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其实拿不准金陵甄家和贾家是什么关系,她在刚刚飞速调取记忆的时候,脑海里就一句话:
贾宝玉是假的,那甄宝玉是真的吗?
在这里,黛玉只有一回跟着贾敏去贾府做客的时候,边端坐喝茶,边听贾母和贾敏聊天。
贾母便提起宝玉现在在诗书一事上还不太开窍,又有些羡慕地说贾府有一门老亲和世交,在金陵。金陵甄家比贾家还要显贵一二,可巧他们家孙子也叫宝玉,小时候淘气异常,但不知怎么回事忽然幡然醒悟,立志要读书考取功名。
“不知他们家有什么好办法,下回我见了老姊妹一定要好好问问。”
鸳鸯还笑着打趣,说老祖宗光看着甄宝玉现在好,忘了他小时候比宝玉还顽劣不少呢。说不定宝玉哪天也一样,要考个状元回来让老祖宗高兴高兴呢。
黛玉便是那会儿,记住了甄宝玉这个名字。
“贾府这门亲戚,我并不熟悉。只偶然听闻金陵甄家一个小名唤宝玉的,博览群书,尤擅戏文和小说。
刚刚亏你提醒,既然甄家与贾家来往极亲热,说不定哪日也被牵连。世家争气的子弟并不多,且擅写诗文的尤少。若能被世子救下,为世子所用,岂不是一桩好事?”
黛玉心里没底,说得倒还是合情合理。
代云舟虽不知道黛玉何以忽然提到这甄宝玉,即便心里有疑问,还是觉得黛玉总有她的道理。
便应着:“金陵离得远,你说的这甄家,是不是江宁织造甄应嘉他家?
他家与贾家亲密,我说一人你便知道了,北静郡王妃便是甄家嫡二姑娘,不过我倒不知他家也有子弟唤作宝玉。
甄家与北静王绑的比贾家还要紧,确实岌岌可危,不过你不用操心,我令金陵书田的掌柜先摸清甄宝玉的底细,若真腹有诗书。甄家出事,便设法救下他来。可好?”
黛玉看着代云舟有应必答,并不多问,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多谢世子,我现在还厘不清,等我想明白了,再和你解释。”
代云舟终于伸手摸了摸黛玉的发髻:“无妨。”
日子便在这纷繁中飞速地溜走。
终于有人在朝堂上蛐蛐代云舟了,只道藩王世子早该回封地,即使年内娶妻,往返一趟不便,但也不能滞留太久吧?
藩王原不应出封地,焉知求娶京城贵女是不是原本就是礼亲王府的谋划,意图不轨?
说这话的人立刻被摁下去了,但因他官小位卑,众人都知道他是替旁人发声。
皇上一副慈爱模样,说礼亲王府的忠心岂能容人置喙,不过祖宗规矩不可废,体谅代云舟往返不易,便早日带人回云川完婚罢。
许是对林如海一家多少有些愧疚,林家人丁稀薄,统共两个孩子,还把其中一个给一竿子支到千里之外,于是特准林如海隔年请一回往返云川的探亲假,又赏赐了不少东西,倒算是意外之喜。
于是林府七七八八收拾好的嫁妆,马上就派上了用场。要先把嫁妆运过去,发嫁的这一日,即便因路途遥远用马车运送,披挂红绸的马车,竟绵延了十里。马车的四周还有礼亲王府的亲兵护卫。
京城宽阔的街道两侧,众人争相探头张望,虽看不到全貌,但露出的边边角角,也叫人看得十分艳羡。
直道礼亲王府放定的派头已是极大,没想到林家嫁女的气势也不遑多让,已是多年没见过如此场面,说是公主出嫁也使得。
于是不太经常在人前露面的林黛玉,这几个月经过了赐婚、放定、发嫁几件事,果然名噪京城。
贾敏带着黛玉到贾府向老祖宗辞行,还好贾府有分寸,此回一路上也没碰到外男,只几个正经主子接待。
不过月余未见,黛玉觉得贾母和王夫人,仿佛都苍老了一些。
众人的态度十分恭敬,这恭敬之中也多了一些疏离,自是难免。
黛玉留意到王熙凤,虽沉默少言,但眸光时不时看向自己,黛玉只装没看到。
还是王熙凤主动提起:“我的嫁妆里,有一样祖传的镶宝石碧玺芙蓉花簪,花蕊是细小的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花蕾为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实在很美。只是颜色太过娇俏,我已过了那个岁数。
今日看林姑娘娇艳宛若芙蓉花一般,我便想起了它,与姑娘实在相称。
这会儿正巧姑奶奶和夫人、老祖宗吃茶,姑娘跟我去看看可好?算是作嫂嫂的一点心意,给姑娘添妆了。”
黛玉本想婉拒,但看王熙凤一双美目隐隐含了哀求之色,且面上憔悴,与前两年大相径庭。
黛玉心里默叹一声,看长辈们都允许,便扶了月琴,去看看王熙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熙凤自是欣喜,也不用旁人,和平儿两人引着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绕过立着的一个粉油大影壁,来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
迎上来的竟然是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女孩子,虽不甚明艳,却有几分清秀之气。
此时脆生生地喊:“母亲又去哪了,身上不舒服还往外边去...”见到黛玉和月琴才收住了声。
“林姑娘,这是我家巧姐儿,姐儿,叫表姑好。”王熙凤忙向黛玉介绍。
巧姐虽没见过林黛玉,但她毕竟是贾琏与王熙凤的这些年唯一的孩子,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并不怯场。
巧姐只道:“表姑好,你就是母亲常夸赞好看的表姑吧,今日一见,果然母亲没骗我。”和王熙凤的精明不一样,巧姐言辞中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黛玉看了看月琴,后者从身上解下来一个小布袋,里面是黛玉平日出门,随身带的小零嘴儿,一些鲜蒸的红枣、山药、马蹄......
“临时过来,没想到见到巧姐,这几样小零嘴,巧姐不嫌弃,便拿着尝尝吧。”黛玉温和地对巧姐说。
巧姐看了一眼母亲,见她微微颔首,才高高兴兴地收了,谢过表姑。
“你去顽吧,我和你表姑还有些话要说。”
待巧姐走了,屋里只剩下两对主仆四个人的时候,王熙凤和平儿噗通一声便给黛玉跪下了。
“嫂嫂这是何意?”黛玉虽惊讶,但隐隐有预料。
“林姑娘,我名义上是你的表嫂,但今儿却不敢端着嫂嫂的架子。
不是因为王家、贾家式微,而你将成为世子妃,我们地位有悬殊。
而是贾家这些年做了无数对不起你们的事情,我虽不是直接插手,但也目睹了不少,我丈夫也...做了不少混账事。
今日我也不是请求你原谅,只希望我把知道都说出来,我不识字,但,但可以按手印。如果我说的对林姑娘有一丝丝帮助,便好了。”
贾宝玉是假的,那甄宝玉是真的吗?
在这里,黛玉只有一回跟着贾敏去贾府做客的时候,边端坐喝茶,边听贾母和贾敏聊天。
贾母便提起宝玉现在在诗书一事上还不太开窍,又有些羡慕地说贾府有一门老亲和世交,在金陵。金陵甄家比贾家还要显贵一二,可巧他们家孙子也叫宝玉,小时候淘气异常,但不知怎么回事忽然幡然醒悟,立志要读书考取功名。
“不知他们家有什么好办法,下回我见了老姊妹一定要好好问问。”
鸳鸯还笑着打趣,说老祖宗光看着甄宝玉现在好,忘了他小时候比宝玉还顽劣不少呢。说不定宝玉哪天也一样,要考个状元回来让老祖宗高兴高兴呢。
黛玉便是那会儿,记住了甄宝玉这个名字。
“贾府这门亲戚,我并不熟悉。只偶然听闻金陵甄家一个小名唤宝玉的,博览群书,尤擅戏文和小说。
刚刚亏你提醒,既然甄家与贾家来往极亲热,说不定哪日也被牵连。世家争气的子弟并不多,且擅写诗文的尤少。若能被世子救下,为世子所用,岂不是一桩好事?”
黛玉心里没底,说得倒还是合情合理。
代云舟虽不知道黛玉何以忽然提到这甄宝玉,即便心里有疑问,还是觉得黛玉总有她的道理。
便应着:“金陵离得远,你说的这甄家,是不是江宁织造甄应嘉他家?
他家与贾家亲密,我说一人你便知道了,北静郡王妃便是甄家嫡二姑娘,不过我倒不知他家也有子弟唤作宝玉。
甄家与北静王绑的比贾家还要紧,确实岌岌可危,不过你不用操心,我令金陵书田的掌柜先摸清甄宝玉的底细,若真腹有诗书。甄家出事,便设法救下他来。可好?”
黛玉看着代云舟有应必答,并不多问,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多谢世子,我现在还厘不清,等我想明白了,再和你解释。”
代云舟终于伸手摸了摸黛玉的发髻:“无妨。”
日子便在这纷繁中飞速地溜走。
终于有人在朝堂上蛐蛐代云舟了,只道藩王世子早该回封地,即使年内娶妻,往返一趟不便,但也不能滞留太久吧?
藩王原不应出封地,焉知求娶京城贵女是不是原本就是礼亲王府的谋划,意图不轨?
说这话的人立刻被摁下去了,但因他官小位卑,众人都知道他是替旁人发声。
皇上一副慈爱模样,说礼亲王府的忠心岂能容人置喙,不过祖宗规矩不可废,体谅代云舟往返不易,便早日带人回云川完婚罢。
许是对林如海一家多少有些愧疚,林家人丁稀薄,统共两个孩子,还把其中一个给一竿子支到千里之外,于是特准林如海隔年请一回往返云川的探亲假,又赏赐了不少东西,倒算是意外之喜。
于是林府七七八八收拾好的嫁妆,马上就派上了用场。要先把嫁妆运过去,发嫁的这一日,即便因路途遥远用马车运送,披挂红绸的马车,竟绵延了十里。马车的四周还有礼亲王府的亲兵护卫。
京城宽阔的街道两侧,众人争相探头张望,虽看不到全貌,但露出的边边角角,也叫人看得十分艳羡。
直道礼亲王府放定的派头已是极大,没想到林家嫁女的气势也不遑多让,已是多年没见过如此场面,说是公主出嫁也使得。
于是不太经常在人前露面的林黛玉,这几个月经过了赐婚、放定、发嫁几件事,果然名噪京城。
贾敏带着黛玉到贾府向老祖宗辞行,还好贾府有分寸,此回一路上也没碰到外男,只几个正经主子接待。
不过月余未见,黛玉觉得贾母和王夫人,仿佛都苍老了一些。
众人的态度十分恭敬,这恭敬之中也多了一些疏离,自是难免。
黛玉留意到王熙凤,虽沉默少言,但眸光时不时看向自己,黛玉只装没看到。
还是王熙凤主动提起:“我的嫁妆里,有一样祖传的镶宝石碧玺芙蓉花簪,花蕊是细小的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花蕾为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实在很美。只是颜色太过娇俏,我已过了那个岁数。
今日看林姑娘娇艳宛若芙蓉花一般,我便想起了它,与姑娘实在相称。
这会儿正巧姑奶奶和夫人、老祖宗吃茶,姑娘跟我去看看可好?算是作嫂嫂的一点心意,给姑娘添妆了。”
黛玉本想婉拒,但看王熙凤一双美目隐隐含了哀求之色,且面上憔悴,与前两年大相径庭。
黛玉心里默叹一声,看长辈们都允许,便扶了月琴,去看看王熙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熙凤自是欣喜,也不用旁人,和平儿两人引着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绕过立着的一个粉油大影壁,来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
迎上来的竟然是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女孩子,虽不甚明艳,却有几分清秀之气。
此时脆生生地喊:“母亲又去哪了,身上不舒服还往外边去...”见到黛玉和月琴才收住了声。
“林姑娘,这是我家巧姐儿,姐儿,叫表姑好。”王熙凤忙向黛玉介绍。
巧姐虽没见过林黛玉,但她毕竟是贾琏与王熙凤的这些年唯一的孩子,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并不怯场。
巧姐只道:“表姑好,你就是母亲常夸赞好看的表姑吧,今日一见,果然母亲没骗我。”和王熙凤的精明不一样,巧姐言辞中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黛玉看了看月琴,后者从身上解下来一个小布袋,里面是黛玉平日出门,随身带的小零嘴儿,一些鲜蒸的红枣、山药、马蹄......
“临时过来,没想到见到巧姐,这几样小零嘴,巧姐不嫌弃,便拿着尝尝吧。”黛玉温和地对巧姐说。
巧姐看了一眼母亲,见她微微颔首,才高高兴兴地收了,谢过表姑。
“你去顽吧,我和你表姑还有些话要说。”
待巧姐走了,屋里只剩下两对主仆四个人的时候,王熙凤和平儿噗通一声便给黛玉跪下了。
“嫂嫂这是何意?”黛玉虽惊讶,但隐隐有预料。
“林姑娘,我名义上是你的表嫂,但今儿却不敢端着嫂嫂的架子。
不是因为王家、贾家式微,而你将成为世子妃,我们地位有悬殊。
而是贾家这些年做了无数对不起你们的事情,我虽不是直接插手,但也目睹了不少,我丈夫也...做了不少混账事。
今日我也不是请求你原谅,只希望我把知道都说出来,我不识字,但,但可以按手印。如果我说的对林姑娘有一丝丝帮助,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