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亲王,自大清开立以来,便是亲王之首,更何况是唯一有封地的藩王。
有名,也有权。
这其中固然有先帝们叮嘱要善待礼亲王后人的原因。
也有几任礼亲王忠于朝廷,兢兢业业的功劳。
可更令人眼红的是,礼亲王府看起来运气特别好。
就拿现任礼亲王代沛来说,还没即位的时候,其父代兴文与当时的太子胤礽可不太对付。
胤礽甚至丢下话:“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这十年是什么意思,有心人自然明白,要等登基后再收拾礼亲王。
可是还没到十年,胤礽便被废了。等十年到了,胤礽已经复立后又被废,彻底起不来了。
代沛不像历任礼亲王那般出色,略通文武却不精,身体还不太好。
众人又道:“风水轮流转,坟头不会一直冒青烟。”
可谁知代沛生了个才华卓绝的儿子,虽不在外扬名,可谁不知道代云舟十三四岁就开始打点王府了,代沛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遭到更多人羡慕。
更有甚者,代云舟替父来京城朝贺之际,有贵女见了一面,如惊鸿之瞥,便要嫁到云川去。
今日,众人看着代云舟风尘仆仆却依旧沉稳地走过来,甚至因刚下战场,颇像一柄刚回鞘的利刃。
亲王们的心又碎了。
“不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祖宗保佑吗,为什么我儿子就在遛鸟、斗鸡、逛园子、打架呢?”
皇上看着也颇为惋惜:若是我儿子就好了。
惋惜归惋惜,皇上面上却不显,直接令人把代云舟的高低桌安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左侧下首。
皇上先问候了礼亲王身体如何,得知是老毛病的时候,还感慨了下,上次见面已是数年前,要保重身子,争取早些相聚。
又问了代云舟这一路奔波,在京城过了正月再走不迟。
皇上嘘寒问暖,和蔼地像是代云舟的亲伯父,一点也不像一年见不到一次,根本不熟的样子......
林如海在殿侧站着,心里默默想:说这些,不如把人家军饷给还了实在。
哪知皇上像是听到了臣子的心声,先开口了:“云舟,此回立了大功,想好要什么赏赐了吗?”
林如海猛跳了一下的心又收回了肚子:要是皇上能听到自己心里的蛐蛐叫,就麻烦了,还好还好。
不过,偿还垫付军饷,怎么就成赏赐了?还得是皇上......
只见代云舟起身,撩起袍子,跪地朗声道:“蒙皇上洪福,今战事速平。臣确实有一事相求,愿以军功,换皇帝恩典,求皇上赐婚。”
乾清宫又安静下来,众人心里却翻腾起来了。
“拿军饷换赐婚,这就是传说中的要美人不要江山?”
“是哪家的姑娘,今日就要名躁京城了。”
林如海也在腹诽:这位姑娘为朝廷赚了这么一大笔,说是和亲都不为过。
忽的看到张廷玉也往前靠了靠,以为他没听清,想进一步靠近八卦现场,便好心往旁边挪了挪,还笑着拱了拱手。
角落里,北静郡王却有些如坐针毡了,他今天起了个头,怎么礼亲王世子也要赐婚?
有些看热闹的人遥遥冲他举杯,别以为他不知道什么意思,代云舟拿军功换赐婚,这是讽刺他脸皮厚,靠嘴皮子求娶侧妃呢。
而皇上乍然一惊之下,又有些好笑:不愧是年少轻狂,不过,也算是一桩好事。
便更和蔼地问道:“不知是哪家的女儿?”
代云舟低头,却仍朗声:“是鸿胪寺卿林如海林大人的嫡女,林黛玉林姑娘,愿皇上成全。”
林如海还以为这段时间太忙了,出现了幻听。
身后的张廷玉却借着殿侧昏暗,众人还没找到林如海之前,小声在林如海耳边说:“不要拒绝,云舟和黛玉说好了。”
林如海有些愣住,即便抗旨不从,也不让黛玉“和亲”的念头还没蹿起来,就在张廷玉的提醒中疯狂摇摆。
他有些难以置信,这可是张廷玉大人,他能和礼亲王世子勾结起来坑黛玉?
但那句“和黛玉说好的”又让他不敢贸然反对,万一黛玉真的知晓,他不能坑了自己女儿......
当众人目光找到殿侧的林如海时,张廷玉已经悄悄退后了。
大家只看到一向稳重又飘逸的林大人,呆呆地站在那,此时的表情有些难言,既惊讶,又生气......
皇上也看到了,看样子不是提前勾兑好的,便略略放心,只有些疑惑地问代云舟:“云舟甚少来京城,怎么忽地就求娶林家嫡女?”
果然问这个问题,代云舟之前已预料到,按照想好的说辞回复道:“回禀皇上,云舟至今还未大婚,原因之一是有云游道士说过,臣不宜早婚,要过了弱冠之年才可婚配,父王母妃都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原因之二是臣一直觉得男子志在四方,不必有羁绊。这样一来,倒是达成一致。
道士还说到云川之地未有臣之良配,可往北去,找生辰在花朝节的女子。
本也不以为意,但去岁来朝见,偶然惊鸿一瞥见到一女子,一见倾心。”
代云舟朝林如海的方向作了一揖:“自然未敢惊动姑娘,云舟私下查探,才知是林府千金。
又得知林姑娘生辰恰好在花朝节,方信道士所言不虚。
在来京之前,我已和父王母妃请示过,愿以十足的诚意,求娶林姑娘为世子妃。
也请林大人放心,云舟心悦林姑娘,除林姑娘外,再不会娶纳她人。”
林如海有些相信张廷玉的话了,代云舟把此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丝毫没有损害黛玉的名声。
把黛玉的名、姓、父亲说的明明白白,是怕迷迷糊糊换个人指给他。
又当着宗亲许诺,即便日后他要反悔,也有些难度。
只是,这毕竟是黛玉的终生大事......
皇上却没给林如海犹豫的时间:“既如此,便是一段佳话,明日李玉便到林爱卿府上赐婚。”
代云舟乖觉,立刻叩谢皇恩。
一时间大殿里赞声不绝。
称赞皇上成人之美的,祝贺代云舟心愿得成的,恭喜林如海喜得佳婿的,甚至问林如海小儿子多大年纪的络绎不绝。
无人留意的角落,北静郡王的脸白了又青,青了又白,只恨恨地饮尽了杯中酒。
筵席散去,皇上先令人召了贤德贵妃过来,元春很是惊喜,明日是她的生辰,皇上从未记得,今日怎会忽然记得?
抱琴觉得事非寻常,但不愿搅了元春的喜悦之情,便快快地帮元春梳妆。
“臣妾拜见皇上。”等元春到了,皇上正斜靠在榻上,有两个小宫女跪在一旁轻轻敲打按摩。
“你来了。”皇上抬眼,看到元春。“向贵妃打听一个人,林如海家的女儿,你见过吗?”
元春一愣,也许是这愣神有些明显,皇上微微不悦:“听不懂朕说话?”
元春忙跪了:“皇上恕罪,林如海大人是臣妾姑丈,他的女儿,该是叫黛玉......但臣妾入宫多年,不曾见过。臣妾回母家省亲的时候,也只隐约听说黛玉和弟弟,身子都不甚康健,她们当时远在扬州城,臣妾便没多问。”
皇上随意点点头:“如此便罢了,外头风大,回宫的路上慢点。”
元春便行了礼,又坐着来时的小轿回去了。路上不敢出声,回到宫里,才抱着抱琴哭起来:“我不该有什么妄想,但你也看到了,皇上他对我,真真一点情意都没有。”
抱琴给元春拭泪,待元春哭累了,抱琴才问:“主子,皇上为何问林家表小姐?”
元春刚才沉浸在皇上对自己冷淡的悲切情绪中,听抱琴问,才反应过来,是啊,为何?
皇上问完元春,还是对这个林黛玉有些不放心,倒也不是别的,一个女子,再厉害也有限,只是他想知道代云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林如海,只是文官。
贾家,日薄西山。
如果不是看上了林黛玉的家世背景,便是看上了这个人。
李玉看皇上有些烦闷,便小声提醒:“皇上,您可还记得宝贵人是贤德贵妃的两姨表妹,算来和林姑娘也沾点亲戚关系,宝贵人入宫晚,说不定识得林姑娘,可否要......?”
皇上也想起来了:“呵,贾王薛史,这几家,确实沾泥带水。正好,看看宝贵人去。”
于是,皇上又来了永和宫。
宝钗的肚子已经颇显怀,冬日穿的多,显得更丰腴。
宝钗知道皇上来了,倒不惊讶,她不像元春,在宫里多年竟没几个耳目。
乾清宫的事才发生,一炷香的功夫宝钗便知道了。
至此,宝钗又想起了黛玉信上的话:若人问及,但言貌美体弱,恐难长久。
原来应在这里。
宝钗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又有些酸。
做姑娘的时候,她不羡慕林家满门清贵,高官厚禄,她羡慕黛玉父慈母爱,弟弟乖顺。
如今她成了有孕的贵人,明明在最尊贵的宫室里,操心的却是每日吃食是否干净,走的路面是否平整,如何才能平安生产......
甚至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争一点点皇上的偏爱。
黛玉却轻轻松松成为世子妃,不久的将来,便是大清最尊贵的亲王妃。
凭什么呢?
宝钗的肚子突然动了一下,她以为孩子听到了她的心声,母子连心,和她一样被这一点恶意吓住了。
忙抚住肚子,默默安慰:不要怕,不要怕,只是一时想左了。我和黛玉既是亲戚,又是手帕交。她成了亲王妃,对咱们母子只有益处,我不会争一时意气。
如此,待皇上来了,宝钗也娴静一如往常,正拿了一个圆圆的小绣棚,在做针线活。
有名,也有权。
这其中固然有先帝们叮嘱要善待礼亲王后人的原因。
也有几任礼亲王忠于朝廷,兢兢业业的功劳。
可更令人眼红的是,礼亲王府看起来运气特别好。
就拿现任礼亲王代沛来说,还没即位的时候,其父代兴文与当时的太子胤礽可不太对付。
胤礽甚至丢下话:“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这十年是什么意思,有心人自然明白,要等登基后再收拾礼亲王。
可是还没到十年,胤礽便被废了。等十年到了,胤礽已经复立后又被废,彻底起不来了。
代沛不像历任礼亲王那般出色,略通文武却不精,身体还不太好。
众人又道:“风水轮流转,坟头不会一直冒青烟。”
可谁知代沛生了个才华卓绝的儿子,虽不在外扬名,可谁不知道代云舟十三四岁就开始打点王府了,代沛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遭到更多人羡慕。
更有甚者,代云舟替父来京城朝贺之际,有贵女见了一面,如惊鸿之瞥,便要嫁到云川去。
今日,众人看着代云舟风尘仆仆却依旧沉稳地走过来,甚至因刚下战场,颇像一柄刚回鞘的利刃。
亲王们的心又碎了。
“不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祖宗保佑吗,为什么我儿子就在遛鸟、斗鸡、逛园子、打架呢?”
皇上看着也颇为惋惜:若是我儿子就好了。
惋惜归惋惜,皇上面上却不显,直接令人把代云舟的高低桌安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左侧下首。
皇上先问候了礼亲王身体如何,得知是老毛病的时候,还感慨了下,上次见面已是数年前,要保重身子,争取早些相聚。
又问了代云舟这一路奔波,在京城过了正月再走不迟。
皇上嘘寒问暖,和蔼地像是代云舟的亲伯父,一点也不像一年见不到一次,根本不熟的样子......
林如海在殿侧站着,心里默默想:说这些,不如把人家军饷给还了实在。
哪知皇上像是听到了臣子的心声,先开口了:“云舟,此回立了大功,想好要什么赏赐了吗?”
林如海猛跳了一下的心又收回了肚子:要是皇上能听到自己心里的蛐蛐叫,就麻烦了,还好还好。
不过,偿还垫付军饷,怎么就成赏赐了?还得是皇上......
只见代云舟起身,撩起袍子,跪地朗声道:“蒙皇上洪福,今战事速平。臣确实有一事相求,愿以军功,换皇帝恩典,求皇上赐婚。”
乾清宫又安静下来,众人心里却翻腾起来了。
“拿军饷换赐婚,这就是传说中的要美人不要江山?”
“是哪家的姑娘,今日就要名躁京城了。”
林如海也在腹诽:这位姑娘为朝廷赚了这么一大笔,说是和亲都不为过。
忽的看到张廷玉也往前靠了靠,以为他没听清,想进一步靠近八卦现场,便好心往旁边挪了挪,还笑着拱了拱手。
角落里,北静郡王却有些如坐针毡了,他今天起了个头,怎么礼亲王世子也要赐婚?
有些看热闹的人遥遥冲他举杯,别以为他不知道什么意思,代云舟拿军功换赐婚,这是讽刺他脸皮厚,靠嘴皮子求娶侧妃呢。
而皇上乍然一惊之下,又有些好笑:不愧是年少轻狂,不过,也算是一桩好事。
便更和蔼地问道:“不知是哪家的女儿?”
代云舟低头,却仍朗声:“是鸿胪寺卿林如海林大人的嫡女,林黛玉林姑娘,愿皇上成全。”
林如海还以为这段时间太忙了,出现了幻听。
身后的张廷玉却借着殿侧昏暗,众人还没找到林如海之前,小声在林如海耳边说:“不要拒绝,云舟和黛玉说好了。”
林如海有些愣住,即便抗旨不从,也不让黛玉“和亲”的念头还没蹿起来,就在张廷玉的提醒中疯狂摇摆。
他有些难以置信,这可是张廷玉大人,他能和礼亲王世子勾结起来坑黛玉?
但那句“和黛玉说好的”又让他不敢贸然反对,万一黛玉真的知晓,他不能坑了自己女儿......
当众人目光找到殿侧的林如海时,张廷玉已经悄悄退后了。
大家只看到一向稳重又飘逸的林大人,呆呆地站在那,此时的表情有些难言,既惊讶,又生气......
皇上也看到了,看样子不是提前勾兑好的,便略略放心,只有些疑惑地问代云舟:“云舟甚少来京城,怎么忽地就求娶林家嫡女?”
果然问这个问题,代云舟之前已预料到,按照想好的说辞回复道:“回禀皇上,云舟至今还未大婚,原因之一是有云游道士说过,臣不宜早婚,要过了弱冠之年才可婚配,父王母妃都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原因之二是臣一直觉得男子志在四方,不必有羁绊。这样一来,倒是达成一致。
道士还说到云川之地未有臣之良配,可往北去,找生辰在花朝节的女子。
本也不以为意,但去岁来朝见,偶然惊鸿一瞥见到一女子,一见倾心。”
代云舟朝林如海的方向作了一揖:“自然未敢惊动姑娘,云舟私下查探,才知是林府千金。
又得知林姑娘生辰恰好在花朝节,方信道士所言不虚。
在来京之前,我已和父王母妃请示过,愿以十足的诚意,求娶林姑娘为世子妃。
也请林大人放心,云舟心悦林姑娘,除林姑娘外,再不会娶纳她人。”
林如海有些相信张廷玉的话了,代云舟把此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丝毫没有损害黛玉的名声。
把黛玉的名、姓、父亲说的明明白白,是怕迷迷糊糊换个人指给他。
又当着宗亲许诺,即便日后他要反悔,也有些难度。
只是,这毕竟是黛玉的终生大事......
皇上却没给林如海犹豫的时间:“既如此,便是一段佳话,明日李玉便到林爱卿府上赐婚。”
代云舟乖觉,立刻叩谢皇恩。
一时间大殿里赞声不绝。
称赞皇上成人之美的,祝贺代云舟心愿得成的,恭喜林如海喜得佳婿的,甚至问林如海小儿子多大年纪的络绎不绝。
无人留意的角落,北静郡王的脸白了又青,青了又白,只恨恨地饮尽了杯中酒。
筵席散去,皇上先令人召了贤德贵妃过来,元春很是惊喜,明日是她的生辰,皇上从未记得,今日怎会忽然记得?
抱琴觉得事非寻常,但不愿搅了元春的喜悦之情,便快快地帮元春梳妆。
“臣妾拜见皇上。”等元春到了,皇上正斜靠在榻上,有两个小宫女跪在一旁轻轻敲打按摩。
“你来了。”皇上抬眼,看到元春。“向贵妃打听一个人,林如海家的女儿,你见过吗?”
元春一愣,也许是这愣神有些明显,皇上微微不悦:“听不懂朕说话?”
元春忙跪了:“皇上恕罪,林如海大人是臣妾姑丈,他的女儿,该是叫黛玉......但臣妾入宫多年,不曾见过。臣妾回母家省亲的时候,也只隐约听说黛玉和弟弟,身子都不甚康健,她们当时远在扬州城,臣妾便没多问。”
皇上随意点点头:“如此便罢了,外头风大,回宫的路上慢点。”
元春便行了礼,又坐着来时的小轿回去了。路上不敢出声,回到宫里,才抱着抱琴哭起来:“我不该有什么妄想,但你也看到了,皇上他对我,真真一点情意都没有。”
抱琴给元春拭泪,待元春哭累了,抱琴才问:“主子,皇上为何问林家表小姐?”
元春刚才沉浸在皇上对自己冷淡的悲切情绪中,听抱琴问,才反应过来,是啊,为何?
皇上问完元春,还是对这个林黛玉有些不放心,倒也不是别的,一个女子,再厉害也有限,只是他想知道代云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林如海,只是文官。
贾家,日薄西山。
如果不是看上了林黛玉的家世背景,便是看上了这个人。
李玉看皇上有些烦闷,便小声提醒:“皇上,您可还记得宝贵人是贤德贵妃的两姨表妹,算来和林姑娘也沾点亲戚关系,宝贵人入宫晚,说不定识得林姑娘,可否要......?”
皇上也想起来了:“呵,贾王薛史,这几家,确实沾泥带水。正好,看看宝贵人去。”
于是,皇上又来了永和宫。
宝钗的肚子已经颇显怀,冬日穿的多,显得更丰腴。
宝钗知道皇上来了,倒不惊讶,她不像元春,在宫里多年竟没几个耳目。
乾清宫的事才发生,一炷香的功夫宝钗便知道了。
至此,宝钗又想起了黛玉信上的话:若人问及,但言貌美体弱,恐难长久。
原来应在这里。
宝钗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又有些酸。
做姑娘的时候,她不羡慕林家满门清贵,高官厚禄,她羡慕黛玉父慈母爱,弟弟乖顺。
如今她成了有孕的贵人,明明在最尊贵的宫室里,操心的却是每日吃食是否干净,走的路面是否平整,如何才能平安生产......
甚至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争一点点皇上的偏爱。
黛玉却轻轻松松成为世子妃,不久的将来,便是大清最尊贵的亲王妃。
凭什么呢?
宝钗的肚子突然动了一下,她以为孩子听到了她的心声,母子连心,和她一样被这一点恶意吓住了。
忙抚住肚子,默默安慰:不要怕,不要怕,只是一时想左了。我和黛玉既是亲戚,又是手帕交。她成了亲王妃,对咱们母子只有益处,我不会争一时意气。
如此,待皇上来了,宝钗也娴静一如往常,正拿了一个圆圆的小绣棚,在做针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