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现在要见我?”
“是。”大夫人身边的碧玺抬头扫了一眼面前的少女,脸小小的,头发又浓又亮披在肩后,肌肤白润,但许是身子还没养好,身形看着怯弱不堪。
三公子对通房类的事向来不热衷,以往大夫人提及也是公务繁忙搪塞过去,但这次为了她却跟夫人很坚持。碧玺想到此,态度恭谨了几分,“孟姑娘不必拘泥,上次夫人来姑娘还在昏睡,夫人心里一直惦记着,昨儿个听姑娘好些了,就想着叫姑娘过去说说话,解解闷儿。”
孟枳很郁闷,内心抓狂摇头,倒不是她对大夫人有什么意见,而是她听乘月跟她讲过勋国公府的诸多规矩。就像现在,虽然是婢女在说话,但因为是传大夫人的话,她则需要恭恭敬敬站着听完。
孟枳跟碧玺出了院子。
勋国公府是钟鼎之家,府邸自然雕梁画栋,庭院深邃,院中翠竹青松,奇石异卉错落有致。
孟枳一路看得目不暇接,进了褚玉院,顺着雕花廊檐前行,终于来到一间门前,有小丫鬟赶紧打起帘子。
孟枳进去的时候,室内的说话声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乌泱泱的一群人全都扭头看过来。
孟枳任由众人打量,恭敬向上首见了礼。
大夫人靠着一方锦绣祥云靠垫,打孟枳一进门就仔细端量着她。
见她垂首敛眉,安安静静站着,没有一丝紧张局促,丝毫无小家子扭捏之态,她心里的嫌弃淡了几分,让人搬了椅子来。
“身子可都好痊了?”
孟枳垂着头,“多谢大夫人这些时日照料,身体已然痊愈了。”
大夫人又细细问了饮食,家中情况,她都一一答了。
回答得体,举止有度,看着倒也像是个乖的,大夫人这才满意颔首。
她本不同意三郎将她纳进来,山野里长大的不知道底细,若看走了眼,今后在眼前也是惹气,欠了什么情分,金银财物补上就是,何必要收了进房,但三郎难得在此事上心,她也不好一味阻拦,左不过一个通房。
“如今你父母不在,你孤身到了我们这府里,便是缘分,从今往后,你就把这当作自己的家,不必拘礼,有什么住着不惯的只管来跟我说。”
孟枳心里很感激,但也知晓人家如此说是出于礼,她觉着聊得也差不多了,正想开口提辞别之事,一个挨在大夫人身侧的仆妇接过话,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是啊,孟姑娘孤身一人,就在府中安心住着,旁的不论,就是与三公子这份患难之情都是世间少有的,大夫人还念叨着,不如就让姑娘留在公子身边,这样姑娘也有了依靠。”
孟枳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劲,看了看大夫人,又看向说话的嬷嬷,“留在公子身边...?”
做丫鬟吗?
张嬷嬷堆满脸笑意:“三公子都已过了冠礼,身边还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你这些时日想必也听到了琴音,那几个姑娘都是府里的家生子,自幼服侍在夫人院里头,规矩礼仪没有一样不周全的,大夫人念及姑娘的境遇,想着让姑娘同她们一块儿到公子房里去。
“就是这几日难免要多辛苦姑娘,跟在老奴身边多看看,今后也好能尽心服侍公子。”
孟枳目瞪口呆。
觉得她们脑袋清奇。
她好好一个良民,一不是贱籍二没有卖身,她为何要上赶着服侍男人。
而且听他们这话,还是她高攀了?!
她到底哪里让他们误会她愿意给谢陵做妾啊?
孟枳面无表情站着,脸上毫无欣喜之色,张嬷嬷以为她欢喜傻了,心中腹诽没见过这么木的,催促道:“傻孩子,杵在那儿做甚,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还不快给大夫人磕头。”
孟枳深吸一口气,“夫人,这些时日多谢府上照料,民女身体已经痊愈,不好一直叨扰下去,本来今日就要同夫人辞别,至于通房一事,孟枳无法受用,请夫人另择人选。”
说完自顾自向大夫人拜了礼,也没等他们再说话,就像房间长刺一般,头也不回飞快出去了。
乘月站在窗外听得一阵发懵,忽见门口的帘子被人甩开,一抹落栗色裙裾闪过,乘月急忙小跑了追上去。
“孟姑娘,你怎么...?”
孟枳快步如飞,心想果然不能寄住在人家家里,她快速回到扶疏院,三两步进了房间,从榻上取过自己的银子。
地震逃难时,原身把家里所有的银子都带上了,可惜她后来坠崖落水身上没剩下几两,她又翻出自己原先的衣裙,虽然有些破了,但也不是不能穿,毕竟现在钱不多,还是要省着些。
乘月跟进来,见孟枳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眨眼间就打包好包裹挎在了肩上。
“孟姑娘,你现在就要走?”
“是啊...方才已经跟大夫人辞别了,这段时间谢谢你照顾我。”
乘月发愣,不知道事情最后是这样子,她呆呆开口:“可是...可是你还没跟三公子道别?”
孟枳推门走出去:“大夫人自会告知的。”
乘月急急地跟在后面,她本来很为孟姑娘高兴,三公子丰神俊朗,品行高洁,还从不沾酒色,在她看来三公子身上占着所有优点。
如今又立了功,得圣上亲自封赏,今后必定前途无量,孟姑娘跟了三公子那就是一辈子金窝银窝住着。孟姑娘为什么不愿意啊,难道还有比三公子更好的男子吗?
孟枳走到外院,直冲门口走去,这时远远传来一道声音:
“孟姑娘请留步,三公子过来了。”
孟枳无奈只得停住脚步,她十分惊讶,因为昨日还听乘月说谢陵犯了头疾,背上的伤口都崩开了,现下怎么会出屋子?
但他还真是出来了。
孟枳跟着乘珠走到不远处的湖边,谢陵站在映月亭中,背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
虽说在山中已经相处了几日了,但那时他脸上都是血污,孟枳眼下还是第一次见到他面容。
乘月没有夸张,眼见为实,她口中的三公子确实仙人之姿。甚至她现在觉得乘月所赞,远远未尽其风华,此刻这么一眼望去,谢陵其人犹如一块冰澈无暇的冷玉,通身光华,将满园的日光都压了下去。
这是两人在坠崖后第一次见面,但孟枳丝毫不觉得有生疏感。
她进了亭子,看着他苍白的脸色,问他,“你伤好些了吗?”
谢陵垂眸,目光定在她脸上,“为何要离开。”
呃!
“我身体已经好了,自然要离开,何况我还有事。”
“何事?”谢陵紧追着问。
孟枳觉得他有些逾越,但还是想了想道:“要回一趟家乡,当时父母只简单下葬了,准备回去重新修立墓碑,坟前祭奠一番。”
地震后的村庄化成了一片瓦砾场,很快又有了瘟疫,哀嚎一片,当时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来得及镌刻,就匆匆逃难。
谢陵听后像是松了口气,“我已命人去做了,朝廷也派遣医官前去救治疫病,待日后恢复,我跟你一同回去祭奠。”
已经命人做了?
孟枳愕然,她没想到谢陵能想着这件事,还这么快做了安排。
“谢谢,不过不用麻烦陪我一同回去,我也还有其他事。”
“还有何事?”
孟枳皱眉,抬头迎上他灼灼的眸子,心里有了点不好的预感,方才大夫人所提通房之事,她没往谢陵身上想,觉得那是大夫人一人的决定,现在看来也许不是这么回事。
孟枳淡淡道:“是一些私事,现在刚好跟你道别了,后会有期。”说完转过身欲走,手腕忽然被人握住。
孟枳回头,面色不由冷了几分,“谢大人还有何事?”
他垂眸看她,“可是不满通房身份,今后...”
孟枳平静看着他,“民女不做通房,也不会做妾。”
声音不大,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谢陵一怔。
孟枳不想在此浪费时间,“若无事,请谢大人放手。”
谢陵看着她,“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孟枳抬眸,他没等她回复,接着道:“你父亲临终前已将你许给我。”
孟枳脑子空白了几秒,才缓缓想起当时情景。
当时地震,原身父母被老房子压在下面,命悬一线,谢陵从断壁残垣间将他们救出来,那时原身也已昏迷,等醒时,看到父亲把她和谢陵的手死死攥在一起,“那我就将小女...交给公子了。”
原身当时只听了这么一句,所以她从未将此事与婚事想到一块儿,现在谢陵重提,她才恍然明白。
古代男女大防,父亲把她的手放进谢陵手里,意思已经不言而喻,想到原身父亲用最后的气力向谢陵拜托,她胸腔一股酸意。
她其实很理解原身父亲的决定,她一个未及笄的少女,无家可归,瘟疫横行,四处流民,只身一人恐怕早就被...
孟枳默然半晌,开口道:“当时情况危急,父亲才临终嘱托,现今我们已经脱险,你我对彼此都无意,此事自然不必勉强。”
她记得最后,谢陵静默了半晌,才低低“嗯”了一声,父亲哽着最后一口气,见他应了,撒手离去。
谢陵放开了她的手腕,面向湖畔,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细小的钻石在轻轻跳跃。
他长身玉立,周身被斑驳树影交织,脊背上的衣襟透出隐隐红色。
良久,她听见谢陵淡淡道:“现今我们已经脱险...所以孟姑娘是要卸磨杀驴?”
-
孟枳躺在榻上,睁着眼不动,窗外树影映入青纱软帘。
她被谢陵强留了下来。
那天她咬定牙拒绝,自认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谢陵却执意遵守承诺,死活不肯放她离开。
她叹口气,若只是暂时在这里住下也就罢了,她还可以拜托谢陵帮她寻那件文物,借助他的力量,找到的概率也会大些,然而留下却是要做通房,成为一个男人后院众多女子的一员,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乘月端着小茶盘进来,“姑娘,药好了。”
孟枳起身,捧着碗一口把药喝掉,“乘月,你对永京熟悉吗?”
乘月接过碗,又把盛蜜饯的小碟递过去,“奴婢九岁就进国公府了,外面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孟枳低头,口中慢慢嚼着蜜饯,她本想让乘月来说,自己大致勾勒一份永京的舆图,方便出去时对地形有个了解。
乘月看着孟枳的神色,“姑娘,你...还是想走吗?”
孟枳回的毫不犹豫,“嗯。”
“可是你父亲已经...”
那天在亭子外,她听见公子说,孟姑娘父亲已将她许给公子了。女子婚配,向来遵从父母之命,何况公子待她极好,这几日公子因为此事,好像还惹了大夫人生气。
隔着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孟枳没法跟乘月解释,只模糊回应一句,跟乘月打了个招呼,走出院子。
她不准备等了,准备自己想办法出去。
她已经被困了二十多日,期间她几次要见谢陵,这人仿佛能掐会算,每次都命人准确回绝她的话。
她见不到谢陵,大夫人那边也没再传她,她很怕忽然一天醒来,被拉去做通房。
那就被盖了戳了,成为一个人的私有产物,实在想想都很可怕。
孟枳没往内院走,而是沿着外围围墙慢慢转着,行至一片幽静的竹林边缘时,隐约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那个叫孟枳的竟勾着三公子只收她一个人。”
孟枳眨眨眼,她不知道这回事啊。
另一个声音恨恨道:“山里女子粗鄙,公子宠她一阵也就腻了,等她失了宠,大夫人说不定就将她卖到勾栏里头去。”
“这个狐媚子真是不知廉耻...”
黄色衣服的女子骂到一半忽然止住了话音,几位姑娘循着她的目光一起往这边看过来。
孟枳认出她们是隔壁院子练习琴艺的几位姑娘,见她们此刻停了骂她,便抬步走过去。
十几双眼睛行注目礼般,齐刷刷注视着她。
孟枳半低着头,从她们身旁走过。
被人这么骂着心里肯定不舒服,但孟枳也没有生她们的气。她想起那日谢陵在映月亭对她说“不会委屈她”,她只当是随口一言,没想到竟是有了这样的安排。
在这里,身份贫寒的女子面临的选择极为有限,要么嫁人,要么卖身为丫鬟。但即便是做了丫鬟,到了十五六,也是主家随意配个小子成婚,一辈子为奴为婢。
谢陵是国公府的嫡长子,芝兰玉树,矜贵无双,选做他的通房,是极难得的机会,她们不知努力了多久,却忽然有一天,这个机会莫名没了,任谁都会不忿抱怨。
穿过竹林,一阵晚风吹来,孟枳的思绪回笼,看来她要快些离开才行。
慢慢走完一圈,孟枳又回到西北边的院墙旁,这里矗立着一排梧桐树,已然深秋,梧桐的叶子尽数染上了璀璨的金黄,美的心旷神怡,她在几颗梧桐间徘徊了几遭,心里有了数。
到时就拜托你们了,梧桐宝宝们。
天色已然暗下来,孟枳又记了一遍位置,沿着来时的路径回到扶疏院,刚踏进院子,脸上就骤然被人煽了一巴掌。
“是。”大夫人身边的碧玺抬头扫了一眼面前的少女,脸小小的,头发又浓又亮披在肩后,肌肤白润,但许是身子还没养好,身形看着怯弱不堪。
三公子对通房类的事向来不热衷,以往大夫人提及也是公务繁忙搪塞过去,但这次为了她却跟夫人很坚持。碧玺想到此,态度恭谨了几分,“孟姑娘不必拘泥,上次夫人来姑娘还在昏睡,夫人心里一直惦记着,昨儿个听姑娘好些了,就想着叫姑娘过去说说话,解解闷儿。”
孟枳很郁闷,内心抓狂摇头,倒不是她对大夫人有什么意见,而是她听乘月跟她讲过勋国公府的诸多规矩。就像现在,虽然是婢女在说话,但因为是传大夫人的话,她则需要恭恭敬敬站着听完。
孟枳跟碧玺出了院子。
勋国公府是钟鼎之家,府邸自然雕梁画栋,庭院深邃,院中翠竹青松,奇石异卉错落有致。
孟枳一路看得目不暇接,进了褚玉院,顺着雕花廊檐前行,终于来到一间门前,有小丫鬟赶紧打起帘子。
孟枳进去的时候,室内的说话声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乌泱泱的一群人全都扭头看过来。
孟枳任由众人打量,恭敬向上首见了礼。
大夫人靠着一方锦绣祥云靠垫,打孟枳一进门就仔细端量着她。
见她垂首敛眉,安安静静站着,没有一丝紧张局促,丝毫无小家子扭捏之态,她心里的嫌弃淡了几分,让人搬了椅子来。
“身子可都好痊了?”
孟枳垂着头,“多谢大夫人这些时日照料,身体已然痊愈了。”
大夫人又细细问了饮食,家中情况,她都一一答了。
回答得体,举止有度,看着倒也像是个乖的,大夫人这才满意颔首。
她本不同意三郎将她纳进来,山野里长大的不知道底细,若看走了眼,今后在眼前也是惹气,欠了什么情分,金银财物补上就是,何必要收了进房,但三郎难得在此事上心,她也不好一味阻拦,左不过一个通房。
“如今你父母不在,你孤身到了我们这府里,便是缘分,从今往后,你就把这当作自己的家,不必拘礼,有什么住着不惯的只管来跟我说。”
孟枳心里很感激,但也知晓人家如此说是出于礼,她觉着聊得也差不多了,正想开口提辞别之事,一个挨在大夫人身侧的仆妇接过话,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是啊,孟姑娘孤身一人,就在府中安心住着,旁的不论,就是与三公子这份患难之情都是世间少有的,大夫人还念叨着,不如就让姑娘留在公子身边,这样姑娘也有了依靠。”
孟枳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劲,看了看大夫人,又看向说话的嬷嬷,“留在公子身边...?”
做丫鬟吗?
张嬷嬷堆满脸笑意:“三公子都已过了冠礼,身边还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你这些时日想必也听到了琴音,那几个姑娘都是府里的家生子,自幼服侍在夫人院里头,规矩礼仪没有一样不周全的,大夫人念及姑娘的境遇,想着让姑娘同她们一块儿到公子房里去。
“就是这几日难免要多辛苦姑娘,跟在老奴身边多看看,今后也好能尽心服侍公子。”
孟枳目瞪口呆。
觉得她们脑袋清奇。
她好好一个良民,一不是贱籍二没有卖身,她为何要上赶着服侍男人。
而且听他们这话,还是她高攀了?!
她到底哪里让他们误会她愿意给谢陵做妾啊?
孟枳面无表情站着,脸上毫无欣喜之色,张嬷嬷以为她欢喜傻了,心中腹诽没见过这么木的,催促道:“傻孩子,杵在那儿做甚,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还不快给大夫人磕头。”
孟枳深吸一口气,“夫人,这些时日多谢府上照料,民女身体已经痊愈,不好一直叨扰下去,本来今日就要同夫人辞别,至于通房一事,孟枳无法受用,请夫人另择人选。”
说完自顾自向大夫人拜了礼,也没等他们再说话,就像房间长刺一般,头也不回飞快出去了。
乘月站在窗外听得一阵发懵,忽见门口的帘子被人甩开,一抹落栗色裙裾闪过,乘月急忙小跑了追上去。
“孟姑娘,你怎么...?”
孟枳快步如飞,心想果然不能寄住在人家家里,她快速回到扶疏院,三两步进了房间,从榻上取过自己的银子。
地震逃难时,原身把家里所有的银子都带上了,可惜她后来坠崖落水身上没剩下几两,她又翻出自己原先的衣裙,虽然有些破了,但也不是不能穿,毕竟现在钱不多,还是要省着些。
乘月跟进来,见孟枳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眨眼间就打包好包裹挎在了肩上。
“孟姑娘,你现在就要走?”
“是啊...方才已经跟大夫人辞别了,这段时间谢谢你照顾我。”
乘月发愣,不知道事情最后是这样子,她呆呆开口:“可是...可是你还没跟三公子道别?”
孟枳推门走出去:“大夫人自会告知的。”
乘月急急地跟在后面,她本来很为孟姑娘高兴,三公子丰神俊朗,品行高洁,还从不沾酒色,在她看来三公子身上占着所有优点。
如今又立了功,得圣上亲自封赏,今后必定前途无量,孟姑娘跟了三公子那就是一辈子金窝银窝住着。孟姑娘为什么不愿意啊,难道还有比三公子更好的男子吗?
孟枳走到外院,直冲门口走去,这时远远传来一道声音:
“孟姑娘请留步,三公子过来了。”
孟枳无奈只得停住脚步,她十分惊讶,因为昨日还听乘月说谢陵犯了头疾,背上的伤口都崩开了,现下怎么会出屋子?
但他还真是出来了。
孟枳跟着乘珠走到不远处的湖边,谢陵站在映月亭中,背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
虽说在山中已经相处了几日了,但那时他脸上都是血污,孟枳眼下还是第一次见到他面容。
乘月没有夸张,眼见为实,她口中的三公子确实仙人之姿。甚至她现在觉得乘月所赞,远远未尽其风华,此刻这么一眼望去,谢陵其人犹如一块冰澈无暇的冷玉,通身光华,将满园的日光都压了下去。
这是两人在坠崖后第一次见面,但孟枳丝毫不觉得有生疏感。
她进了亭子,看着他苍白的脸色,问他,“你伤好些了吗?”
谢陵垂眸,目光定在她脸上,“为何要离开。”
呃!
“我身体已经好了,自然要离开,何况我还有事。”
“何事?”谢陵紧追着问。
孟枳觉得他有些逾越,但还是想了想道:“要回一趟家乡,当时父母只简单下葬了,准备回去重新修立墓碑,坟前祭奠一番。”
地震后的村庄化成了一片瓦砾场,很快又有了瘟疫,哀嚎一片,当时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来得及镌刻,就匆匆逃难。
谢陵听后像是松了口气,“我已命人去做了,朝廷也派遣医官前去救治疫病,待日后恢复,我跟你一同回去祭奠。”
已经命人做了?
孟枳愕然,她没想到谢陵能想着这件事,还这么快做了安排。
“谢谢,不过不用麻烦陪我一同回去,我也还有其他事。”
“还有何事?”
孟枳皱眉,抬头迎上他灼灼的眸子,心里有了点不好的预感,方才大夫人所提通房之事,她没往谢陵身上想,觉得那是大夫人一人的决定,现在看来也许不是这么回事。
孟枳淡淡道:“是一些私事,现在刚好跟你道别了,后会有期。”说完转过身欲走,手腕忽然被人握住。
孟枳回头,面色不由冷了几分,“谢大人还有何事?”
他垂眸看她,“可是不满通房身份,今后...”
孟枳平静看着他,“民女不做通房,也不会做妾。”
声音不大,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谢陵一怔。
孟枳不想在此浪费时间,“若无事,请谢大人放手。”
谢陵看着她,“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孟枳抬眸,他没等她回复,接着道:“你父亲临终前已将你许给我。”
孟枳脑子空白了几秒,才缓缓想起当时情景。
当时地震,原身父母被老房子压在下面,命悬一线,谢陵从断壁残垣间将他们救出来,那时原身也已昏迷,等醒时,看到父亲把她和谢陵的手死死攥在一起,“那我就将小女...交给公子了。”
原身当时只听了这么一句,所以她从未将此事与婚事想到一块儿,现在谢陵重提,她才恍然明白。
古代男女大防,父亲把她的手放进谢陵手里,意思已经不言而喻,想到原身父亲用最后的气力向谢陵拜托,她胸腔一股酸意。
她其实很理解原身父亲的决定,她一个未及笄的少女,无家可归,瘟疫横行,四处流民,只身一人恐怕早就被...
孟枳默然半晌,开口道:“当时情况危急,父亲才临终嘱托,现今我们已经脱险,你我对彼此都无意,此事自然不必勉强。”
她记得最后,谢陵静默了半晌,才低低“嗯”了一声,父亲哽着最后一口气,见他应了,撒手离去。
谢陵放开了她的手腕,面向湖畔,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细小的钻石在轻轻跳跃。
他长身玉立,周身被斑驳树影交织,脊背上的衣襟透出隐隐红色。
良久,她听见谢陵淡淡道:“现今我们已经脱险...所以孟姑娘是要卸磨杀驴?”
-
孟枳躺在榻上,睁着眼不动,窗外树影映入青纱软帘。
她被谢陵强留了下来。
那天她咬定牙拒绝,自认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谢陵却执意遵守承诺,死活不肯放她离开。
她叹口气,若只是暂时在这里住下也就罢了,她还可以拜托谢陵帮她寻那件文物,借助他的力量,找到的概率也会大些,然而留下却是要做通房,成为一个男人后院众多女子的一员,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乘月端着小茶盘进来,“姑娘,药好了。”
孟枳起身,捧着碗一口把药喝掉,“乘月,你对永京熟悉吗?”
乘月接过碗,又把盛蜜饯的小碟递过去,“奴婢九岁就进国公府了,外面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孟枳低头,口中慢慢嚼着蜜饯,她本想让乘月来说,自己大致勾勒一份永京的舆图,方便出去时对地形有个了解。
乘月看着孟枳的神色,“姑娘,你...还是想走吗?”
孟枳回的毫不犹豫,“嗯。”
“可是你父亲已经...”
那天在亭子外,她听见公子说,孟姑娘父亲已将她许给公子了。女子婚配,向来遵从父母之命,何况公子待她极好,这几日公子因为此事,好像还惹了大夫人生气。
隔着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孟枳没法跟乘月解释,只模糊回应一句,跟乘月打了个招呼,走出院子。
她不准备等了,准备自己想办法出去。
她已经被困了二十多日,期间她几次要见谢陵,这人仿佛能掐会算,每次都命人准确回绝她的话。
她见不到谢陵,大夫人那边也没再传她,她很怕忽然一天醒来,被拉去做通房。
那就被盖了戳了,成为一个人的私有产物,实在想想都很可怕。
孟枳没往内院走,而是沿着外围围墙慢慢转着,行至一片幽静的竹林边缘时,隐约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那个叫孟枳的竟勾着三公子只收她一个人。”
孟枳眨眨眼,她不知道这回事啊。
另一个声音恨恨道:“山里女子粗鄙,公子宠她一阵也就腻了,等她失了宠,大夫人说不定就将她卖到勾栏里头去。”
“这个狐媚子真是不知廉耻...”
黄色衣服的女子骂到一半忽然止住了话音,几位姑娘循着她的目光一起往这边看过来。
孟枳认出她们是隔壁院子练习琴艺的几位姑娘,见她们此刻停了骂她,便抬步走过去。
十几双眼睛行注目礼般,齐刷刷注视着她。
孟枳半低着头,从她们身旁走过。
被人这么骂着心里肯定不舒服,但孟枳也没有生她们的气。她想起那日谢陵在映月亭对她说“不会委屈她”,她只当是随口一言,没想到竟是有了这样的安排。
在这里,身份贫寒的女子面临的选择极为有限,要么嫁人,要么卖身为丫鬟。但即便是做了丫鬟,到了十五六,也是主家随意配个小子成婚,一辈子为奴为婢。
谢陵是国公府的嫡长子,芝兰玉树,矜贵无双,选做他的通房,是极难得的机会,她们不知努力了多久,却忽然有一天,这个机会莫名没了,任谁都会不忿抱怨。
穿过竹林,一阵晚风吹来,孟枳的思绪回笼,看来她要快些离开才行。
慢慢走完一圈,孟枳又回到西北边的院墙旁,这里矗立着一排梧桐树,已然深秋,梧桐的叶子尽数染上了璀璨的金黄,美的心旷神怡,她在几颗梧桐间徘徊了几遭,心里有了数。
到时就拜托你们了,梧桐宝宝们。
天色已然暗下来,孟枳又记了一遍位置,沿着来时的路径回到扶疏院,刚踏进院子,脸上就骤然被人煽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