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亭(听雪亭)上,晋王妃贴身婢女春桃(自幼与邓清宁一起长大)说:“王妃,快看,下雪啦!”
正在画梅花的晋王妃邓清宁(礼部尚书邓世康之女,排行老三),抬头一看,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亭边,一片雪花落在她手上,然后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是啊。”
婢女春桃走到晋王妃跟前:“王妃,是不是想起了凉州那位……”
晋王妃眼含泪水,沉默了一会儿,弱弱地否定道:“没有。”看着大雪纷飞,在亭边站了许久。
此时,凉州也下起了雪,一眼望去,仿佛到了极冰之地。宣王宋溪澈(南充国六皇子,字易安)站在屋檐下,也若有所思地看着片片雪花飘落下来。
近日,听闻土哇人在南充边关躁动不安,十分活跃,兰翎将军邓清烨(礼部尚书邓世康之子,排行老二,字仲怀)与宋溪澈情同手足,无话不说,经常并肩作战,打了好多场胜仗。
数日前,宋溪澈准备与邓清烨商讨此事,不巧邓清烨已回家探望母亲,便书信一封寄往远在洛安城的邓府,请邓清烨来府一叙。
邓清烨收到信后连日奔波来到宣王府,宋溪澈亲自在府前迎接。
宣王说:“仲怀。”
邓清烨作揖并说:“宣王殿下。”
宣王说:“快请。”
他们从府前一路走到书房,宣王说:“不为,泡杯茶来。”
陈不为(宋溪澈贴身侍从,自幼与宋溪澈一起长大)说:“是。”
“宣王殿下……”
宋溪澈打断邓清烨,并说:“仲怀,都说了你在本王这里无需多礼,唤我易安就行,这么多年了,还是改不了。”
邓清烨笑着说:“好好好,易安……”
宋溪澈叹了一口气,神情严肃地说道:“我派人到边关查验传言,近日我国边关有土哇人活动,消息属实,土哇人生性凶猛残暴,杀人如麻,如若任由土哇人在我国活动,我国的百姓将如何生存?”
邓清烨皱着眉头说:“是啊,土哇人活动,最先危急的就是边关的百姓,故恳请殿下让我去边关,安抚百姓并打探军情,好做下一步打算。”
宋溪澈看了看邓清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小心行事。”
“嗯,放心。”
三日后
“报~”一名士兵快马加鞭地拿着情报朝宣王府去。
“禀宣王殿下,线人来报。”
情报上写道:
边关有一批土哇人入侵约两万人请宣王殿下前来相助邓清烨
宣王看完情报后,心想不能再等了,立即回到书房写奏折,奏折内容:
臣宋溪澈谨奏今边关有患土哇人入侵民不聊生臣欲出征 以靖边疆特请陛下恩准
笔刚落,陛下身边的高宦官前来传旨:“宣王宋溪澈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以来,治国抚民,一心求安,然天下之事,常有不测。今有边关之患,朕不能亲征,宣王宋溪澈,尔忠诚可嘉,才略出众,特命宣王前往边关,执掌兵权,需尽心竭力,安抚百姓,固守疆土。钦此!(天承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臣,接旨。”
晋王宋沁泽(南充国四皇子,字亦远)自幼与宋溪澈感情甚好,前日,宋沁泽于凉州,欲与六弟宋溪澈叙旧。
宋溪澈出城,城中无人看守,甚是忧虑,这时宋沁泽站出来说道:“六弟,城……本王守着,你放心出城。”
宋溪澈松了一空气,看着宋沁泽并作揖说:“好,我替城中百姓感谢四哥。”
宋溪澈边走边说道:“不为,立刻召集将士于城门,听我号令!”
“是!”
一刻钟后,在城门,聚集约三万将士。
“众将听令,土哇人入侵边关,残害百姓,毁我疆土,与其一战,至死不渝!”
将士们齐声喊道:“至死不渝!至死不渝!至死不渝!”
“出发!”
约一个时辰后到达战场,现场一片狼藉,老少妇孺血淋淋的躺在地上,只有一个一岁大的孩童在其死去的娘亲旁边哭啼,雪花飘落在他们身上,宋溪澈悲痛不已,将孩童抱起。
这时邓清烨的贴身护卫石焕(少时家境显赫,其父石广国与邓世康是世交,因救治北荒国太子,遭北荒国二皇子颂王杀害,并命人在其家中放火,致全府人除石焕之外,无人生还,后沦落为一个乞丐,在街上被邓世康看到,并带回家中抚养。)从北方赶来,说:“宣王殿下,土哇人残害百姓后,朝凉州出发,途经北狼山,我家将军命我带领殿下于北狼山,准备围攻。”
宋溪澈说:“好。不为,命人将这孩童送往最近村庄,找个好人家抚养。”
“是。”
“众将听令,于北狼山围攻,出发。”
午夜戌时,宋溪澈一行人埋伏在北狼山。
土哇国首领阿凡那见天色已晚,令军队在北狼山扎营,之后他们围着篝火把酒言欢,酣睡一片,阿凡那是个粗人,心想夜里不会有敌军突袭等突发意外,便放松警惕,只派一个营(约两千人)看守军营。
邓清烨见土哇人酣睡正浓,只有一小队士兵看守,可以打土哇人一个措手不及,便命一哨兵前去报信,宋溪澈得知后,立刻准备围攻。
宋溪澈对陈不为说:“不为,你带一队从左边,我带一队从右边。”
陈不为:“是,走。”
在宋溪澈和邓清烨的配合下,与土哇人厮杀,此时,雪下得更急了。
在打斗过程中,突然来了约五千蒙面黑衣人,武功高强,身形不像土哇人,倒像是秘密培养的死士,并协助土哇人对付宋溪澈他们。
一个土哇人的刀尖指向邓清烨,此时邓清烨背对着这个土哇人,他正要举起大刀向邓清烨的头颅砍去,当大刀离其头颅仅差三寸之时,被宋溪澈的剑挡住,宋溪澈大声地嘶喊道:“仲怀!”
邓清烨才回过头来,其剑直指土哇人的胸部,这才化险为夷,松了一空气。
邓清烨走到宋溪澈面前:“殿下。”
宋溪澈与邓清烨背对背商讨,说:“仲怀,土哇人虽已饮酒,武力减弱,加之有一批蒙面黑衣人相助,寡不敌众,擒贼先擒王,必须先杀掉土哇国首领阿凡那,随后处理那些蒙面黑衣人。”
“好。”
打斗了一会儿,只见“阿凡那”朝悬崖边跑去,宋溪澈紧跟着过去。
邓清烨在大石头后面发现了阿凡那,与其一番打斗后,将阿凡那的头颅削去,之后提着阿凡那的头颅大声喊道:“阿凡那已死,是为其陪葬,还是寻求生路,你们自己定夺!”
土哇人仔细考虑后,纷纷落荒而逃。正准备与那些蒙面黑衣人厮杀,这些蒙面黑衣人也纷纷撤出。
邓清烨高兴大喊:“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将士们都在为胜利呐喊,邓清烨环顾四周,疑惑地询问身边的士兵:“宣王殿下呢?”
话音刚落,陈不为跑来说:“兰翎将军,一刻钟前我看见殿下朝悬崖走去了。”
邓清烨带着将士们朝悬崖边跑去,到了悬崖边,只见现场血流满地,有打斗的痕迹,并在一个石头边上看见了宋溪澈的玉佩,邓清烨微微颤抖地手捡起了玉佩,并朝着悬崖边嘶喊:“易安~快……快立刻下去寻找宣王殿下。”
陈不为与石焕说:“是。”
之后带着将士们下去寻找宋溪澈,找了三天三夜,并没有找到。
邓清烨说:“宣王殿下可能出事了……(用手擦去眼泪)但没有找到尸骨,就是好事,你们就继续找,直到找到为止!”
将士们说:“是!”
邓清烨走到陈不为面前说:“不为,回去转告晋王殿下,‘宣王殿下下落不明,恳请晋王殿下代宣王殿下守好凉州,是死是活,我都会把宣王殿下带回家。’”
说完把宋溪澈的玉佩交给陈不为,让他转交给宋沁泽。
陈不为哭着说道:“……是!”
陈不为快马加鞭地赶到宣王府,宋沁泽在正厅远远地看到不为朝他走来。
陈不为单膝下跪并作揖,非常悲痛地哭着说:“晋王殿下,我家殿下被土哇人引诱到悬崖边,等到我们去悬崖边,只见现场有打斗痕迹,到处都是血,还有我家殿下的玉佩……后来……后来兰翎将军带着将士们找了三天三夜,没有找到……将军就让我转告晋王殿下……宣王殿下下落不明,恳请晋王殿下代宣王守好凉州,是死是活,将军都会把宣王殿下带回家。”
宋沁泽听到后,整个人都懵了,摊坐在地上,不停地用衣袖抹去泪水。过了片刻,才缓过神来,在想要不要告诉邓清宁。一个时辰过去了,宋沁泽想起自己曾经允诺邓清宁,不会欺瞒她,于是提笔,将实情告知邓清宁,让一名士兵送到洛安城(南充国国都)的晋王府。
数日后,这名士兵到达晋王府,单膝下跪在邓清宁院子(易云苑)中的寝室前,求见邓清宁。
此时邓清宁还没梳妆,坐在梳妆台前,见春桃从寝室外进门。
“王妃,有名士兵想要见您。”
邓清宁心中疑惑,于是披了一件裘衣,走到士兵面前:“你找我?”
士兵双手奉上书信说:“王妃,晋王殿下派我把书信务必送到王妃手里。”
邓清宁朝春桃示意,春桃接过书信给邓清宁,邓清宁打开书信,眉头紧蹙,眼眶红润,不停地抽噎着,豆大的泪水从眼前滑落到书信上,不敢相信:“这……这……这不可能吧,怎么可能呢,这是假的,对不对?这是假的,对不对……”
邓清宁双手抓着士兵的双臂,反复向士兵确认此事为假。
邓清宁伤心过度,吐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正在画梅花的晋王妃邓清宁(礼部尚书邓世康之女,排行老三),抬头一看,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亭边,一片雪花落在她手上,然后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是啊。”
婢女春桃走到晋王妃跟前:“王妃,是不是想起了凉州那位……”
晋王妃眼含泪水,沉默了一会儿,弱弱地否定道:“没有。”看着大雪纷飞,在亭边站了许久。
此时,凉州也下起了雪,一眼望去,仿佛到了极冰之地。宣王宋溪澈(南充国六皇子,字易安)站在屋檐下,也若有所思地看着片片雪花飘落下来。
近日,听闻土哇人在南充边关躁动不安,十分活跃,兰翎将军邓清烨(礼部尚书邓世康之子,排行老二,字仲怀)与宋溪澈情同手足,无话不说,经常并肩作战,打了好多场胜仗。
数日前,宋溪澈准备与邓清烨商讨此事,不巧邓清烨已回家探望母亲,便书信一封寄往远在洛安城的邓府,请邓清烨来府一叙。
邓清烨收到信后连日奔波来到宣王府,宋溪澈亲自在府前迎接。
宣王说:“仲怀。”
邓清烨作揖并说:“宣王殿下。”
宣王说:“快请。”
他们从府前一路走到书房,宣王说:“不为,泡杯茶来。”
陈不为(宋溪澈贴身侍从,自幼与宋溪澈一起长大)说:“是。”
“宣王殿下……”
宋溪澈打断邓清烨,并说:“仲怀,都说了你在本王这里无需多礼,唤我易安就行,这么多年了,还是改不了。”
邓清烨笑着说:“好好好,易安……”
宋溪澈叹了一口气,神情严肃地说道:“我派人到边关查验传言,近日我国边关有土哇人活动,消息属实,土哇人生性凶猛残暴,杀人如麻,如若任由土哇人在我国活动,我国的百姓将如何生存?”
邓清烨皱着眉头说:“是啊,土哇人活动,最先危急的就是边关的百姓,故恳请殿下让我去边关,安抚百姓并打探军情,好做下一步打算。”
宋溪澈看了看邓清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小心行事。”
“嗯,放心。”
三日后
“报~”一名士兵快马加鞭地拿着情报朝宣王府去。
“禀宣王殿下,线人来报。”
情报上写道:
边关有一批土哇人入侵约两万人请宣王殿下前来相助邓清烨
宣王看完情报后,心想不能再等了,立即回到书房写奏折,奏折内容:
臣宋溪澈谨奏今边关有患土哇人入侵民不聊生臣欲出征 以靖边疆特请陛下恩准
笔刚落,陛下身边的高宦官前来传旨:“宣王宋溪澈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以来,治国抚民,一心求安,然天下之事,常有不测。今有边关之患,朕不能亲征,宣王宋溪澈,尔忠诚可嘉,才略出众,特命宣王前往边关,执掌兵权,需尽心竭力,安抚百姓,固守疆土。钦此!(天承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臣,接旨。”
晋王宋沁泽(南充国四皇子,字亦远)自幼与宋溪澈感情甚好,前日,宋沁泽于凉州,欲与六弟宋溪澈叙旧。
宋溪澈出城,城中无人看守,甚是忧虑,这时宋沁泽站出来说道:“六弟,城……本王守着,你放心出城。”
宋溪澈松了一空气,看着宋沁泽并作揖说:“好,我替城中百姓感谢四哥。”
宋溪澈边走边说道:“不为,立刻召集将士于城门,听我号令!”
“是!”
一刻钟后,在城门,聚集约三万将士。
“众将听令,土哇人入侵边关,残害百姓,毁我疆土,与其一战,至死不渝!”
将士们齐声喊道:“至死不渝!至死不渝!至死不渝!”
“出发!”
约一个时辰后到达战场,现场一片狼藉,老少妇孺血淋淋的躺在地上,只有一个一岁大的孩童在其死去的娘亲旁边哭啼,雪花飘落在他们身上,宋溪澈悲痛不已,将孩童抱起。
这时邓清烨的贴身护卫石焕(少时家境显赫,其父石广国与邓世康是世交,因救治北荒国太子,遭北荒国二皇子颂王杀害,并命人在其家中放火,致全府人除石焕之外,无人生还,后沦落为一个乞丐,在街上被邓世康看到,并带回家中抚养。)从北方赶来,说:“宣王殿下,土哇人残害百姓后,朝凉州出发,途经北狼山,我家将军命我带领殿下于北狼山,准备围攻。”
宋溪澈说:“好。不为,命人将这孩童送往最近村庄,找个好人家抚养。”
“是。”
“众将听令,于北狼山围攻,出发。”
午夜戌时,宋溪澈一行人埋伏在北狼山。
土哇国首领阿凡那见天色已晚,令军队在北狼山扎营,之后他们围着篝火把酒言欢,酣睡一片,阿凡那是个粗人,心想夜里不会有敌军突袭等突发意外,便放松警惕,只派一个营(约两千人)看守军营。
邓清烨见土哇人酣睡正浓,只有一小队士兵看守,可以打土哇人一个措手不及,便命一哨兵前去报信,宋溪澈得知后,立刻准备围攻。
宋溪澈对陈不为说:“不为,你带一队从左边,我带一队从右边。”
陈不为:“是,走。”
在宋溪澈和邓清烨的配合下,与土哇人厮杀,此时,雪下得更急了。
在打斗过程中,突然来了约五千蒙面黑衣人,武功高强,身形不像土哇人,倒像是秘密培养的死士,并协助土哇人对付宋溪澈他们。
一个土哇人的刀尖指向邓清烨,此时邓清烨背对着这个土哇人,他正要举起大刀向邓清烨的头颅砍去,当大刀离其头颅仅差三寸之时,被宋溪澈的剑挡住,宋溪澈大声地嘶喊道:“仲怀!”
邓清烨才回过头来,其剑直指土哇人的胸部,这才化险为夷,松了一空气。
邓清烨走到宋溪澈面前:“殿下。”
宋溪澈与邓清烨背对背商讨,说:“仲怀,土哇人虽已饮酒,武力减弱,加之有一批蒙面黑衣人相助,寡不敌众,擒贼先擒王,必须先杀掉土哇国首领阿凡那,随后处理那些蒙面黑衣人。”
“好。”
打斗了一会儿,只见“阿凡那”朝悬崖边跑去,宋溪澈紧跟着过去。
邓清烨在大石头后面发现了阿凡那,与其一番打斗后,将阿凡那的头颅削去,之后提着阿凡那的头颅大声喊道:“阿凡那已死,是为其陪葬,还是寻求生路,你们自己定夺!”
土哇人仔细考虑后,纷纷落荒而逃。正准备与那些蒙面黑衣人厮杀,这些蒙面黑衣人也纷纷撤出。
邓清烨高兴大喊:“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将士们都在为胜利呐喊,邓清烨环顾四周,疑惑地询问身边的士兵:“宣王殿下呢?”
话音刚落,陈不为跑来说:“兰翎将军,一刻钟前我看见殿下朝悬崖走去了。”
邓清烨带着将士们朝悬崖边跑去,到了悬崖边,只见现场血流满地,有打斗的痕迹,并在一个石头边上看见了宋溪澈的玉佩,邓清烨微微颤抖地手捡起了玉佩,并朝着悬崖边嘶喊:“易安~快……快立刻下去寻找宣王殿下。”
陈不为与石焕说:“是。”
之后带着将士们下去寻找宋溪澈,找了三天三夜,并没有找到。
邓清烨说:“宣王殿下可能出事了……(用手擦去眼泪)但没有找到尸骨,就是好事,你们就继续找,直到找到为止!”
将士们说:“是!”
邓清烨走到陈不为面前说:“不为,回去转告晋王殿下,‘宣王殿下下落不明,恳请晋王殿下代宣王殿下守好凉州,是死是活,我都会把宣王殿下带回家。’”
说完把宋溪澈的玉佩交给陈不为,让他转交给宋沁泽。
陈不为哭着说道:“……是!”
陈不为快马加鞭地赶到宣王府,宋沁泽在正厅远远地看到不为朝他走来。
陈不为单膝下跪并作揖,非常悲痛地哭着说:“晋王殿下,我家殿下被土哇人引诱到悬崖边,等到我们去悬崖边,只见现场有打斗痕迹,到处都是血,还有我家殿下的玉佩……后来……后来兰翎将军带着将士们找了三天三夜,没有找到……将军就让我转告晋王殿下……宣王殿下下落不明,恳请晋王殿下代宣王守好凉州,是死是活,将军都会把宣王殿下带回家。”
宋沁泽听到后,整个人都懵了,摊坐在地上,不停地用衣袖抹去泪水。过了片刻,才缓过神来,在想要不要告诉邓清宁。一个时辰过去了,宋沁泽想起自己曾经允诺邓清宁,不会欺瞒她,于是提笔,将实情告知邓清宁,让一名士兵送到洛安城(南充国国都)的晋王府。
数日后,这名士兵到达晋王府,单膝下跪在邓清宁院子(易云苑)中的寝室前,求见邓清宁。
此时邓清宁还没梳妆,坐在梳妆台前,见春桃从寝室外进门。
“王妃,有名士兵想要见您。”
邓清宁心中疑惑,于是披了一件裘衣,走到士兵面前:“你找我?”
士兵双手奉上书信说:“王妃,晋王殿下派我把书信务必送到王妃手里。”
邓清宁朝春桃示意,春桃接过书信给邓清宁,邓清宁打开书信,眉头紧蹙,眼眶红润,不停地抽噎着,豆大的泪水从眼前滑落到书信上,不敢相信:“这……这……这不可能吧,怎么可能呢,这是假的,对不对?这是假的,对不对……”
邓清宁双手抓着士兵的双臂,反复向士兵确认此事为假。
邓清宁伤心过度,吐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