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国,嘉治六年秋。
子时,惊鸿殿中,宫烛彤彤明似昼。
一名绿衫侍女伏在地上微微喘息,挣扎着正想起身,却被身着华贵宫装的女子无情冷嘲:“玉杳,本宫劝你少费点力气,还怕缚魂症不够烈么。”
侍女玉杳艰难仰起头,只见她两行血泪蜿蜒而下,令光洁如玉的脸颊霎时变得触目惊心。
她正强忍灵魂被无明业火反复炙烧的痛楚,却无法克制眼前交叠稠密的幻境。
一边是儿子玉已的稚嫩小脸,他不停哭喊:“娘,他们剥我皮,好疼好疼啊!”
一边是主子宋静妃蓬头散发,她啜泣哀求:“玉杳,我把命给你,一定要替我报仇!”
血泪本就模糊了视线,幻影重重,更看不清对面宫装女子的动作表情。
挣扎许久,指甲掐得手心血肉模糊,玉杳才勉强获得一丝清醒。
她朝向宫装女子所站方位,一字一句道:“柳淑妃,你害死我无辜孩儿,哪怕做厉鬼也誓报此仇!”
“你孩儿?不会是那只剥皮小狸猫吧,真是笑话!”柳淑妃肆无忌惮的笑声回荡于殿内,令人不寒而栗。
下一刻,玉杳感觉下颌被人钳住,迫使她仰着头目光对焦虚空,柳淑妃犹如毒蛇吐信般的气息直扑而来。
“认命吧,管你是人是鬼还是妖,一样斗不过本宫!可知血泪泉涌,便是死期将至,你熬不过寅时,啧,别弄脏了本宫的惊鸿殿!”
说完,她漫不经心拨了拨护甲,出声狞厉:“来人,把她给我丢出去!”
夜凉如水,新月皎皎,阒无一人。
玉杳被侍从丢到枯井边,许是嫌她浑身血渍晦气,那人不愿再动手推她一把,反正也活不了多久。
侍从走远后,玉杳缓过气来,从地上蹒跚爬起,凭借残存记忆,跌跌撞撞往宫门方向挪去。
她心如刀绞,这苦苦挣来的三年,终究是败了呵。
力已竭,计亦拙,斗不过仇人,又能奈何。
朱墙内谁人间清醒,夺嫡之争祭出多少亡魂,玉杳是不幸被卷入其中的那个。
况且三年前,她还不是“人”,只是朱墙内无名无姓一狸猫。
她本是宋静妃养大的狸猫,极通人性,天真烂漫,与主子朝夕相伴,倒也其乐融融。
静妃最不喜勾心斗角,整日蜷在毓粹宫饲花弄草,养鱼逗猫。
饶是这般佛心,柳淑妃依然视静妃为宿敌。
生怕她早一步诞下皇子争宠,竟使出了狸猫换太子这阴招。
静妃临产那夜,疾风骤雨,天象异变。
宫人战战兢兢将襁褓中的婴孩给圣上过目,恰好一道闪电掠过,倏然照亮了那血肉模糊的一团。
猛一见如此不祥怪胎,圣上自是震怒万分,下令褫夺封号,罚静妃出宫去守皇陵。
不祥怪胎是被剥皮的玉已,可怜小狸猫尸体被宫人们挫骨扬灰,无迹可寻。
蒙受不白之冤,坐月未满的静妃在途中含恨抱病,弥留之际她抱着玉杳哀哀痛哭了整夜。
物伤其类也好,惺惺相惜也罢,皆是痛失爱子,她们不免同仇敌忾,达成了一个离奇允诺。
原来,狸猫一族若取活人剩余阳寿,即可幻化人形,世称猫魈。
宋静妃舍命前那句泣血嘱托言犹在耳,“玉杳,柳氏狠毒,上苍无眼,你一定要替我报仇!”
玉杳闻言悲切,顷刻郑重其事道:“我玉杳对天起誓,替静妃娘娘和我儿报仇,不惜一切,至死方休!”
主子殒命,而她获取猫魈灵力,摇身化作宫中侍女。
三年间,宫闱苦苦缠斗,明枪暗箭,耗尽了全副心力。
奈何功亏一篑,反而惨遭淑妃毒手,莫名患上了一种叫缚魂症的异疾。
缚魂症,神志如受业火之苦,易陷于幻境难以自拔,直至身心俱损灰飞烟灭才休止。
此疾罕见,未尝有解法,故无需对方来灭口,双目淌出无数血泪,即预示着深陷绝地,寅时一过,她必定踏入鬼门关。
玉杳不知自己为何还要执意往宫门方向去,她只觉得朱墙内妖孽横行,沆瀣一气,周遭暗夜像张开的血盆大口,随时将一切异己吞噬,永无白昼。
还没到宫门口,玉杳便被侍卫拦住了,她犹如疯魔了一般企图冲过去,却被从旁冲过来的一个人紧紧抱住。
血泪依旧模糊着视线,影影绰绰中,她分辨出是太医迟铭满含疼惜的眼眸。
是他呵,全身绷紧得以松弛,玉杳脱了力一般倒在他怀里。
他们相识于微时,迟铭是玉杳在这宫中唯一可信赖之人。
三年前,他仅是一名不起眼的太医院学徒,替玉杳疗愈过腿伤,怜她凄苦,悉心照顾,分文不取。
后来相熟相知,他心疼这个一意孤行要复仇的姑娘,她实非以心计见长,怎可与六宫翘楚柳淑妃相较,然亦知丧子之痛旁人难以劝慰,唯有倾力相助。
直至玉杳患上缚魂症,他不眠不休研读医书古籍,四处求教经方,反复试药针灸,可惜无一见效,为此自责不已。
“玉杳,我知你心有不甘,事已至此,先养好病再说!”他柔声劝慰道,即使心知养好病是自欺欺人。
“迟太医,我好恨,为何恶人无恶报……”她精疲力竭渐渐气息微弱,任由迟铭打横抱去太医院。
寅时一刻,侍女玉杳殁。
迟铭眼睁睁见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方惊觉寒秋更深露重,心内尽是荒芜。
“哪怕做厉鬼也誓报此仇!”她的遗言怨气之重,竟聚成戾气久久不散。
下葬时,迟铭孤身一人,轻轻捧起一抔黄土,似怕惊扰了她在地下安眠。
孤坟荒冢,远离尘嚣,万籁俱寂,偶有鹭鸣,是个最好的安息之所。
许久,他抵御住痛彻心扉的惨然,于心中默念道:
“玉杳,对不住了,你是个好姑娘,我不想你永生深陷于仇恨,最后那碗药里我加了蓟术,好让你淡忘此生伤痕,换一个来世安稳。”
往世不可追,来世或可待。
倘若非要许她个安乐圆满,就将这一世血泪抹去罢,迟铭自认能为玉杳做的,尽于此。
世人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生成或灭坏。
故人不在,往事已矣,天光未亮,永昼难寻。
子时,惊鸿殿中,宫烛彤彤明似昼。
一名绿衫侍女伏在地上微微喘息,挣扎着正想起身,却被身着华贵宫装的女子无情冷嘲:“玉杳,本宫劝你少费点力气,还怕缚魂症不够烈么。”
侍女玉杳艰难仰起头,只见她两行血泪蜿蜒而下,令光洁如玉的脸颊霎时变得触目惊心。
她正强忍灵魂被无明业火反复炙烧的痛楚,却无法克制眼前交叠稠密的幻境。
一边是儿子玉已的稚嫩小脸,他不停哭喊:“娘,他们剥我皮,好疼好疼啊!”
一边是主子宋静妃蓬头散发,她啜泣哀求:“玉杳,我把命给你,一定要替我报仇!”
血泪本就模糊了视线,幻影重重,更看不清对面宫装女子的动作表情。
挣扎许久,指甲掐得手心血肉模糊,玉杳才勉强获得一丝清醒。
她朝向宫装女子所站方位,一字一句道:“柳淑妃,你害死我无辜孩儿,哪怕做厉鬼也誓报此仇!”
“你孩儿?不会是那只剥皮小狸猫吧,真是笑话!”柳淑妃肆无忌惮的笑声回荡于殿内,令人不寒而栗。
下一刻,玉杳感觉下颌被人钳住,迫使她仰着头目光对焦虚空,柳淑妃犹如毒蛇吐信般的气息直扑而来。
“认命吧,管你是人是鬼还是妖,一样斗不过本宫!可知血泪泉涌,便是死期将至,你熬不过寅时,啧,别弄脏了本宫的惊鸿殿!”
说完,她漫不经心拨了拨护甲,出声狞厉:“来人,把她给我丢出去!”
夜凉如水,新月皎皎,阒无一人。
玉杳被侍从丢到枯井边,许是嫌她浑身血渍晦气,那人不愿再动手推她一把,反正也活不了多久。
侍从走远后,玉杳缓过气来,从地上蹒跚爬起,凭借残存记忆,跌跌撞撞往宫门方向挪去。
她心如刀绞,这苦苦挣来的三年,终究是败了呵。
力已竭,计亦拙,斗不过仇人,又能奈何。
朱墙内谁人间清醒,夺嫡之争祭出多少亡魂,玉杳是不幸被卷入其中的那个。
况且三年前,她还不是“人”,只是朱墙内无名无姓一狸猫。
她本是宋静妃养大的狸猫,极通人性,天真烂漫,与主子朝夕相伴,倒也其乐融融。
静妃最不喜勾心斗角,整日蜷在毓粹宫饲花弄草,养鱼逗猫。
饶是这般佛心,柳淑妃依然视静妃为宿敌。
生怕她早一步诞下皇子争宠,竟使出了狸猫换太子这阴招。
静妃临产那夜,疾风骤雨,天象异变。
宫人战战兢兢将襁褓中的婴孩给圣上过目,恰好一道闪电掠过,倏然照亮了那血肉模糊的一团。
猛一见如此不祥怪胎,圣上自是震怒万分,下令褫夺封号,罚静妃出宫去守皇陵。
不祥怪胎是被剥皮的玉已,可怜小狸猫尸体被宫人们挫骨扬灰,无迹可寻。
蒙受不白之冤,坐月未满的静妃在途中含恨抱病,弥留之际她抱着玉杳哀哀痛哭了整夜。
物伤其类也好,惺惺相惜也罢,皆是痛失爱子,她们不免同仇敌忾,达成了一个离奇允诺。
原来,狸猫一族若取活人剩余阳寿,即可幻化人形,世称猫魈。
宋静妃舍命前那句泣血嘱托言犹在耳,“玉杳,柳氏狠毒,上苍无眼,你一定要替我报仇!”
玉杳闻言悲切,顷刻郑重其事道:“我玉杳对天起誓,替静妃娘娘和我儿报仇,不惜一切,至死方休!”
主子殒命,而她获取猫魈灵力,摇身化作宫中侍女。
三年间,宫闱苦苦缠斗,明枪暗箭,耗尽了全副心力。
奈何功亏一篑,反而惨遭淑妃毒手,莫名患上了一种叫缚魂症的异疾。
缚魂症,神志如受业火之苦,易陷于幻境难以自拔,直至身心俱损灰飞烟灭才休止。
此疾罕见,未尝有解法,故无需对方来灭口,双目淌出无数血泪,即预示着深陷绝地,寅时一过,她必定踏入鬼门关。
玉杳不知自己为何还要执意往宫门方向去,她只觉得朱墙内妖孽横行,沆瀣一气,周遭暗夜像张开的血盆大口,随时将一切异己吞噬,永无白昼。
还没到宫门口,玉杳便被侍卫拦住了,她犹如疯魔了一般企图冲过去,却被从旁冲过来的一个人紧紧抱住。
血泪依旧模糊着视线,影影绰绰中,她分辨出是太医迟铭满含疼惜的眼眸。
是他呵,全身绷紧得以松弛,玉杳脱了力一般倒在他怀里。
他们相识于微时,迟铭是玉杳在这宫中唯一可信赖之人。
三年前,他仅是一名不起眼的太医院学徒,替玉杳疗愈过腿伤,怜她凄苦,悉心照顾,分文不取。
后来相熟相知,他心疼这个一意孤行要复仇的姑娘,她实非以心计见长,怎可与六宫翘楚柳淑妃相较,然亦知丧子之痛旁人难以劝慰,唯有倾力相助。
直至玉杳患上缚魂症,他不眠不休研读医书古籍,四处求教经方,反复试药针灸,可惜无一见效,为此自责不已。
“玉杳,我知你心有不甘,事已至此,先养好病再说!”他柔声劝慰道,即使心知养好病是自欺欺人。
“迟太医,我好恨,为何恶人无恶报……”她精疲力竭渐渐气息微弱,任由迟铭打横抱去太医院。
寅时一刻,侍女玉杳殁。
迟铭眼睁睁见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方惊觉寒秋更深露重,心内尽是荒芜。
“哪怕做厉鬼也誓报此仇!”她的遗言怨气之重,竟聚成戾气久久不散。
下葬时,迟铭孤身一人,轻轻捧起一抔黄土,似怕惊扰了她在地下安眠。
孤坟荒冢,远离尘嚣,万籁俱寂,偶有鹭鸣,是个最好的安息之所。
许久,他抵御住痛彻心扉的惨然,于心中默念道:
“玉杳,对不住了,你是个好姑娘,我不想你永生深陷于仇恨,最后那碗药里我加了蓟术,好让你淡忘此生伤痕,换一个来世安稳。”
往世不可追,来世或可待。
倘若非要许她个安乐圆满,就将这一世血泪抹去罢,迟铭自认能为玉杳做的,尽于此。
世人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生成或灭坏。
故人不在,往事已矣,天光未亮,永昼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