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二十八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半个月前宫中已传出消息——四月初八太子班师回朝,算算时间也就是今日了。
珠京城威武大将军府大清早就热热闹闹起来,小姐们忙着梳妆打扮,下人们忙着整理礼物。
“姑娘,今日您要穿哪件衣裳?”一个叫芷衣的小姑娘问到。
芷衣指着刚刚送来的新衣裳,一件粉红色的长裙,上面点缀着榕树叶,俏皮又不失端庄;一件水蓝色的收腰长裙,上面刺绣着兰花,看起来温柔大气。
元清懒洋洋的坐在檀木圆桌前,听芷衣给她介绍。元清抬了抬眼皮子,打量了这两件衣服好一会,抬了抬下巴,“就这件蓝色的吧。”
“好”芷衣上前拿衣服,元清也乖乖站起来,不久衣服便穿好了。
元清站在铜镜前左照照右照照,觉得还挺满意。
芷衣是个会讲话的,“我们家姑娘天生丽质,果然穿什么都好看。”
元清在铜镜前露出满意的微笑,夸道:“油嘴滑舌。”
将军府里有三个院,竹兰院是元清的,西轻院是元松的,最后一个莞芬院是元骑夫妇的。
西轻院朴素大方,种植的花草树木是三个院中最多的。元清喜欢茉莉,可又懒得打理,就索性在元松院里种下,等到开花的季节再让下人去摘。
元松今日穿的是淡粉色的广袖衣衫,衬的人温柔可爱,像一朵刚出生的荷花,出淤泥染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背后的青丝犹如瀑布,又细又长。微风拂过,衣袂飘飘,青丝也随风而动;元松用手理着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举止温柔,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完美到没有人能挑出它的瑕疵。
“姝洁,你去竹兰院看看康宁准备得怎么样了,若是没好便叫她快些,我在马车上等她。”
姝洁是元松的贴身婢女,长得清秀,性格又稳重,元松对她很是放心。
“现在不是离庆功宴开始还早吗?姑娘今日怎这么急?”
元松:“现在太子殿下还没有进城,我们先走,等会儿太子殿下进城了定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到时候我们误了时辰可不好。”
“还是姑娘聪明,奴婢现在就去找二姑娘。”
元松微微颔首。
片刻,姝洁就到了竹兰院,竹兰院与西轻院截然不同,竹兰院没有太多的花草树木,院子虽大,但是看上去并不空旷,一部分用来放兵器,一部分用来晒兵书。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只听门外的人说:“二姑娘,您准备好了吗?大姑娘在马车上等您。”
元清将门打开,冲姝洁笑笑,道:“走吧。”
天庆的百姓很是热情,得知今日太子回京,都早早的在大街上迎接,无论男女老少都兴奋得不行。
“太子殿下进城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句,众人都朝着城门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一支英勇年轻的军队!
百姓们的兴奋极了,大声喊到:“是晋湘军!是天庆战神太子殿下!”
众人的欢呼声,呐喊声震耳欲聋!
晋湘军一步步向皇宫靠近,百姓们也都来到街上,亲眼目睹一番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玄霄懒洋洋的坐在战马上,对于百姓的吹捧仿佛已经见怪不怪了。可即使玄霄身后的军队训练有素,其中的几位将军也是意气风发,盛气凌人,热血男儿;可似乎玄霄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才是那个焦点。百姓的欢呼声在他身边从未停过。
玄霄自小便生得俊俏,在珠京城无人能比。他六年前离开珠京去了边疆,如今已成了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十八九岁的年龄,很难不让姑娘产生感情。
玄霄带着银色面具,眼神与眉宇之间带着一股傲气,骑着叱云马向皇宫走去,从不会哗众取宠,一看便知道是位沙场磨练出来的赤胆男儿。天庆的民风最为开放,一路上,无数少女将折来的鲜花扔向他,他不仅没接,连看一眼都觉得多余。鲜花掉落在地上,无情的马蹄从上面踩过,一时竟碎了多少姑娘的芳心。
流香坊是珠京城有名的点心铺,今日店内人山人海,想必是又出了什么新品种。
尹昊转头向玄霄问道:“主子,可需要买些东西带给皇后娘娘?”
玄霄停下马,顿了顿,道:“买些栗子糕,多买些;再买些桂花糕,也多买些。”
尹昊下马,片刻就将东西买好,上马后,军队继续向皇宫走去。玄霄莫名的将速度加快了。他想,此时她一定在宫中,他想看看她还好吗?长成什么样了?还有,她是否有了爱慕之人……
武安侯府的叶宣竺得知玄霄回朝,笑得合不拢嘴,一大早便起来浓妆艳抹。今日的叶宣竺一身紫衣,金丝边,最亮眼的是头上那对金步摇,雍容华贵。
武安侯府是珠京城最大的侯府,叶宣竺又是家中的嫡长女,在贵女圈中颇受欢迎。因家中权大势大,又有武安侯府的庇护,便养成了叶宣竺一副高高在上,任性嚣张的样子。
叶宣竺坐在梳妆台前欣赏着自己的美貌,漫不经心的说:“本群主的舞衣准备好了吗?”
玉意点点头,说:“群主放心吧,奴婢都准备好了。”
叶宣竺似乎对今日的打扮十分满意,怎么照都觉得自己美的不行。叶宣竺说是美其实也算不上,更合适的说应该是媚,尤其是那双狐狸眼很会勾人。
玉意对着叶宣竺一顿夸奖:“郡主天资聪颖,跳的目的是极好的,定能在太子殿下面前大放光彩。”
“就你嘴甜。”叶宣竺拿起一个银镯子地跟玉意,“赏你了。”
“谢谢郡主!”
珠京城威武大将军府大清早就热热闹闹起来,小姐们忙着梳妆打扮,下人们忙着整理礼物。
“姑娘,今日您要穿哪件衣裳?”一个叫芷衣的小姑娘问到。
芷衣指着刚刚送来的新衣裳,一件粉红色的长裙,上面点缀着榕树叶,俏皮又不失端庄;一件水蓝色的收腰长裙,上面刺绣着兰花,看起来温柔大气。
元清懒洋洋的坐在檀木圆桌前,听芷衣给她介绍。元清抬了抬眼皮子,打量了这两件衣服好一会,抬了抬下巴,“就这件蓝色的吧。”
“好”芷衣上前拿衣服,元清也乖乖站起来,不久衣服便穿好了。
元清站在铜镜前左照照右照照,觉得还挺满意。
芷衣是个会讲话的,“我们家姑娘天生丽质,果然穿什么都好看。”
元清在铜镜前露出满意的微笑,夸道:“油嘴滑舌。”
将军府里有三个院,竹兰院是元清的,西轻院是元松的,最后一个莞芬院是元骑夫妇的。
西轻院朴素大方,种植的花草树木是三个院中最多的。元清喜欢茉莉,可又懒得打理,就索性在元松院里种下,等到开花的季节再让下人去摘。
元松今日穿的是淡粉色的广袖衣衫,衬的人温柔可爱,像一朵刚出生的荷花,出淤泥染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背后的青丝犹如瀑布,又细又长。微风拂过,衣袂飘飘,青丝也随风而动;元松用手理着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举止温柔,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完美到没有人能挑出它的瑕疵。
“姝洁,你去竹兰院看看康宁准备得怎么样了,若是没好便叫她快些,我在马车上等她。”
姝洁是元松的贴身婢女,长得清秀,性格又稳重,元松对她很是放心。
“现在不是离庆功宴开始还早吗?姑娘今日怎这么急?”
元松:“现在太子殿下还没有进城,我们先走,等会儿太子殿下进城了定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到时候我们误了时辰可不好。”
“还是姑娘聪明,奴婢现在就去找二姑娘。”
元松微微颔首。
片刻,姝洁就到了竹兰院,竹兰院与西轻院截然不同,竹兰院没有太多的花草树木,院子虽大,但是看上去并不空旷,一部分用来放兵器,一部分用来晒兵书。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只听门外的人说:“二姑娘,您准备好了吗?大姑娘在马车上等您。”
元清将门打开,冲姝洁笑笑,道:“走吧。”
天庆的百姓很是热情,得知今日太子回京,都早早的在大街上迎接,无论男女老少都兴奋得不行。
“太子殿下进城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句,众人都朝着城门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一支英勇年轻的军队!
百姓们的兴奋极了,大声喊到:“是晋湘军!是天庆战神太子殿下!”
众人的欢呼声,呐喊声震耳欲聋!
晋湘军一步步向皇宫靠近,百姓们也都来到街上,亲眼目睹一番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玄霄懒洋洋的坐在战马上,对于百姓的吹捧仿佛已经见怪不怪了。可即使玄霄身后的军队训练有素,其中的几位将军也是意气风发,盛气凌人,热血男儿;可似乎玄霄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才是那个焦点。百姓的欢呼声在他身边从未停过。
玄霄自小便生得俊俏,在珠京城无人能比。他六年前离开珠京去了边疆,如今已成了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十八九岁的年龄,很难不让姑娘产生感情。
玄霄带着银色面具,眼神与眉宇之间带着一股傲气,骑着叱云马向皇宫走去,从不会哗众取宠,一看便知道是位沙场磨练出来的赤胆男儿。天庆的民风最为开放,一路上,无数少女将折来的鲜花扔向他,他不仅没接,连看一眼都觉得多余。鲜花掉落在地上,无情的马蹄从上面踩过,一时竟碎了多少姑娘的芳心。
流香坊是珠京城有名的点心铺,今日店内人山人海,想必是又出了什么新品种。
尹昊转头向玄霄问道:“主子,可需要买些东西带给皇后娘娘?”
玄霄停下马,顿了顿,道:“买些栗子糕,多买些;再买些桂花糕,也多买些。”
尹昊下马,片刻就将东西买好,上马后,军队继续向皇宫走去。玄霄莫名的将速度加快了。他想,此时她一定在宫中,他想看看她还好吗?长成什么样了?还有,她是否有了爱慕之人……
武安侯府的叶宣竺得知玄霄回朝,笑得合不拢嘴,一大早便起来浓妆艳抹。今日的叶宣竺一身紫衣,金丝边,最亮眼的是头上那对金步摇,雍容华贵。
武安侯府是珠京城最大的侯府,叶宣竺又是家中的嫡长女,在贵女圈中颇受欢迎。因家中权大势大,又有武安侯府的庇护,便养成了叶宣竺一副高高在上,任性嚣张的样子。
叶宣竺坐在梳妆台前欣赏着自己的美貌,漫不经心的说:“本群主的舞衣准备好了吗?”
玉意点点头,说:“群主放心吧,奴婢都准备好了。”
叶宣竺似乎对今日的打扮十分满意,怎么照都觉得自己美的不行。叶宣竺说是美其实也算不上,更合适的说应该是媚,尤其是那双狐狸眼很会勾人。
玉意对着叶宣竺一顿夸奖:“郡主天资聪颖,跳的目的是极好的,定能在太子殿下面前大放光彩。”
“就你嘴甜。”叶宣竺拿起一个银镯子地跟玉意,“赏你了。”
“谢谢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