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袭人还是晴雯,都是大观园的风云人物。
平日里谁吹些风得了伤寒,立了什么功,得了哪个主子赏,甚至家里人来找了,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而今她们的退场被掩盖在人人自危的巨大风波之下,显得有些沉寂和仓惶。
麝月一跃而上,成了怡红院唯一的大丫鬟,这连麝月自己也始料未及。
还是有人悄没声儿地问麝月,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两位突然就走了?
麝月是袭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平日就小心谨慎,此时也不说什么,只推说不知道。
若对方是麝月不敢得罪狠了的人,再紧紧追问,想知道袭人和晴雯到底去哪里了。
麝月便会犹豫着说,料想是求了恩典出去嫁人了,但这事不保真,只是猜测。人家再不信,问嫁的人是谁,麝月便怎么也不肯开口了。
不过麝月把隐隐听闻的和自己所见的结合起来,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猜测。
晴雯要走的理由,她偷偷听到了。
而袭人,也许就是冒然闯入了宝玉和晴雯的谈话之中,才被牵连。
虽然麝月不知道袭人做了什么惹怒宝玉的事情,但旁观者清,宝玉这两年待袭人,越发不如以前。
只是宝玉待人温和,嘴上又抹了蜜,对着女孩子惯会说好话。
八抬大轿迎人进门的诺言,光麝月知晓的,宝玉便许出去两三个。
可惜袭人被哄得晕头转向,看不清自己的地位,有些飘了。
飘就飘吧,谁还没点野心呢?麝月暗暗地想,但有野心也不该害人。
袭人在本分的外表下,明里暗里,还是坑害了几个姐妹的。
走了的大丫鬟茜雪,不过一碗不值当的枫露茶,人就被撵走了。
怡红院大丫鬟缺了一个,虽说过了一阵袭人才被王夫人从老祖宗处转过来,名正言顺地成了宝玉院子里的人。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总有人会有想法。
麝月自认笨笨的,连她都能看出的事情,别人一定也能看得出。
比如李嬷嬷,人虽糊涂,但有一句话说的并不算错:怡红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此回的苦果不一定是当下的原因造成,但有果必有因。
这因种了多久,怎么就从小小的种子长成无法拔根而起的参天芥蒂,谁也不知道。
麝月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不要有非分之想,老老实实服侍宝玉和湘云,能衣食无忧,不做太多重活,便谢天谢地了。
黛玉听说这件事,还是紫鹃带来的消息。
紫鹃只说有一个以前贾府的姐妹,从贾府离开后,找到了紫鹃,请紫鹃帮帮忙。
“还有人要假成亲?”春莺今日服侍在侧,她和紫鹃也相熟了,此时便一脸惊讶地问紫鹃。
“可不是么,我也劝她,不能着急忙慌地找婆家,嫁的是人是鬼都不知道。可是,她却不能不找婆家...”紫鹃解释道。
春莺更听不明白了:“既已出府,拿到身契,便是自由身,怎么就不得不找婆家?难道是家里人逼着要定亲换彩礼?”
“倒也不是,她和我一样,都是被爹娘卖进贾府的,恩断义绝,不会出来找爹娘。”紫鹃一看三言两语说不明白,索性从头和黛玉、春莺讲起。
紫鹃刚起了个头,说她两个自小在一处,都是贾母院子里的小丫鬟,后来一起成了二等丫鬟...
再后来,因她生得好,针线活也好,便被拨到宝玉的院子里,成了大丫鬟。
黛玉打断了紫鹃:“你说的这个人,可是晴雯?”
紫鹃连连颔首,黛玉晓得晴雯,便好说多了。
春莺心下疑惑,她们仿佛并未见过这个叫晴雯的丫鬟,黛玉何以知道?
不过春莺转瞬又转过了弯,可能是月琴或芳红陪着姑娘去贾府的时候见过的。
紫鹃叹道:“正是晴雯,说来这事荒唐。自打年前,晴雯就觉得宝玉是靠不住的,趁着这回贾府要散人,晴雯唬着宝玉,说宝玉引了人来,要纳她为妾,不然就告诉二老爷宝玉在外头乱说话,让宝玉挨训挨板子。
宝玉上回被打得怕了,又在气头上。恰好袭人给撞上了,宝玉便话赶着话,说人家要他那里顶尖儿的丫鬟给人做妾。
既然晴雯宁可走了也不愿意,那这院子里谁也越不过去的袭人,就该顶上。
哪知袭人想了半天,也不知是赌气还是真情愿,竟然真的要出府去,给人做妾...
宝玉下不来台,干脆找了一个相熟的朋友,让人家纳了袭人...”
春莺看紫鹃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也附和道:“宝玉这也是小孩子家心性了,即使是纳妾,也得人家家里头长辈愿意,无缘无故带个人回去算什么事?”
紫鹃默了一默,似是在想怎么说,半晌才道:“可是巧了,这人家里头无父无母,是个唱戏的,据说还是个名角儿,名字我倒记不得了。
他和宝玉熟识,只道姑娘家不挑剔自己就罢了,他就想找个媳妇好好过平淡的日子,不想纳妾。
之前就悄悄地在离城十里的紫檀堡置买了房舍。听闻是宝玉处的大丫鬟,倒十分乐意。所以不知袭人这一桩算不算是喜事呢?”
时人阶级分明,士、农、工、商都属于良民,这之外还有贱民。
但,哪怕在贱民之列,戏子也属于末流。
这才有了紫鹃的一问,他虽是戏子,还不如庄稼人和走卒商贩。但袭人嫁过去是正头娘子而非姨娘,上无长辈侍奉,左右无妯娌拉扯,家里还略有薄产。算不算喜事一桩?
黛玉虽只在一旁听紫鹃和春莺絮絮叨叨八卦,心里却浮现了一个名字:蒋玉菡。
蒋玉菡,应该就是他了。
没想到很多事变了,也有很多事在原来的轨道。
只见紫鹃轻轻拍了拍手:“都怪春莺,把我拐偏了。我要和姑娘说晴雯呢,怎么就拐到袭人那里去了。
晴雯她出府的时候,旁的不说,只带出来了自己的贴身衣裳,连稍稍厚一点的秋冬衣裳都被扣走了,还是麝月心地好,悄悄给了晴雯几吊钱。
晴雯就靠着这几吊钱,偷偷赁了住处,又买了两件粗布衣裳换着穿。落了脚之后,把贴身衣物都卖了,这才手里宽裕些。
又差街上的孩子送了个口信给麝月,请她转告宝玉,说她已经逃到外地去嫁人了,贵人找不到她,也请宝玉也别再惦记。”
黛玉问道:“既然她不想让人知道,怎地到了你这?”
紫鹃稍稍有些羞赧,她现和义父义母一起住在陶怡居附近,如今生活富足,家人和睦,都是黛玉的恩典。
紫鹃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平日里谁吹些风得了伤寒,立了什么功,得了哪个主子赏,甚至家里人来找了,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而今她们的退场被掩盖在人人自危的巨大风波之下,显得有些沉寂和仓惶。
麝月一跃而上,成了怡红院唯一的大丫鬟,这连麝月自己也始料未及。
还是有人悄没声儿地问麝月,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两位突然就走了?
麝月是袭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平日就小心谨慎,此时也不说什么,只推说不知道。
若对方是麝月不敢得罪狠了的人,再紧紧追问,想知道袭人和晴雯到底去哪里了。
麝月便会犹豫着说,料想是求了恩典出去嫁人了,但这事不保真,只是猜测。人家再不信,问嫁的人是谁,麝月便怎么也不肯开口了。
不过麝月把隐隐听闻的和自己所见的结合起来,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猜测。
晴雯要走的理由,她偷偷听到了。
而袭人,也许就是冒然闯入了宝玉和晴雯的谈话之中,才被牵连。
虽然麝月不知道袭人做了什么惹怒宝玉的事情,但旁观者清,宝玉这两年待袭人,越发不如以前。
只是宝玉待人温和,嘴上又抹了蜜,对着女孩子惯会说好话。
八抬大轿迎人进门的诺言,光麝月知晓的,宝玉便许出去两三个。
可惜袭人被哄得晕头转向,看不清自己的地位,有些飘了。
飘就飘吧,谁还没点野心呢?麝月暗暗地想,但有野心也不该害人。
袭人在本分的外表下,明里暗里,还是坑害了几个姐妹的。
走了的大丫鬟茜雪,不过一碗不值当的枫露茶,人就被撵走了。
怡红院大丫鬟缺了一个,虽说过了一阵袭人才被王夫人从老祖宗处转过来,名正言顺地成了宝玉院子里的人。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总有人会有想法。
麝月自认笨笨的,连她都能看出的事情,别人一定也能看得出。
比如李嬷嬷,人虽糊涂,但有一句话说的并不算错:怡红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此回的苦果不一定是当下的原因造成,但有果必有因。
这因种了多久,怎么就从小小的种子长成无法拔根而起的参天芥蒂,谁也不知道。
麝月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不要有非分之想,老老实实服侍宝玉和湘云,能衣食无忧,不做太多重活,便谢天谢地了。
黛玉听说这件事,还是紫鹃带来的消息。
紫鹃只说有一个以前贾府的姐妹,从贾府离开后,找到了紫鹃,请紫鹃帮帮忙。
“还有人要假成亲?”春莺今日服侍在侧,她和紫鹃也相熟了,此时便一脸惊讶地问紫鹃。
“可不是么,我也劝她,不能着急忙慌地找婆家,嫁的是人是鬼都不知道。可是,她却不能不找婆家...”紫鹃解释道。
春莺更听不明白了:“既已出府,拿到身契,便是自由身,怎么就不得不找婆家?难道是家里人逼着要定亲换彩礼?”
“倒也不是,她和我一样,都是被爹娘卖进贾府的,恩断义绝,不会出来找爹娘。”紫鹃一看三言两语说不明白,索性从头和黛玉、春莺讲起。
紫鹃刚起了个头,说她两个自小在一处,都是贾母院子里的小丫鬟,后来一起成了二等丫鬟...
再后来,因她生得好,针线活也好,便被拨到宝玉的院子里,成了大丫鬟。
黛玉打断了紫鹃:“你说的这个人,可是晴雯?”
紫鹃连连颔首,黛玉晓得晴雯,便好说多了。
春莺心下疑惑,她们仿佛并未见过这个叫晴雯的丫鬟,黛玉何以知道?
不过春莺转瞬又转过了弯,可能是月琴或芳红陪着姑娘去贾府的时候见过的。
紫鹃叹道:“正是晴雯,说来这事荒唐。自打年前,晴雯就觉得宝玉是靠不住的,趁着这回贾府要散人,晴雯唬着宝玉,说宝玉引了人来,要纳她为妾,不然就告诉二老爷宝玉在外头乱说话,让宝玉挨训挨板子。
宝玉上回被打得怕了,又在气头上。恰好袭人给撞上了,宝玉便话赶着话,说人家要他那里顶尖儿的丫鬟给人做妾。
既然晴雯宁可走了也不愿意,那这院子里谁也越不过去的袭人,就该顶上。
哪知袭人想了半天,也不知是赌气还是真情愿,竟然真的要出府去,给人做妾...
宝玉下不来台,干脆找了一个相熟的朋友,让人家纳了袭人...”
春莺看紫鹃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也附和道:“宝玉这也是小孩子家心性了,即使是纳妾,也得人家家里头长辈愿意,无缘无故带个人回去算什么事?”
紫鹃默了一默,似是在想怎么说,半晌才道:“可是巧了,这人家里头无父无母,是个唱戏的,据说还是个名角儿,名字我倒记不得了。
他和宝玉熟识,只道姑娘家不挑剔自己就罢了,他就想找个媳妇好好过平淡的日子,不想纳妾。
之前就悄悄地在离城十里的紫檀堡置买了房舍。听闻是宝玉处的大丫鬟,倒十分乐意。所以不知袭人这一桩算不算是喜事呢?”
时人阶级分明,士、农、工、商都属于良民,这之外还有贱民。
但,哪怕在贱民之列,戏子也属于末流。
这才有了紫鹃的一问,他虽是戏子,还不如庄稼人和走卒商贩。但袭人嫁过去是正头娘子而非姨娘,上无长辈侍奉,左右无妯娌拉扯,家里还略有薄产。算不算喜事一桩?
黛玉虽只在一旁听紫鹃和春莺絮絮叨叨八卦,心里却浮现了一个名字:蒋玉菡。
蒋玉菡,应该就是他了。
没想到很多事变了,也有很多事在原来的轨道。
只见紫鹃轻轻拍了拍手:“都怪春莺,把我拐偏了。我要和姑娘说晴雯呢,怎么就拐到袭人那里去了。
晴雯她出府的时候,旁的不说,只带出来了自己的贴身衣裳,连稍稍厚一点的秋冬衣裳都被扣走了,还是麝月心地好,悄悄给了晴雯几吊钱。
晴雯就靠着这几吊钱,偷偷赁了住处,又买了两件粗布衣裳换着穿。落了脚之后,把贴身衣物都卖了,这才手里宽裕些。
又差街上的孩子送了个口信给麝月,请她转告宝玉,说她已经逃到外地去嫁人了,贵人找不到她,也请宝玉也别再惦记。”
黛玉问道:“既然她不想让人知道,怎地到了你这?”
紫鹃稍稍有些羞赧,她现和义父义母一起住在陶怡居附近,如今生活富足,家人和睦,都是黛玉的恩典。
紫鹃有些不好意思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