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君在薛蟠自报家门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谁了。可巧何兰君是金陵人,又仔细研究过林家的亲戚们。于是知道鼎鼎有名的薛家独子便叫薛蟠,前几年薛家也举家搬迁到京城了。
几下一对,此薛蟠大概率就是薛家的薛蟠。
何兰君心下一动,她知道薛家和贾敏娘家贾家的关系,也知道他们世家大族规矩严明,立刻换了策略,义正言辞道:“公子不得无礼。”
薛蟠只当她是欲迎还拒,笑嘻嘻地凑近:“刚刚还冲我抛媚眼,怎得又翻脸不认人了?”言语间,食指还轻佻地勾了一下何兰君的下巴。
这一下,何兰君瞬间红了眼圈:“本不该自报家门,但我是良家女子,表哥乃是鸿胪寺卿林大人,你怎敢如此轻慢?”
薛蟠不太理会官场之事,听到鸿胪寺卿林大人,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与他有亲戚关系。此时薛蟠看何兰君一弱质女子,强撑着与他理论,兼之手指间嫩滑的触感还没消失,更是有些喜欢:“良家女子就更好了,我也是良家公子,门当户对,正好相配。”
何兰君又羞又恼,不再与他理论,一顿足,转身跑了。
“姑娘,姑娘等等我。”小丫鬟白了薛蟠一眼,追着何兰君跑远了。
何兰君回去,急急忙忙找人打听薛家的情况,汇总起来便是:虽薛蟠不太着调,但是至今连个有名分的姨娘都没有,更是没有定亲,因家境好些的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想卖女求荣的,薛家又看不上。
同时,薛家巨富,且全家就两个主子——薛蟠和他母亲。本来薛蟠还有一妹妹待嫁闺中,因才貌俱全,被选进宫里成了常在。
再加上薛蟠母亲与娘家硬气,又和贾府的当家夫人同气连枝,怎么看都是一桩好亲事。
何兰君左思右想,一晚上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没能睡个囫囵觉。何兰君最终下定决心第二天便去林家,从贾敏入手,求贾敏给她讨个公道——既然被薛蟠轻薄了,娶回家便扯平了。
由此,才有了贾敏那声不可理喻的“这算什么事!”
贾敏此时确实生气,她平常性子软和,只要不涉及丈夫和子女,何兰君若单是为了钱财的事情求到她这里来,她秉着破财消灾的想法,并不少给。就像前两天给何兰君封了一百两银子,她可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能买一段时间的清净。
可能就是因此,才让何兰君有了错觉,可以通过性格绵软的贾敏赖上林府。
这半年,贾敏也给何兰君相看了好几个青年公子,都是家世清白,家里人口简单,自身也求上进的。
何兰君每次都挑些毛病出来。什么家里条件不好,又有老母需要供养,有幼弟需要抚育。若是家底殷实一些的,又挑剔人家是庶子,将来分家单过,并分不到多少。
几次受挫,贾敏的热心也凉了。
此次何兰君想嫁给薛蟠,贾敏更是觉得诧异。光论薛蟠此人,贾敏觉得并非良配,更何况要她怎么和薛姨妈张口。
上门求薛家,娶了自家表妹?
那个场面,贾敏想想就觉得气闷,偏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还好此时黛玉来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贾敏觉得女儿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前面有林如海挣前程,给家里遮风挡雨,不用她操心。后宅又有黛玉帮忙打理,再有个懂事的小儿子时不时撒欢孝敬一番,贾敏更少动脑筋了,才会被何兰君一时的哭哭啼啼给困住。
看见黛玉走进来,何兰君的啜泣也轻轻停顿了一下,何兰君早看明白了,黛玉主意正,牙尖嘴利,比贾敏难搞的多。
果然,黛玉听完翠梧说了事情的经过,便正色问道:“兰君表姑,我年岁虽小,也读了《孟子》,里面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表姑识文断字,不知读过没有?”
何兰君回道:“自然读过,只是姑娘不必揭人伤疤,我父母若尚在,岂会让我如此被人欺负。”说着便要用手绢拭泪。
黛玉幽幽打断:“表姑莫哭,我不是有意提及此,只是你们何家在金陵也是大宗族。
远了不说,何家族长对小辈们可是十分照顾,请族长出面主持大局才是正道。再说表姑还有叔伯长辈,哪有亲近长辈健在,却让表嫂做媒的道理?”
何兰君一时哑住,她不敢直白地说何家族长和叔伯父能给牵线的,也就是乡绅之流,还比不过贾敏之前给相看的,这话若传回金陵被人知晓,她才是真的如无根浮萍,没有依靠了。
何兰君只能苦涩地笑笑:“望姑娘怜悯,我本意也不是请表嫂做媒,只是想讨一个公道。何家远在金陵,鞭长莫及,才来请表嫂帮忙。既如此,就当我吃了个亏,此事便罢了。”
待何兰君走后,贾敏忧心忡忡地问黛玉:“我觉得她不会就此罢休,说不定会打着林府的旗号,要去找薛家讨个公道,薛姨妈要是看在咱们的面子上真让薛蟠娶了她,咱们不还是让她借势了?”
黛玉点头:“母亲的担心的确有道理,那不如母亲马上派人去趟薛家,先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给薛姨妈听,先把话说在前头,咱们和何兰君的亲戚关系并不亲密。”
贾敏自是赞同,翠梧便自告奋勇:“夫人,薛姨妈认得我,知道我常待在您身边。我去说吧,少费点口舌。”
“劳烦翠梧姑姑了,此事毕竟不常见。咱们屋里的人知道,听一耳朵便过了,也不要外传,免得变成别人家的笑谈。”黛玉虽还是淡淡地,语速不快,语调也没有变化,甚至嘴角还有微微翘起微笑的弧度。
但屋里三四个丫鬟,除了翠梧和黛玉身边的芳红,此时都跪下了,也不用别人提醒,挨个说:“请夫人放心,请姑娘放心,一定不会外传。”
薛家,薛姨妈正春风得意,宫里的宝钗托人传来消息“一切皆好”。
宝钗向来办事稳妥,既然能这么说,便是平安顺遂,薛姨妈这悬了许久心才放下来。
另外就是薛蟠近来不再流连烟花之地,也能坐下读书写字了,看着颇有进益。
趁着宝钗进宫,薛蟠的条件也好了一些,薛姨妈又张罗着给薛蟠娶妻了,好的人家不敢攀,也敢挑拣一番了。
眼下,薛姨妈看中的便是一个叫夏金桂的姑娘。
几下一对,此薛蟠大概率就是薛家的薛蟠。
何兰君心下一动,她知道薛家和贾敏娘家贾家的关系,也知道他们世家大族规矩严明,立刻换了策略,义正言辞道:“公子不得无礼。”
薛蟠只当她是欲迎还拒,笑嘻嘻地凑近:“刚刚还冲我抛媚眼,怎得又翻脸不认人了?”言语间,食指还轻佻地勾了一下何兰君的下巴。
这一下,何兰君瞬间红了眼圈:“本不该自报家门,但我是良家女子,表哥乃是鸿胪寺卿林大人,你怎敢如此轻慢?”
薛蟠不太理会官场之事,听到鸿胪寺卿林大人,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与他有亲戚关系。此时薛蟠看何兰君一弱质女子,强撑着与他理论,兼之手指间嫩滑的触感还没消失,更是有些喜欢:“良家女子就更好了,我也是良家公子,门当户对,正好相配。”
何兰君又羞又恼,不再与他理论,一顿足,转身跑了。
“姑娘,姑娘等等我。”小丫鬟白了薛蟠一眼,追着何兰君跑远了。
何兰君回去,急急忙忙找人打听薛家的情况,汇总起来便是:虽薛蟠不太着调,但是至今连个有名分的姨娘都没有,更是没有定亲,因家境好些的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想卖女求荣的,薛家又看不上。
同时,薛家巨富,且全家就两个主子——薛蟠和他母亲。本来薛蟠还有一妹妹待嫁闺中,因才貌俱全,被选进宫里成了常在。
再加上薛蟠母亲与娘家硬气,又和贾府的当家夫人同气连枝,怎么看都是一桩好亲事。
何兰君左思右想,一晚上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没能睡个囫囵觉。何兰君最终下定决心第二天便去林家,从贾敏入手,求贾敏给她讨个公道——既然被薛蟠轻薄了,娶回家便扯平了。
由此,才有了贾敏那声不可理喻的“这算什么事!”
贾敏此时确实生气,她平常性子软和,只要不涉及丈夫和子女,何兰君若单是为了钱财的事情求到她这里来,她秉着破财消灾的想法,并不少给。就像前两天给何兰君封了一百两银子,她可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能买一段时间的清净。
可能就是因此,才让何兰君有了错觉,可以通过性格绵软的贾敏赖上林府。
这半年,贾敏也给何兰君相看了好几个青年公子,都是家世清白,家里人口简单,自身也求上进的。
何兰君每次都挑些毛病出来。什么家里条件不好,又有老母需要供养,有幼弟需要抚育。若是家底殷实一些的,又挑剔人家是庶子,将来分家单过,并分不到多少。
几次受挫,贾敏的热心也凉了。
此次何兰君想嫁给薛蟠,贾敏更是觉得诧异。光论薛蟠此人,贾敏觉得并非良配,更何况要她怎么和薛姨妈张口。
上门求薛家,娶了自家表妹?
那个场面,贾敏想想就觉得气闷,偏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还好此时黛玉来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贾敏觉得女儿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前面有林如海挣前程,给家里遮风挡雨,不用她操心。后宅又有黛玉帮忙打理,再有个懂事的小儿子时不时撒欢孝敬一番,贾敏更少动脑筋了,才会被何兰君一时的哭哭啼啼给困住。
看见黛玉走进来,何兰君的啜泣也轻轻停顿了一下,何兰君早看明白了,黛玉主意正,牙尖嘴利,比贾敏难搞的多。
果然,黛玉听完翠梧说了事情的经过,便正色问道:“兰君表姑,我年岁虽小,也读了《孟子》,里面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表姑识文断字,不知读过没有?”
何兰君回道:“自然读过,只是姑娘不必揭人伤疤,我父母若尚在,岂会让我如此被人欺负。”说着便要用手绢拭泪。
黛玉幽幽打断:“表姑莫哭,我不是有意提及此,只是你们何家在金陵也是大宗族。
远了不说,何家族长对小辈们可是十分照顾,请族长出面主持大局才是正道。再说表姑还有叔伯长辈,哪有亲近长辈健在,却让表嫂做媒的道理?”
何兰君一时哑住,她不敢直白地说何家族长和叔伯父能给牵线的,也就是乡绅之流,还比不过贾敏之前给相看的,这话若传回金陵被人知晓,她才是真的如无根浮萍,没有依靠了。
何兰君只能苦涩地笑笑:“望姑娘怜悯,我本意也不是请表嫂做媒,只是想讨一个公道。何家远在金陵,鞭长莫及,才来请表嫂帮忙。既如此,就当我吃了个亏,此事便罢了。”
待何兰君走后,贾敏忧心忡忡地问黛玉:“我觉得她不会就此罢休,说不定会打着林府的旗号,要去找薛家讨个公道,薛姨妈要是看在咱们的面子上真让薛蟠娶了她,咱们不还是让她借势了?”
黛玉点头:“母亲的担心的确有道理,那不如母亲马上派人去趟薛家,先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给薛姨妈听,先把话说在前头,咱们和何兰君的亲戚关系并不亲密。”
贾敏自是赞同,翠梧便自告奋勇:“夫人,薛姨妈认得我,知道我常待在您身边。我去说吧,少费点口舌。”
“劳烦翠梧姑姑了,此事毕竟不常见。咱们屋里的人知道,听一耳朵便过了,也不要外传,免得变成别人家的笑谈。”黛玉虽还是淡淡地,语速不快,语调也没有变化,甚至嘴角还有微微翘起微笑的弧度。
但屋里三四个丫鬟,除了翠梧和黛玉身边的芳红,此时都跪下了,也不用别人提醒,挨个说:“请夫人放心,请姑娘放心,一定不会外传。”
薛家,薛姨妈正春风得意,宫里的宝钗托人传来消息“一切皆好”。
宝钗向来办事稳妥,既然能这么说,便是平安顺遂,薛姨妈这悬了许久心才放下来。
另外就是薛蟠近来不再流连烟花之地,也能坐下读书写字了,看着颇有进益。
趁着宝钗进宫,薛蟠的条件也好了一些,薛姨妈又张罗着给薛蟠娶妻了,好的人家不敢攀,也敢挑拣一番了。
眼下,薛姨妈看中的便是一个叫夏金桂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