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开“小灶”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周大福就轻手轻脚地起床,准备去叫赵刚一起前往钢铁厂。
他深知赵刚第一天上班,肯定满怀期待又有些紧张。
当他来到赵刚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眼前的赵刚让他微微一愣。
赵刚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周大福一看便明白了,笑着说:“赵刚兄弟,你这是一晚上没睡吧?我懂你这心情,我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也是激动得睡不着觉。”
赵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大福哥,我一想到今天就能去钢铁厂上班,心里就止不住地兴奋,感觉未来一下子有了盼头。”
他有点不好意思,没有办法,太激动,导致一整晚都睡不着,不过精神上还是很精神,并没有一点困意。
这时,周大忠也走了过来,看到赵刚的模样,打趣道:“哈哈,看来咱们赵刚兄弟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干劲啊!行,咱赶紧出发,可别迟到了。”
赵刚这时候问道:“大忠哥,我们不用等周哥吗?”
周大忠笑着解释:“十六叔,他去不去都不知道,要是你想等十六叔的话,估计第一天就得迟到。”
赵刚虽然有点懵,在他的印象当中,工人不是每天都要上班的吗?除了周日可以休息之外。
“原来是这样。”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朝着钢铁厂走去。
一路上,赵刚的脚步轻快又急切,他不停地向周大福和周大忠询问着钢铁厂的情况,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憧憬。
周大福和周大忠耐心地给他讲解着,从工厂的规章制度到各个车间的工作内容,让赵刚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虽然他们两个都不是在车间那里工作,不过都在钢铁厂上班那么久,大概还是了解一点。
所以并不妨碍他们用着这一点了解来教导赵刚。
要是让赵刚知道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三人一边在路上走着,一边聊天,很快,他们来到了钢铁厂的大门口。
威严的门卫站在门口,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门卫看着赵刚,严肃地说:“你没穿工衣,不能进去。”
赵刚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应对。
周大福反应迅速,连忙对赵刚说:“赵刚,快把介绍信拿出来。”
赵刚这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递给门卫。
门卫接过介绍信,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确认的确是钢铁厂的介绍信后,点了点头,放他们进去。
赵刚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周大福一眼。
周大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紧张,以后熟悉了就好了。”
他们来到人事科,周大福和周大忠陪着赵刚进行登记。
人事科的吴干事是个中年妇女,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严肃。
她接过赵刚的资料,认真地填写着表格,嘴里还不时询问着一些问题。
登记完毕后,吴干事对赵刚说:“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临时工的集合地。”
看见有人带,周大忠和周大福便离开,回到各自的岗位。
赵刚连忙跟周大忠和周大福两人道谢。
不过周大忠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在意。
赵刚跟着吴干事来到了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朴素,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的神情。
吴干事把赵刚带到人群中,简单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毕竟她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尤其是这几天,一下子招了这么多人进来,最忙就是人事科,基本上每人,都是从上班忙到下班,几乎没有什么,空余的时间休息。
此时,胡厂长为了让培训效果达到最佳,专门请周益民过来。
他找到周益民,诚恳地说:“益民啊,这行李箱是你发明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你最熟悉,你可得来帮我这个忙,给这些临时工好好培训一下。”
周益民本想推辞,可听胡厂长这么一说,又觉得他说得在理,实在无法拒绝,只好答应下来。
毕竟行李箱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血,他也不想看见行李箱,在别人手里出现什么问题。
周益民来到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车间的廖主任早已在一旁等候。
廖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身材魁梧,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
他看到周益民来了,连忙迎上去,说道:“益民,可算把你盼来了,这些临时工就等着你给他们开个头呢。”
周益民笑着和廖主任打了招呼,然后走上前,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期待的临时工们,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好,我是周益民,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和廖主任一起,带着大家熟悉行李箱的生产流程。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精细活,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用心做。”
赵刚没有想到给他们培训的人竟然会是周益民,他从昨天晚上那顿火锅中得知,周益民其实是采购科的股长。
接着,周益民找来了之前熟悉生产行李箱的工人,让他们分别给临时工们讲解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他自己则在中间来回走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临时工的表现。
周益民会负责挑选那些人,适合做哪一部分的。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学习裁剪布料的时候,手法生疏,动作也比较慢。
周益民便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导他:“你看,这裁剪的时候,手要稳,力度要均匀,按照这个模板来,不能有偏差。”
说着,他亲自示范了一遍,年轻人认真地看着,不住地点头。
在另一边,有个临时工在学习安装轮子的时候,总是装不牢固。
周益民走过去,拿起轮子和工具,一边演示一边说:“这个螺丝一定要拧紧,不然行李箱在使用的时候,轮子很容易掉下来。而且,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角度,这样推起来才顺畅。”
不少人都有点紧张,导致动作都有点变形,本来就是一些精细活,根本就没有办法做。
周益民将这些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不禁摇了摇头,这些人想上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除非是能将心态调整好,不然,只能去做一些,不怎么精细的活,就比如搬运之类。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看见赵刚。
赵刚学得格外认真,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示范工人的每一个动作,手中的工具也在不停地模仿着。
他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所以就算是周益民,已经走到赵刚的背后,他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转移,而是盯着工人的每一个动作。
随着培训的进行,周益民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和特点,开始考虑如何分配工作。
他把那些心灵手巧、动作敏捷的临时工安排到了需要精细操作的环节,比如粘贴标签、安装拉链等。
而那些力气较大、手脚麻利的,则安排到了搬运原材料、组装框架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胡厂长也来到了培训现场。
他看着认真学习的临时工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周益民身边,说道:“益民,你这安排很合理啊。这些临时工可都是咱们厂未来的希望,一定要把他们培养好。”
周益民笑着说:“胡厂长,您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为工厂出一份力。”
培训一直持续到中午,周益民让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再继续。
临时工们纷纷散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上午学到的知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赵刚一个人独自走去饭堂的路上,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背后,被拍了一下。
他有点奇怪,自己刚进厂没有多久,跟其他临时工并不熟悉。
转头一看,原来是周益民。
“周哥,有事吗?”
周益民笑着说道:“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一起吃饭吗?”
赵刚连忙摇头:“当然可以,我开心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拒绝。”
周围的临时工,看见这一幕后,他们都没有想到,平平无奇的赵刚,还有这样的关系。
不过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忙碌了一个早上,肚子早就饿到不行,拔腿就跑,生怕跑慢一点,饭菜就会被吃完一样。
食堂里人声鼎沸,很多临时工都坐在一起,然后大家都在分享着上午培训的心得。
周益民带着赵刚排队,然后分享:“赵刚,你平时想吃好一点,就来三号饭堂,这里的炒菜师傅,是平时做小灶的师傅,比其它饭堂要好吃不少。”
赵刚点了点头:“好的,周哥。”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排队,并没有等多久,就轮到周益民和赵刚两人。
打完饭后,没有想到看见两个熟人。
周益民便带着赵刚来到这里,然后直接坐下。
周大福和周大忠两人看见是周益民和赵刚,连忙欢迎:“十六叔,你平时不是去小饭堂的吗?”
虽然说小饭堂的饭菜,跟其它饭堂是一样,不过油水比较足,时不时还能看见肉沫。
这些在大饭堂这里,可以说是,几乎看不见。
赵刚听到后,顿时就明白,周益民是故意带着自己吃饭,是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吗?
周益民不好气道:“大福,你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
周大福听到后,顿时就明白,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不好意思,说话没有经过大脑,十六叔体谅一下。”
周益民也知道,周大福的为人,所以并没有打算追究。
只是带着赵刚坐下来吃饭。
周益民一边吃,一边问:“赵刚,你跟着学习了一个上午,觉得怎么样?难不难?”
赵刚如实回答:“并不是很难,我还有一部分不太懂。”
周益民随即说道:“你还有什么不懂,你说出来,我为你解答。”
赵刚没有想到,周益民会为他开小灶,顿时就把今天上午不懂的问题,一下子全部问出来。
周益民有点无语,一下子说这么多,怎么解答:“赵刚,不要着急,一个个问题来。”
附近的临时工听到后,忍不住也坐了过来,毕竟有领导专门开小灶,这种机会可不能错过。
有不少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不一会,周益民这一桌子就挤满了人。
周益民看见这种场面后,开始指挥:“大家不要这么拥挤,妨碍到别人就不好。”
其他临时工,听到周益民的话后,虽然有点不情愿,还是乖乖散开。
要是给领导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麻烦,要知道临时工可不像正式工那样,开除就开除了。
周益民没有想到,只是想帮助一下赵刚解惑,一下子就吸引到这里多人。
为了不让赵刚难做,他准备让大家回到车间后,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他再给众人解惑。
很快临时工,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十分开心。
周益民吃完饭,就直接带着众人来到车间这里,有一些来得迟的人,匆匆扒了两口饭,就赶回车间,等着周益民解答。
周益民看见人齐,便开始说道:“你们还有什么不懂。”
周益民给众人一一解惑,虽然不能说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回答到,不过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周益民给大家解释,或者是演示。
专注的时间,过得就是快,一下子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
下午,培训继续进行。
周益民和廖主任对上午的培训内容进行了巩固和深化,让临时工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他们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纠正临时工们的错误。
可能是中文的时候,有周益民开小灶,所以不少人进步还是比较大的。
,到了傍晚,大部分临时工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周益民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进步很大。接
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要继续努力,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我们生产出来的行李箱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而且只有这样,大家的工作才能保得住。”
临时工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工作,虽然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招聘临时工,本来就是用来解决生产行李箱的问题,要是连这件事情都处理不好,那这些临时工,也没有必要继续留下去。
赵刚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周益民。
他深知赵刚第一天上班,肯定满怀期待又有些紧张。
当他来到赵刚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眼前的赵刚让他微微一愣。
赵刚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周大福一看便明白了,笑着说:“赵刚兄弟,你这是一晚上没睡吧?我懂你这心情,我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也是激动得睡不着觉。”
赵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大福哥,我一想到今天就能去钢铁厂上班,心里就止不住地兴奋,感觉未来一下子有了盼头。”
他有点不好意思,没有办法,太激动,导致一整晚都睡不着,不过精神上还是很精神,并没有一点困意。
这时,周大忠也走了过来,看到赵刚的模样,打趣道:“哈哈,看来咱们赵刚兄弟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干劲啊!行,咱赶紧出发,可别迟到了。”
赵刚这时候问道:“大忠哥,我们不用等周哥吗?”
周大忠笑着解释:“十六叔,他去不去都不知道,要是你想等十六叔的话,估计第一天就得迟到。”
赵刚虽然有点懵,在他的印象当中,工人不是每天都要上班的吗?除了周日可以休息之外。
“原来是这样。”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朝着钢铁厂走去。
一路上,赵刚的脚步轻快又急切,他不停地向周大福和周大忠询问着钢铁厂的情况,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憧憬。
周大福和周大忠耐心地给他讲解着,从工厂的规章制度到各个车间的工作内容,让赵刚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虽然他们两个都不是在车间那里工作,不过都在钢铁厂上班那么久,大概还是了解一点。
所以并不妨碍他们用着这一点了解来教导赵刚。
要是让赵刚知道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三人一边在路上走着,一边聊天,很快,他们来到了钢铁厂的大门口。
威严的门卫站在门口,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门卫看着赵刚,严肃地说:“你没穿工衣,不能进去。”
赵刚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应对。
周大福反应迅速,连忙对赵刚说:“赵刚,快把介绍信拿出来。”
赵刚这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递给门卫。
门卫接过介绍信,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确认的确是钢铁厂的介绍信后,点了点头,放他们进去。
赵刚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周大福一眼。
周大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紧张,以后熟悉了就好了。”
他们来到人事科,周大福和周大忠陪着赵刚进行登记。
人事科的吴干事是个中年妇女,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严肃。
她接过赵刚的资料,认真地填写着表格,嘴里还不时询问着一些问题。
登记完毕后,吴干事对赵刚说:“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临时工的集合地。”
看见有人带,周大忠和周大福便离开,回到各自的岗位。
赵刚连忙跟周大忠和周大福两人道谢。
不过周大忠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在意。
赵刚跟着吴干事来到了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朴素,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的神情。
吴干事把赵刚带到人群中,简单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毕竟她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尤其是这几天,一下子招了这么多人进来,最忙就是人事科,基本上每人,都是从上班忙到下班,几乎没有什么,空余的时间休息。
此时,胡厂长为了让培训效果达到最佳,专门请周益民过来。
他找到周益民,诚恳地说:“益民啊,这行李箱是你发明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你最熟悉,你可得来帮我这个忙,给这些临时工好好培训一下。”
周益民本想推辞,可听胡厂长这么一说,又觉得他说得在理,实在无法拒绝,只好答应下来。
毕竟行李箱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血,他也不想看见行李箱,在别人手里出现什么问题。
周益民来到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车间的廖主任早已在一旁等候。
廖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身材魁梧,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
他看到周益民来了,连忙迎上去,说道:“益民,可算把你盼来了,这些临时工就等着你给他们开个头呢。”
周益民笑着和廖主任打了招呼,然后走上前,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期待的临时工们,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好,我是周益民,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和廖主任一起,带着大家熟悉行李箱的生产流程。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精细活,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用心做。”
赵刚没有想到给他们培训的人竟然会是周益民,他从昨天晚上那顿火锅中得知,周益民其实是采购科的股长。
接着,周益民找来了之前熟悉生产行李箱的工人,让他们分别给临时工们讲解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他自己则在中间来回走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临时工的表现。
周益民会负责挑选那些人,适合做哪一部分的。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学习裁剪布料的时候,手法生疏,动作也比较慢。
周益民便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导他:“你看,这裁剪的时候,手要稳,力度要均匀,按照这个模板来,不能有偏差。”
说着,他亲自示范了一遍,年轻人认真地看着,不住地点头。
在另一边,有个临时工在学习安装轮子的时候,总是装不牢固。
周益民走过去,拿起轮子和工具,一边演示一边说:“这个螺丝一定要拧紧,不然行李箱在使用的时候,轮子很容易掉下来。而且,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角度,这样推起来才顺畅。”
不少人都有点紧张,导致动作都有点变形,本来就是一些精细活,根本就没有办法做。
周益民将这些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不禁摇了摇头,这些人想上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除非是能将心态调整好,不然,只能去做一些,不怎么精细的活,就比如搬运之类。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看见赵刚。
赵刚学得格外认真,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示范工人的每一个动作,手中的工具也在不停地模仿着。
他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所以就算是周益民,已经走到赵刚的背后,他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转移,而是盯着工人的每一个动作。
随着培训的进行,周益民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和特点,开始考虑如何分配工作。
他把那些心灵手巧、动作敏捷的临时工安排到了需要精细操作的环节,比如粘贴标签、安装拉链等。
而那些力气较大、手脚麻利的,则安排到了搬运原材料、组装框架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胡厂长也来到了培训现场。
他看着认真学习的临时工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周益民身边,说道:“益民,你这安排很合理啊。这些临时工可都是咱们厂未来的希望,一定要把他们培养好。”
周益民笑着说:“胡厂长,您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为工厂出一份力。”
培训一直持续到中午,周益民让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再继续。
临时工们纷纷散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上午学到的知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赵刚一个人独自走去饭堂的路上,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背后,被拍了一下。
他有点奇怪,自己刚进厂没有多久,跟其他临时工并不熟悉。
转头一看,原来是周益民。
“周哥,有事吗?”
周益民笑着说道:“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一起吃饭吗?”
赵刚连忙摇头:“当然可以,我开心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拒绝。”
周围的临时工,看见这一幕后,他们都没有想到,平平无奇的赵刚,还有这样的关系。
不过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忙碌了一个早上,肚子早就饿到不行,拔腿就跑,生怕跑慢一点,饭菜就会被吃完一样。
食堂里人声鼎沸,很多临时工都坐在一起,然后大家都在分享着上午培训的心得。
周益民带着赵刚排队,然后分享:“赵刚,你平时想吃好一点,就来三号饭堂,这里的炒菜师傅,是平时做小灶的师傅,比其它饭堂要好吃不少。”
赵刚点了点头:“好的,周哥。”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排队,并没有等多久,就轮到周益民和赵刚两人。
打完饭后,没有想到看见两个熟人。
周益民便带着赵刚来到这里,然后直接坐下。
周大福和周大忠两人看见是周益民和赵刚,连忙欢迎:“十六叔,你平时不是去小饭堂的吗?”
虽然说小饭堂的饭菜,跟其它饭堂是一样,不过油水比较足,时不时还能看见肉沫。
这些在大饭堂这里,可以说是,几乎看不见。
赵刚听到后,顿时就明白,周益民是故意带着自己吃饭,是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吗?
周益民不好气道:“大福,你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
周大福听到后,顿时就明白,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不好意思,说话没有经过大脑,十六叔体谅一下。”
周益民也知道,周大福的为人,所以并没有打算追究。
只是带着赵刚坐下来吃饭。
周益民一边吃,一边问:“赵刚,你跟着学习了一个上午,觉得怎么样?难不难?”
赵刚如实回答:“并不是很难,我还有一部分不太懂。”
周益民随即说道:“你还有什么不懂,你说出来,我为你解答。”
赵刚没有想到,周益民会为他开小灶,顿时就把今天上午不懂的问题,一下子全部问出来。
周益民有点无语,一下子说这么多,怎么解答:“赵刚,不要着急,一个个问题来。”
附近的临时工听到后,忍不住也坐了过来,毕竟有领导专门开小灶,这种机会可不能错过。
有不少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不一会,周益民这一桌子就挤满了人。
周益民看见这种场面后,开始指挥:“大家不要这么拥挤,妨碍到别人就不好。”
其他临时工,听到周益民的话后,虽然有点不情愿,还是乖乖散开。
要是给领导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麻烦,要知道临时工可不像正式工那样,开除就开除了。
周益民没有想到,只是想帮助一下赵刚解惑,一下子就吸引到这里多人。
为了不让赵刚难做,他准备让大家回到车间后,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他再给众人解惑。
很快临时工,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十分开心。
周益民吃完饭,就直接带着众人来到车间这里,有一些来得迟的人,匆匆扒了两口饭,就赶回车间,等着周益民解答。
周益民看见人齐,便开始说道:“你们还有什么不懂。”
周益民给众人一一解惑,虽然不能说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回答到,不过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周益民给大家解释,或者是演示。
专注的时间,过得就是快,一下子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
下午,培训继续进行。
周益民和廖主任对上午的培训内容进行了巩固和深化,让临时工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他们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纠正临时工们的错误。
可能是中文的时候,有周益民开小灶,所以不少人进步还是比较大的。
,到了傍晚,大部分临时工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周益民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进步很大。接
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要继续努力,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我们生产出来的行李箱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而且只有这样,大家的工作才能保得住。”
临时工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工作,虽然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招聘临时工,本来就是用来解决生产行李箱的问题,要是连这件事情都处理不好,那这些临时工,也没有必要继续留下去。
赵刚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周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