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小露身手
表彰大会已经结束了几天,但是表彰大会的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周益民便一头扎进了钢铁厂的忙碌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都准时出现在那片被炉火映红的天地。
既然都要做,肯定是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后,他也不想,自己的心血被糟蹋,所以决心要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初入钢铁行业的临时工们,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钢铁厂注入新的活力。
周益民回想培训的第一天,现场状况百出。
临时工们面对复杂的机器设备,就像面对一个个神秘的庞然大物,无从下手。有的连基本的工具都拿不稳,更别说进行实际操作了。
不过周益民和其他教导的师傅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们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耐心地介绍每一台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甚至有一位工人拿起一根钢管,亲自示范如何正确地切割,火花四溅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大家看,切割的时候一定要稳住,力度要均匀,这样切出来的断面才平整。”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车间里格外清晰,临时工们围在他身边,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其中赵刚的进步是最让人意外,一开始跟周益民的关系,让他在众多临时工当中格外引人注目。
第一天,看见周益民要给赵刚开“小灶”,其他临时工都私下里议论,认为他是靠关系走后门进来的。
毕竟,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一个看起来毫无经验的年轻人突然获得这份工作,难免会让人产生怀疑。
赵刚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默默地将这份质疑化作前进的动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钢铁厂,赵刚就已经来到了车间。
他会仔细地擦拭自己负责的设备,检查每一个零件是否正常。
他知道,只有熟悉自己的工作伙伴——这些看似冰冷的机器,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
每次周益民和其他师傅教导的时候,赵刚总是站在最前面,听得十分认真。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要点和自己的疑问。
随着培训的深入,临时工们逐渐适应了钢铁厂的工作节奏,也开始有了一些进步。
但赵刚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更快地成长,渴望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
一天,在进行一项难度较大的焊接任务时,赵刚遇到了难题。
他按照之前学到的方法操作,但焊缝总是不达标。他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他想起了周益民,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向周益民走去。
“周股长,我这个焊接总是做不好,您能帮我看看吗?”赵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这个还是这么多天来,第一次主动找周益民帮忙,而且在厂里,为了避嫌,还是不要叫得这么亲戚,还是称呼职务比较好一点。
周益民微笑着走过来,不过他对于电焊并不熟悉,所以还叫来一个,专门教导电焊的师傅过来。
电焊师傅仔细地观察了赵刚的操作过程,然后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你的手法有点太僵硬了,焊接的时候要根据焊缝的形状和位置灵活调整角度,而且电流的大小也需要再微调一下。”
说着,电焊师傅亲自拿起焊枪,为赵刚示范了一遍。
在电焊师傅的指导下,赵刚再次尝试,这一次,焊缝终于变得整齐而牢固。
赵刚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感激地看着周益民:“太感谢您了,电焊师傅!”
电焊师傅摆了摆手:“要谢的话,你就谢周股长吧!”
如果不是周益民,亲自出声的话,他也不会过来,单独教导赵刚,毕竟教导电焊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每天过来请教的人都很多,根本就没有办法,单独教授,基本上都是等够一批人,然后集中教授。
不然就根本就忙不过来。
赵刚听见后,连忙跟周益民:“谢谢,周股长!”
周益民并不在意:“赵刚,不用这么客气,以后有什么不懂,直接过来问就行。”
赵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从那以后,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赵刚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找周益民请教。
日子一天天过去,临时工们在周益民的悉心教导下进步飞速。
他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已经能熟练上手,完成交代的任务。
而赵刚的变化更是惊人,他不仅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赢得了其他临时工的认可和尊重。
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在一次小型的技能比拼中,赵刚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赵刚的眼眶微微湿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周益民这时候,也走了过来,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赵刚,你是好样的。”
赵刚红着眼眶说道:“周哥,我没有给你丢脸!”
周围的临时工看见,这一幕,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当做没有看见,毕竟赵刚已经靠实力给众人上了一课。
不少人看见这一幕,都暗暗下定决心,也要跟赵刚学习。
别人不单单是有关系,而且还努力。
他们起点本来就要落后于赵刚,再不努力的话,只能被越甩越远。
等赵刚成为正式工之后,他们还是一个临时工,甚至因为犯下一个错误,直接被钢铁厂开除,也不一定。
周益民点了点头:“赵刚,你是好样的,没有给我丢脸。”
胡厂长只是静静来到车间这里,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并且看到赵刚出色的表现。
他不得不感慨,周益民的眼光就是好,随便找了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表现。
而且他也是知道,周益民找人事科长要来一个临时工的岗位,并且还将这个岗位给了赵刚。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都准时出现在那片被炉火映红的天地。
既然都要做,肯定是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后,他也不想,自己的心血被糟蹋,所以决心要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初入钢铁行业的临时工们,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钢铁厂注入新的活力。
周益民回想培训的第一天,现场状况百出。
临时工们面对复杂的机器设备,就像面对一个个神秘的庞然大物,无从下手。有的连基本的工具都拿不稳,更别说进行实际操作了。
不过周益民和其他教导的师傅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们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耐心地介绍每一台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甚至有一位工人拿起一根钢管,亲自示范如何正确地切割,火花四溅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大家看,切割的时候一定要稳住,力度要均匀,这样切出来的断面才平整。”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车间里格外清晰,临时工们围在他身边,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其中赵刚的进步是最让人意外,一开始跟周益民的关系,让他在众多临时工当中格外引人注目。
第一天,看见周益民要给赵刚开“小灶”,其他临时工都私下里议论,认为他是靠关系走后门进来的。
毕竟,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一个看起来毫无经验的年轻人突然获得这份工作,难免会让人产生怀疑。
赵刚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默默地将这份质疑化作前进的动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钢铁厂,赵刚就已经来到了车间。
他会仔细地擦拭自己负责的设备,检查每一个零件是否正常。
他知道,只有熟悉自己的工作伙伴——这些看似冰冷的机器,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
每次周益民和其他师傅教导的时候,赵刚总是站在最前面,听得十分认真。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要点和自己的疑问。
随着培训的深入,临时工们逐渐适应了钢铁厂的工作节奏,也开始有了一些进步。
但赵刚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更快地成长,渴望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
一天,在进行一项难度较大的焊接任务时,赵刚遇到了难题。
他按照之前学到的方法操作,但焊缝总是不达标。他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他想起了周益民,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向周益民走去。
“周股长,我这个焊接总是做不好,您能帮我看看吗?”赵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这个还是这么多天来,第一次主动找周益民帮忙,而且在厂里,为了避嫌,还是不要叫得这么亲戚,还是称呼职务比较好一点。
周益民微笑着走过来,不过他对于电焊并不熟悉,所以还叫来一个,专门教导电焊的师傅过来。
电焊师傅仔细地观察了赵刚的操作过程,然后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你的手法有点太僵硬了,焊接的时候要根据焊缝的形状和位置灵活调整角度,而且电流的大小也需要再微调一下。”
说着,电焊师傅亲自拿起焊枪,为赵刚示范了一遍。
在电焊师傅的指导下,赵刚再次尝试,这一次,焊缝终于变得整齐而牢固。
赵刚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感激地看着周益民:“太感谢您了,电焊师傅!”
电焊师傅摆了摆手:“要谢的话,你就谢周股长吧!”
如果不是周益民,亲自出声的话,他也不会过来,单独教导赵刚,毕竟教导电焊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每天过来请教的人都很多,根本就没有办法,单独教授,基本上都是等够一批人,然后集中教授。
不然就根本就忙不过来。
赵刚听见后,连忙跟周益民:“谢谢,周股长!”
周益民并不在意:“赵刚,不用这么客气,以后有什么不懂,直接过来问就行。”
赵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从那以后,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赵刚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找周益民请教。
日子一天天过去,临时工们在周益民的悉心教导下进步飞速。
他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已经能熟练上手,完成交代的任务。
而赵刚的变化更是惊人,他不仅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赢得了其他临时工的认可和尊重。
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在一次小型的技能比拼中,赵刚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赵刚的眼眶微微湿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周益民这时候,也走了过来,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赵刚,你是好样的。”
赵刚红着眼眶说道:“周哥,我没有给你丢脸!”
周围的临时工看见,这一幕,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当做没有看见,毕竟赵刚已经靠实力给众人上了一课。
不少人看见这一幕,都暗暗下定决心,也要跟赵刚学习。
别人不单单是有关系,而且还努力。
他们起点本来就要落后于赵刚,再不努力的话,只能被越甩越远。
等赵刚成为正式工之后,他们还是一个临时工,甚至因为犯下一个错误,直接被钢铁厂开除,也不一定。
周益民点了点头:“赵刚,你是好样的,没有给我丢脸。”
胡厂长只是静静来到车间这里,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并且看到赵刚出色的表现。
他不得不感慨,周益民的眼光就是好,随便找了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表现。
而且他也是知道,周益民找人事科长要来一个临时工的岗位,并且还将这个岗位给了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