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几日,李将军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这天上朝,一名驻扎边境的军机大臣孙大人递上奏折,详细叙述了边境的严峻情况,边境接连下雪,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异族小范围混进城,抢夺百姓物资,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望朝廷可以派兵支援镇压。

    朝堂上,赵大人的声音带着质疑:“往年守备军足以应对,为何今年却需要朝廷派兵?”

    孙大人的回应急促而清晰:“今年的风雪来得又早又猛,异族部落的收成几乎全无。这次是屹逻族为首联合了周围十几个部落,规模之大,攻势之猛,是我们往年所未见。守备军已经难以支撑。再不派兵支援镇压,臣担心边境百姓的安危。”

    朝堂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皇帝听后正在思索。这时,三皇子十分自信地开口:“启禀皇上,儿臣认为宁曌国富民强,此事不需要太过紧张,派些精兵镇压边境,击退屹逻各族部落即可。”三皇子说的轻描淡写。仿佛边境的动荡不过是小问题。

    然而,周御史并不认同,他站出来反驳说:“此事不可小觑,边境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根本。臣以为,需让李将军出面,方可镇压侵扰。”

    一时间朝堂大臣们开始窃窃私语,议论声此起彼伏。皇帝的眉头紧锁,他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

    太子见状,站出来缓和气氛:“启禀陛下,儿臣认为,此事需要仔细商议再做定夺。”

    “可边境问题迫在眉睫,多耽误一天就会让边境百姓多受一天苦。”三皇子表面上为百姓着想,实则语气咄咄逼人,不依不饶。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的议论声变得愈发激烈。皇帝的脸色更加严肃凝重。

    终于,皇帝开口了:“都安静,此事关系到边境百姓的安危,李将军,三日后出兵镇守边境,击退屹逻族部落,不得有误。”

    李将军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臣领旨。”

    随后,皇帝起身,边上太监随即高声喊:“退朝~~”

    随着皇帝的决定,议论声渐渐平息。三皇子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但很快便隐藏在他那看似关切百姓的面具之下。

    散朝后,大臣们缓缓步出朝堂,议论声在寒风中飘散。周御史和几位大臣往外走脸上挂着复杂的神色:“此番派李大将军远征,其中深意,委实令人费解。”周御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

    “李大将军威名远扬,战功赫赫,功高盖主。因而引人侧目。”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思索半刻后接话。

    "李大将军常年兵权在握,又一直驻守在城里,这时间久了……" 周御史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着一丝疑惑不解。

    "可李将军一直忠心耿耿,此举若真伤了他的心,恐怕于国不利啊。”另一位大臣接过话茬,声音里满是忧虑。

    周御史闻言,似有所悟:“或许,皇上是高瞻远瞩,意在平衡,又或是借此考验李将军。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三皇子豫亲王不疾不徐地走来,他的步伐虽慢,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傲气。他轻轻一笑,故意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父皇的决策,自有其深意,岂是我等臣子可以揣测的?"

    "豫亲王恕罪。" 几位大臣见是三皇子,连忙躬身行礼,周御史更是连忙解释道:“三殿下明鉴,我等只是在讨论边境目前难处,不敢妄议陛下决定,还请豫亲王网开一面。”

    豫亲王摆了摆手:"无碍,诸位不必惊慌,都起来吧。" 三皇子挥手示意:"边境今年风雪来的早,又赶上异族结盟,风雪交加,实在棘手。确实需要李大将军这样的猛将。而朝廷之内,亦需各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众人附和着三皇子的话,渐行渐远。

    他们的这些话,太子在走出宫殿的时候就都听见了,他站在台阶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这一切。心里有些担忧又有些疑惑。父皇的决定让他感到意外。

    太子知道,李将军出兵镇守边境,不仅是对边境百姓的保护,也是对朝中权力格局的一次调整。而他更担心留在朝中的清晗。

    太子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侍卫苍羽站在他的身边:“太子殿下心中如果有疑惑不如试着寻找答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太子转过头,看着苍羽,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揶揄道:“你什么时候改行算命了。”

    “那殿下心中可是有答案了?”苍羽依旧保持着冷静,面不改色的回答。

    太子叹了口气,心中的纠结如同一团乱麻,他知道,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我去找父皇。你去宫门口等我。”说完,太子转身,往皇帝书房的方向走去。

    “是。”侍卫苍羽简洁地回应,话音刚落,太子的身影已经走远。苍羽则转身,向宫门口走去。

    当太子殿下走进书房时,皇帝正坐在案前,专注地翻看和批示着奏折。烛光映照在皇帝的脸上,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殿下恭敬地向父皇行礼。

    皇帝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仿佛早已预料到太子殿下的到来,他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来,示意他免礼:“你来了。”皇帝的声音低沉,充满威严,他走向棋盘桌,转身向太子招手:“正好,来陪朕下棋。”

    “是,父皇。”太子收敛了心神回应道。他努力平复内心的纷乱思绪。和皇帝开始对弈。

    一时间屋内十分安静,棋子落在棋盘的声音成为了屋子里唯一的声音来源。

    然而,太子心中却难以平静。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如同朝堂上的势力对峙,每一步都需慎重考虑。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清晗和李老将军的身影,这些杂念让他的思绪变得混乱不堪,无法专注于眼前的棋局。

    “啪!”一颗棋子落在了棋盘上。

    “专心!”皇帝抬头看向太子殿下,眼神中透露出些许严厉:“下棋如同治理国家,需要全神贯注,不容分心。”

    太子听后,连忙专心应对眼前的棋局。随着棋局的深入,太子逐渐感到父皇的棋风稳健而深不可测,每一次落子都似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

    皇帝一边收吃掉的棋子,一边看着他:“你方才一个失误,低估了边缘潜在棋子的作用,造成了后面棋子被包围。”

    “父皇先弃子,再诱敌深入实在是让儿臣佩服。”

    “下棋要考虑到长远的结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其他事情亦是如此。”

    “那父皇派李将军出征也是为了长远的目的?就没有怀疑过吗?”

    皇帝放下棋子:“我年事已高,很多事情怀疑与否,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太子疑惑:“儿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皇帝起身:“李将军战功赫赫,当年的江山有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就算我不怀疑,也会有人让我怀疑。”

    “多少人明里暗里的告诉我李将军功高盖主,恐有造反之心。”皇帝叹了口气。

    “那父皇此次派李将军出兵不光是为了镇守边境,击退屹逻族部落,也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太子思索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也不全是。”皇帝转身目光坚定的看着太子“以后你要治理天下,除了心怀百姓,也要学会保护身边人的方法,莫要寒了忠臣良将的心。”

    “父皇的意思,儿臣知晓。”

    “再陪朕下几盘。”

    “是,父皇。”

    棋局仍在继续,但书房内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太子感到,自己与父皇之间的距离在这场棋局中被拉近。

    等太子和皇帝下完棋返回自己府上时已经近黄昏,晚霞挂在天边散发着最后的余光。

    太子刚迈进太子府。管家张伯便上前禀报“殿下,律亲王五皇子来了。”

    “什么风把他吹来了?太子微微一愣,五皇子的突然到访让他感到意外。

    张伯把太子迎进门边走边说“已经等了好几个时辰,老夫还说要是有急事可以禀告殿下,律亲王却说不必打扰。”张伯把五皇子到来的来龙去脉说给太子听。

    太子殿下听闻后轻轻笑了笑:“他那性子,能等这么久,可真是难得。”

    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爽朗清脆的声音:“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我等你等的茶都喝了两壶,桂花糕都被我吃完了。”

    其实,两兄弟虽同为皇后所生,只是年份上差了几年。却性格迥异。太子性格成熟稳重,而五皇子则是开朗风趣,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相互间无需过多礼节。

    太子走进屋内,看着五皇子打趣道:“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还听说你去找父皇谈心。”五皇子又给自己到了杯茶,叹后凑过去:“欸,父皇都和你说了什么?”

    太子看着五皇子那迫切的眼神,故意卖了个关子:“你不妨猜猜看?”

    “又让我猜?哥就不能直接告诉我一次”五皇子假装不满,轻声“切”了一声:“父皇这次派李大将军出征,你既担心父皇不再相信李将军,又想知道父皇心里的想法,我说的对不对。”

    太子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深意:“你这次说对了一部分。其实父皇还告诉我,让我学会保护身边人,不要让他们寒心。”他看着五皇子眼神变得清澈而认真。

    五皇子听完太子的话,有些触动:“看来父皇也是担心你受影响,才会和你说这些话。哥,你一定不要让父皇失望。”

    太子轻轻拍了拍五皇子的肩膀,调笑道:“父皇的心思我明白。你还没说你来干嘛呢?”

    五皇子又拿起了块点心,不慌不忙道:“我是来提醒你,虽然父皇的意思我们是明白的,但是清晗这次被留在城里,心里难免会不好过。”五皇子紧接着又说:“还有提防三皇子的小动作。”这句话不经意间提醒了自己哥哥。

    太子的脸色微变,他立刻起身往外走:“我想起来有要事需要出去一趟,今天就不留你吃饭了。”

    “欸~~我话还没说完呢!”五皇子连忙放下茶杯起身,却只看到他哥的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外,他感到十分无奈。心中不禁开始吐槽,每次遇上和清晗有关的事情,总是这么猴急。

    五皇子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继续拿起茶杯,刚要喝却动作一顿。他抬眼扫了下四周,神情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调皮,开口仿佛变了个人:“出来吧。”

    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五皇子身后:“主人,三皇子那边……”五皇子的暗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说到。

    “继续盯着。有任何情况随时汇报。”五皇子严肃的吩咐道:

    “是。”影卫应了一声,再次消失在阴影中。

    五皇子拿着杯子,思考了片刻,然后也离开了太子府。

    在宫廷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三皇子宁盛玉,其性格与行为总是那么难以捉摸。他对清晗的兴趣,既微妙难测又意味深长,更像是精心设计的某个计划的一部分,让人难以窥见其真实意图。

章节目录

朝暮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猫脑壳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脑壳儿并收藏朝暮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