来做瓷器的,我看他不错,你们蛮般配的。”
说着掌柜便将瓷器给了她,程三悦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在想,她如果是真正的程三悦就好了,这样或许她就会和许君言无忧无虑的过着幸福的日子,可她永远都不会是真正的程三悦,她过的是别人的生活,这一切都不属于她,包括许君言。只要她的身份暴露,一切都会回到过去,她也会为之丧命,她永远都只是一个替代品,爱是她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她是活在阴沟里的,光是她奢望的。
她回去的时候,刚好碰见了许君言,她将碗给了他,他们在亭子里一起打开了包装。
“有点紧张,不知道烧的怎么样。”
“我也是。”
这两个碗都没有烧裂,两个碗的颜色与图案都很呼应。
一切如初,昨晚的事似乎没有发生,但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