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梦还是预言
1964年底,容国团受命于女队连败于日本的“危亡之际”,出任国家女队教练。为了打好翻身战,他放弃了休假,废寝忘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训练队伍上面。
他对每一位队员的技战术风格、优缺点都一清二楚,这也为他针对性制定训练计划,在赛场上排兵布阵有如神助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带领下,萦绕在女队头上的失败阴影逐渐散去,中国乒乓球女队成为了一支技术和思想作风都过硬的队伍。
1965年4月,容国团率领中国女队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中以明显优势击败了6次夺冠的日本队,首次捧起考比伦杯,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和混合双打冠军。
可以说,自从容国团出任教练之后,中国女队出场就能拿冠军。
不管是运动员时期的辉煌战绩,还是成为教练之后创下的不败神话,都为容国团成为中国体坛的里程碑式人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颜辞看着哥哥容国团从无名小辈成长为民族英雄,即使退役也没有离开乒坛,他是如此地热爱乒乓球事业,也是如此地热爱自己的祖国。
可是他不会想到,他将在不久之后陷入人生的低谷,被造反派扣上“特务”的帽子,被昔日的队友和队员孤立。
何其荒谬,但在这个混乱的年代,荒唐就是底色。
距离历史上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发动只剩一年,颜辞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以一己之力根本无力改变这段历史,她也无法阻止造反派对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的迫害。
是的,被誉为乒坛三杰的这几人在这段历史中先后含冤自杀,只因他们都是从香港回到祖国,就被造反派扣上莫须有的“叛国”罪名。
什么是历史,过去的事情吗?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事情吗?那颜辞来到这里算什么?既然她可以从未来的时代来到这里,那么原本的历史早就已经改变,所谓的命定轨迹,也可以就此逆转。
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自己将从众人追捧的国家英雄变成人人避之不及的“叛国贼”,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阿珍,你傻了?怎么分不清梦和现实呢?”容国团一头雾水地看着一脸严肃的妹妹。
颜辞毕业之后就到了研究所工作,这几年仍然有不少异性追求她,但都被她以目前工作为主,暂无恋爱想法打发走了。
由于容国团担任教练之后甚至比运动员时期更加忙碌,加上颜辞工作也比较忙,兄妹俩的见面次数较之以往减少了很多,但每到逢年过节一家人还是会聚在一起庆祝。
容国团能感受到妹妹近些年更加稳重了,眉眼之间的愁绪却也更深了。
他曾问过阿珍,得到的回答也只是“工作上的烦心事”,容国团直觉不是如此,但多次询问无果后也只能在日常更加注意妹妹的情绪。
颜辞自然不是被工作上的事烦恼,但她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和容国团开口解释。可是现在时间已然所剩无几,她怕自己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她实在想不到比梦境更好的借口来劝说容国团,荒唐就荒唐吧,起码种下一粒警惕的种子,也算是聊胜于无。
“在梦里,我们国家会经历长达十年的混乱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被异化了。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大批斗活动,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即使亲如兄弟也可能成为带头批斗你的那个人。”
“梦里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陷入了极度混乱的状态,对错是可以混淆的,黑白是可以颠倒的,那是一个毫无秩序的时代”
颜辞用梦境去形容历史上这场混乱,她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当成是疯子,毕竟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而她却言之凿凿地将所谓梦境和未来等同起来,试图让她的亲人规避那潦草惨淡的结局。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体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她无法将这场运动扼杀在摇篮之中,也无法阻止反动派的迫害。
她只能自私地阻拦哥哥结束自己的生命,黑暗的十年很长,但总有见到曙光的那天,她希望哥哥可以熬过这段混乱的时光。
如果反抗没有效果,如果迷茫没有出路,那就等。
或许呢,车到山前必有路。
说不定呢,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死了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哥哥你还记得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吗?那时候我被造谣是走后门,依靠你的关系才进的燕大”
颜辞知道这些话太单薄,太无力了,但她还是想试试。
容国团点头,他当然记得,那时他非常愤怒,阿珍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进入的燕大他再清楚不过,却被那些造谣者轻言否定。
“或许你觉得当时我的冷处理不够妥当,我应该自证清白,以堵住那些人的嘴”
容国团虽然没有出声,但他确实觉得“冷处理”这种做法欠妥,于他而言,名誉胜过生命。
“可是哥哥你知道吗?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使我当时解释了,那些造谣者也只会编织更加离谱的谣言,试图淹没真相。”
“可是对我来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所以很快成绩出来,就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脸”
“或许你现在并不能认可我的观念,我知道哥哥很看重自己的名誉,甚至爱重名誉超过了生命”
“但是哥哥,是非在己,毁誉由人”
“我们心里有一杆尺子丈量我们的言行,就够了,坚守原则和底线并不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不是吗?”
“你的身后还有嫂子,有我和小姨,有阿爸和阿妈,我们会永远坚定地站在你这边,你呢,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
“你答应过我的,哥哥”
容国团觉得现在的妹妹很奇怪,但又很熟悉。对了,就像阿珍还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缠着他答应要陪她一辈子。
“阿珍”,容国团一直知道自己的妹妹有着超然于这个世界的通透,但她通透却不冷情。相反,她的内心比绝大多数人都要纯粹、柔软。
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有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想法,这也是她虽然通透却时常陷入痛苦的根源。
阿珍一直像个小大人一样,默默照顾着身边的人,却经常忽视了自己才是最需要被爱的那个人。
可是家人之间不就是这样吗,相互羁绊,相互牵挂,相互为对方付出和着想。
“阿珍希望哥哥永远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哥哥也希望阿珍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颜辞无法形容自己听到这句话时的感受,她想过自己这一番话会被当成是玩笑,也想过哥哥会坚定自己“名誉重于生命”的观念,像原来的历史所书写的那样毅然踏上死路。
可是哥哥看出了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反过来安慰她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真正爱你的人面前,所有伪装的不在乎都将无处遁形,他们不会责怪你想太多,只会小心翼翼地呵护你敏感的心。
容国团确实将颜辞的话放在了心上,他甚至将这件事讲给了曾经的队友傅其芳和姜永宁听,两人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打趣容国团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居然也相信梦境成真这种无稽之谈。
可是历史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后来发生的一切都验证了颜辞的“梦境”。
1966年,容国团和黄秀珍的女儿容劲秋出生。也是在这一年,特殊时期的风暴席卷而来,国家乒乓球队陷入了瘫痪。
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因为从香港归来的背景,被造反派扣上了“特务”的帽子,经常受到隔离审查。
在单位里,他们被孤立了,昔日的队友、队员为了避嫌,都纷纷与他们保持距离。
颜辞在研究院的工作也被撤了,说是“特务”不能接触这种机密。
这些明明都在颜辞的预料之中,但当一切真实来临的时候,那种窒息的体验还是远超颜辞的想象。
曾经的同窗和朋友此时不仅形同陌路,甚至对自己避若蛇蝎,仿佛她是什么不祥之兆。在饭桌上更是不能主动提起任何话题,妄图打破尴尬的气氛,因为这只会触犯其他人的禁忌,最终演变为众人一哄而散。
在这个独善其身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除了可以彼此依靠的家人。
1968年,小劲秋已经两岁了,容国团夫妇都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而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又不擅长照顾孩子,所以大部分时间小劲秋都是跟着颜辞。
但颜辞应聘了一所小学的老师,所以小劲秋白天拜托给了黄秀珍同事的妻子照顾,晚上则是跟着姑姑,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容国团夫妇会短暂地与女儿团聚。
颜辞虽然是作为英语老师被招进去的,但她进去之后就变成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小容老师。
学校里的人一开始是看不惯颜辞这个“特务”的,尽管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颜辞“通敌叛国”,但扣上去的帽子就很难摘下来了。
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确实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颜辞向来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况且形势比人强,能忍则忍。
在颜辞的字典里,生存从来都是第一要义。骨气很重要,但生命远胜一切。
这样的日子很艰苦,但令颜辞欣慰的是,一家人互相依靠,容国团也没有生出要自杀的想法,傅其芳和姜永宁,也依然活着。
或许他们也相信颜辞所说,“那就等,等到柳暗花明,等到沉冤昭雪。”
再长的黑夜,也终会迎来曙光。陷入黑暗的人也许并没有那么畏惧黑暗,只是他们不知道能否等到光明。
颜辞作为这个时代的“外来者”,以荒唐的方式坚定地告诉他们,光明一定会到来。
他对每一位队员的技战术风格、优缺点都一清二楚,这也为他针对性制定训练计划,在赛场上排兵布阵有如神助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带领下,萦绕在女队头上的失败阴影逐渐散去,中国乒乓球女队成为了一支技术和思想作风都过硬的队伍。
1965年4月,容国团率领中国女队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中以明显优势击败了6次夺冠的日本队,首次捧起考比伦杯,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和混合双打冠军。
可以说,自从容国团出任教练之后,中国女队出场就能拿冠军。
不管是运动员时期的辉煌战绩,还是成为教练之后创下的不败神话,都为容国团成为中国体坛的里程碑式人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颜辞看着哥哥容国团从无名小辈成长为民族英雄,即使退役也没有离开乒坛,他是如此地热爱乒乓球事业,也是如此地热爱自己的祖国。
可是他不会想到,他将在不久之后陷入人生的低谷,被造反派扣上“特务”的帽子,被昔日的队友和队员孤立。
何其荒谬,但在这个混乱的年代,荒唐就是底色。
距离历史上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发动只剩一年,颜辞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以一己之力根本无力改变这段历史,她也无法阻止造反派对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的迫害。
是的,被誉为乒坛三杰的这几人在这段历史中先后含冤自杀,只因他们都是从香港回到祖国,就被造反派扣上莫须有的“叛国”罪名。
什么是历史,过去的事情吗?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事情吗?那颜辞来到这里算什么?既然她可以从未来的时代来到这里,那么原本的历史早就已经改变,所谓的命定轨迹,也可以就此逆转。
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自己将从众人追捧的国家英雄变成人人避之不及的“叛国贼”,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阿珍,你傻了?怎么分不清梦和现实呢?”容国团一头雾水地看着一脸严肃的妹妹。
颜辞毕业之后就到了研究所工作,这几年仍然有不少异性追求她,但都被她以目前工作为主,暂无恋爱想法打发走了。
由于容国团担任教练之后甚至比运动员时期更加忙碌,加上颜辞工作也比较忙,兄妹俩的见面次数较之以往减少了很多,但每到逢年过节一家人还是会聚在一起庆祝。
容国团能感受到妹妹近些年更加稳重了,眉眼之间的愁绪却也更深了。
他曾问过阿珍,得到的回答也只是“工作上的烦心事”,容国团直觉不是如此,但多次询问无果后也只能在日常更加注意妹妹的情绪。
颜辞自然不是被工作上的事烦恼,但她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和容国团开口解释。可是现在时间已然所剩无几,她怕自己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她实在想不到比梦境更好的借口来劝说容国团,荒唐就荒唐吧,起码种下一粒警惕的种子,也算是聊胜于无。
“在梦里,我们国家会经历长达十年的混乱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被异化了。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大批斗活动,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即使亲如兄弟也可能成为带头批斗你的那个人。”
“梦里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陷入了极度混乱的状态,对错是可以混淆的,黑白是可以颠倒的,那是一个毫无秩序的时代”
颜辞用梦境去形容历史上这场混乱,她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当成是疯子,毕竟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而她却言之凿凿地将所谓梦境和未来等同起来,试图让她的亲人规避那潦草惨淡的结局。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体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她无法将这场运动扼杀在摇篮之中,也无法阻止反动派的迫害。
她只能自私地阻拦哥哥结束自己的生命,黑暗的十年很长,但总有见到曙光的那天,她希望哥哥可以熬过这段混乱的时光。
如果反抗没有效果,如果迷茫没有出路,那就等。
或许呢,车到山前必有路。
说不定呢,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死了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哥哥你还记得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吗?那时候我被造谣是走后门,依靠你的关系才进的燕大”
颜辞知道这些话太单薄,太无力了,但她还是想试试。
容国团点头,他当然记得,那时他非常愤怒,阿珍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进入的燕大他再清楚不过,却被那些造谣者轻言否定。
“或许你觉得当时我的冷处理不够妥当,我应该自证清白,以堵住那些人的嘴”
容国团虽然没有出声,但他确实觉得“冷处理”这种做法欠妥,于他而言,名誉胜过生命。
“可是哥哥你知道吗?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使我当时解释了,那些造谣者也只会编织更加离谱的谣言,试图淹没真相。”
“可是对我来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所以很快成绩出来,就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脸”
“或许你现在并不能认可我的观念,我知道哥哥很看重自己的名誉,甚至爱重名誉超过了生命”
“但是哥哥,是非在己,毁誉由人”
“我们心里有一杆尺子丈量我们的言行,就够了,坚守原则和底线并不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不是吗?”
“你的身后还有嫂子,有我和小姨,有阿爸和阿妈,我们会永远坚定地站在你这边,你呢,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
“你答应过我的,哥哥”
容国团觉得现在的妹妹很奇怪,但又很熟悉。对了,就像阿珍还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缠着他答应要陪她一辈子。
“阿珍”,容国团一直知道自己的妹妹有着超然于这个世界的通透,但她通透却不冷情。相反,她的内心比绝大多数人都要纯粹、柔软。
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有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想法,这也是她虽然通透却时常陷入痛苦的根源。
阿珍一直像个小大人一样,默默照顾着身边的人,却经常忽视了自己才是最需要被爱的那个人。
可是家人之间不就是这样吗,相互羁绊,相互牵挂,相互为对方付出和着想。
“阿珍希望哥哥永远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哥哥也希望阿珍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颜辞无法形容自己听到这句话时的感受,她想过自己这一番话会被当成是玩笑,也想过哥哥会坚定自己“名誉重于生命”的观念,像原来的历史所书写的那样毅然踏上死路。
可是哥哥看出了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反过来安慰她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真正爱你的人面前,所有伪装的不在乎都将无处遁形,他们不会责怪你想太多,只会小心翼翼地呵护你敏感的心。
容国团确实将颜辞的话放在了心上,他甚至将这件事讲给了曾经的队友傅其芳和姜永宁听,两人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打趣容国团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居然也相信梦境成真这种无稽之谈。
可是历史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后来发生的一切都验证了颜辞的“梦境”。
1966年,容国团和黄秀珍的女儿容劲秋出生。也是在这一年,特殊时期的风暴席卷而来,国家乒乓球队陷入了瘫痪。
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因为从香港归来的背景,被造反派扣上了“特务”的帽子,经常受到隔离审查。
在单位里,他们被孤立了,昔日的队友、队员为了避嫌,都纷纷与他们保持距离。
颜辞在研究院的工作也被撤了,说是“特务”不能接触这种机密。
这些明明都在颜辞的预料之中,但当一切真实来临的时候,那种窒息的体验还是远超颜辞的想象。
曾经的同窗和朋友此时不仅形同陌路,甚至对自己避若蛇蝎,仿佛她是什么不祥之兆。在饭桌上更是不能主动提起任何话题,妄图打破尴尬的气氛,因为这只会触犯其他人的禁忌,最终演变为众人一哄而散。
在这个独善其身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除了可以彼此依靠的家人。
1968年,小劲秋已经两岁了,容国团夫妇都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而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又不擅长照顾孩子,所以大部分时间小劲秋都是跟着颜辞。
但颜辞应聘了一所小学的老师,所以小劲秋白天拜托给了黄秀珍同事的妻子照顾,晚上则是跟着姑姑,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容国团夫妇会短暂地与女儿团聚。
颜辞虽然是作为英语老师被招进去的,但她进去之后就变成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小容老师。
学校里的人一开始是看不惯颜辞这个“特务”的,尽管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颜辞“通敌叛国”,但扣上去的帽子就很难摘下来了。
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确实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颜辞向来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况且形势比人强,能忍则忍。
在颜辞的字典里,生存从来都是第一要义。骨气很重要,但生命远胜一切。
这样的日子很艰苦,但令颜辞欣慰的是,一家人互相依靠,容国团也没有生出要自杀的想法,傅其芳和姜永宁,也依然活着。
或许他们也相信颜辞所说,“那就等,等到柳暗花明,等到沉冤昭雪。”
再长的黑夜,也终会迎来曙光。陷入黑暗的人也许并没有那么畏惧黑暗,只是他们不知道能否等到光明。
颜辞作为这个时代的“外来者”,以荒唐的方式坚定地告诉他们,光明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