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煜珩还是改变了,潜移默化间。

    江陵郡赈灾一事给他的打击很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消沉了下去。

    可等他振作起来,我反而觉得不如从前了。

    大概是永和七年的秋末,叶子铺满地的时节。沉寂了三年的裴煜珩,突然开始频繁出入刑部尚书、吏部侍郎等官员家中。没过多久,裴煜珩像突发了横财,给我买了许多的金银首饰,各个价值不菲。我旁敲侧击问过他,他只给我留下一个讳莫如深的表情。

    他这样的行为,让我顿感不妙。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劝他辞官,说的多了让他心生了厌恶。我与裴煜珩的关系也日益恶化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约是在永和十二年,具体的日子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偶然间发现了裴煜珩的秘密。

    平日吃过午饭我都小憩一会的。但不知怎的那日吃过午膳,我感觉有些积食,于是到花园里散步。

    我隐隐听到静心湖的方向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被好奇心驱使着,蹑手蹑脚走过去,手轻轻扶在假山上,侧过身伸长了脖子张望。

    是裴煜珩,他站在湖边,好似在向湖中投放着什么。

    不多时,他站起身张望了一下便离开了。

    后来一段时间,我偶尔能看到这样的情景。直到有一天,裴煜珩打开了箱子,里面放满了白花花的银子,阳光下闪痛了我的眼。

    自从知晓了他的秘密,我几次旁敲侧击,同他说百姓疾苦,要多做善事。

    初时,他脸上会流露出挣扎,可渐渐的他好似麻木了,每每都随意的应和着我,不见半分动摇。

    永和二十年,皇帝已缠绵病榻多年。

    又是初夏,京城的蝉鸣还未响起,建安郡发了水灾,连日的暴雨冲刷了农田,洪水汇聚起来席卷了整个郡,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此事,我是从裴煜珩那里听到的。彼时,我同裴煜珩的婚姻已走过18载,我们俩不再是16、7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已是太傅,官至正一品。

    年少时看话本,上面总是说,岁月总是会改变人许多的,那时的我对这种话嗤之以鼻。

    可如今的他竟将天灾称为麻烦事。我不免想起曾经那个同我谈起政事谈起愿天下海晏河清时眼里闪着生辉光芒的少年。

    许久没有一起用餐了,久违的同他坐在一张桌子旁,听他絮絮叨叨的讲着什么国库空虚,朝臣互相推诿并非他不愿赈灾的话,忽然我觉得无趣极了。

    不禁低头笑了一下,心中感喟,时光啊,你还真是神奇的东西。

    似是看到我的沉默,他慢慢停下了喋喋不休的抱怨,看着我道:“夫人,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我将视线从眼前的饭菜移到了他的身上,定定看了良久,把他看的不好意思起来。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18年前的那个满眼里只有我的少年,可是,许多的事都变了,那个少年被时光的火焰吞噬了。

    我勾了勾嘴角,让自己勉强的笑起来,对他说:“府中扶柳湖中的金子大约是够赈灾了,不如拿出来吧。”

    他闻言脸色一变,声音骤然拔高:“那怎么行呢,先不说没有朝廷赈灾银要我们出的道理,就是如若拿出了这么多金子我该如何解释呢?”

    “我知你是不愿的,只是裴煜珩,天下海晏河清不是你的愿望吗。如今一个郡的百姓造此天灾,我们如何能在这京城仍过着奢靡的日子呢。我早先便同你说过,你不如辞了官,我们去......”

    话还未讲完,裴煜珩便打断了我,声音中带了怒气:“够了,辞官的话再也不要说了,这些年你说的还不够多吗?赈灾一事也容不得你来置喙。婉儿和成墨到了该婚配的年龄,你当多上些心了,莫要再想这些!”说罢,他将筷子狠狠放下,拂袖离去。

    裴煜珩离开了,我也没了胃口,吩咐秋竹收了饭菜,心中总是觉得有些烦闷,便取了本书想趁着天色未晚读一会,可思绪纷飞,始终无法专注,于是便站起身到院中走走,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一棵枇杷树下。

    这棵枇杷树是我同裴煜珩刚成婚那年种下的,只因我爱吃枇杷,而建安的枇杷很是有名,他便命人从建安郡给我带来了一棵枇杷树。

    我俩亲手种下,悉心照料着,但似乎是建安的枇杷树无法适应京城的水土,结出来的果总是涩涩的,口感并不好。

    我还记得种下枇杷树的那天,我同他说:“裴郎,比起京城的繁华和官场的勾心斗角,我跟喜欢同你一起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像现在这样。”那是我第一次提起辞官,但与现在心境截然不同。

    裴煜珩听了我的话,宠溺得笑笑,他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啊,都听夫人的,等我考取功名,为裴氏、为父亲挣得了脸面,就离开京城如何?”

    回忆到此,我突然间发现了我与裴煜珩之间的不同原来在那么早以前就可窥见一斑了,只是那时我爱他胜过千千万万,并未在意罢了。

    也或许在更早,在我们未成婚时我就应该明白我俩之间的鸿沟的。

    功名,家族荣辱与我来说是没那么重要的,而对他来说,那些与他是一体的,他需要权力的,他也爱着权力,因为唯有权力能维护他心中的朝堂,只是他心中的朝堂变了,刀尖刺向了百姓。

    我不由自主地叹口气,似是想吐出胸中淤堵的浊气,其实我是知道他说的树大招风,我们不可一下子从自己府中拿出这么多钱的,只是这么多年我们走了错的路。他没能成为出淤泥不染的好官,而我也成了他的帮凶。

章节目录

时越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舟不粥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舟不粥粥并收藏时越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