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军大帐里来回转了几个圈子后,段颎干脆让人把贾诩和马腾、程昱等七人都找了过来。
“段某也不和几位客套——眼下天子已经从临洮起身,带陇西三千新征羽林直插先零东羌的大后方。所谓兵凶战险,我等身为天子之臣,当如何?”
“几位都是天子亲自下诏征辟,想必是有过人之处,请言之。”
随着段颎的话音落下,贾诩和马腾等七人也陷入了懵逼的状态。
天子,临洮,带兵,阵前。
当今天子,这是把先汉那些刘氏天子的传统手艺给捡起来了?
七人互相对视一眼,燕山王越率先拱手说道:“越颇通剑术,若君侯使某往天子近前,但凡越尚有一口气在,便无人可近天子身前。”
马腾也跟着拱手说道:“陇西三千羽林虽为新征,然则陇西良家子乃是我大汉羽林兵源上上之选,人人皆通战事,且羌奴畏威,若君侯遣一军直扑羌人中军,则羌人必散,有三千羽林护卫,羌奴实不足为虑。”
程昱和公孙瓒、公孙度、黄忠四人直接拱手拜道:“愿领兵杀散羌奴!”
段颎瞧了瞧王越,又瞧了瞧马腾和程昱等人,最后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没有出声的贾诩。
“文和怎么看?”
贾诩笑了笑,拱手答道:“敢问君侯,陛下亲临阵前,可是为了杀散羌奴?”
段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贾诩笑道:“若君侯是为了杀散羌奴,则遣汉升兄与寿成兄等各领一军杀出,羌奴胆寒之下必然四散。”
“若君侯意欲杀绝羌奴,使我大汉再无羌乱,则不可遣汉升兄和寿成兄他们领军厮杀。”
马腾与程昱等人大怒,正欲喝斥贾诩,段颎却摆了摆手,说道:“某欲杀绝羌奴,然则灭羌非一朝一夕之功,陛下却又率兵前来,若教羌兵散去,惊扰到陛下,岂非是我等之过?”
贾诩笑道:“某有一计,可速平羌患。”
不等段颎发问,贾诩便直接说道:“君侯可遣使去招降羌奴,许以重利,厚待其首领——待宴饮之时,遣五百刀斧手尽杀其首领,到时群羌无首,杀之极易。”
段颎瞥了贾诩一眼,摇头道:“羌奴畏威,若以厚利招降,反增其凶焰。何况羌奴久在我大汉,也没文和想的那般好骗。”
贾诩道:“换作平时,羌奴自然不太好骗,可如今陛下亲征,君侯若使人扮作黄门,那些个羌奴又怎能分辨真假?”
段颎心中一惊,呼啦一声站起身来,马腾与程昱等人也纷纷起身,怒视着贾诩。
王越手按剑柄,目光不善的盯着贾诩,冷声道:“天子不曾薄待于汝,汝安敢坏天子名声!”
贾诩没有理会王越等人,而是望着段颎说道:“君侯可知,陛下为何要亲自率兵征羌?”
段颎瞧了瞧贾诩,又瞧了瞧王越等人,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贾诩的问题。
站在段颎的角度上来看,刘宏亲自带兵征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改变自孝光皇帝以后大汉历代皇帝长于谋策却疏于战陈的形象,想要借着征羌的机会竖立起一个能征善战的武皇帝形象。() ()
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养望。
那些个士子在民间养望,养的是博学多才、忠信孝悌的望。
皇帝在军中养望,养的是爱兵如子、知兵、能打胜仗、能让大汉将士们升官发财的望。
士子们在民间养望是争取民心,天子在军中养望自然就是争取军心。
毕竟,现在的大将军窦武有三君之称,和那些个清流名士走的极近,换谁是天子也不可能完全放心,而想要换掉窦武,首先就得保证天子的威望足以压制军队。
再往深了说,就是想掌控朝堂,首要的就是能掌控军队。
一個不知兵事的小皇帝能压制住军队吗?
不能。
一个年少但是知兵、爱兵、善于用兵的天子能压制住军队吗?
能。
别人怎么样不太好说,但是段颎哪怕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一想也能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更愿意跟着刘宏这位少年天子,而不是跟着像孝桓皇帝一样长于谋算的皇帝。
问题是这些话能直接说吗?
不能。
难道自己要跟贾诩他们几个说“天子在养望,为的是掌控军队”?
那才是纯纯的扯蛋!
正当段颎胡思乱想之时,贾诩却又笑着说道:“以某之见,天子之所以率兵亲征,便是为了一举平定羌患,还大汉百姓一个安稳。”
段颎再次瞧了贾诩一眼,却见贾诩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是一个睁着眼说瞎话的好手!
暗自在内心夸了贾诩一句,段颎便便笑着说道:“文和所言极是。某出征之时,陛下就曾吩咐某,要某彻底平定东羌,还大汉百姓一个安稳。”
贾诩再次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君侯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杀尽那些个羌奴,纵然陛下知道君侯遣人假扮黄门侍郞,想来也不会怪罪君侯——更何况,君侯只是遣人假扮黄门,何曾说要遣人假扮黄门宣诏?既无宣诏,自然也无什么矫诏。”
被贾诩这样一说,段颎心里也忍不住有几分意动。
在大汉朝,矫诏这个事儿说要命是真能要了人九族的命,说不要命也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说,大汉历代大将军,有好几个都是因为矫诏的罪名被杀,至于是不是真的矫诏,实际上也没多少人关心。
再比如说,某个出使西域的家伙,在西域那边可是实打实的干过矫诏这种事情,但是这货后来也没受什么惩罚,九族老小也都活得好好的。
说白了就是矫诏这种事情不是不能干,而是怎么干,以及干完之后怎么样才能不被追究。
干不明白,九族全完,干明白了,立功受赏。
只是意动归意动,真让段颎矫诏,段颎的心里却又有些忐忑。
朝堂上的那些个“正人君子”们,他们能坐视自己矫诏而不弹劾?
如果那些个正人君子们玩了命的弹劾自己,陛下又会怎么选择?
“段某也不和几位客套——眼下天子已经从临洮起身,带陇西三千新征羽林直插先零东羌的大后方。所谓兵凶战险,我等身为天子之臣,当如何?”
“几位都是天子亲自下诏征辟,想必是有过人之处,请言之。”
随着段颎的话音落下,贾诩和马腾等七人也陷入了懵逼的状态。
天子,临洮,带兵,阵前。
当今天子,这是把先汉那些刘氏天子的传统手艺给捡起来了?
七人互相对视一眼,燕山王越率先拱手说道:“越颇通剑术,若君侯使某往天子近前,但凡越尚有一口气在,便无人可近天子身前。”
马腾也跟着拱手说道:“陇西三千羽林虽为新征,然则陇西良家子乃是我大汉羽林兵源上上之选,人人皆通战事,且羌奴畏威,若君侯遣一军直扑羌人中军,则羌人必散,有三千羽林护卫,羌奴实不足为虑。”
程昱和公孙瓒、公孙度、黄忠四人直接拱手拜道:“愿领兵杀散羌奴!”
段颎瞧了瞧王越,又瞧了瞧马腾和程昱等人,最后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没有出声的贾诩。
“文和怎么看?”
贾诩笑了笑,拱手答道:“敢问君侯,陛下亲临阵前,可是为了杀散羌奴?”
段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贾诩笑道:“若君侯是为了杀散羌奴,则遣汉升兄与寿成兄等各领一军杀出,羌奴胆寒之下必然四散。”
“若君侯意欲杀绝羌奴,使我大汉再无羌乱,则不可遣汉升兄和寿成兄他们领军厮杀。”
马腾与程昱等人大怒,正欲喝斥贾诩,段颎却摆了摆手,说道:“某欲杀绝羌奴,然则灭羌非一朝一夕之功,陛下却又率兵前来,若教羌兵散去,惊扰到陛下,岂非是我等之过?”
贾诩笑道:“某有一计,可速平羌患。”
不等段颎发问,贾诩便直接说道:“君侯可遣使去招降羌奴,许以重利,厚待其首领——待宴饮之时,遣五百刀斧手尽杀其首领,到时群羌无首,杀之极易。”
段颎瞥了贾诩一眼,摇头道:“羌奴畏威,若以厚利招降,反增其凶焰。何况羌奴久在我大汉,也没文和想的那般好骗。”
贾诩道:“换作平时,羌奴自然不太好骗,可如今陛下亲征,君侯若使人扮作黄门,那些个羌奴又怎能分辨真假?”
段颎心中一惊,呼啦一声站起身来,马腾与程昱等人也纷纷起身,怒视着贾诩。
王越手按剑柄,目光不善的盯着贾诩,冷声道:“天子不曾薄待于汝,汝安敢坏天子名声!”
贾诩没有理会王越等人,而是望着段颎说道:“君侯可知,陛下为何要亲自率兵征羌?”
段颎瞧了瞧贾诩,又瞧了瞧王越等人,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贾诩的问题。
站在段颎的角度上来看,刘宏亲自带兵征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改变自孝光皇帝以后大汉历代皇帝长于谋策却疏于战陈的形象,想要借着征羌的机会竖立起一个能征善战的武皇帝形象。() ()
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养望。
那些个士子在民间养望,养的是博学多才、忠信孝悌的望。
皇帝在军中养望,养的是爱兵如子、知兵、能打胜仗、能让大汉将士们升官发财的望。
士子们在民间养望是争取民心,天子在军中养望自然就是争取军心。
毕竟,现在的大将军窦武有三君之称,和那些个清流名士走的极近,换谁是天子也不可能完全放心,而想要换掉窦武,首先就得保证天子的威望足以压制军队。
再往深了说,就是想掌控朝堂,首要的就是能掌控军队。
一個不知兵事的小皇帝能压制住军队吗?
不能。
一个年少但是知兵、爱兵、善于用兵的天子能压制住军队吗?
能。
别人怎么样不太好说,但是段颎哪怕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一想也能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更愿意跟着刘宏这位少年天子,而不是跟着像孝桓皇帝一样长于谋算的皇帝。
问题是这些话能直接说吗?
不能。
难道自己要跟贾诩他们几个说“天子在养望,为的是掌控军队”?
那才是纯纯的扯蛋!
正当段颎胡思乱想之时,贾诩却又笑着说道:“以某之见,天子之所以率兵亲征,便是为了一举平定羌患,还大汉百姓一个安稳。”
段颎再次瞧了贾诩一眼,却见贾诩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是一个睁着眼说瞎话的好手!
暗自在内心夸了贾诩一句,段颎便便笑着说道:“文和所言极是。某出征之时,陛下就曾吩咐某,要某彻底平定东羌,还大汉百姓一个安稳。”
贾诩再次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君侯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杀尽那些个羌奴,纵然陛下知道君侯遣人假扮黄门侍郞,想来也不会怪罪君侯——更何况,君侯只是遣人假扮黄门,何曾说要遣人假扮黄门宣诏?既无宣诏,自然也无什么矫诏。”
被贾诩这样一说,段颎心里也忍不住有几分意动。
在大汉朝,矫诏这个事儿说要命是真能要了人九族的命,说不要命也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说,大汉历代大将军,有好几个都是因为矫诏的罪名被杀,至于是不是真的矫诏,实际上也没多少人关心。
再比如说,某个出使西域的家伙,在西域那边可是实打实的干过矫诏这种事情,但是这货后来也没受什么惩罚,九族老小也都活得好好的。
说白了就是矫诏这种事情不是不能干,而是怎么干,以及干完之后怎么样才能不被追究。
干不明白,九族全完,干明白了,立功受赏。
只是意动归意动,真让段颎矫诏,段颎的心里却又有些忐忑。
朝堂上的那些个“正人君子”们,他们能坐视自己矫诏而不弹劾?
如果那些个正人君子们玩了命的弹劾自己,陛下又会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