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几乎立刻问道:“人都散了?”
二皇子回:“是的,父皇,都散了,只是儿臣用了一个不太好的法子。”
聚集的人群是陆渊对他的挑衅,若是强行镇压只会适得其反,如今被老二轻松化解了,皇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语气都轻松了不少:“无妨,你说说,用的什么法子?”
二皇子依旧跪在地上:“百姓今日所见,只以为他们敬仰的陆相受了委屈,怕处理的不公平,儿臣只能从他们中随机选了十人为代表,让他们参与庭审,等下朝后,这十人自会把真相散播出去,儿臣自作主张,已经将十人带入了皇宫,请父皇降罪。”
陆渊默默捏紧了手心,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随意一挑拨,就聚集在一起,再一挑拨,又散了,不过那有什么关系,挑起舆论只是前菜,他并非没有后招。
三皇子在一旁挑了下眉。
礼部杜侍郎上前:“启奏陛下,这不合礼法,自古以来,就没有百姓上朝的先例。”
皇帝用金黄色的帕子捂住嘴刻了几下:“话不能这么说,若是这个举动,能拉近朕与百姓的距离,这个先例也不是不能开。”
礼部杜侍郎还欲说些什么,皇帝制止了他:“爱卿无需多言,朕准了,带那十人进来。”
如此,所有人都准备就绪,只等一场大戏拉开帷幕。
皇帝问:“陆相今日这一出,意欲何为?”
“回陛下,臣有罪,臣不知那沈复回竟是陛下的儿子,只以为他故意屈居在臣府上,是个想偷东西的小毛贼,因此出手教训的时候,下手重了些,但绝无谋害皇子之意,请陛下宽恕。”陆渊不急不慢的说道。
“什么,你说沈复回是朕的儿子?”
陆渊心想,不是你派过来的吗,怎么现在装做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陛下不知道吗,还是靖远王爷告诉臣的。”
皇帝多出了一个儿子,这已经让人足够震惊了,如今又扯出了靖远王,更让众人不解,他们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迎接更加震惊的信息。
“他现在何处?”皇帝又问。
“臣也不知,自从靖远王告诉臣后,臣便想着带他来见陛下,可此人却消失了。”
皇帝的目光不由的看向齐玉,与齐玉对视一眼后,便放下心来。
“若他真的是朕的儿子,朕该感谢爱卿才是,起来吧,这么点小事,罪不至此,何必兴师动众,朕可是听说了,爱卿一路从城门口跪过来的,周喜平,赐座。”
陆渊哪里肯坐,推脱之后,倒是站了起来,站在了百官之中,只是他没穿官服,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
三皇子拨着心里的算盘,看来传言都是真的了,父皇前几日将一女子秘密接回宫中,严加看管,此子必是此女所生喽,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臣有本奏。”齐玉紧接着上前。
皇帝强忍住咳意:“讲。”
“臣今日要参陆相,此事要从纪将军上书说起。”
有人面面相觑,有人紧张,有人等着看真相。
陆渊一言不发,就算他要辩解,也等着齐玉把话讲完,否则只会显得他心虚。
“纪将军远在边塞,为了守疆卫国,将一切都奉献给了边关,可陆相似乎对此不胜满意,他切断了边塞与皇宫的联系,由于现在没有战事,大家对边塞的消息都不敏感,真真假假,谁又能分的清。纪将军更是心知肚明,无奈之下,以让儿子省亲为由回京,实则上书表明,他们收到的军粮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更是已经生了虫的陈年旧粮,军队虽然无仗可打,但操练是一日都不能落下,如今却要吃着生了虫的粮食,叫他们如何承受的住。”
兵部张侍郎气愤的上前一步:“齐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齐玉看了他一眼:“朝堂之上,我岂能胡言乱语。”
“可有证据?”
“张侍郎不如等我把话说完。”齐玉回完他,继续道:“诸位可还记得,凌海楼案之前,前来述职的宜州和定州知府。”
户部的人道:“自然知道,本来没轮到他们述职的,可他们州的政务名列前茅,是来受嘉奖的,没想到一来,就去那凌海楼享乐,真是人不可貌相。”
齐玉道:“正是如此,才牵扯到了凌海楼,凌海楼是陆相的义子韩子岩经营的,不管从账面还是人员关系看,似乎除了这一层义子的身份,再无其他,可深究起来,臣才发现,这凌海楼还真是神通广大,不仅是陆相给自己建造的后院,更是勾结地方官员的重要据点。”
陆渊从容不迫道:“凌海楼结案之前,臣就说过,是韩子岩仗着臣的名义胡作非为,臣要知道他如此胆大,决不会认他为义子。”
齐玉看了陆渊的一眼,并不接他的话:“从望安运走的军粮,绝对是每年最好的一批粮食,怎么到了边关,就变成了生了虫的陈年旧粮,这就要归功于宜州和定州的知府了,他们在凌海楼乐不思蜀,以至于让人复刻了官章都不知道,凌海楼用复刻的官章,通知青州,官道被泥石流堵了,军粮要在他们州停留几日,就是这几日,给了陆相偷梁换柱的机会。”
“有了官章没用,还得是那秘制的官印,青州的知府又不是傻子,递过来的文书,定要仔细核对才是。”
“说得对,我曾为了这事专门去过一趟金远县,县令魏知怕东窗事发自尽了,我还遇到了杀手。”齐玉一边说一边往陆渊的方向看了眼,“可惜杀手技不如人,没能完成陆相的委托。”
齐玉从怀中掏出一份遗书,呈给皇帝,遗书是正是魏知的,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为了不连累家人,早早就将遗书送了出去,除了齐玉,无一人知晓,连陆渊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
遗书上自称他来望安那次,被人骗去了凌海楼消遣,一觉醒来,身边躺着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后来,美人有孕,魏知被捏住了把柄,不得不配合凌海楼,偷些朱砂矿出来,他死不足惜,只求家人能平安。
可遗书上只说了一切都是凌海楼,并没有直指陆渊。
皇帝将遗书往桌子上一拍:“陆相,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陆渊哪里会上这种当:“遗书是真是假,未尝可知,陛下可否拿给成看一下?”
皇帝将遗书扔了下来,陆渊走上前,捡起来一目十行看完,竟笑了起来:“齐大人,凭这个,就想将莫须有的罪名安在我身上,未免可笑。”
齐玉也跟着他笑:“陆相神通广大,自然不能。”他又看向皇帝,“凌海楼私刻官章,私制印泥,勾结地方官员,贿赂官员,倒卖军粮,这毋庸置疑,有两位知府的口供,有韩子岩的认罪书,有大批金银珠宝做物证,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只是我大理寺的一言堂,刑部也参与此案,陆相可有异议?”
陆渊道:“齐大人明察秋毫,陆某自然没有。”
齐玉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他接着道:“接下来臣要讲的就是陆相是如何与凌海楼有牵连的,这涉及到陆相的私事。”
“齐大人就别卖关子了。”“就是。”“齐大人快讲。”
“众所周知,陆相爱妻心切,亡妻去世多年,都不曾纳妾,真可谓是情真意切。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陆渊的眼神变了,他爱方姝柔,这毋容置疑,更加不许别人对她说三道四:“齐大人,亡妻已故多年,陆某并不想她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齐某也不想冒犯已故之人,可陆相的事无论如何都会牵连到她,要怪也只能怪陆相自己了。”
“你……”
皇帝打断了二人的争执:“好了,齐卿,你接着说,为了陆卿的清白,还是说清楚的好。”
齐玉嘲讽的看了一眼陆渊,接着道:“陆相当年求娶方家小姐时,立誓只娶她一人,后来方小姐生下陆成雪后再无所出,陆相哪里受的了此生只有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孩,于是在外头有了情人,情人怀孕之后,陆相不顾方姝柔的阻拦,非要将人接回家,此人就是梅姨娘,未曾行过纳妾之礼,因此,大家可能都不知道。”
陆渊怒道:“一派胡言,梅姨娘却有其人,之所以未行纳妾礼,是因为他是臣远房表弟之妻,表弟意外落水而死,臣念及亲情,遂将人接到家中。”
齐玉就知道他不会承认的,陈年往事,早就说不清楚了,齐玉也只是将现有的证据结合起来,再做推断而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再后头:“那就按陆相说的,陆相将人接回来后,方小姐自然不满,不管梅姨娘是谁,总之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出现在自己的家里,总不会叫人安心的,她整日以泪洗面,这消息就传到了方将军的耳朵里,方将军本就不满这门亲事,如今女儿受了委屈,他自然要给女儿讨个说法,将军一生要强,应该做不出逼人去死的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女儿回家,可他不知道的事,他进府里没多久,梅姨娘就跳井了,一尸两命,陆相压下了所有的消息,接人回家的时候悄无声息,送人走的时候自然也无人知晓。”
若不是此刻身在朝堂,陆渊真的能做出拿剑劈了齐玉的举动,但他现在只能冷嘲热讽道:“真没看出来,齐大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莫非齐大人断案一向都是靠推测。”
齐玉无所谓道:“陆相怎么想齐某都无所谓,还请给我机会把所有的话都讲完。”
陆渊冷哼一声,不再开口了。
众官员心里都惊叹不止,陆渊的风流韵事,不是谁想听就能听的,毕竟他瞒的严实。
二皇子回:“是的,父皇,都散了,只是儿臣用了一个不太好的法子。”
聚集的人群是陆渊对他的挑衅,若是强行镇压只会适得其反,如今被老二轻松化解了,皇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语气都轻松了不少:“无妨,你说说,用的什么法子?”
二皇子依旧跪在地上:“百姓今日所见,只以为他们敬仰的陆相受了委屈,怕处理的不公平,儿臣只能从他们中随机选了十人为代表,让他们参与庭审,等下朝后,这十人自会把真相散播出去,儿臣自作主张,已经将十人带入了皇宫,请父皇降罪。”
陆渊默默捏紧了手心,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随意一挑拨,就聚集在一起,再一挑拨,又散了,不过那有什么关系,挑起舆论只是前菜,他并非没有后招。
三皇子在一旁挑了下眉。
礼部杜侍郎上前:“启奏陛下,这不合礼法,自古以来,就没有百姓上朝的先例。”
皇帝用金黄色的帕子捂住嘴刻了几下:“话不能这么说,若是这个举动,能拉近朕与百姓的距离,这个先例也不是不能开。”
礼部杜侍郎还欲说些什么,皇帝制止了他:“爱卿无需多言,朕准了,带那十人进来。”
如此,所有人都准备就绪,只等一场大戏拉开帷幕。
皇帝问:“陆相今日这一出,意欲何为?”
“回陛下,臣有罪,臣不知那沈复回竟是陛下的儿子,只以为他故意屈居在臣府上,是个想偷东西的小毛贼,因此出手教训的时候,下手重了些,但绝无谋害皇子之意,请陛下宽恕。”陆渊不急不慢的说道。
“什么,你说沈复回是朕的儿子?”
陆渊心想,不是你派过来的吗,怎么现在装做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陛下不知道吗,还是靖远王爷告诉臣的。”
皇帝多出了一个儿子,这已经让人足够震惊了,如今又扯出了靖远王,更让众人不解,他们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迎接更加震惊的信息。
“他现在何处?”皇帝又问。
“臣也不知,自从靖远王告诉臣后,臣便想着带他来见陛下,可此人却消失了。”
皇帝的目光不由的看向齐玉,与齐玉对视一眼后,便放下心来。
“若他真的是朕的儿子,朕该感谢爱卿才是,起来吧,这么点小事,罪不至此,何必兴师动众,朕可是听说了,爱卿一路从城门口跪过来的,周喜平,赐座。”
陆渊哪里肯坐,推脱之后,倒是站了起来,站在了百官之中,只是他没穿官服,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
三皇子拨着心里的算盘,看来传言都是真的了,父皇前几日将一女子秘密接回宫中,严加看管,此子必是此女所生喽,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臣有本奏。”齐玉紧接着上前。
皇帝强忍住咳意:“讲。”
“臣今日要参陆相,此事要从纪将军上书说起。”
有人面面相觑,有人紧张,有人等着看真相。
陆渊一言不发,就算他要辩解,也等着齐玉把话讲完,否则只会显得他心虚。
“纪将军远在边塞,为了守疆卫国,将一切都奉献给了边关,可陆相似乎对此不胜满意,他切断了边塞与皇宫的联系,由于现在没有战事,大家对边塞的消息都不敏感,真真假假,谁又能分的清。纪将军更是心知肚明,无奈之下,以让儿子省亲为由回京,实则上书表明,他们收到的军粮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更是已经生了虫的陈年旧粮,军队虽然无仗可打,但操练是一日都不能落下,如今却要吃着生了虫的粮食,叫他们如何承受的住。”
兵部张侍郎气愤的上前一步:“齐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齐玉看了他一眼:“朝堂之上,我岂能胡言乱语。”
“可有证据?”
“张侍郎不如等我把话说完。”齐玉回完他,继续道:“诸位可还记得,凌海楼案之前,前来述职的宜州和定州知府。”
户部的人道:“自然知道,本来没轮到他们述职的,可他们州的政务名列前茅,是来受嘉奖的,没想到一来,就去那凌海楼享乐,真是人不可貌相。”
齐玉道:“正是如此,才牵扯到了凌海楼,凌海楼是陆相的义子韩子岩经营的,不管从账面还是人员关系看,似乎除了这一层义子的身份,再无其他,可深究起来,臣才发现,这凌海楼还真是神通广大,不仅是陆相给自己建造的后院,更是勾结地方官员的重要据点。”
陆渊从容不迫道:“凌海楼结案之前,臣就说过,是韩子岩仗着臣的名义胡作非为,臣要知道他如此胆大,决不会认他为义子。”
齐玉看了陆渊的一眼,并不接他的话:“从望安运走的军粮,绝对是每年最好的一批粮食,怎么到了边关,就变成了生了虫的陈年旧粮,这就要归功于宜州和定州的知府了,他们在凌海楼乐不思蜀,以至于让人复刻了官章都不知道,凌海楼用复刻的官章,通知青州,官道被泥石流堵了,军粮要在他们州停留几日,就是这几日,给了陆相偷梁换柱的机会。”
“有了官章没用,还得是那秘制的官印,青州的知府又不是傻子,递过来的文书,定要仔细核对才是。”
“说得对,我曾为了这事专门去过一趟金远县,县令魏知怕东窗事发自尽了,我还遇到了杀手。”齐玉一边说一边往陆渊的方向看了眼,“可惜杀手技不如人,没能完成陆相的委托。”
齐玉从怀中掏出一份遗书,呈给皇帝,遗书是正是魏知的,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为了不连累家人,早早就将遗书送了出去,除了齐玉,无一人知晓,连陆渊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
遗书上自称他来望安那次,被人骗去了凌海楼消遣,一觉醒来,身边躺着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后来,美人有孕,魏知被捏住了把柄,不得不配合凌海楼,偷些朱砂矿出来,他死不足惜,只求家人能平安。
可遗书上只说了一切都是凌海楼,并没有直指陆渊。
皇帝将遗书往桌子上一拍:“陆相,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陆渊哪里会上这种当:“遗书是真是假,未尝可知,陛下可否拿给成看一下?”
皇帝将遗书扔了下来,陆渊走上前,捡起来一目十行看完,竟笑了起来:“齐大人,凭这个,就想将莫须有的罪名安在我身上,未免可笑。”
齐玉也跟着他笑:“陆相神通广大,自然不能。”他又看向皇帝,“凌海楼私刻官章,私制印泥,勾结地方官员,贿赂官员,倒卖军粮,这毋庸置疑,有两位知府的口供,有韩子岩的认罪书,有大批金银珠宝做物证,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只是我大理寺的一言堂,刑部也参与此案,陆相可有异议?”
陆渊道:“齐大人明察秋毫,陆某自然没有。”
齐玉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他接着道:“接下来臣要讲的就是陆相是如何与凌海楼有牵连的,这涉及到陆相的私事。”
“齐大人就别卖关子了。”“就是。”“齐大人快讲。”
“众所周知,陆相爱妻心切,亡妻去世多年,都不曾纳妾,真可谓是情真意切。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陆渊的眼神变了,他爱方姝柔,这毋容置疑,更加不许别人对她说三道四:“齐大人,亡妻已故多年,陆某并不想她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齐某也不想冒犯已故之人,可陆相的事无论如何都会牵连到她,要怪也只能怪陆相自己了。”
“你……”
皇帝打断了二人的争执:“好了,齐卿,你接着说,为了陆卿的清白,还是说清楚的好。”
齐玉嘲讽的看了一眼陆渊,接着道:“陆相当年求娶方家小姐时,立誓只娶她一人,后来方小姐生下陆成雪后再无所出,陆相哪里受的了此生只有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孩,于是在外头有了情人,情人怀孕之后,陆相不顾方姝柔的阻拦,非要将人接回家,此人就是梅姨娘,未曾行过纳妾之礼,因此,大家可能都不知道。”
陆渊怒道:“一派胡言,梅姨娘却有其人,之所以未行纳妾礼,是因为他是臣远房表弟之妻,表弟意外落水而死,臣念及亲情,遂将人接到家中。”
齐玉就知道他不会承认的,陈年往事,早就说不清楚了,齐玉也只是将现有的证据结合起来,再做推断而已,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再后头:“那就按陆相说的,陆相将人接回来后,方小姐自然不满,不管梅姨娘是谁,总之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出现在自己的家里,总不会叫人安心的,她整日以泪洗面,这消息就传到了方将军的耳朵里,方将军本就不满这门亲事,如今女儿受了委屈,他自然要给女儿讨个说法,将军一生要强,应该做不出逼人去死的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女儿回家,可他不知道的事,他进府里没多久,梅姨娘就跳井了,一尸两命,陆相压下了所有的消息,接人回家的时候悄无声息,送人走的时候自然也无人知晓。”
若不是此刻身在朝堂,陆渊真的能做出拿剑劈了齐玉的举动,但他现在只能冷嘲热讽道:“真没看出来,齐大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莫非齐大人断案一向都是靠推测。”
齐玉无所谓道:“陆相怎么想齐某都无所谓,还请给我机会把所有的话都讲完。”
陆渊冷哼一声,不再开口了。
众官员心里都惊叹不止,陆渊的风流韵事,不是谁想听就能听的,毕竟他瞒的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