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一边往大门跑去一边在心中怒骂姬扈拖延她的脚步,她一心想和他争个高下,竟然忘记了今天是她和雍尚约定的见面之日。

    洒扫的仆人只觉得有一片火红的云彩飞过,再抬头时已经没有了影子。

    阿瑶的裙摆拂过门槛,而后在门前的街道停下。她气喘吁吁地左右张望,三两行人经过的道路上,那辆带着雍尚标志的马车十分明显。

    马车停在一颗枣树下,车轮下堆叠着整个冬天积累的树叶,马蹄抬起又踩下时有清脆的声音。

    她走上前去,车夫早已辨认她的身份,他跳下马车,取下乘石妥帖地放置在阿瑶脚下。

    阿瑶踏着上了马车,车门很快被关上,凛冽寒风瞬间被隔绝在车外,只余下沉闷的拍响。

    雍尚将手中冒着白雾的浆饮递给她:“权当取暖罢。”

    阿瑶接过杯盏,双手捧于膝上,浆饮的温度徐徐传入手心,被寒风吹得僵硬的手指这才恢复知觉。

    她言明意图:“在平末时我拜托你劝说公子殊放我离开,只是后来事情有变,我暂时得留在他身边了,让你白跑一趟了,实在是我的过错。”

    她的眼中弥漫歉意,余光却仔细观察雍尚的神情,据此揣摩他的想法,以便调整自己的言行。

    雍尚不知晓她内心的弯弯绕绕,今日雍殊也和他说过类似的话,不同的是,雍殊的语气更惋惜些,认为他是识人不清遭受欺骗。

    雍尚见她过意不去的模样,摇摇头道:“我并不觉得是白跑一趟,见到你我才敢放心。”

    那天夜里,当面前的女子谈及受人鄙夷的身份与背负的骂名时,眸中露出不知所措的迷茫,她只知道自己夸大了倾诉的话语,却没有在意自己存在的情绪。

    他想阿瑶真是一个矛盾的人,她的谎言将自己也欺骗了,让她以为自己遭受的劫难只存在于编造的谎言中。

    阿瑶被他的宽宏大量所震撼,早早准备好的那一堆为自己辩解的言论一时卡壳,在姬扈面前尚且能言善辩的人此时成了哑巴。

    好一会儿,阿瑶才语焉不详道:“那你尽可安心了,我与雍殊有一个交易,现在过得极好。”

    雍尚认真听着,他突然想起一事,低头在腰带上摸索,片刻后手指灵巧地将挂在上边的一物取下,布料摩擦的窸窣声中,他将手中之物递给阿瑶。

    阿瑶低头看去,是一枚制作粗糙的玉片,安静地躺在雍尚宽厚的手中。

    关闭门窗的车舆内光线昏暗,她看不清楚上面的纹路,索性她的手已经暖和,于是将浆饮放下,捡起玉片举到眼前观察。

    玉石温润,通体净白,其上刻有一个“雍”字。雕刻者技艺不精,刻刀落下的力道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刻痕深浅不一,只勉强可辨别出字形,让人可惜刻纹破坏了玉质的天然灵气。

    雍尚解释道:“这是君上少年时刻下的玉片,也是那年我父亲收到的生辰礼。父亲离世后便由我保管,你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持它求见国君,为自己求些出路。”

    阿瑶摸着刻纹,罕见地摇摆不定,这枚玉片是雍君少时赠予兄长之物,纯净不掺杂质,承载着国君对兄长的情谊与怀念,意义不可谓不重。

    拥有它,只要她不妄想挑战国君的权威,任何愿望都能实现。

    阿瑶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不知为何竟生出些荒诞之感,好似从前遍寻不得的宝物,如今成了满地的石头。

    她凝望着雍尚的脸,似乎能从和善的笑容中触碰到他那颗至真至善的、正在跳动的心脏,她的心也因此变得柔软,好像浸泡在温度合宜的浆饮中,隐约的酒香软化了她的棱角。

    潮汐受明月升落牵引,飞蛾不知生死扑向光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她亦然。

    但是在内心的一角,警惕心骤然升起,快速席卷全身。

    沉溺于人性的美德之时,便是灾厄的降临之际。

    阿瑶将它放回雍尚手中,坚定地拒绝道:“这是令尊旧物,我不能收下。”

    雍尚敏锐地发现面前的女子情绪发生了变化,尽管她的面上没有显露半分。

    他解释道:“我答应帮你脱困,然而因自身顾虑不能尽力帮你,我感到十分羞愧。明日我将去往陈国,山高路远鞭长莫及,雍尚无法践行承诺,只能以微薄外物弥补,阿瑶姑娘便将此玉当作是我换取心安而送出的。”

    阿瑶从未见过这样的人,雍尚的话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得极低,仿佛有求于人的是他。

    她听到了一个熟悉的邦国——陈国。

    那个她原本与祁硕要去的古老邦国。

    陈国受封于武王的时代,这支帝舜的后代以妫为姓,盘踞于颖水中游,与蔡、宋二国毗邻,既是姻亲也是盟友。

    阿瑶想去陈国,是因为陈国与雍国有旧怨。彼时陈国强而雍国弱,陈晋之战中雍国因支持晋国而遭到陈国记恨,因此陈国向天子进言,令雍国的公子到洛邑为质。

    她是为了摆脱居住在雍国的旧主,但是雍尚这个雍国人也留在陈国,倒是出乎意料。

    看出阿瑶的疑惑,雍尚主动道:“如今天下烽烟四起,昨日敌人成为今日盟友的事已不少见。陈地与雍国地理位置相近,自从雍国国力增强,陈国便起了修复关系之心。”

    他觉得有一事应该和她说明:“国君的声妫夫人虽长于雍国,祖辈却是陈国人,我听闻陈侯想将声妫夫人认为义妹,此事年后或许会传出。”

    这则消息恐怕连雍君都尚未得知,雍尚将它透露给她,无疑是让她提前占得先机,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虑布局。

    阿瑶心中自嘲,一个月前她想利用陈雍的矛盾助自己脱身,可旧怨只有她这个异乡人在意。

    早在秋狝时她便该意识到的,她的认知被困于方寸之间,如同褪色的周王室,她早已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弃。

    “刀在勇士手上,可令天下缟素,但对畎亩上的臣仆来说,它只是收割稻草的器具。”阿瑶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指腹留下的茧子每日悄无声息地增加一层,当她发现时,这些劳作的痕迹已经抵着她的手背,移动时仿佛是沙砾在手背滚过。

    她有时会感到难过,随着手中痕迹的产生,有一些她尚未想起的、从前以生命维护的准则正在崩塌。

    “更好的刀能够让血溅更远,能让臣仆日落前割完稻草。”雍尚不清楚阿瑶的烦恼,他只能安慰这个矛盾的婢女,“拥有更好的刀不好吗?”

    -

    余晖从门窗的缝隙斜斜照入厢房,将阿瑶的影子拉长形成细细的一条,她的手掌在床榻和墙壁之间摸索,却总是摸不到物品的藏匿之处。她索性整个人趴在地上,借着太阳落下前的一点光亮在缝隙中看到那一处凹陷之处。

    她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在墙上凿下一块砖头,用于藏她的木盒。

    阿瑶从缝隙中取出一巴掌大小的木盒,锁扣打开后,她扫了眼里面的物品,并没有缺少什么,她才放心地将莹白玉片装入木盒中。

    刚将一切物品的位置复原完毕,房门便传来“哒哒”的声响。

    阿瑶拍了拍衣裳上沾染的尘土,上前将门拉开,

    “公子唤你。”传达的仆人说道。

    雍殊与她居住的屋子中间只隔了一间书房,沿着屋檐下的走廊很快便可到达。

    她到时,寺人禽正将一鼎羊肉端上来。

    “一同食用罢。”雍殊专注地用小刀把炖烂的羊肉割成小块,并未抬头看她。

    阿瑶坐在他对面,便见他将一碗刚切好的羊肉递给她。

    “多谢。”阿瑶道谢接过。

    羊肉吸满汤汁,又以文火慢炖,肉质绵软如棉,不必费劲咀嚼便可吞下。

    雍殊已将羊肉切成刚好入口的大小,阿瑶低头无声用食,余光见他直接拿起骨头咬下黏连在上边的羊肉。

    待到用完餐食,阿瑶以盐水盥漱时往窗口望去,天色已完全暗下了。

    方才的一顿饭食用得极其安静,雍殊未主动开口,阿瑶便只低头用餐。

    她在屋内无聊地踱步,现下雍殊在相连的小屋沐浴,屋中除了她,便只有沉默收拾的寺人禽。

    “禽伯,我想离开了。”

    寺人禽点亮四方角落的灯盏,烛光映着他如树皮般的脸庞,那几道沟壑向脸颊两旁延伸,他笑容和蔼从容,让人烦躁的心沉静下来。

    “公子回来了。”他说道。

    阿瑶疑惑地看着巍然不动的房门,几息之后,那扇门被人推开。

    寺人禽无声退下。

    阿瑶注视他轻便的步伐,神情逐渐恍然。

    这个看着普普通通的老寺人居然是个习武之人。

    雍殊站在她对面三步远的剑架旁,他屈起手指敲了敲桑木制成架子,沉闷的声音将阿瑶的注意力拉回。

    她看了眼稳固不动的木架与上边的三把宝剑,又将目光落在雍殊那头已经半干的头发。

    难怪他去的时间那么长,原来是沐浴后又将湿发擦干。

    “你没有什么要和我解释的?”心中不满的公子提醒道。

章节目录

王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二点二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点二三并收藏王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