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玉山药仙诊费要三百金?我去哪里寻三百金?”

    闻人韶不满地坐在地上,手中还拿着几块白嫩如玉的桑木打磨着。

    “看来是我找错人了,亦安,我们还是去想想其他法子吧。实在不行,这腿就不治了,我们去远一些的地方生活。”

    商谨言叹气,拉起宋亦安就要从花船离开。

    脚还没踏出门槛,闻人韶叫住二人。

    “有!”

    闻人韶站起身,满眼怨气地看了二人一眼。

    “等着!我回尚书府去取!”

    他快步离去,宋亦安有些疑惑开口。

    “他不是已经被闻尚书赶出家门了吗?怎么还能回尚书府?”

    商谨言回到船舱坐下,拿起还未打磨完的桑木,嘴角弯起笑道:“赶他出府的是闻尚书,又不是闻老夫人。咱们这小公子还有一个祖母做后盾,区区三百金,难不住这曾经的侯门嫡女。”

    宋亦安闻言,心中悬着的石头才缓缓放下。

    看到商谨言垂眸仔细地打磨手中的桑木,眼前的场景竟有一瞬的不真实。

    “为何这样看我?”

    商谨言嘴角翘起,手中的桑木举到宋亦安面前。

    “这桑木果真是极品,根本不需风干多年。此次去玉山,再寻一块上好的小叶紫檀做背板,这琵琶就圆满了。”

    看着商谨言如此喜悦,宋亦安紧绷的脊背也松懈了下来。

    他缓步走到商谨言一侧坐下,轻声道:“为何选在花船?”

    商谨言手指微顿,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笑道:“他最喜就是饮酒作乐,我虽是才女,但也才不在正道,也只懂饮酒作乐。”

    她说完,眼底浮现出荒凉来。

    当年商谨言成为惠王妃一月后,当时还是惠王的李嘉祥就日日在花船上饮酒作乐。

    后来,还是她寻残谱作曲才让自己的丈夫回家。

    这也是她不愿商玲珑进宫的原因,这世间可能只有自己最了解这枕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到商玲珑,商谨言的指甲用力地嵌进手中的桑木中。

    宋亦安见状,急忙上前,轻轻抚开商谨言用力的手指。

    “阿鸢,你在想什么?”

    宋亦安的声音拉回了商谨言的思绪,回过神笑道:“无事,就是在想这仇要怎么报才最痛快?”

    “等我腿痊愈,我就杀进皇宫取他的头来给轩儿祭奠。”

    宋亦安认真地说着,商谨言却轻轻摇了摇头。

    “直接让他死,太便宜了他,而且南国不能没有皇帝。虽然他确实无用,但最起码朝中不会大乱。”

    商谨言突然眸子深沉地看向手指,抿了抿嘴继续道:“我要他日日夜夜都不能安稳,轩儿经历的痛楚要千倍还给他!”

    “好,你想做什么都行,我会一直陪着你。”

    商谨言抬头看向宋亦安,笑道:“你放心,铁骑五千人我也不会忘。我一定会让他亲自昭告天下自己的罪责,这君王认罪书他必须写!”

    二人相望,眼中情绪万千。

    金部司尚书府门口,闻人韶大摇大摆地进门,看到一脸黑沉的闻尚书,直接做了个鬼脸快步走向后院方向。

    “谁让他进府的?孽子!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闻尚书恼怒,守着大门的下人一脸为难。

    这公子时不时都要回来一趟,拦着吧,这是府里的公子,不拦,又要被主子责怪,这差事也是难做。

    “祖母!祖母!韶儿回来了。”

    闻人韶快步走进佛堂院子,迎面走出一个嬷嬷拦住了一身木屑的闻人韶。

    “哎呦!公子,您这是做什么去了?怎么如此不堪?”

    闻人韶低头看着自己的衣袍,看向嬷嬷嘿嘿地笑道:“这可是上好的空桑山的桑木屑,祖母在礼佛吗?那我跪在院中等祖母!”

    他说完,直接衣袍一甩笔直地跪在佛堂前。

    嬷嬷无奈地摇头笑着,果真不出片刻,身后的闻老夫人缓步走出。

    年迈的妇人身着一身青色素袍,看着跪的笔直却又脏兮兮的孙子嗔怪道:“阿音,你这是又没银钱了?素梨,去取些银钱给公子。”

    闻老夫人缓步上前拉起闻人韶,满眼宠溺地看着自己的孙子。

    “祖母,阿音是女子的字,您叫孙儿韶儿!而且此次银钱不够!这次,孙儿要金!”

    “金?”

    闻老夫人疑惑,这可是闻人韶第一次要这么多钱!

    心中不由生出不好的念头,毕竟自己这孙子是个不省心的。

    “你可是犯了什么大错?出人命了吗?”

    闻老夫人急切的询问,原本红润的脸颊瞬间苍白,甚至沉稳的脚步都有些晃动。

    闻人韶见状,立刻想上前搀扶,但想到自己身上哪里都是木屑,便立刻给了身旁两个婢女一个眼神,婢女快步上前一人一边搀扶着。

    “祖母,孙儿从不惹事,孙儿只是爱玩。这次是帮人瞧病,要去玉山,找玉山药仙!”

    “瞧病?是何病?竟要去寻那药仙?”

    闻老夫人蹙眉,闻人韶摆了摆手道:“不危及性命,只是孙儿这好友是征战沙场的英雄,这脚留下了残疾。祖母您也是习武之人,这脚一旦废了,那脚上功夫就全废了。”

    “征战沙场的英雄?”

    闻老夫人默默地吐出这几个字,便立刻对着身旁的嬷嬷道:“素梨,去我的私库拿出五百金。”

    听到自己祖母如此爽快,闻人韶立刻摆手道:“祖母,三百金就足够,再给一些路上的盘缠就行。”

    年迈的妇人笑着压下闻人韶的手,满是皱褶的手轻抚上自己孙儿的脸。

    “阿音,路上要谨言慎行,那玉山不比京都。他们才不认什么尚书府公子,他们只认当时痛快就行。这多出的二百金不是祖母给你开花船的钱,是给你那好友的。若祖母知晓你吞了这二百金,这尚书府你就真的不用再回来了。”

    闻人韶看着祖母认真的神色,他只觉得自己的脊背发凉。

    但是在看到那一袋子的金块时,依旧笑着紧紧地抱着金袋子。

    “祖母,等孙儿的好消息吧!”

    闻人韶快步离开,站在一旁的素梨柔声道:“小姐如今可放心了?奴婢就说,这人呀,岂能是那么轻易就消失不见的?”

    “还真让你这张巧嘴说中了,今晚给素梨加一盘蜜饯,让她以后多说些吉祥话来!”

    满头银丝的妇人笑着,双手还紧紧地握在胸前。

    夜幕降临,带着金块的闻人韶才气喘吁吁的出现。

    “快接着!这一路快给本公子跑死在路上!真是累死我了!”

    宋亦安伸手接过金块,沉甸甸的手感让他十分意外。

    商谨言上前看到那金块的分量,便笑着看向尚书府的方向道:“看来,这老夫人比任何人都信你能活着回来。”

    “什么?”闻人韶大口喝完一杯茶水,擦了擦了嘴角道:“我可从未透露是亦安,祖母是看在是我的面子上才给的金。”

    “若是看你的面上,那这金袋里绝对只有三百金,根本不会多出这二百金。”

    商谨言夺过闻人韶手中的茶杯,又倒了一杯茶水放在他手中。

    房间安静下来,门外却响起轻轻地叩门声。

    闻人韶有些不悦,放下茶杯就去开了门,门口却出现二十几个面色慌张的女子。

    为首的女子是那日救下的红豆,看见闻人韶时,二十几个姑娘齐齐跪下。

    这场景吓得闻人韶连退几步,商谨言与宋亦安随即迎上站在一侧看向门外。

    红豆抬起头看向闻人韶,一双含着秋水的眸子瞬间滴落下泪水来。

    “公子,姐妹们深知身子不洁,留在这花船上也是污了花船名。但这几年受公子培养,原本只能做乞儿的姐妹也有了一技之长。此次一别,此生定再也无颜再见公子,愿公子顺遂一生,红豆与姐妹们就此叩别。”

    齐排的姑娘一一朝着闻人韶叩别,商谨言看向闻人韶,他只是低眉看着她们,并无任何挽留。

    “这些姑娘们下了船就要去城外投河。”

    宋亦安的声音在商谨言身后响起,也入了闻人韶的耳中。

    二人才发现这些姑娘们都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袍,但发髻上都未佩戴任何钗环,甚至连应带走的包裹都未在身上。

    商谨言看着一个个神色淡漠的姑娘,又看向闻人韶,思索一瞬开口。

    “若你们都留下,只是以后只能改掉名字,还要日日戴着面纱见人,你们可愿?”

    商谨言的话,让跪着与站着的女子齐齐露出惊喜神色。

    闻人韶却为难地看向商谨言轻声道:“阿鸢,切不要因为心软坏了大事。”

    谁知商谨言却轻笑摇头,她缓步走向红豆面前道:“以后花船上不再有什么红豆,鸳鸯这些名字,你们回去找识字的人寻一个喜欢的姓氏。明日我下船之前写在纸上给我,等回来就让你们公子给你们赐字。”

    听到此话,所有姑娘瞬间欢呼起来,甚至还有几个抱在一起痛哭出声。

    红豆抹着泪水跪在商谨言面前,声音呜咽叩头道:“谢姑娘!谢姑娘!”

    商谨言连忙扶起红豆,突然想到镇国府的何发贵,思索了一下提醒道:“我们不在这几日,要提防镇国府的人。”

    “姑娘,船上打手全部都跑了,这船上只有我们二十人,都是弱女子,这如何提防?”

    红豆为难,商谨言看向宋亦安,宋亦安轻轻点头。

    “不用怕,没有打手,船上还有一个能布置机关之术之人。”

    当夜,花船上出现忙碌的身影,以一个跛着脚的男子为首。

    第二日天亮,花船并未有很大变化,那船身和每个姑娘房中暗藏玄机。

    闻人韶拿着一包包迷魂散蹙眉道:“骁勇善战的国公爷就是用迷魂散这种招数治敌?”

    “面对君子用君子之法,面对下三滥就用下三滥的法子。”

章节目录

琵琶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鹤俸酒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鹤俸酒徒并收藏琵琶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