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南楚国青城县。
一座雕栏画柱,甚是气派的宽阔堂屋内,不少女子正围着一个中年男子说话,气氛十分热闹。
这群女子有老有少的,装扮相似,看起来像媒婆。
“恭喜何老爷!”
“恭喜恭喜!”
驻足一听,此类的恭维话此起彼伏。
什么喜事?
原来啊,此次院试,何家少爷高中成了秀才!
秀才的名头在京城算不得什么,但在偏远的青城县却是炙手可热,毕竟能考上的屈指可数。
早前何老爷放话,此次何家少爷若得高中,必要成家立业,因此何家少爷成了媒婆眼中的香饽饽。
更何况何家家资颇丰,若真说成了媒,那赏钱必不可少。
因此各路媒婆牟足了劲,围在何老爷身旁说得舌灿莲花:
“何老爷,不是我骗您,在青城县,谁不知道何公子长得一表人才,本就是女子的梦中佳婿,现在又中了秀才,可不得顶顶好的女子才能配上。”
说话的是一个簪着足金头饰,着深红裙衫的中年女子,她从头到脚的装扮十分喜庆,连出声的嗓音都颇为悦耳。
她是李媒婆,是青城县颇有名望的媒婆之一。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得何老爷心花怒放,他放声大笑,而后谦虚道:
“哪里哪里,要说青城县女子最想嫁的夫婿,那还是非县令大人莫属。”
话虽这么说,但他脸上仍是一副为儿子骄傲的神情。
旁边一位头戴红花,身着水红裙裳的王媒婆忙不迭搭腔道:“说起来还是县令大人太年轻了,他若有一小女已长成,定能与何公子来一出榜下捉婿的佳话。”
这位上了年纪的王媒婆也是青城县知名媒婆。
这话把何公子捧得高高的,何老爷被逗得开怀大笑。
李媒婆斜了王媒婆一眼,接着说道:“大伙儿都知道,县令大人打京城来的,这人中龙凤哪是咱这小地方能攀的上的,不过嘛,这未婚男子论前途的,在县令大人之下,何公子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这番话捧得何老爷又是一阵开怀。
这时有个脆生生的女声插进来:“那可不,若能让我说媒,我定会说个总兵的女儿给何公子。”
言语间颇为自信。
此话一出,堂中顿时鸦雀无声,连何老爷的笑容都收了收。
在青城县临了几个县的地方,确实有个总兵。
可是身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哪会看上一个小小的秀才?这不是拿何公子开涮么!
李媒婆看向出声的女子。
此人二十出头的模样,身着大红裙裳,衣服料子看着不错,头上插着好几只足金簪子并两朵鲜翠欲滴的红花,皮肤白皙,一双杏仁眼,眼底一片清澈,整个人看起来俏生生的。
这若是自己小辈,这样嫩生生的姑娘,定是要疼惜一番的,可若是来抢饭碗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好大的口气,请问阁下什么来头?”李媒婆闲闲问道。
“我叫陆春,您可以叫我陆媒婆。”姑娘自我介绍道。
李媒婆轻笑出声,补充道:“我问的是,你在哪家媒婆行做过?”
“自成一家。”陆春淡定答道。
哦,原来是初来乍到啊!
不过,听说何老爷此次请的都是资深媒婆,这姑娘打哪冒出来的?
李媒婆又打量了她一眼,片刻后把目光收回,不再理会,随后向何老爷递上聘媒帖子,热情笑道:“何老爷,请您收下,我定给何公子说个顶顶好的姑娘。”
何老爷笑呵呵地收下聘媒帖子,其他媒婆也趁机递上自己的聘媒帖子,何老爷一并收下,只不过自动忽略了陆春的。
见此,暗中关注这一动静的李媒婆一脸解气。
陆春使劲给何老爷递聘媒帖子,奈何何老爷就是不收,出了何家大门后,她变得蔫头耷脑的,丧气极了。
她就想不通了,虽说三个月来说媒连连碰壁,但她也根据碰壁总结了一番话术,今日说出口的正是这些话术,怎么还是没把聘媒帖子送出去?
问题到底出在哪?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陆春向家中走去。
走到一座红墙黑瓦,颇为气阔的宅子前,陆春感到肚子一抽,顿觉不妙,赶紧推门进去,再顺势一关,手指在空中挥舞几下,人就原地消失了。
院中,一个身着青色衣裳的年轻姑娘正在修剪枝叶,听见声响,出声说道:“姑娘,您回来啦!”
远处传来闷闷的声响:“嗯。”
剪枝叶的姑娘,也就是侍女小离讶异抬头,声音竟来自茅房。
小离轻叹了口气,放下剪刀,进屋拿出炉子、药罐、赤狐草等物,熟练地起火生炉子,再把赤狐草熬上,又进屋拿了把蒲扇,开始扇火。
又嫌不够,只见她右手挥舞,再一指,熬着赤狐草的药罐开始咕噜冒烟。
做完这一切,小离朝茅房那边喊道:“姑娘,您又干了什么!”
定是姑娘做了什么,被反噬了。
过了一会儿,茅房门终于被打开,陆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出来。
那张白皙小脸因拉得虚脱更显苍白,她靠在墙上,有气无力道:“还能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说媒么!”
其实何老爷压根没请她,但她想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呢,所以略施了点小术法,不小心(绝不是故意)碰到了小厮,这反噬说来就来了。
“咱出来前,家里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小离忧心道,“不能对凡人用术法,不然会被反噬,您怎么又忘了。”
来人间界三个月,她们有时会忘记这条规定,不时受些反噬:不是拉肚子,就是浑身瘙痒,不然就哭个不停……
奇形怪状的,好在都是小打小闹。
“我就想,”陆春叉腰道,“万一这运气让我碰上了呢,有点反噬也不亏。”
可惜没有万一。
这时候赤狐草已经熬好,小离麻利地把药汁倒出来,递给陆春。
陆春拿着药碗轻轻吹着边沿,在肚子再次传来异样之初喝了下去,等肚中的波澜退下去后,她走到墙边蹲下,手托着腮,萎靡道:“小离,这说个媒怎么这么难啊!”
三个月了,颗粒无收。
小离正要作答,墙头传来颇为欢快的声音:“啊,你又没说成媒啊!”
陆春抬头一看,一个发髻简单,肤色雪白,看起来楚楚可怜的姑娘上身攀在墙上,正笑着看她。
陆春瞪她:“我没说成媒,你这么开心?!”
来人没回答她,双腿依次翻过墙头,再小心一跃,跳到陆春面前。
陆春瞧她做派,继续瞪圆了眼:“林锦,有门不走,你偏要翻墙,小心摔着!”
林锦甩甩腿,又指着大门道:“你这门太气派了,我都不好意思进,还不如翻墙来得自在。”
陆春看向大门,确实又高又大,比起何家也不逊色。
“气派有什么用,”陆春萎靡道,“除了我们自己进出,一点排场都没用上。”
和陆春想象中的宾客盈门一点都不一样。
林锦拍拍衣裳,问道:“我听说你去何家说媒了?”
陆春道:“是啊!”
“这何公子刚中秀才,风光得紧,自要找有名望的媒婆说媒,哪会找你个来路不明的!你去凑什么热闹?”林锦觉得陆春这做法不可思议。
“瞧你说得什么话,真不中听,什么叫来路不明,分明是新来乍到!”陆春没好气道。
林锦凑近她,“你有说你的来历吗?”
“来历?什么来历?不就说媒的么?”陆春不解。
林锦见陆春至今未搞清楚说媒的关节,轻叹了口气,解释道:
“要知道你们这一行做的是结亲生意,一个不好,结亲可能就成了结仇,那可就糟了。再说这亲怎么结,门窍多着呢,有名望的媒婆自会仔细掂量,少些差错,因此要做这一行,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入有声望的媒婆名下。”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位媒婆问她在哪家媒婆行呆过。
“没来历也没关系,你有说你做成了多少桩媒么?”林锦问道。
陆春沉默。
答案显而易见。
“那你有说你有什么好人家的女儿说给何公子吗?”林锦又问道。
“我说了,”这陆春会,“要把总兵的女儿说给何公子。”
林锦听了瞪大眼。
这方圆几个临县,谁不知道最大的官就是那个总兵了呀,连比县令还高一级的知府大人都是比不过的。
林锦忍不住问道:“如果你是知府大人,你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秀才吗?”
陆春想了想,实话实说:“不愿意。”
进士、举人不香么!
林锦:“那你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额……
陆春有些明白何老爷为什么不收她帖子了。
可她也没想过真能在何家说成媒,于是道:“我就想借何家名头一用。”
如此,她就可以在给下一户人家说媒前吹吹牛,说当时何老爷也是考虑过让她说媒的,只不过最后被其他媒婆抢了。
这未尽之意林锦听懂了,她阴阳怪气道:“都坑蒙拐骗上了,你怎么不干脆给县令大人说媒呢?!”
陆春和小离对视一眼。
给县令大人说媒啊,她求之不得……
“这说媒的行当,一般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怎么着也该知道一二才是,”林锦手指点点陆春的胳膊,“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陆春和小离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都说了知道一二,”陆春反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当然是因为我已经成过亲了。”林锦双手叉腰神气道。
这有什么好得意的!陆春朝天翻了个白眼。
“你们打哪来的?”林锦一把揽过陆春肩头,好奇问道:“怎么这么多规矩都不懂?”
这不是她胡说,是她认识陆春这么久得出的结论。
陆春眼神飘忽。
“你这屋,比青城县最厉害的李媒婆都气派,”林锦指着满是姹紫嫣红的宽阔宅子,“定是家里有钱,让你出来耍着玩的吧。”
“才不是呢!”陆春反驳道。
她可是带着任务的!
“若不是,”林锦冷呵一声,“谁家媒婆只说书生媒,其他媒一概拒绝的?!”
额?
她不是悄悄拒了么,林锦怎么会知道。
“前不久你拒了李婶,李身那个气啊,到处嚷嚷你嫌弃她儿子是个货郎,不肯说媒,只肯给那些读书的说媒,”看出陆春的疑惑,林锦解释,“街坊邻居都知道了,不少人暗中笑话你呢!”
陆春恍然大悟,怪不得近来街坊看她的眼神不太对。
林锦见话铺垫得差不多了,就凑近陆春,作交情好的模样:“你空忙活了这么久,我可是看在我们关系好的份上,才和你说的哦!”
她说到“关系好”时还重重加了音。
陆春察觉出些不对味来,斜眼看她,看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只见林锦低下头,却时不时觑她一眼,眼神亮晶晶的,底下两只食指对着绕圈圈。
“要不你来给我说媒,”林锦低低的音量带了些许不好意思,“我那对象也合你的要求,是个书生。”
陆春愣了:“林锦,你这就不是坑蒙拐骗了?”
这话说得林锦不乐意了,她道:“怎么是坑蒙拐骗了,我一个寡妇,他一个书生,男未婚女亦可再嫁,怎么就不成了!”
一座雕栏画柱,甚是气派的宽阔堂屋内,不少女子正围着一个中年男子说话,气氛十分热闹。
这群女子有老有少的,装扮相似,看起来像媒婆。
“恭喜何老爷!”
“恭喜恭喜!”
驻足一听,此类的恭维话此起彼伏。
什么喜事?
原来啊,此次院试,何家少爷高中成了秀才!
秀才的名头在京城算不得什么,但在偏远的青城县却是炙手可热,毕竟能考上的屈指可数。
早前何老爷放话,此次何家少爷若得高中,必要成家立业,因此何家少爷成了媒婆眼中的香饽饽。
更何况何家家资颇丰,若真说成了媒,那赏钱必不可少。
因此各路媒婆牟足了劲,围在何老爷身旁说得舌灿莲花:
“何老爷,不是我骗您,在青城县,谁不知道何公子长得一表人才,本就是女子的梦中佳婿,现在又中了秀才,可不得顶顶好的女子才能配上。”
说话的是一个簪着足金头饰,着深红裙衫的中年女子,她从头到脚的装扮十分喜庆,连出声的嗓音都颇为悦耳。
她是李媒婆,是青城县颇有名望的媒婆之一。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得何老爷心花怒放,他放声大笑,而后谦虚道:
“哪里哪里,要说青城县女子最想嫁的夫婿,那还是非县令大人莫属。”
话虽这么说,但他脸上仍是一副为儿子骄傲的神情。
旁边一位头戴红花,身着水红裙裳的王媒婆忙不迭搭腔道:“说起来还是县令大人太年轻了,他若有一小女已长成,定能与何公子来一出榜下捉婿的佳话。”
这位上了年纪的王媒婆也是青城县知名媒婆。
这话把何公子捧得高高的,何老爷被逗得开怀大笑。
李媒婆斜了王媒婆一眼,接着说道:“大伙儿都知道,县令大人打京城来的,这人中龙凤哪是咱这小地方能攀的上的,不过嘛,这未婚男子论前途的,在县令大人之下,何公子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这番话捧得何老爷又是一阵开怀。
这时有个脆生生的女声插进来:“那可不,若能让我说媒,我定会说个总兵的女儿给何公子。”
言语间颇为自信。
此话一出,堂中顿时鸦雀无声,连何老爷的笑容都收了收。
在青城县临了几个县的地方,确实有个总兵。
可是身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哪会看上一个小小的秀才?这不是拿何公子开涮么!
李媒婆看向出声的女子。
此人二十出头的模样,身着大红裙裳,衣服料子看着不错,头上插着好几只足金簪子并两朵鲜翠欲滴的红花,皮肤白皙,一双杏仁眼,眼底一片清澈,整个人看起来俏生生的。
这若是自己小辈,这样嫩生生的姑娘,定是要疼惜一番的,可若是来抢饭碗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好大的口气,请问阁下什么来头?”李媒婆闲闲问道。
“我叫陆春,您可以叫我陆媒婆。”姑娘自我介绍道。
李媒婆轻笑出声,补充道:“我问的是,你在哪家媒婆行做过?”
“自成一家。”陆春淡定答道。
哦,原来是初来乍到啊!
不过,听说何老爷此次请的都是资深媒婆,这姑娘打哪冒出来的?
李媒婆又打量了她一眼,片刻后把目光收回,不再理会,随后向何老爷递上聘媒帖子,热情笑道:“何老爷,请您收下,我定给何公子说个顶顶好的姑娘。”
何老爷笑呵呵地收下聘媒帖子,其他媒婆也趁机递上自己的聘媒帖子,何老爷一并收下,只不过自动忽略了陆春的。
见此,暗中关注这一动静的李媒婆一脸解气。
陆春使劲给何老爷递聘媒帖子,奈何何老爷就是不收,出了何家大门后,她变得蔫头耷脑的,丧气极了。
她就想不通了,虽说三个月来说媒连连碰壁,但她也根据碰壁总结了一番话术,今日说出口的正是这些话术,怎么还是没把聘媒帖子送出去?
问题到底出在哪?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陆春向家中走去。
走到一座红墙黑瓦,颇为气阔的宅子前,陆春感到肚子一抽,顿觉不妙,赶紧推门进去,再顺势一关,手指在空中挥舞几下,人就原地消失了。
院中,一个身着青色衣裳的年轻姑娘正在修剪枝叶,听见声响,出声说道:“姑娘,您回来啦!”
远处传来闷闷的声响:“嗯。”
剪枝叶的姑娘,也就是侍女小离讶异抬头,声音竟来自茅房。
小离轻叹了口气,放下剪刀,进屋拿出炉子、药罐、赤狐草等物,熟练地起火生炉子,再把赤狐草熬上,又进屋拿了把蒲扇,开始扇火。
又嫌不够,只见她右手挥舞,再一指,熬着赤狐草的药罐开始咕噜冒烟。
做完这一切,小离朝茅房那边喊道:“姑娘,您又干了什么!”
定是姑娘做了什么,被反噬了。
过了一会儿,茅房门终于被打开,陆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出来。
那张白皙小脸因拉得虚脱更显苍白,她靠在墙上,有气无力道:“还能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说媒么!”
其实何老爷压根没请她,但她想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呢,所以略施了点小术法,不小心(绝不是故意)碰到了小厮,这反噬说来就来了。
“咱出来前,家里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小离忧心道,“不能对凡人用术法,不然会被反噬,您怎么又忘了。”
来人间界三个月,她们有时会忘记这条规定,不时受些反噬:不是拉肚子,就是浑身瘙痒,不然就哭个不停……
奇形怪状的,好在都是小打小闹。
“我就想,”陆春叉腰道,“万一这运气让我碰上了呢,有点反噬也不亏。”
可惜没有万一。
这时候赤狐草已经熬好,小离麻利地把药汁倒出来,递给陆春。
陆春拿着药碗轻轻吹着边沿,在肚子再次传来异样之初喝了下去,等肚中的波澜退下去后,她走到墙边蹲下,手托着腮,萎靡道:“小离,这说个媒怎么这么难啊!”
三个月了,颗粒无收。
小离正要作答,墙头传来颇为欢快的声音:“啊,你又没说成媒啊!”
陆春抬头一看,一个发髻简单,肤色雪白,看起来楚楚可怜的姑娘上身攀在墙上,正笑着看她。
陆春瞪她:“我没说成媒,你这么开心?!”
来人没回答她,双腿依次翻过墙头,再小心一跃,跳到陆春面前。
陆春瞧她做派,继续瞪圆了眼:“林锦,有门不走,你偏要翻墙,小心摔着!”
林锦甩甩腿,又指着大门道:“你这门太气派了,我都不好意思进,还不如翻墙来得自在。”
陆春看向大门,确实又高又大,比起何家也不逊色。
“气派有什么用,”陆春萎靡道,“除了我们自己进出,一点排场都没用上。”
和陆春想象中的宾客盈门一点都不一样。
林锦拍拍衣裳,问道:“我听说你去何家说媒了?”
陆春道:“是啊!”
“这何公子刚中秀才,风光得紧,自要找有名望的媒婆说媒,哪会找你个来路不明的!你去凑什么热闹?”林锦觉得陆春这做法不可思议。
“瞧你说得什么话,真不中听,什么叫来路不明,分明是新来乍到!”陆春没好气道。
林锦凑近她,“你有说你的来历吗?”
“来历?什么来历?不就说媒的么?”陆春不解。
林锦见陆春至今未搞清楚说媒的关节,轻叹了口气,解释道:
“要知道你们这一行做的是结亲生意,一个不好,结亲可能就成了结仇,那可就糟了。再说这亲怎么结,门窍多着呢,有名望的媒婆自会仔细掂量,少些差错,因此要做这一行,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入有声望的媒婆名下。”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位媒婆问她在哪家媒婆行呆过。
“没来历也没关系,你有说你做成了多少桩媒么?”林锦问道。
陆春沉默。
答案显而易见。
“那你有说你有什么好人家的女儿说给何公子吗?”林锦又问道。
“我说了,”这陆春会,“要把总兵的女儿说给何公子。”
林锦听了瞪大眼。
这方圆几个临县,谁不知道最大的官就是那个总兵了呀,连比县令还高一级的知府大人都是比不过的。
林锦忍不住问道:“如果你是知府大人,你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秀才吗?”
陆春想了想,实话实说:“不愿意。”
进士、举人不香么!
林锦:“那你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额……
陆春有些明白何老爷为什么不收她帖子了。
可她也没想过真能在何家说成媒,于是道:“我就想借何家名头一用。”
如此,她就可以在给下一户人家说媒前吹吹牛,说当时何老爷也是考虑过让她说媒的,只不过最后被其他媒婆抢了。
这未尽之意林锦听懂了,她阴阳怪气道:“都坑蒙拐骗上了,你怎么不干脆给县令大人说媒呢?!”
陆春和小离对视一眼。
给县令大人说媒啊,她求之不得……
“这说媒的行当,一般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怎么着也该知道一二才是,”林锦手指点点陆春的胳膊,“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陆春和小离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都说了知道一二,”陆春反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当然是因为我已经成过亲了。”林锦双手叉腰神气道。
这有什么好得意的!陆春朝天翻了个白眼。
“你们打哪来的?”林锦一把揽过陆春肩头,好奇问道:“怎么这么多规矩都不懂?”
这不是她胡说,是她认识陆春这么久得出的结论。
陆春眼神飘忽。
“你这屋,比青城县最厉害的李媒婆都气派,”林锦指着满是姹紫嫣红的宽阔宅子,“定是家里有钱,让你出来耍着玩的吧。”
“才不是呢!”陆春反驳道。
她可是带着任务的!
“若不是,”林锦冷呵一声,“谁家媒婆只说书生媒,其他媒一概拒绝的?!”
额?
她不是悄悄拒了么,林锦怎么会知道。
“前不久你拒了李婶,李身那个气啊,到处嚷嚷你嫌弃她儿子是个货郎,不肯说媒,只肯给那些读书的说媒,”看出陆春的疑惑,林锦解释,“街坊邻居都知道了,不少人暗中笑话你呢!”
陆春恍然大悟,怪不得近来街坊看她的眼神不太对。
林锦见话铺垫得差不多了,就凑近陆春,作交情好的模样:“你空忙活了这么久,我可是看在我们关系好的份上,才和你说的哦!”
她说到“关系好”时还重重加了音。
陆春察觉出些不对味来,斜眼看她,看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只见林锦低下头,却时不时觑她一眼,眼神亮晶晶的,底下两只食指对着绕圈圈。
“要不你来给我说媒,”林锦低低的音量带了些许不好意思,“我那对象也合你的要求,是个书生。”
陆春愣了:“林锦,你这就不是坑蒙拐骗了?”
这话说得林锦不乐意了,她道:“怎么是坑蒙拐骗了,我一个寡妇,他一个书生,男未婚女亦可再嫁,怎么就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