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袭击(二)
缪翊桐在角落里面看着观展的人群渐渐离开,湿漉漉的鞋底使劲碾磨落在地上的礼花,礼花里面的草纸本来就容易烂,沾上了水就整个烂掉,鲜红的地毯,展览下来,都变成了铁锈红。不过不重要,地毯都是一次性的,下一位在这里办展览的人来之前,这里会铺上新的地毯。
她看了一眼时间,六点半,应该差不多了。开幕式结束之后,蔡总就请卫老师吃饭去了,开幕式当天都有商务宴请,这是藏家和画家交流感情的时间。
缪翊桐打算一会儿给保安交代一下安全事项就离开了。今天只用打外勤卡,她老早预约好了外卖送到家。记者采访结束之后,就把钥匙给谢宇扬了,让她直接回家写新闻稿了,争取十点之前稿子给领导审完,明天上午就能够发出来——然后今晚就可以通宵看电影了。
缪翊桐低头翻着手机,想着再点一份什么东西吃,伊莎从后面抱上了她,右手饶过她的手臂,提着一个蛋糕切片在她眼前晃,“呐,这个给你的。”
“你又买这么贵的蛋糕。”前些天,伊莎问缪翊桐广州哪家蛋糕好吃,之后招待客户买一点,她想起之前在淘金路看到一个蛋糕店,就给她推荐了。
那里面一块切片的价格能买一斤肉。
伊莎手上的纸盒子上面印着的标就是那家店的。
伊莎耸耸肩,“没事啊,今天招待客户,一顿下午茶刚好换了一笔交易。有舍才有得,这是销售思维。你不懂。”
“少来。”天知道她大出血多少。伊莎家里有钱,自己又能赚钱。但是她心疼钱啊!看别人花钱,也会有钝刀割肉的感受。
伊莎不理她,把蛋糕放到她的包旁边,说起了今天的事:“我跟你讲,我今天卖了一组画出去。那个客户眼光真好,那两幅画我觉得是全场最好看的两幅画了。”
两幅画,不多,要是换在以前,一场展览下来伊莎一个人卖出五六幅画出去,但是现在这个行情,愿意买一组画的人确实少之又少。
“哪两幅?”缪翊桐整场下来没看到有红点。
“就挂在最后面的那两幅。”伊莎又从包里面掏出了包咖啡糖,拆开来,自己嘴里面放一颗,给缪翊桐嘴里放一颗。
甜滋滋的,用舌头在嘴巴里搅动一圈,泛了点苦味。
她翻开了脑海里记住的画册,对了一下,说的应该是最末尾两张用了岩彩工艺的两幅画,四尺整张,两幅画是一组的,前面都是大画,放前面不合适,开展前让林嘉浩挪到了后面。
“那你的客户确实有眼光,岩彩的。那两幅价格最贵,我记得标的五万一平尺。”缪翊桐右手张开,比划了一个“5”。
伊莎露出狡黠的笑,“所以说啊,我提成能拿多少你就算吧。这个蛋糕你放心吃。我可能赚钱了。”
她平等地心疼天底下所有的钱包,“下次别再单独留出我这一份,你要是再给客户吃一块,说不定还能再卖出一副。”
“细水长流,不打紧,做生意讲究细水长流嘛。”伊莎拿起放在一旁的手包:“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今晚还要去喝酒,我先走了。蛋糕记得吃。”说完就走了。
伊莎回头给了她一个飞吻,看得人心都要化掉了,嘴巴上有香香软软的实感了,她也飞快地回了一个。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外面的雨已经停了,站在门口的台阶上,还有歪着零零星星的雨伞。
下雨之后,还会有雨滴悬挂在树叶上,时刻准备滴下来,让人分不清那感觉是鸟屎还是雨水,随机暗杀一个过路人。
“结束了?”
缪翊桐转头一看,周孟桢正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抬头看着她。
“我靠!椅子!”居然漏了门口的椅子没有搬回去。
“对不起。”周孟桢撑着伞走在旁边,“就看完画之后,我就坐在那里,也没有人来搬那张椅子,我以为那张椅子就是放在那里的。”
缪翊桐眼观鼻鼻观心,怎么就说一句粗口呢。没有骂他的意思。“没事,放在监控室,明天保安会把它搬回原来的地方的。”
“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
缪翊桐想着翻篇,提高了音调,转头有点僵硬地看向他,周孟桢顿了一下,马上恢复如常。
“你怎么还没走?”缪翊桐踩着地上的水,回南天本来就不舒服,凝着的气氛更是让人觉得痛苦,赶紧找个话题岔开。
“我还想再听你说一说。”周孟桢对上缪翊桐的发旋,两个发旋,连在一起,就像梵高的星空一样能把人迷住。
缪翊桐可不敢当,说多错多,说得越多越暴露自己浅薄的知识储备。
“我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就是一下小看法罢了。”缪翊桐扯着嘴角笑道。
说话不看路,她险些踩到折在地上的树枝,周孟桢赶紧伸手把她朝着自己这边拉了一下,“其实不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可能我们所在的环境不同,我看到的很多的的看法,都会把抽象表达和自由表达挂钩。你觉得呢?”
“这样想,也不是不可以。”
“我很难说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精耕细作是一种好的生产方式,放养也是一种,桑基鱼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生产的作物不一样,怎么量化。我们都是要因地制宜的嘛。”缪翊桐大拇指在食指上一下一下的打圈,“归根到底,都只是一种方法不是嘛。具象的创作未必不是自由的,别钉死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一手的经验在创作里面才是最重要的。”
周孟桢没有说话,静静地撑着伞,若有所思。
“好了,谢谢你送我到地铁站。”缪翊桐抬了手肘轻轻不着痕迹碰了周孟桢的袖子,示意他自己到目的地了,“我回家了。”
周孟桢抬头一看,缪翊桐已经站在了地铁入口的台阶。站在两阶台阶上,刚好和周孟桢平视。
“你也快回家吧。看这个天色,晚上估计还要下雨。”缪翊桐看向周孟桢的眼睛,他的眼睛真的是刻板印象中典型的艺术家的眼睛,含蓄地一直一直在想什么。好吧,是自己突然的感性,或者是空气湿度太大,蒸腾起一层水雾,浮在周孟桢的眼睛上,顺着睫毛跌落在空气中,吹出一串肥皂泡,在空气中按着顺序破裂。任谁看着这双眼睛,都会心头一颤。
周孟桢应了一声,“好。我等下就回家。”
缪翊桐点点头:“那我们之后展览的事情就微信联系。”
“好。”
“那我们就再见?”缪翊桐面带笑意,弯着腰,做了一个俏皮“you first”的手势。
周孟桢挥了挥手,“好,再见。”他的车停在前面商厦下面的停车场里面,再向前走上五分钟就到了。
缪翊桐看着他的背影,他的骨架不小,宽阔的肩膀有点内扣,可能是太高了,稍微收了一点,长得高的人在小的时候为了合群都不自然驼背。
缪翊桐觉得自己是不是说了太多了。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去说话,话语产生了“知识”,“知识”被确立,又反过来让人可以拥有更好的位置发声。每个人既是传教士,又是信众,去咀嚼二手经验,然后不明所以,被自己困住。
她看了一眼时间,六点半,应该差不多了。开幕式结束之后,蔡总就请卫老师吃饭去了,开幕式当天都有商务宴请,这是藏家和画家交流感情的时间。
缪翊桐打算一会儿给保安交代一下安全事项就离开了。今天只用打外勤卡,她老早预约好了外卖送到家。记者采访结束之后,就把钥匙给谢宇扬了,让她直接回家写新闻稿了,争取十点之前稿子给领导审完,明天上午就能够发出来——然后今晚就可以通宵看电影了。
缪翊桐低头翻着手机,想着再点一份什么东西吃,伊莎从后面抱上了她,右手饶过她的手臂,提着一个蛋糕切片在她眼前晃,“呐,这个给你的。”
“你又买这么贵的蛋糕。”前些天,伊莎问缪翊桐广州哪家蛋糕好吃,之后招待客户买一点,她想起之前在淘金路看到一个蛋糕店,就给她推荐了。
那里面一块切片的价格能买一斤肉。
伊莎手上的纸盒子上面印着的标就是那家店的。
伊莎耸耸肩,“没事啊,今天招待客户,一顿下午茶刚好换了一笔交易。有舍才有得,这是销售思维。你不懂。”
“少来。”天知道她大出血多少。伊莎家里有钱,自己又能赚钱。但是她心疼钱啊!看别人花钱,也会有钝刀割肉的感受。
伊莎不理她,把蛋糕放到她的包旁边,说起了今天的事:“我跟你讲,我今天卖了一组画出去。那个客户眼光真好,那两幅画我觉得是全场最好看的两幅画了。”
两幅画,不多,要是换在以前,一场展览下来伊莎一个人卖出五六幅画出去,但是现在这个行情,愿意买一组画的人确实少之又少。
“哪两幅?”缪翊桐整场下来没看到有红点。
“就挂在最后面的那两幅。”伊莎又从包里面掏出了包咖啡糖,拆开来,自己嘴里面放一颗,给缪翊桐嘴里放一颗。
甜滋滋的,用舌头在嘴巴里搅动一圈,泛了点苦味。
她翻开了脑海里记住的画册,对了一下,说的应该是最末尾两张用了岩彩工艺的两幅画,四尺整张,两幅画是一组的,前面都是大画,放前面不合适,开展前让林嘉浩挪到了后面。
“那你的客户确实有眼光,岩彩的。那两幅价格最贵,我记得标的五万一平尺。”缪翊桐右手张开,比划了一个“5”。
伊莎露出狡黠的笑,“所以说啊,我提成能拿多少你就算吧。这个蛋糕你放心吃。我可能赚钱了。”
她平等地心疼天底下所有的钱包,“下次别再单独留出我这一份,你要是再给客户吃一块,说不定还能再卖出一副。”
“细水长流,不打紧,做生意讲究细水长流嘛。”伊莎拿起放在一旁的手包:“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今晚还要去喝酒,我先走了。蛋糕记得吃。”说完就走了。
伊莎回头给了她一个飞吻,看得人心都要化掉了,嘴巴上有香香软软的实感了,她也飞快地回了一个。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外面的雨已经停了,站在门口的台阶上,还有歪着零零星星的雨伞。
下雨之后,还会有雨滴悬挂在树叶上,时刻准备滴下来,让人分不清那感觉是鸟屎还是雨水,随机暗杀一个过路人。
“结束了?”
缪翊桐转头一看,周孟桢正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抬头看着她。
“我靠!椅子!”居然漏了门口的椅子没有搬回去。
“对不起。”周孟桢撑着伞走在旁边,“就看完画之后,我就坐在那里,也没有人来搬那张椅子,我以为那张椅子就是放在那里的。”
缪翊桐眼观鼻鼻观心,怎么就说一句粗口呢。没有骂他的意思。“没事,放在监控室,明天保安会把它搬回原来的地方的。”
“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
缪翊桐想着翻篇,提高了音调,转头有点僵硬地看向他,周孟桢顿了一下,马上恢复如常。
“你怎么还没走?”缪翊桐踩着地上的水,回南天本来就不舒服,凝着的气氛更是让人觉得痛苦,赶紧找个话题岔开。
“我还想再听你说一说。”周孟桢对上缪翊桐的发旋,两个发旋,连在一起,就像梵高的星空一样能把人迷住。
缪翊桐可不敢当,说多错多,说得越多越暴露自己浅薄的知识储备。
“我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就是一下小看法罢了。”缪翊桐扯着嘴角笑道。
说话不看路,她险些踩到折在地上的树枝,周孟桢赶紧伸手把她朝着自己这边拉了一下,“其实不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可能我们所在的环境不同,我看到的很多的的看法,都会把抽象表达和自由表达挂钩。你觉得呢?”
“这样想,也不是不可以。”
“我很难说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精耕细作是一种好的生产方式,放养也是一种,桑基鱼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生产的作物不一样,怎么量化。我们都是要因地制宜的嘛。”缪翊桐大拇指在食指上一下一下的打圈,“归根到底,都只是一种方法不是嘛。具象的创作未必不是自由的,别钉死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一手的经验在创作里面才是最重要的。”
周孟桢没有说话,静静地撑着伞,若有所思。
“好了,谢谢你送我到地铁站。”缪翊桐抬了手肘轻轻不着痕迹碰了周孟桢的袖子,示意他自己到目的地了,“我回家了。”
周孟桢抬头一看,缪翊桐已经站在了地铁入口的台阶。站在两阶台阶上,刚好和周孟桢平视。
“你也快回家吧。看这个天色,晚上估计还要下雨。”缪翊桐看向周孟桢的眼睛,他的眼睛真的是刻板印象中典型的艺术家的眼睛,含蓄地一直一直在想什么。好吧,是自己突然的感性,或者是空气湿度太大,蒸腾起一层水雾,浮在周孟桢的眼睛上,顺着睫毛跌落在空气中,吹出一串肥皂泡,在空气中按着顺序破裂。任谁看着这双眼睛,都会心头一颤。
周孟桢应了一声,“好。我等下就回家。”
缪翊桐点点头:“那我们之后展览的事情就微信联系。”
“好。”
“那我们就再见?”缪翊桐面带笑意,弯着腰,做了一个俏皮“you first”的手势。
周孟桢挥了挥手,“好,再见。”他的车停在前面商厦下面的停车场里面,再向前走上五分钟就到了。
缪翊桐看着他的背影,他的骨架不小,宽阔的肩膀有点内扣,可能是太高了,稍微收了一点,长得高的人在小的时候为了合群都不自然驼背。
缪翊桐觉得自己是不是说了太多了。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去说话,话语产生了“知识”,“知识”被确立,又反过来让人可以拥有更好的位置发声。每个人既是传教士,又是信众,去咀嚼二手经验,然后不明所以,被自己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