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真琢磨,叔襄惊讶的发现,这种书法风格,已经有了很好的规范,似乎要比当下的通用书法更加成熟。单字的形态也好,整体的布局也好,看上去都非常协调,已经可以称为书道精品。
叔襄又把另外两枚散简拿过来,即“姜嫄为其元妃”、“简狄为其次妃”两简。简上这两句的句式一致,书法风格也几乎完全相同,显然并非随意写出。
而他也看得越来越入神,甚至以手在案几上模仿起来。
半晌过后,叔襄放下竹简,神情有些茫然,甚至失魂落魄:“子丰这是从哪学的书法?我不如也……惭愧,惭愧!”
这样的书法,都可以为自己之师了。而自己之前居然还在教他习书,并且嫌弃他写得太差!
“不仅这笔书法,还有他方才杜撰的丹朱见尧帝之事,叔襄觉得,即使在太史寮中,有几人能作出这么得体的回复来?”世子昌继续提醒,“还有之前的鸠杖之制,还有《采蘋》、《采蘩》、《岗草》,我自认是作不出的。”
何止于此?一旦放下成见,叔襄的感受立刻大有不同。除了长兄世子昌提醒的这些,幼弟近来的不少言辞和举止,包括在南宫一同学习时典的表现,也有值得细思之处,哪怕有时候会显得轻佻。
“我竟不知子丰长进至此!”想起自己一向的成见,叔襄心中五味杂陈,同时却又满是疑惑。这幼弟的种种长进,是从哪里学得的?巫景夫子,长兄世子昌,还是太史叔单父?反正不可能是他叔襄。
“子丰曾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子昌言辞中仿佛别有深意,“更何况,子丰昏迷了一整个月。”
“长兄的意思是?”
“子丰之才,或有天授。”世子昌缓缓说道。
……,……
公子丰没有想到,自己随意写的三枚散简,会让世子昌看出那么多端倪,乃至被许为“天授之才”。
写简的时候,他心里还想着其他的事情,又已经很久没有习书,就习惯性的用出了一些大篆的笔法,而整体的字迹,大致接近西周时期太史所创、作为书法规范的“籀(zhòu)文”大篆(zhuàn)。
他想着的是,巫景夫子责备他,为什么说的是“竖子可恶”?
整件事情往小处说,不过是他一个孺子的戏言,所以三兄叔襄的反应是他又轻佻了,恐怕会失去巫景夫子的欢心,失去继续在南宫求教的机会。而叔襄也是气急于这一点,因为他真心希望自家幼弟能受教成才。
这么一想的话,连巫景夫子的举动都有些不合理。他一个年高望重的人,南宫之司宫,实在没必要和一个孺子置气,还气到举起鸠杖打人。
回想着巫景挥起鸠杖前的审视,公子丰隐约觉得,他大概在怀疑着什么……怀疑他公子丰从哪里得到的这段传说?怀疑他说出这段传说,不是出于戏言?还是怀疑,他这个孺子,没有能力编出那段传说,背后另外有人?
虽然很早就离开大邑商前来周邦,为周邦的典章制度做了很多事情,还在周邦娶妻生女,把女儿嫁给了周族宗脉近支;但巫景毕竟出身于大邑商,成长于大邑商,家族有着极为显赫的历史,现在也有着不低的地位,很难说他到底更亲近那一方。() ()
但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希望周邦和大邑商友好相处的吧!而自己不小心抛出的那個传说,一旦大范围传扬开来,势必会影响到两方之间的关系……
公子丰想着,不知不觉回到了后寝的东院。院内的小庭间,阿蘋正陪伯姬蘩玩着竹风车,见他进来,连忙上前问候,伯姬蘩也跟着缠了过来。
“阿蘋,你继续陪蘩蘩玩,不用跟着我。”公子丰摆手道。
阿蘋闻言,就要牵着伯姬蘩离开,伯姬蘩却不依了,一定要跟着他这位季父。
“你这两天都没有陪我玩!”她控诉道。
“蘩蘩乖,季父这两天都有事情,”公子丰随口道,“再过几日,等你父亲回来了,自然会多陪你玩的。”
“季父又骗人,”伯姬蘩上过当,闻言特别气愤,“大母说过,君子骗人是不对的,我去找大母治你!”
她转过身,飞快往东厢房季任的住处跑去。公子丰怕她摔着,连忙带着阿蘋跟在后面,顺便正好问候那位从母一声。
伯姬蘩一路跑进房里,扑到大母季任的身前,咿咿呀呀的告状,却听自己的大母笑道:“你季父没有骗你。过得几日,你大父、父亲就都回来了。”
“真的!”蘩蘩欢呼道。又回头看向跟来的公子丰,有些不好意思。
“自然是真的,”公子丰笑道,上前向季任,以及随侍在侧的次嫂仲姜见礼,“从母安好?次嫂安好,小子拜见。”
“好,好。”季任连声应道。对这位长进的孩子,最近她是越来越满意。
次嫂仲姜则起身向公子丰回礼,然后抱起伯姬蘩,向季任告辞,方便公子丰同季任叙话。
季任交代了她两句,听她一一应下,自出房门。然后季任又问公子丰:“去见过你长兄了?你父亲回来,如何迎候,可曾安排好?”
“是,长兄正在和三兄商议,”公子丰点了点头,“小子一切都依长兄安排。”
“但愿你父亲这次回来,能长久一些,”季任叹了口气,“戎事为邦国之重,我本不该说什么。但你父亲出征的日子太多了,很少有空教导伱,这次更是差点再也见不着……”
“从母放心。等父亲回来,小子自当多多承教,”公子丰笑道,“还有次兄,乃是我们周邦最厉害的射士,小子也要多请教些。”
次兄仲宁,是季任唯一的亲子。
“你仲兄?他就算了,戎事毕竟凶危,你勿学他,”季任语气中颇含嫌弃,“依我说,你那辟雍尽可不用去了,以免再弄出什么事来,像现在跟着你三兄就很好……你不知道,每次你父亲和仲兄出征,我和你次嫂有多担心!”
叔襄又把另外两枚散简拿过来,即“姜嫄为其元妃”、“简狄为其次妃”两简。简上这两句的句式一致,书法风格也几乎完全相同,显然并非随意写出。
而他也看得越来越入神,甚至以手在案几上模仿起来。
半晌过后,叔襄放下竹简,神情有些茫然,甚至失魂落魄:“子丰这是从哪学的书法?我不如也……惭愧,惭愧!”
这样的书法,都可以为自己之师了。而自己之前居然还在教他习书,并且嫌弃他写得太差!
“不仅这笔书法,还有他方才杜撰的丹朱见尧帝之事,叔襄觉得,即使在太史寮中,有几人能作出这么得体的回复来?”世子昌继续提醒,“还有之前的鸠杖之制,还有《采蘋》、《采蘩》、《岗草》,我自认是作不出的。”
何止于此?一旦放下成见,叔襄的感受立刻大有不同。除了长兄世子昌提醒的这些,幼弟近来的不少言辞和举止,包括在南宫一同学习时典的表现,也有值得细思之处,哪怕有时候会显得轻佻。
“我竟不知子丰长进至此!”想起自己一向的成见,叔襄心中五味杂陈,同时却又满是疑惑。这幼弟的种种长进,是从哪里学得的?巫景夫子,长兄世子昌,还是太史叔单父?反正不可能是他叔襄。
“子丰曾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子昌言辞中仿佛别有深意,“更何况,子丰昏迷了一整个月。”
“长兄的意思是?”
“子丰之才,或有天授。”世子昌缓缓说道。
……,……
公子丰没有想到,自己随意写的三枚散简,会让世子昌看出那么多端倪,乃至被许为“天授之才”。
写简的时候,他心里还想着其他的事情,又已经很久没有习书,就习惯性的用出了一些大篆的笔法,而整体的字迹,大致接近西周时期太史所创、作为书法规范的“籀(zhòu)文”大篆(zhuàn)。
他想着的是,巫景夫子责备他,为什么说的是“竖子可恶”?
整件事情往小处说,不过是他一个孺子的戏言,所以三兄叔襄的反应是他又轻佻了,恐怕会失去巫景夫子的欢心,失去继续在南宫求教的机会。而叔襄也是气急于这一点,因为他真心希望自家幼弟能受教成才。
这么一想的话,连巫景夫子的举动都有些不合理。他一个年高望重的人,南宫之司宫,实在没必要和一个孺子置气,还气到举起鸠杖打人。
回想着巫景挥起鸠杖前的审视,公子丰隐约觉得,他大概在怀疑着什么……怀疑他公子丰从哪里得到的这段传说?怀疑他说出这段传说,不是出于戏言?还是怀疑,他这个孺子,没有能力编出那段传说,背后另外有人?
虽然很早就离开大邑商前来周邦,为周邦的典章制度做了很多事情,还在周邦娶妻生女,把女儿嫁给了周族宗脉近支;但巫景毕竟出身于大邑商,成长于大邑商,家族有着极为显赫的历史,现在也有着不低的地位,很难说他到底更亲近那一方。() ()
但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希望周邦和大邑商友好相处的吧!而自己不小心抛出的那個传说,一旦大范围传扬开来,势必会影响到两方之间的关系……
公子丰想着,不知不觉回到了后寝的东院。院内的小庭间,阿蘋正陪伯姬蘩玩着竹风车,见他进来,连忙上前问候,伯姬蘩也跟着缠了过来。
“阿蘋,你继续陪蘩蘩玩,不用跟着我。”公子丰摆手道。
阿蘋闻言,就要牵着伯姬蘩离开,伯姬蘩却不依了,一定要跟着他这位季父。
“你这两天都没有陪我玩!”她控诉道。
“蘩蘩乖,季父这两天都有事情,”公子丰随口道,“再过几日,等你父亲回来了,自然会多陪你玩的。”
“季父又骗人,”伯姬蘩上过当,闻言特别气愤,“大母说过,君子骗人是不对的,我去找大母治你!”
她转过身,飞快往东厢房季任的住处跑去。公子丰怕她摔着,连忙带着阿蘋跟在后面,顺便正好问候那位从母一声。
伯姬蘩一路跑进房里,扑到大母季任的身前,咿咿呀呀的告状,却听自己的大母笑道:“你季父没有骗你。过得几日,你大父、父亲就都回来了。”
“真的!”蘩蘩欢呼道。又回头看向跟来的公子丰,有些不好意思。
“自然是真的,”公子丰笑道,上前向季任,以及随侍在侧的次嫂仲姜见礼,“从母安好?次嫂安好,小子拜见。”
“好,好。”季任连声应道。对这位长进的孩子,最近她是越来越满意。
次嫂仲姜则起身向公子丰回礼,然后抱起伯姬蘩,向季任告辞,方便公子丰同季任叙话。
季任交代了她两句,听她一一应下,自出房门。然后季任又问公子丰:“去见过你长兄了?你父亲回来,如何迎候,可曾安排好?”
“是,长兄正在和三兄商议,”公子丰点了点头,“小子一切都依长兄安排。”
“但愿你父亲这次回来,能长久一些,”季任叹了口气,“戎事为邦国之重,我本不该说什么。但你父亲出征的日子太多了,很少有空教导伱,这次更是差点再也见不着……”
“从母放心。等父亲回来,小子自当多多承教,”公子丰笑道,“还有次兄,乃是我们周邦最厉害的射士,小子也要多请教些。”
次兄仲宁,是季任唯一的亲子。
“你仲兄?他就算了,戎事毕竟凶危,你勿学他,”季任语气中颇含嫌弃,“依我说,你那辟雍尽可不用去了,以免再弄出什么事来,像现在跟着你三兄就很好……你不知道,每次你父亲和仲兄出征,我和你次嫂有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