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田野里到处都是宝
半个小时后,由王允华带队的王家下乡查田队出发了。
这支下乡队总共二十二人,除了负责查帐的宋苟才和王允卿、张起峻外,其他人都背着枪。
随队有一辆骡车和四匹马,一匹是王允卿的小红马,一匹是应该是王允华的,另外两匹张起峻就不知道是谁的了。
骡车上拉着众人的铺盖卷和几天内的干粮,张起峻的铺盖卷是带着骡车回去团馆拉上的。
开始时王允华和王允卿兄妹都没有骑马,大家都是步走。
张起峻一边走着一边研究众人背着的枪,都是汉阳造步枪。
这种枪他上世只在影视和小说中看到过,在民国时期好像使用得很广泛,优点是耐用,杀伤力也不错,比这一时期的东岛国三八式步枪杀伤力还大,并且国内也已经能量产。
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漏夹装弹方式灵活性不足;退壳钩既小又单薄,用久了会失去弹性,造成“滑壳”的故障;有效射程只有米等。
不过目前国内出现最多的就是这种步枪。
张起峻突发奇想,要是能在这个时代在河套地区打造出一个先进兵工厂就好了!
鹿滩市那边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后世解放初就建成了著名的鹿市钢铁厂,从资源角度来说是有这个最基本条件的。
可惜他上世大学念的不是理工科,对这些机械方面的东西感觉生疏得很,对这方面完全没有信心。
这玩意儿可是选矿、冶炼、铸造一整条生产链的问题,可不是他一个上世的中医师想象得那么简单。
后世开国初能建成鹿市钢铁厂也是北熊援建的。
摇摇头丢掉这个荒诞的念头,他放眼望着路边远近的景象。
此时的原野已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不少植物已经长到膝盖那么高了,还有长得更高的。
放眼望去,刚出镇子这一带已经有成片成片的不少农田,这个时节大多种着小麦、玉米和高粱这三种作物,有套种的也有单种的。
河套另一种主要作物糜子得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播种,至于后世河套地区广泛种植的向日葵,这个时段还很少有人种,那是经济作物。
蔬菜也种了不少,远近望去有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油菜、萝卜等,还有不少西瓜小瓜。
毕竟这里是镇子郊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有些人家田地少,单靠种菜也能过个生活。
不过种蔬菜也辛苦,种小麦玉米高粱糜子一般只需要弄几个草人吓麻雀就行,种植蔬菜瓜果是需要在地里搭棚照看的。
除了农田外,镇子附近一带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是长满了杂草的荒滩,有的是沙地,有的是盐碱滩,不适合种庄稼。
最多的杂草是沙蒿,最显眼的是红柳、哈毛和枳芨。
沙蒿不显眼,却很有用,秋冬季晾干可以当柴烧,也可以冬储喂牛羊。
比米粒还小的沙蒿籽可以做浆糊,粘稠度高,粘劲儿足,本地人常用这浆糊来打衬子做鞋。
把调好的蒿籽糊糊涂抹在木板上,把碎布头一块一块贴上去,涂一层蒿籽糊糊贴一层碎布头,到了一定厚度晒干剪开做鞋底和鞋帮,做出来的鞋又结实又耐穿又透气。
本地人的布鞋都这么做,这是本地人对这蒿籽的最大用处。
当然你也可以用这蒿籽糊糊在过年时贴对联,牙疼时还可以把它涂抹在脸上,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清热消炎消肿。() ()
蒿籽还有一个用处是用来擀豆面,本地人常用豌豆和扁豆面做面条吃,擀豆面时加入蒿籽糊糊,面就筋道(韧性足),否则豆面发脆,擀不薄也拉不长。
所以这沙蒿功用多多。
红柳学名多枝柽柳,耐寒耐热,耐干旱耐水湿,生命力极其强大,枝干坚韧,可制作各种工具和工具把,细枝条还可用来编箩筐。
当然,细嫩枝叶也可供羊、驴、骆驼等啃食。
此外,红柳具有解毒、祛风、透疹、利尿等药用功效,可用于治疗麻疹不透、感冒发烧、荨麻疹、风湿性腰腿痛等症状。
哈毛学名叫白刺,大概因为这种植物很扎人,所以本地人叫它哈毛,哈毛是骂人脾气不好的词。
白刺这种植物在本地不被看重,不过它在固沙、水土保持和改造盐碱地方面作用不小。
而且白刺也是很多昆虫和鼠类、兔类、羚羊、骆驼等动物的食物,是生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夏天结出来的红红的白刺果酸甜好吃,也可以入药,具有滋阴健脾、调经活血、安神降压、催乳等功用。
枳芨又叫芨芨草,它和沙蒿、白刺一样生命力极强,耐干旱、耐盐碱,在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瘠薄土地上仍可以一大团一大簇地茁壮生长。
它有着笔直而坚韧的长长的枝茎,可以用来编筐、做扫帚、编门帘,造纸。
它的嫩叶牛羊也吃,同时也是中药材,味甘淡,性平,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和尿闭。
“都是宝啊!”张起峻暗叹,一旦进入这大自然,你会发现到处是天赐宝物。
时而能望到鹰在天空展翅转着圈儿飞来飞去,本地人常叫这种鹰为“饿捞”,对镇子里的小鸡也有危害。
黄羊、野鸡、兔子在镇子周围鲜少看到,离开更远些才有,不过刺猬偶见,蜥蜴和蛇更多些。
偶然看到肥大的刺猬,大家就会把它捕捉来关在笼子里放在车上,这玩意儿的肉很好吃,也很补,并具有开胃和消炎的药用价值。
队伍走出一长段路,距离镇子已经很远时,王允华留下两个人牵着两匹马留在路上做警戒,意思很明白,就是防备后面有土匪摸上来。
张起峻这才知道,其实这支下乡队不止有这人,前面提前已经派出三个人骑马去打前哨去了。
这还真够警惕的。
当然也可能是王允华平时训练部下的一种手段,可能土匪情况还没有这么严重。
队伍继续向前走,王允卿有些累,骑上她的小红马了,其他人都还挺精神,张起峻也毫无疲累的感觉。
他一边走着,一边偶尔看一下前边走着的宋苟才,这五十多岁的老男人也偶尔假装回头望后路看他一眼。
这家伙当初想用块大洋买下他的两亩水浇地赚个外快,结果他没同意,转手卖给了教堂,多卖了块大洋,所以这家伙对他肯定是有些想法的。
不过这宋苟才也就是王家一个普通管账的,也奈何不了他,心里可能还对他突然得到王家的重视有些疑惑和不安。
所以张起峻倒也不怎么在乎这宋苟才,只是还需要对这家伙留个心眼儿,别逮着机会坑害他就行,他也完全没有和这家伙勾心斗角的意思,没那个必要。
与人为善,天地路宽,张起峻绝不是个好斗的平头哥,别人不搞他,他也不会去想着搞别人。
这支下乡队总共二十二人,除了负责查帐的宋苟才和王允卿、张起峻外,其他人都背着枪。
随队有一辆骡车和四匹马,一匹是王允卿的小红马,一匹是应该是王允华的,另外两匹张起峻就不知道是谁的了。
骡车上拉着众人的铺盖卷和几天内的干粮,张起峻的铺盖卷是带着骡车回去团馆拉上的。
开始时王允华和王允卿兄妹都没有骑马,大家都是步走。
张起峻一边走着一边研究众人背着的枪,都是汉阳造步枪。
这种枪他上世只在影视和小说中看到过,在民国时期好像使用得很广泛,优点是耐用,杀伤力也不错,比这一时期的东岛国三八式步枪杀伤力还大,并且国内也已经能量产。
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漏夹装弹方式灵活性不足;退壳钩既小又单薄,用久了会失去弹性,造成“滑壳”的故障;有效射程只有米等。
不过目前国内出现最多的就是这种步枪。
张起峻突发奇想,要是能在这个时代在河套地区打造出一个先进兵工厂就好了!
鹿滩市那边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后世解放初就建成了著名的鹿市钢铁厂,从资源角度来说是有这个最基本条件的。
可惜他上世大学念的不是理工科,对这些机械方面的东西感觉生疏得很,对这方面完全没有信心。
这玩意儿可是选矿、冶炼、铸造一整条生产链的问题,可不是他一个上世的中医师想象得那么简单。
后世开国初能建成鹿市钢铁厂也是北熊援建的。
摇摇头丢掉这个荒诞的念头,他放眼望着路边远近的景象。
此时的原野已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不少植物已经长到膝盖那么高了,还有长得更高的。
放眼望去,刚出镇子这一带已经有成片成片的不少农田,这个时节大多种着小麦、玉米和高粱这三种作物,有套种的也有单种的。
河套另一种主要作物糜子得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播种,至于后世河套地区广泛种植的向日葵,这个时段还很少有人种,那是经济作物。
蔬菜也种了不少,远近望去有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油菜、萝卜等,还有不少西瓜小瓜。
毕竟这里是镇子郊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有些人家田地少,单靠种菜也能过个生活。
不过种蔬菜也辛苦,种小麦玉米高粱糜子一般只需要弄几个草人吓麻雀就行,种植蔬菜瓜果是需要在地里搭棚照看的。
除了农田外,镇子附近一带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是长满了杂草的荒滩,有的是沙地,有的是盐碱滩,不适合种庄稼。
最多的杂草是沙蒿,最显眼的是红柳、哈毛和枳芨。
沙蒿不显眼,却很有用,秋冬季晾干可以当柴烧,也可以冬储喂牛羊。
比米粒还小的沙蒿籽可以做浆糊,粘稠度高,粘劲儿足,本地人常用这浆糊来打衬子做鞋。
把调好的蒿籽糊糊涂抹在木板上,把碎布头一块一块贴上去,涂一层蒿籽糊糊贴一层碎布头,到了一定厚度晒干剪开做鞋底和鞋帮,做出来的鞋又结实又耐穿又透气。
本地人的布鞋都这么做,这是本地人对这蒿籽的最大用处。
当然你也可以用这蒿籽糊糊在过年时贴对联,牙疼时还可以把它涂抹在脸上,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清热消炎消肿。() ()
蒿籽还有一个用处是用来擀豆面,本地人常用豌豆和扁豆面做面条吃,擀豆面时加入蒿籽糊糊,面就筋道(韧性足),否则豆面发脆,擀不薄也拉不长。
所以这沙蒿功用多多。
红柳学名多枝柽柳,耐寒耐热,耐干旱耐水湿,生命力极其强大,枝干坚韧,可制作各种工具和工具把,细枝条还可用来编箩筐。
当然,细嫩枝叶也可供羊、驴、骆驼等啃食。
此外,红柳具有解毒、祛风、透疹、利尿等药用功效,可用于治疗麻疹不透、感冒发烧、荨麻疹、风湿性腰腿痛等症状。
哈毛学名叫白刺,大概因为这种植物很扎人,所以本地人叫它哈毛,哈毛是骂人脾气不好的词。
白刺这种植物在本地不被看重,不过它在固沙、水土保持和改造盐碱地方面作用不小。
而且白刺也是很多昆虫和鼠类、兔类、羚羊、骆驼等动物的食物,是生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夏天结出来的红红的白刺果酸甜好吃,也可以入药,具有滋阴健脾、调经活血、安神降压、催乳等功用。
枳芨又叫芨芨草,它和沙蒿、白刺一样生命力极强,耐干旱、耐盐碱,在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瘠薄土地上仍可以一大团一大簇地茁壮生长。
它有着笔直而坚韧的长长的枝茎,可以用来编筐、做扫帚、编门帘,造纸。
它的嫩叶牛羊也吃,同时也是中药材,味甘淡,性平,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和尿闭。
“都是宝啊!”张起峻暗叹,一旦进入这大自然,你会发现到处是天赐宝物。
时而能望到鹰在天空展翅转着圈儿飞来飞去,本地人常叫这种鹰为“饿捞”,对镇子里的小鸡也有危害。
黄羊、野鸡、兔子在镇子周围鲜少看到,离开更远些才有,不过刺猬偶见,蜥蜴和蛇更多些。
偶然看到肥大的刺猬,大家就会把它捕捉来关在笼子里放在车上,这玩意儿的肉很好吃,也很补,并具有开胃和消炎的药用价值。
队伍走出一长段路,距离镇子已经很远时,王允华留下两个人牵着两匹马留在路上做警戒,意思很明白,就是防备后面有土匪摸上来。
张起峻这才知道,其实这支下乡队不止有这人,前面提前已经派出三个人骑马去打前哨去了。
这还真够警惕的。
当然也可能是王允华平时训练部下的一种手段,可能土匪情况还没有这么严重。
队伍继续向前走,王允卿有些累,骑上她的小红马了,其他人都还挺精神,张起峻也毫无疲累的感觉。
他一边走着,一边偶尔看一下前边走着的宋苟才,这五十多岁的老男人也偶尔假装回头望后路看他一眼。
这家伙当初想用块大洋买下他的两亩水浇地赚个外快,结果他没同意,转手卖给了教堂,多卖了块大洋,所以这家伙对他肯定是有些想法的。
不过这宋苟才也就是王家一个普通管账的,也奈何不了他,心里可能还对他突然得到王家的重视有些疑惑和不安。
所以张起峻倒也不怎么在乎这宋苟才,只是还需要对这家伙留个心眼儿,别逮着机会坑害他就行,他也完全没有和这家伙勾心斗角的意思,没那个必要。
与人为善,天地路宽,张起峻绝不是个好斗的平头哥,别人不搞他,他也不会去想着搞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