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后,叶韫派人送来消息,言那小词已传入皇帝耳中。可等了一阵,囤炭案的事却仍是没什么进展。
秦婉虽说已想得豁达,心里还是难免焦灼。
这般直到六月底,宫里突然发生一件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小的事,意料之外地帮了骆宁一把——太子在御书房侍立听政时,说错了话,惹得皇帝龙颜大怒。
曹国舅这国舅说的就是太子的舅舅。
太子被勒令于东宫自省的三日后,皇帝即下旨宣布了对囤炭案的处理,这件案子因朝堂党争从冬季拖到了盛夏,又因储君毫不相干的一句话迅速尘埃落定。
骆宁查到的那一干相关的大小官员全部被从严问责,韩驸马和其他几位皇亲国戚也都被贬出京城。
最让人意外的是,曹国舅被从同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改任为平章军国重事,明升暗降,直接从实权宰相之职变成了虚职。
皇帝对骆宁的处理也极有意思,既不赏也不罚,王相公和大理卿为骆宁在囤炭案一事上的表功折子石沉大海,曹国舅一派对骆宁的疯狂报复弹劾也不了了之。
但骆宁和秦婉都明白,能保住现在的官位已是极好的结果,骆宁几个月来的夙兴夜寐,秦婉的小词和在信王府受的冷嘲热讽都没白费,悬在两人心里半年之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案子了结受益最大的自然是王谌王相公。本朝向来有置三相的惯例,王谌的昭文相是首相,叶韫父亲叶寒松的史馆相是次相,曹国舅的集贤相是末相。三相中,王谌和曹国舅已争斗多年,而叶寒松为人温厚,不喜党争,乃是皇帝用来平衡二人关系的一步好棋。
如今末相曹国舅暂时被架空,次相叶寒松不争,以下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使或多或少与王谌有些关系,虽不至依附,也不会与他作对,王相公一时大权在握,风光无两。
但已被看做是王谌一派的骆宁和朱士俨,却对这新的朝廷格局并不满意,尤其朱士俨,成了王谌女婿后,对这位岳丈越了解越不喜。
这其中原因有二,一是两人都觉王谌作为宰相,所言所行多是假借国事为自己谋权夺利,真正为朝廷为百姓做的实事却不多,二是王谌在边关战事上,一直是主和派,导致整个朝堂有一大半也都是主和派,而骆宁和朱士俨则都认为不能一味求和。
对边关战事的态度,其实也是骆朱两人与赵珣交好的重要原因,赵珣也是个主战派,并且在与叶韫成亲前,曾在北面战场上历练过两年,颇有战功,也是因此更得皇帝喜爱。
不过现在由于太子被罚和曹国舅被明升暗降一事,赵珣一个受宠的成年皇子,还有军功在身,处境就愈发微妙起来,甚至可以说,王曹党争的高潮之后,朝堂上的敏感之处就变成了太子与信王的关系。
秦婉也问过骆宁此事,当时二人正在书房看书。
骆宁于是非常精准地概括了赵珣的想法:“赵七自己没有那个意思,他这人有护国之心,却无治国之念,就想着有事去带兵征战,没事回来继续当他的富贵王爷。”
秦婉:“……以他的身份,这二者是无可协调的,他自己不知道么?”
骆宁叹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样的人我不觉得会不知道,装傻罢了,可不装傻还能怎样呢?现在这般,都有一群人围着他想争一争了,他但凡展现出一丁点权谋手段,只怕就要被人强逼着走上那一步了。”
秦婉默了片刻,又问:“叶相公呢?他可有什么动作?”
骆宁:“我没什么机会见到叶相,但从赵七和正之的口风来看,似乎并没有争的意思。”
正之是朱士俨的表字,朱士俨的消息多半是来自王谌,也就是说其他宰执大约也是这么看的。秦婉兀自琢磨片刻:“王妃亦不愿见王爷和她父亲被卷入危险,这么说来,这边倒是态度一致,只要太子那边不多猜忌,应当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来。”
骆宁嗯了一声:“就是可惜了赵七的才能,他若只是个普通郡王,也可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秦婉亦觉遗憾,赵珣和叶韫似乎都被困住了。
二人关于此事的讨论就此结束,毕竟以骆宁的七品官阶,这等涉及储位之事离他们实在有些远,且无论谁坐在皇位上,将来骆宁想行的事,都不会改变。
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步步走稳接下去的路。
-
囤炭案了结,仕途危机过去,也不用日日在衙门加值了,骆宁和秦婉着实过了一阵甜蜜的日子。而后,一个新的小问题出现了——至少对骆宁来说,只是个小问题。
某日,李婆婆拉住了骆宁,告诉他,秦婉偷偷去医馆找大夫了。
骆宁再三询问,秦婉终于说了实话,她是为孩子的事去求医问药。
孩子。
骆宁当然希望他和秦婉能有孩子,但其实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也许无法实现。
当年秦婉小产不过半日,就拖着虚弱的身体给沈筠守灵治丧,丧礼结束后,镇上的大夫就说过,她伤了身子,以后怕是极难有孕。后来,秦婉为了让他进余家学堂,和余景澜维持了一年的关系,果然并没有什么事。
算算他们的第一次到现在,也大半年了,且两人频繁得很,骆宁又能弄得极深,也依旧没有动静。
他几乎已经默认,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孩子了,而秦婉显然还不能接受。
骆宁明白,秦婉真正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因为她没有子息,所以他抱着人好好谈心了一番,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孩子的事,不能轻易放弃,需找名医诊脉用药,但若还是无用,那也不再强求,将来收养两个孤儿便是。
这般说好了,过了一日,骆宁便带着秦婉去了马行街北的杜家医馆,特意请了翰林医官杜老先生亲自诊脉,据说这位老先生尤擅治难孕一事。
诊完脉,老先生也不废话,直接开了方子道:“照此抓药,一月后再来换方子,换过三次方子若还不行,就不必再服药了。”
说完,又交代了一些行房注意之事。
秦婉红着脸带上帷帽,被骆宁牵回了家。当天夜里,骆宁就按老先生说的,在她身下垫了软枕,要了她两次,又让她跪伏着,要了一次,事后躺了两炷香,才抱秦婉去清洗。
说实话,自秦婉开始服药调理后,骆宁心里默默觉得很是受用。
为了受孕,秦婉几乎无条件地配合他,也比之前更放得开了些,白嫩嫩的身子任由他摆弄,而且以往若一直进得太深,秦婉总要哭着求饶,他便也会心软了,如今可就不用顾忌了,且秦婉似乎也渐渐习惯了,只是每次都会哭求他轻些轻些。
唯一让骆宁略微有些郁闷的是,他本以为要孩子这种事,总该是越频繁越好,却不料,那老先生说得正相反,而且还给他规定了行房间隔最好是五日,至少不能低于三日。
五日也太难忍,三日勉强还可接受。
只是苦了秦婉,往常骆宁的时间就长,力道又重,现在忍了三日的劲儿用在了一天,更是叫她难以承受,夏日又都开着窗,事后她回回都怕自己的声音传出庭院去,她身下的软枕也次次都被弄个半湿,第二日虽是自己晒洗,却还是羞和李婆婆说话。
……
这般过了盛夏,又入秋了。
将近四个月,秦婉的肚子依旧没有动静,人倒是比之前更见风韵了。
骆宁稍许有些遗憾,但早有预期,也就并不如何失望,夜里他会时不时会宽慰秦婉几句。
他以为孩子这事差不多就该过去了,然而,又出了点小事。
这日散衙回来,骆宁推开院门,院子里安安静静,秦婉没有出来廊下等他。
他朝两人的屋子望了一眼,入了秋后,天色暗得早,屋子里已点了蜡烛,有女子的剪影落在窗上。
他微皱了剑眉,这剪影看着有些怪。
穿过堂屋,走到房门口时,一声“夫人”便没能喊出口,虽然侧对着他,但骆宁一眼看出来,这不是他抱过无数回的秦婉。
“郎君回来了。”那女子紧张地抬眸望过来,在看清他时,微微一怔,那紧张就倏然都化成了羞涩,一下又垂了眸不敢再看。
豆蔻年华,明眸皓齿,鲜嫩如花。
骆宁:“……”
他默默立了片刻,冷静地问道,“小娘子怎么称呼?怎会在这里?我夫人呢?”
那女子乖顺地答:“妾身名夏莹,今年十六,前头家里遭难,蒙夫人搭救,买下了妾,让妾……”她偷偷看了骆宁一眼,愈加羞涩,“让妾今夜服侍郎君。夫人自己酉时就出门了,妾身也不知她去哪儿了。”
骆宁听完,明白了,也气笑了,秦婉这是又钻牛角尖了,非得给他弄个孩子出来不成,还贴心地挑了个与她有两分相似的女子。
该讲的理都讲过了,秦婉也明明答应过了,此刻,骆宁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她又该被好好惩罚一次了。
他快速思索了下,马上入夜,秦婉出于安全考虑,不会走远,一定是在她熟悉的这一带附近,最大的可能就是离他们小院最近一条街上那家酒楼。
“夏小娘子是么?李婆婆应该准备了饭菜,你随意吃些,先去对面屋子休息吧。”
骆宁交代完,便不再理会身后追上来试图挽留的女子,径直出了院子,关上门,往榆林街的酒楼走去。
夜幕刚刚垂落,正是酒楼生意最好的时候,骆宁花了一小吊钱,才问出了秦婉所在的阁子,他站在阁子门前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门。
等一看清门里的情形,他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气笑了。
秦婉虽说已想得豁达,心里还是难免焦灼。
这般直到六月底,宫里突然发生一件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小的事,意料之外地帮了骆宁一把——太子在御书房侍立听政时,说错了话,惹得皇帝龙颜大怒。
曹国舅这国舅说的就是太子的舅舅。
太子被勒令于东宫自省的三日后,皇帝即下旨宣布了对囤炭案的处理,这件案子因朝堂党争从冬季拖到了盛夏,又因储君毫不相干的一句话迅速尘埃落定。
骆宁查到的那一干相关的大小官员全部被从严问责,韩驸马和其他几位皇亲国戚也都被贬出京城。
最让人意外的是,曹国舅被从同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改任为平章军国重事,明升暗降,直接从实权宰相之职变成了虚职。
皇帝对骆宁的处理也极有意思,既不赏也不罚,王相公和大理卿为骆宁在囤炭案一事上的表功折子石沉大海,曹国舅一派对骆宁的疯狂报复弹劾也不了了之。
但骆宁和秦婉都明白,能保住现在的官位已是极好的结果,骆宁几个月来的夙兴夜寐,秦婉的小词和在信王府受的冷嘲热讽都没白费,悬在两人心里半年之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案子了结受益最大的自然是王谌王相公。本朝向来有置三相的惯例,王谌的昭文相是首相,叶韫父亲叶寒松的史馆相是次相,曹国舅的集贤相是末相。三相中,王谌和曹国舅已争斗多年,而叶寒松为人温厚,不喜党争,乃是皇帝用来平衡二人关系的一步好棋。
如今末相曹国舅暂时被架空,次相叶寒松不争,以下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使或多或少与王谌有些关系,虽不至依附,也不会与他作对,王相公一时大权在握,风光无两。
但已被看做是王谌一派的骆宁和朱士俨,却对这新的朝廷格局并不满意,尤其朱士俨,成了王谌女婿后,对这位岳丈越了解越不喜。
这其中原因有二,一是两人都觉王谌作为宰相,所言所行多是假借国事为自己谋权夺利,真正为朝廷为百姓做的实事却不多,二是王谌在边关战事上,一直是主和派,导致整个朝堂有一大半也都是主和派,而骆宁和朱士俨则都认为不能一味求和。
对边关战事的态度,其实也是骆朱两人与赵珣交好的重要原因,赵珣也是个主战派,并且在与叶韫成亲前,曾在北面战场上历练过两年,颇有战功,也是因此更得皇帝喜爱。
不过现在由于太子被罚和曹国舅被明升暗降一事,赵珣一个受宠的成年皇子,还有军功在身,处境就愈发微妙起来,甚至可以说,王曹党争的高潮之后,朝堂上的敏感之处就变成了太子与信王的关系。
秦婉也问过骆宁此事,当时二人正在书房看书。
骆宁于是非常精准地概括了赵珣的想法:“赵七自己没有那个意思,他这人有护国之心,却无治国之念,就想着有事去带兵征战,没事回来继续当他的富贵王爷。”
秦婉:“……以他的身份,这二者是无可协调的,他自己不知道么?”
骆宁叹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样的人我不觉得会不知道,装傻罢了,可不装傻还能怎样呢?现在这般,都有一群人围着他想争一争了,他但凡展现出一丁点权谋手段,只怕就要被人强逼着走上那一步了。”
秦婉默了片刻,又问:“叶相公呢?他可有什么动作?”
骆宁:“我没什么机会见到叶相,但从赵七和正之的口风来看,似乎并没有争的意思。”
正之是朱士俨的表字,朱士俨的消息多半是来自王谌,也就是说其他宰执大约也是这么看的。秦婉兀自琢磨片刻:“王妃亦不愿见王爷和她父亲被卷入危险,这么说来,这边倒是态度一致,只要太子那边不多猜忌,应当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来。”
骆宁嗯了一声:“就是可惜了赵七的才能,他若只是个普通郡王,也可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秦婉亦觉遗憾,赵珣和叶韫似乎都被困住了。
二人关于此事的讨论就此结束,毕竟以骆宁的七品官阶,这等涉及储位之事离他们实在有些远,且无论谁坐在皇位上,将来骆宁想行的事,都不会改变。
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步步走稳接下去的路。
-
囤炭案了结,仕途危机过去,也不用日日在衙门加值了,骆宁和秦婉着实过了一阵甜蜜的日子。而后,一个新的小问题出现了——至少对骆宁来说,只是个小问题。
某日,李婆婆拉住了骆宁,告诉他,秦婉偷偷去医馆找大夫了。
骆宁再三询问,秦婉终于说了实话,她是为孩子的事去求医问药。
孩子。
骆宁当然希望他和秦婉能有孩子,但其实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也许无法实现。
当年秦婉小产不过半日,就拖着虚弱的身体给沈筠守灵治丧,丧礼结束后,镇上的大夫就说过,她伤了身子,以后怕是极难有孕。后来,秦婉为了让他进余家学堂,和余景澜维持了一年的关系,果然并没有什么事。
算算他们的第一次到现在,也大半年了,且两人频繁得很,骆宁又能弄得极深,也依旧没有动静。
他几乎已经默认,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孩子了,而秦婉显然还不能接受。
骆宁明白,秦婉真正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因为她没有子息,所以他抱着人好好谈心了一番,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孩子的事,不能轻易放弃,需找名医诊脉用药,但若还是无用,那也不再强求,将来收养两个孤儿便是。
这般说好了,过了一日,骆宁便带着秦婉去了马行街北的杜家医馆,特意请了翰林医官杜老先生亲自诊脉,据说这位老先生尤擅治难孕一事。
诊完脉,老先生也不废话,直接开了方子道:“照此抓药,一月后再来换方子,换过三次方子若还不行,就不必再服药了。”
说完,又交代了一些行房注意之事。
秦婉红着脸带上帷帽,被骆宁牵回了家。当天夜里,骆宁就按老先生说的,在她身下垫了软枕,要了她两次,又让她跪伏着,要了一次,事后躺了两炷香,才抱秦婉去清洗。
说实话,自秦婉开始服药调理后,骆宁心里默默觉得很是受用。
为了受孕,秦婉几乎无条件地配合他,也比之前更放得开了些,白嫩嫩的身子任由他摆弄,而且以往若一直进得太深,秦婉总要哭着求饶,他便也会心软了,如今可就不用顾忌了,且秦婉似乎也渐渐习惯了,只是每次都会哭求他轻些轻些。
唯一让骆宁略微有些郁闷的是,他本以为要孩子这种事,总该是越频繁越好,却不料,那老先生说得正相反,而且还给他规定了行房间隔最好是五日,至少不能低于三日。
五日也太难忍,三日勉强还可接受。
只是苦了秦婉,往常骆宁的时间就长,力道又重,现在忍了三日的劲儿用在了一天,更是叫她难以承受,夏日又都开着窗,事后她回回都怕自己的声音传出庭院去,她身下的软枕也次次都被弄个半湿,第二日虽是自己晒洗,却还是羞和李婆婆说话。
……
这般过了盛夏,又入秋了。
将近四个月,秦婉的肚子依旧没有动静,人倒是比之前更见风韵了。
骆宁稍许有些遗憾,但早有预期,也就并不如何失望,夜里他会时不时会宽慰秦婉几句。
他以为孩子这事差不多就该过去了,然而,又出了点小事。
这日散衙回来,骆宁推开院门,院子里安安静静,秦婉没有出来廊下等他。
他朝两人的屋子望了一眼,入了秋后,天色暗得早,屋子里已点了蜡烛,有女子的剪影落在窗上。
他微皱了剑眉,这剪影看着有些怪。
穿过堂屋,走到房门口时,一声“夫人”便没能喊出口,虽然侧对着他,但骆宁一眼看出来,这不是他抱过无数回的秦婉。
“郎君回来了。”那女子紧张地抬眸望过来,在看清他时,微微一怔,那紧张就倏然都化成了羞涩,一下又垂了眸不敢再看。
豆蔻年华,明眸皓齿,鲜嫩如花。
骆宁:“……”
他默默立了片刻,冷静地问道,“小娘子怎么称呼?怎会在这里?我夫人呢?”
那女子乖顺地答:“妾身名夏莹,今年十六,前头家里遭难,蒙夫人搭救,买下了妾,让妾……”她偷偷看了骆宁一眼,愈加羞涩,“让妾今夜服侍郎君。夫人自己酉时就出门了,妾身也不知她去哪儿了。”
骆宁听完,明白了,也气笑了,秦婉这是又钻牛角尖了,非得给他弄个孩子出来不成,还贴心地挑了个与她有两分相似的女子。
该讲的理都讲过了,秦婉也明明答应过了,此刻,骆宁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她又该被好好惩罚一次了。
他快速思索了下,马上入夜,秦婉出于安全考虑,不会走远,一定是在她熟悉的这一带附近,最大的可能就是离他们小院最近一条街上那家酒楼。
“夏小娘子是么?李婆婆应该准备了饭菜,你随意吃些,先去对面屋子休息吧。”
骆宁交代完,便不再理会身后追上来试图挽留的女子,径直出了院子,关上门,往榆林街的酒楼走去。
夜幕刚刚垂落,正是酒楼生意最好的时候,骆宁花了一小吊钱,才问出了秦婉所在的阁子,他站在阁子门前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门。
等一看清门里的情形,他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