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你这是在打听本王的私事吗?”卫几行语气不耐。
徐静云被这质问的口吻问的一怔,随即苦笑,“仲远,难道我还问不得两句了吗。”
“我只问你,那来历不明的女人在你心里究竟是何地位。”她凄凉一笑,“说出来,也好让我死心罢。”
“这分明是两码事。”
听着这不容置疑的口气,徐静云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男人,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不知从前一片真心究竟是对是错。
闭上眼,她转向窗外。
秋已经很深了,地上铺满了一层还未来得及清扫的落叶,随着风,又飘起又落下。
她忽然觉得和卫几行长久以来的情分恐怕就要终止于此了。
就像这落叶,时候到了,便不得不落下。
树能长青,人却不能长情。
可虽然这么想,可固执地心底还是想要一个答案,想亲耳听到那个足以让她死心的答案。
“再者,静云,”看着徐静云伤心的神情,他心里有些哗然,不知何时从前只跟在身后的女孩竟对自己生出如此多的心思而恍然不知。
卫几行迅速地收拾好心绪。
“第一,对你本王从未有过任何除亲人外的非分之想,”顿了顿,他眼睛微动,看着怔然的徐静云,又继续道,“第二,端午来历相比你也已经知道,收留她,不过是……”
话卡在这儿,卫几行斟酌如何向徐静云解释较为稳妥。
两人静默间,徐静云转过头盯着他,眼里带着较劲,“不过是为何?”
说完又讥讽似的一笑。
呵~
“总而言之,对于端午,本王也从未有过其他的想法。”
徐静云不信,认真的看着他,问,“怎么?堂堂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得上是日理万机,怎么被一个寡妇迷住了?”
“静云你!”卫几行被她的话惊到。
“难道我说错了吗?不然,为何要费尽心思去照顾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说着她的心也渐渐冷硬下来,“甚至,还要不远千里,将那母女带回京城。”
“我实在想不通,”她摇摇头,“除了两情相悦,还有什么理由值得你如此大动干戈的去如此行事。”
“……”
许久等不到卫几行的回答,徐静云自嘲般,最后说道,“仲远,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只是,”忽然她轻声靠近,“那小儿长得竟是有几分像……”
余下几字过于轻声,全然听不见,但卫几行看着徐静云微微唇动,心中已是了然。
“况且,那小儿出生之时,我记得,”徐静云边说心里越发肯定,“当时你也在应天府。”
“此事不可乱传。”他冷着脸直视她。
“是我妄自非议还是确有其事?”
“……”
“此事并非你所想的那样,只是其中缘由,尚且不能告知于你。”
看着卫几行掩饰的表情,徐静云冷笑两声,“看来我是猜对了。”
“只是,我要提醒你一句,这京城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既然今日我能看见,其他人恐怕也瞒不住,你好自为之。”
她语气带着失望与决然,像是下定决心,慢慢摇头,“你我二人从前之事,就当我看错了人,往后我也不会再提。”
话毕,便夺门而出。
透过窗,卫几行看着徐静云的远去的背影,慢慢地蹙起眉。
而另一边的端午全然不知这两人发生了何事。
还在乐呵呵的帮平哥儿缝制冬衣。
说来惭愧,她从前一直是洒扫丫头,干点粗活还绰绰有余,但这女红之事放在她手上进度稍显缓慢。
还有上次去庄子上猎回来的两张皮毛,还不知如何下手。
一张是鹿皮,端午想着用来做外衣,可是又拿不准,于是便去问见春。
没成想,王妈妈竟说有媒婆上门给见春说亲,回乡相看去了。
说完,又悄悄凑近端午,好言相劝,“夫人,虽说咱在这大人地下讨生活,可终究不是这么回事你说是不?女子万不可蹉跎,转眼便是年老色衰,切记早日为自己做打算才是正事。”
又朝她笑笑,“你可别怪我婆子老来多事,老奴也是为夫人着想啊。”
“老奴是过来人,夫人,男人早晚是靠不住的。”末了,王妈妈好似很多感叹,只化作这一句。
端午被这话一惊,竟不知王妈妈竟生的如此想法。
回了屋,她又仔细想了想。不过,并不是想着王妈妈说的尽快早个夫婿嫁了。
端午觉得此刻自己就好像那温水煮青蛙一样,住在这京中大院子里,凡是无需操心,久而久之,人便没了想法。
今日看王爷对她们母子二人尚且上心,可时至今日,端午也搞不清这其中缘由,也是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平哥儿,和王爷难道有什么渊源吗?
想着想着,端午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有些头疼,于是作罢。
下次见着王爷再仔细观察一番。
很快,端午就又见到了卫几行,只是瞧着他脸色不愉,甚至脸颊消瘦,轮廓显得愈发分明。
心中稍感疑惑,怎的几日不见,竟是如此操劳。
“见过王爷。”
“起来吧。”卫几行径直越过她,坐下后又问,“平哥儿呢?”
端午看着他急匆匆来了就要见平哥儿的样子,更是不解,“平哥儿玩累了,这会正在睡觉呢。”
“那便去瞧瞧。”
端午一路小跑跟着便进了寝屋。
一下午平哥儿玩累了便开始哭闹,端午心知他这是犯困了,便拿了不少玩物在榻上。可没想到,哄了半天,竟是丝毫不起作用,无奈她又抱着在屋里来来回回慢走。
快三岁的孩子了,手上分量不不轻,不消一刻钟,端午便觉得胳膊有些麻,又放回床上。
折腾来去,最后仍是下了狠心,又是上手厉声威胁,平哥儿这才抽抽噎噎地挂着泪珠睡了过去。
等卫几行坐在榻边仔细打量平哥儿时,那长长的睫毛翘尾上,甚至还挂着些许泪珠。
他也瞧见了,回头打量了端午。
端午被这极具威慑力的目光一震,难免也有些心虚。
不过,小孩看着人小,心思可是转得快,惯会是看颜色的,在端午面前,许是觉得好说话,越大越顽皮,许多教训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端午猝不及防的当了娘,也没人告诉她该如何养孩子。于是照着自己从前小时候的经历,爹娘打了骂了睡一觉便过去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可是心里虽理直气壮,在卫几行面前,也不敢将这些话全然托盘而出。
显而易见,二人对于如何养育孩子一事意见相左。
但此刻,端午必须得先服输,“是奴婢不好,下午平哥儿不睡觉闹腾了半天,情急之下便扇了他腚几掌。”
见他目光一沉,又急忙解释,“不过王爷放心,奴婢只是做做样子,平哥儿还小,只是吓唬他罢了。”
“打骂焉能成才。”果然。
“日后,要再打平哥儿,看本王怎么……”
端午惶恐,却听见卫几行忽然没了声,抬眼再望过去,见他早已别过脸,不再看她。
不由得吐出一口气,放松下来。
可卫几行却是有些懊恼,方才看着那女人毫无教导的样子,嘴上巴巴解释着。
心下不由自主冒出一股无名火,怎么阴差阳错当年将这孩子托付给了如此一无知妇人,对子孙教育之事,竟全然不懂章法。
又轻手翻动平哥儿,仔细检查身上是否真的被那女人打出来伤痕。
端午看着卫几行的动作,有些心虚,尴尬道,“王爷,奴婢下手不过唬唬孩子,断不可能受伤的。”
说完就收到了一记冷眼。
她缩缩肩,不敢再出声。
“可会识字?”
“不会。”
“……”
端午被问的有些莫名,看着他一副被噎住的神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吐槽,从前饭都吃不饱了,还怎么识字。
卫几行却是竭力握着拳,忍无可忍,“你在张家这么多年难道就一直是干那最末等的清扫之活?”言语里满是怒其不争。
得到端午肯定的回答后,他扶额不由得为她多年来不思上进的态度感到无言。
不禁转过头,头一回仔细打量她。
和卫竹初初的结论一样,小家碧玉,美尚且谈不上,丑也不至于,五官倒是生的耐看。特别是一双无辜的双眼,澄澈分明。
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哪像是死了丈夫带着孩子守寡的妇人,难怪一眼就被徐静云瞧出了破绽。
卫几行只肖几眼便得出结论。
端午被卫几行沉默的目光盯得有些发毛,“王爷……”
“别说话。”卫几行低声呵责。
还有那说话柔柔犹豫不决的样子,一点主见都没有。他颇为无奈,托着下巴想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而端午却是莫名巧妙,难道管教孩子如此小事她也做不得主了吗。
这王爷到底与平哥儿是何渊源,她不由得再次发出思考,从前也从未听过夫人认识如此尊贵之人。不过,也许正如卫几行所见,从前自己实在过于卑微与不起眼。
怎么说呢,有甚么消息等传到她耳朵里的时候,就代表府中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所以对夫人过往之事知之甚少也算情有可原。
“过几日,本王便请个教书先生来,你便与平哥儿一同进学。”
端午甫一听,瞪大了双眼,摆手就要拒绝。
“此事就这么定了,平哥儿左不能天天这么玩,你便也跟着好好读读书。”
最后几个字简直咬牙切齿,端午听得既心虚又心累。
可没想到,这教书先生一来,事情有些超出端午的预料。
徐静云被这质问的口吻问的一怔,随即苦笑,“仲远,难道我还问不得两句了吗。”
“我只问你,那来历不明的女人在你心里究竟是何地位。”她凄凉一笑,“说出来,也好让我死心罢。”
“这分明是两码事。”
听着这不容置疑的口气,徐静云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男人,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不知从前一片真心究竟是对是错。
闭上眼,她转向窗外。
秋已经很深了,地上铺满了一层还未来得及清扫的落叶,随着风,又飘起又落下。
她忽然觉得和卫几行长久以来的情分恐怕就要终止于此了。
就像这落叶,时候到了,便不得不落下。
树能长青,人却不能长情。
可虽然这么想,可固执地心底还是想要一个答案,想亲耳听到那个足以让她死心的答案。
“再者,静云,”看着徐静云伤心的神情,他心里有些哗然,不知何时从前只跟在身后的女孩竟对自己生出如此多的心思而恍然不知。
卫几行迅速地收拾好心绪。
“第一,对你本王从未有过任何除亲人外的非分之想,”顿了顿,他眼睛微动,看着怔然的徐静云,又继续道,“第二,端午来历相比你也已经知道,收留她,不过是……”
话卡在这儿,卫几行斟酌如何向徐静云解释较为稳妥。
两人静默间,徐静云转过头盯着他,眼里带着较劲,“不过是为何?”
说完又讥讽似的一笑。
呵~
“总而言之,对于端午,本王也从未有过其他的想法。”
徐静云不信,认真的看着他,问,“怎么?堂堂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算得上是日理万机,怎么被一个寡妇迷住了?”
“静云你!”卫几行被她的话惊到。
“难道我说错了吗?不然,为何要费尽心思去照顾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说着她的心也渐渐冷硬下来,“甚至,还要不远千里,将那母女带回京城。”
“我实在想不通,”她摇摇头,“除了两情相悦,还有什么理由值得你如此大动干戈的去如此行事。”
“……”
许久等不到卫几行的回答,徐静云自嘲般,最后说道,“仲远,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只是,”忽然她轻声靠近,“那小儿长得竟是有几分像……”
余下几字过于轻声,全然听不见,但卫几行看着徐静云微微唇动,心中已是了然。
“况且,那小儿出生之时,我记得,”徐静云边说心里越发肯定,“当时你也在应天府。”
“此事不可乱传。”他冷着脸直视她。
“是我妄自非议还是确有其事?”
“……”
“此事并非你所想的那样,只是其中缘由,尚且不能告知于你。”
看着卫几行掩饰的表情,徐静云冷笑两声,“看来我是猜对了。”
“只是,我要提醒你一句,这京城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既然今日我能看见,其他人恐怕也瞒不住,你好自为之。”
她语气带着失望与决然,像是下定决心,慢慢摇头,“你我二人从前之事,就当我看错了人,往后我也不会再提。”
话毕,便夺门而出。
透过窗,卫几行看着徐静云的远去的背影,慢慢地蹙起眉。
而另一边的端午全然不知这两人发生了何事。
还在乐呵呵的帮平哥儿缝制冬衣。
说来惭愧,她从前一直是洒扫丫头,干点粗活还绰绰有余,但这女红之事放在她手上进度稍显缓慢。
还有上次去庄子上猎回来的两张皮毛,还不知如何下手。
一张是鹿皮,端午想着用来做外衣,可是又拿不准,于是便去问见春。
没成想,王妈妈竟说有媒婆上门给见春说亲,回乡相看去了。
说完,又悄悄凑近端午,好言相劝,“夫人,虽说咱在这大人地下讨生活,可终究不是这么回事你说是不?女子万不可蹉跎,转眼便是年老色衰,切记早日为自己做打算才是正事。”
又朝她笑笑,“你可别怪我婆子老来多事,老奴也是为夫人着想啊。”
“老奴是过来人,夫人,男人早晚是靠不住的。”末了,王妈妈好似很多感叹,只化作这一句。
端午被这话一惊,竟不知王妈妈竟生的如此想法。
回了屋,她又仔细想了想。不过,并不是想着王妈妈说的尽快早个夫婿嫁了。
端午觉得此刻自己就好像那温水煮青蛙一样,住在这京中大院子里,凡是无需操心,久而久之,人便没了想法。
今日看王爷对她们母子二人尚且上心,可时至今日,端午也搞不清这其中缘由,也是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平哥儿,和王爷难道有什么渊源吗?
想着想着,端午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有些头疼,于是作罢。
下次见着王爷再仔细观察一番。
很快,端午就又见到了卫几行,只是瞧着他脸色不愉,甚至脸颊消瘦,轮廓显得愈发分明。
心中稍感疑惑,怎的几日不见,竟是如此操劳。
“见过王爷。”
“起来吧。”卫几行径直越过她,坐下后又问,“平哥儿呢?”
端午看着他急匆匆来了就要见平哥儿的样子,更是不解,“平哥儿玩累了,这会正在睡觉呢。”
“那便去瞧瞧。”
端午一路小跑跟着便进了寝屋。
一下午平哥儿玩累了便开始哭闹,端午心知他这是犯困了,便拿了不少玩物在榻上。可没想到,哄了半天,竟是丝毫不起作用,无奈她又抱着在屋里来来回回慢走。
快三岁的孩子了,手上分量不不轻,不消一刻钟,端午便觉得胳膊有些麻,又放回床上。
折腾来去,最后仍是下了狠心,又是上手厉声威胁,平哥儿这才抽抽噎噎地挂着泪珠睡了过去。
等卫几行坐在榻边仔细打量平哥儿时,那长长的睫毛翘尾上,甚至还挂着些许泪珠。
他也瞧见了,回头打量了端午。
端午被这极具威慑力的目光一震,难免也有些心虚。
不过,小孩看着人小,心思可是转得快,惯会是看颜色的,在端午面前,许是觉得好说话,越大越顽皮,许多教训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端午猝不及防的当了娘,也没人告诉她该如何养孩子。于是照着自己从前小时候的经历,爹娘打了骂了睡一觉便过去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可是心里虽理直气壮,在卫几行面前,也不敢将这些话全然托盘而出。
显而易见,二人对于如何养育孩子一事意见相左。
但此刻,端午必须得先服输,“是奴婢不好,下午平哥儿不睡觉闹腾了半天,情急之下便扇了他腚几掌。”
见他目光一沉,又急忙解释,“不过王爷放心,奴婢只是做做样子,平哥儿还小,只是吓唬他罢了。”
“打骂焉能成才。”果然。
“日后,要再打平哥儿,看本王怎么……”
端午惶恐,却听见卫几行忽然没了声,抬眼再望过去,见他早已别过脸,不再看她。
不由得吐出一口气,放松下来。
可卫几行却是有些懊恼,方才看着那女人毫无教导的样子,嘴上巴巴解释着。
心下不由自主冒出一股无名火,怎么阴差阳错当年将这孩子托付给了如此一无知妇人,对子孙教育之事,竟全然不懂章法。
又轻手翻动平哥儿,仔细检查身上是否真的被那女人打出来伤痕。
端午看着卫几行的动作,有些心虚,尴尬道,“王爷,奴婢下手不过唬唬孩子,断不可能受伤的。”
说完就收到了一记冷眼。
她缩缩肩,不敢再出声。
“可会识字?”
“不会。”
“……”
端午被问的有些莫名,看着他一副被噎住的神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吐槽,从前饭都吃不饱了,还怎么识字。
卫几行却是竭力握着拳,忍无可忍,“你在张家这么多年难道就一直是干那最末等的清扫之活?”言语里满是怒其不争。
得到端午肯定的回答后,他扶额不由得为她多年来不思上进的态度感到无言。
不禁转过头,头一回仔细打量她。
和卫竹初初的结论一样,小家碧玉,美尚且谈不上,丑也不至于,五官倒是生的耐看。特别是一双无辜的双眼,澄澈分明。
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哪像是死了丈夫带着孩子守寡的妇人,难怪一眼就被徐静云瞧出了破绽。
卫几行只肖几眼便得出结论。
端午被卫几行沉默的目光盯得有些发毛,“王爷……”
“别说话。”卫几行低声呵责。
还有那说话柔柔犹豫不决的样子,一点主见都没有。他颇为无奈,托着下巴想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而端午却是莫名巧妙,难道管教孩子如此小事她也做不得主了吗。
这王爷到底与平哥儿是何渊源,她不由得再次发出思考,从前也从未听过夫人认识如此尊贵之人。不过,也许正如卫几行所见,从前自己实在过于卑微与不起眼。
怎么说呢,有甚么消息等传到她耳朵里的时候,就代表府中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所以对夫人过往之事知之甚少也算情有可原。
“过几日,本王便请个教书先生来,你便与平哥儿一同进学。”
端午甫一听,瞪大了双眼,摆手就要拒绝。
“此事就这么定了,平哥儿左不能天天这么玩,你便也跟着好好读读书。”
最后几个字简直咬牙切齿,端午听得既心虚又心累。
可没想到,这教书先生一来,事情有些超出端午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