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六十三年。

    日本,东海岸。

    当船只启航后,赵昕也就没什么好做的了。

    接下来也只能是等待他们回来的消息了。

    不过如果是回来的话,他们回来的着陆点,也大概是在台湾、小宋岛一带吧。

    这是经过各种测量推算后,所得出的答案。

    而有一说一。

    这日本虽说女的长得还行,而且穿衣打扮,也开始颇有些宋风了。

    看着倒是赏心悦目。

    可这里物资匮乏,还不如赵昕在三佛齐、在印度呢。

    在三佛齐,在印度,赵昕好歹还能实现水果自由,牛肉、羊肉、猪肉自由。

    在这里的话,只能是吃豆腐跟鱼,当然,中国人不管到了那里,都肯定会开发出更多的菜式。

    像是一些油炸的食品,这边也开始多了起来。

    只是……

    相比起其他地方,还是要差得多。

    因此……

    在综合了这两种因素后,赵昕接下来,也是不打算再在日本长待了。

    在船启航后,又过了数月,赵昕便向赵熙提出了返回大宋的想法。

    赵熙也是领着所有日本大臣,目送赵昕离开。

    等赵昕回到许昌,已经是这一年的年末。

    随后……

    赵昕也是把出海的资料,向整个科学院的所有人公开。

    顺便……

    再复抄一份,然后送往幽州。

    其实现如今的大宋,赵哲也不怎么管事了。

    或许是受到了赵昕的感染了吧。

    所以……

    政事开始交给皇孙去处理。

    当然!

    赵哲也是在信中表示,如果是赵昕的信,他一定会亲自看,而且,有什么事,也会让赵立去亲自处理。

    耶律撒葛只十年前,就已经是去世。

    所幸赵哲也没有因为耶律撒葛只的去世,就对其他的妃子过于偏宠。

    因此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什么足以动摇国本的事。

    回到许昌后,赵昕也是继续干正事。

    首先……

    是观看、浏览他离开这么多年以后,大宋所取得的各项物理、化学、数学等各方面上的成就。

    其次……

    也是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可以补充的。

    你比如说载人航天技术。

    虽说现在不一定能实现,可赵昕必须给他们开个题。

    海洋算什么,星辰大海,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而且……

    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优势很大。

    不过既然提到了载人航天技术,那就不得不提到无线电。

    具体无线电的原理,讲道理,你上街随便问一个人,应该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都不清楚。

    只不过……

    这也并不妨碍赵昕把这个单独拿出来,进行一番讲解。

    甚至……

    接下来跟众人一起配合,做出大宋世界上第一个碳精话筒。

    虽说现在还没有橡胶,但也不是说不能拿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进行绝缘。

    毕竟……

    就只是个实验室的产品。

    有了碳精话筒,还得有扬声器。

    赵昕也跟众人一起发明了扬声器。

    但还是那句话,如今只是实验室的产品,只能说,从原理上,以及技术可行性上,都验证了可以这么做。

    但离真正的实用化,市场化,还远远不够。

    比如说,你如何才能批量地生产磁铁,比如说,你如何才能让电线裸露在外,而不被环境所干扰。

    还有,如何提升音质,如何控制音量等等。

    对于大宋一些已经出现了的东西,比如说电灯。

    赵昕也促使其进行了一番改进。

    比如说……

    从前都是拿一烧就断的材料。

    现在……

    赵昕可以让他们改用竹子纤维碳化。

    由于碳可以耐受3550摄氏度的高温,因此,完全可以拿来充当电灯灯芯。

    只能说……

    当竹丝电灯做出来的那一刻,所有科学院的人都傻眼了。

    要是赵昕会读心术的话,那这些人的心中肯定都是那两个字,‘我靠!还能这么做?’

    当然!

    之所以赵昕能够取得这些成就,这都离不开这些年来,科学院的人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发电的技术。

    若是没有这个大前提,赵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最终……

    经过实验,灯泡足足亮了差不多快有两个月,不到两个月,灯丝这才被烧断。

    讲道理!

    若是这个一旦被铺开,那蜡烛直接就会被干废。

    只是……

    现如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可靠的电力传输系统。

    以及比较大功率的发电系统。

    所以……

    赵昕直接提出了水电、火电跟风电。

    同时……

    再把汽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也给稍稍地讲了出来。

    还做了一番汽轮机的工作效率的实验。

    以及对大宋的将来的发展的设想。

    科学院的人在上完了赵昕的课后,看赵昕那目光,都是直勾勾的,可以说是丝毫不带掩饰的崇拜。

    而赵昕在分享完了这些知识后,也是在想。

    要不要进一步地扩大这些知识的传播范围。

    毕竟……

    就光科学院这几千,一万人的。

    肯定不够。

    而且……

    他们当中相当多的一些人,其实也都是没什么天赋的。

    当然!

    赵昕现在就先不做了。

    不过……

    他会把这个想法,传达给自己的后世子孙。

    当赵昕所说的东西,传至赵哲,还有皇孙赵立那。

    两人也都傻了眼。

    他的爹爹,他的皇祖父,把这个世界的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然后是蒸汽时代,以及电气时代,最后是信息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

    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不过他们赵家,自然要做每一个时代发起者以及最后的既得利益者的。

    这就要求赵家的皇室,要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都必须拿到国家战略的级别来看待。

    这么多年过去了。

    虽说大宋的科学知识屡屡有总结,有突破,有新的发现。

    但赵昕并不认为他们就真的把这当成是一回事了。

    正好!

    赵昕借此,可以拿出来鞭策他们,千万不要小看了科学所带来的力量。

    同时……

    还教育他们,要有大局观,要有全球观。

    不要老盯着幽州城一城之内的事,你得想方设法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

    像是三佛齐是什么样的,最近这些年来,都有那些发展。

    你本人不能亲自去看,那你可以让人去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什么的,让画师画出来嘛。

    专门成立一个写实派的画院,把外界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都画下来。

    一年画一次,太过于频繁。

    那你就让人三年、五年画一次。

    说起这个……

    赵昕又想到了照相。

    于是……

    便又给科学院的人,提出了照相的概念。

    不过……

    这个就需要利用到化学的方法了。

    只能是碰运气,看谁能率先发明出来。

    如此……

    大概是在许昌住了半年吧。

    期间,也有跟陈圆圆通信,现在方便多了,也有空闲了。

    自然……

    这信的来往,也就频繁了,而且,赵昕也有动力去写了。

    反正……

    这一路上,是驿马不断,蒸汽机送信不断。

    如今的蒸汽机车,除了大部分拿来运送粮食等货物,也有小部分是拿来运人,以及替人跑腿送一些书信,甚至是寄一些钱财、衣物。

    这些服务,倒不是赵昕所提出来的。

    而是大宋在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上,都是比较开放,而且是善于理财经营的。

    当出现了这么一个玩意以后,这朝堂上的士大夫,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想到这铁路可以这么经营。

    其实……

    你真要说的话,经营铁路是真的有可能会亏钱的。

    那你不想亏钱,同时又不能过分地涨价,那你就得怎么做?

    自然而然,这相关的增值服务,肯定也就会被发明出来。

    现如今……

    从开封到幽州的书信来往也算是十分地方便了,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五日之内,单程送达,十日之内,一个往返。

    赵昕也是充分地利用了这方面的优势。

    每隔几天,就给陈圆圆写信。

    可能是个有幽默笑话。

    又或者是句好不要脸的情话。

    半年时间下来,直接便是把陈圆圆给逗得芳心动荡。

    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泄露的风声,就连陈圆圆都知道,他在朱罗还有两个小妾。

    然后……

    她便吃醋了起来。

    赵昕表示,自己可没有碰过她们。

    而且……

    那朱罗不管男的、女的,都长得黑黢黢的,根本下不了手好吧。

    不信的话,改日让人送个朱罗女子来。

    陈圆圆便回复,你怎么不送你那两个小妾回来呢?

    赵昕也是回道,你想也行,正好可以证明我的清白。

    事实上……

    她也不是真的吃醋。

    她就是想跟赵昕没事找事而已。

    到了这一年的六月。

    小宋岛。

    当一群高丽人在平原上种地的时候,忽然,一艘大船,也是出现在这些高丽人的眼里。

    当然!

    高丽人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只是对于这艘大船的出现,还是颇为感到意外。

    有人来到岛上的消息,很快便上报给了高丽的官员。

    官员立马对其进行款待。

    这艘船上的人,也对这些高丽人,颇感亲切。

    找了一个懂汉语的。

    双方很快便交谈了起来。

    只不过……

    这行人却并没有向对方透露,自己是从美洲回来的。

    只需知道,他们终于都安全地回来了。

    一个个相拥而泣。

    很快……

    船只便又抵达了泉州。

    紧接着……

    从泉州,把消息告知到了朝堂上。

    而朝堂,也把这消息,再转达给了赵昕。

    他们的一艘船,从美洲回来了!

    赵昕就知道,只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肯定是可行的。

    奏疏上,也汇报了他们此次所带回来的东西。

    当然,都是当地土著的音译。

    不过赵昕从奏疏当中的描述,还是可以猜到,他们都带回来了什么。

    有玉米、南瓜、辣椒、红薯,以及还有各种神奇的,见都没有见过的水果。

    船员还跟当地人探讨了一下种植技术。

    只不过……

    回来的太仓促,没学得太仔细。

    但他们留了一艘船在当地,已经在当地建立起了常驻据点以及学习当地人的农作技术。

    所幸当地人,也还算是友好。

    双方之间,目前只进行了贸易,并没有立马便爆发太大的冲突。

    赵昕在得知情况后,也是随后便从许昌,赶往了泉州。

    顺便,还把一些科学院的人,也带了出来。

    如果你在其他科学研究上,没有太大的成就的话,那不妨跟着我一起研究怎么科学地种植、培养美洲作物。

    当赵昕来到泉州的时候,船上的一些种子什么的,都坏了。

    这是因为保存不当所导致的。

    不过还好的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赵昕随后也是根据船员跟当地人所学到的一些零星的知识,对这些东西进行处理。

    什么作物,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便可以进行种植的。

    这立马就可以做准备了。

    而要想更好地把握好这些东西的种植时间,则需要有人在美洲待个至少两三年的时间。

    这也是为何最后只有一艘船回来的原因。

    当然!

    事实上,根据常识都知道。

    一般种东西,不是在春季,就是在秋收以后。

    跟其他的作物一起进行轮作。

    少数的一些作物,也能在夏冬进行种植。

    只不过……

    可能病虫害会多一些,而且产量难以保证,口感也不一定有春秋季节种植那么好。

    赵昕随后也是在泉州,画了一片试验园,去进行尝试。

    同时……

    对回来的人,路上病逝的人以及仍在美洲的人还有他们的家人,进行厚赏。

    当然了!

    这厚赏的钱,肯定是由大宋朝廷出了。

    路上……

    只能说遇到过一些不太好的天气,不过,整个旅程的话,总的来说,也算是有惊无险。

    赵昕倒是生怕他们,去了一趟就不敢去了。

    不过……

    现如今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人家好不容易回来,你总得给时间让他们跟家里人先聚一聚,于是,接下来,这些船员便都各自回家,杀鸡宰鸭,与亲人团聚。

    至于你说下一次出海的话。

    估计最快也得等到下一年了。

    这一年。

    赵昕也是顺利地吃上了南瓜。

    只不过,讲道理……这南瓜的口感并没有后世培养的那些品种那么好吃就是了。

    但也能下饭。

章节目录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噢并收藏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