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晚,宋律和不记得他有没有睡。
心里反复品味着荣思景的话。
只听见雷电声在三点左右销声匿迹,雨渐小了些,稀稀拉拉又下了一会,等到五点多钟才彻底停歇。
这边雨声刚停,那边鸡鸣又起,其中还夹杂着"嘎嘎"的鸭叫声,争先恐后,此起彼伏。
今日是中元,越岭有习俗,供奉先人的餐桌上必须有鸡有鸭,鸭同“压”,可以镇压那些抢夺贡品,不怀好意的孤魂野鬼。
等到六点钟,旭日爬上山峦,天空彻底放晴时,宋律和便起床洗漱,准备早餐。
早餐做的是他颇为拿手的绿豆莲子粥。
清热解暑,最适盛夏。
重要的是,荣思景喜欢喝粥,她最喜欢的是荣奶奶做的蔬菜香菇粥,连着喝一个星期也不会觉得腻。
荣奶奶去世前曾手把手教他做,但他愚笨,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原来味道的万分之一。
锅里煮着粥,炉上热着馒头。
宋律和暂时无事可做,便活动下肩颈,着手开始收拾满院子的狼藉。
一场暴风雨过后,院子里的杂物被吹的东倒西歪,四处飘零,就连那棵碗口粗的杏树也一夜之间秃了头,交错缠绕的树枝上只剩下稀稀朗朗几盏小红灯笼,而树根处则流淌着红绿相间的长河。
他将红杏一一捡起,擦掉上面的泥渍,将完好无损的放进筐子里,而撞的鼻青脸肿的就堆成一堆,留着做果干或果酱,荣思景很喜欢吃。
至于那些摔得稀巴烂,面目全非的,就只能打扫了去。
等忙活完,差不多七点钟。
后山传来梵钟声,洪亮悠扬。
宋律和起身,按揉后脖颈,舒缓长时间低头劳作带来的酸痛,他抹了把汗,抬头望向二楼的百叶窗。
这个点,她应该醒了。
果然不出一会功夫,百叶窗打开。
荣思景穿着淡蓝色的睡裙,站在窗前,迎着明媚的阳光,吹着清爽的风,伸了个懒腰。
满福从旁边露头,打着哈欠。
“宋律和,早啊!”她低头打招呼。
宋律和看着她,状态看起来比昨个好上不少,应该是睡了个好觉。
他回道:“早。”
“伤好些了吗?吃消炎药了吗?换药了没?还疼吗?”荣思景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宋律和一一回答:“好了些,吃过药也换过药,不疼了。”
“那就好。”荣思景舒展眉头,转头瞧见厨房烟囱上飘出的白烟,立马又皱了起来。
“你做早饭了?”她语气有些嗔怪:“不是说好了吗?今天的早饭我来做!”
宋律和道歉哄着:“我忘了,下次吧。”
他往厨房走:“其实也没做什么,就弄点了点粥,已经好了。”
“那下次别忘了,我来做饭。”荣思景叮嘱上一句,注意力又被瞧着宋律和从厨房端出来的锅吸引住:“什么粥?”
宋律和回:“绿豆莲子粥。”
“绿豆莲子粥?!真的是绿豆莲子粥吗?”荣思景惊呼:“我早前就想喝这个,买了莲子一直还没来得及弄呢,宋律和,你真好!”
“汪汪!”满福附和。
宋律和喜色越上眉梢,但不敢轻易表露出来,只是嘱咐说:“洗刷,准备下来吃饭,要不然一会粥凉了。”
“好!”
荣思景朗声应答,赶忙洗刷,然后从楼上飞奔下来。
鹅黄色的碎花裙边随着她下楼的动作荡漾开来,像是盛开的花,绽放在宋律和的眼睛里。
他望着她,有些失神。
直到荣思景近前,他这才回过神来,不自然的后退半步,见她看自己脸上的伤,又微微别过头去。
伤结成疤,很丑。
“别动,让我看看你的伤,刚刚在楼上没看清。”荣思景拽着他的衣服,一把将人拉了回去。
她细细检查宋律和的伤势,脸颊处有一道擦伤,不太严重,现在已经结了浅浅的痂,嘴角处还有些红肿,估计得再过几天才能消,最严重的是,右眉骨到眼尾的伤。
昨天处理的时候,她的手都在抖,要是再往下些,下那么几分,宋律和的眼睛就废了。
“好多了……”
见真的好些了,荣思景方才舒了口气。
她再三叮嘱:“记得一定要勤换药,吃药,没必要的话,不要碰水,不要做剧烈运动,小心伤口发炎。”
宋律和微微偏转目光,轻声应下。
两人坐下吃饭。
荣思景迫不及待尝了口绿豆莲子粥。
宋律和偷偷观察她的表情,还没等他满心期许的问她味道如何。
荣思景的夸赞已经是滔滔不绝。
“哇,可以啊,宋律和!”她连连惊呼:“真的很好喝诶,我宣布,这是我第二喜欢的粥了。”
她说话时喜欢看着对方,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夸人的话都显得格外真诚,让人心生欢喜。
这份欢喜在宋律和的心头上荡漾。
他默不作声抿了抿嘴角,抿住夸张到快要溢出来的开心。
“以后经常做给你喝。”他说。
荣思景狠狠点了点头,沉溺美味的同时,仍不忘道:“等你伤好了再弄。”
宋律和笑笑说:“好。”
没上桌的满福蹲坐在门口,不停的用爪子挠门。
动静大的连一心埋头干饭的荣思景都注意到:“满福,过来吃饭!”
她招呼手,满福扭了下头,没理会。
荣思景疑惑:“它这是怎么了?怎么一直挠门?是哪里不舒服吗?”
她起身正欲过去看看满福的情况,但宋律和先一步走过去,他推开了门,满福一下子窜出门外。
宋律和解释说:“今天早上我看见它在门口徘徊,应该是想出去走走。”
门外叼着肉骨头的满福:“?”
荣思景了然:“这几天一直下雨,也没带他出去走走,估计在家闷坏了。”
她看看宋律和,想了想问:“你一会有事吗?没事的话,我们一起去上课,正好你带满福出去溜达溜达。”
宋律和求之不得,但也不急不慢的应下:“好,我们一起。”
心里反复品味着荣思景的话。
只听见雷电声在三点左右销声匿迹,雨渐小了些,稀稀拉拉又下了一会,等到五点多钟才彻底停歇。
这边雨声刚停,那边鸡鸣又起,其中还夹杂着"嘎嘎"的鸭叫声,争先恐后,此起彼伏。
今日是中元,越岭有习俗,供奉先人的餐桌上必须有鸡有鸭,鸭同“压”,可以镇压那些抢夺贡品,不怀好意的孤魂野鬼。
等到六点钟,旭日爬上山峦,天空彻底放晴时,宋律和便起床洗漱,准备早餐。
早餐做的是他颇为拿手的绿豆莲子粥。
清热解暑,最适盛夏。
重要的是,荣思景喜欢喝粥,她最喜欢的是荣奶奶做的蔬菜香菇粥,连着喝一个星期也不会觉得腻。
荣奶奶去世前曾手把手教他做,但他愚笨,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原来味道的万分之一。
锅里煮着粥,炉上热着馒头。
宋律和暂时无事可做,便活动下肩颈,着手开始收拾满院子的狼藉。
一场暴风雨过后,院子里的杂物被吹的东倒西歪,四处飘零,就连那棵碗口粗的杏树也一夜之间秃了头,交错缠绕的树枝上只剩下稀稀朗朗几盏小红灯笼,而树根处则流淌着红绿相间的长河。
他将红杏一一捡起,擦掉上面的泥渍,将完好无损的放进筐子里,而撞的鼻青脸肿的就堆成一堆,留着做果干或果酱,荣思景很喜欢吃。
至于那些摔得稀巴烂,面目全非的,就只能打扫了去。
等忙活完,差不多七点钟。
后山传来梵钟声,洪亮悠扬。
宋律和起身,按揉后脖颈,舒缓长时间低头劳作带来的酸痛,他抹了把汗,抬头望向二楼的百叶窗。
这个点,她应该醒了。
果然不出一会功夫,百叶窗打开。
荣思景穿着淡蓝色的睡裙,站在窗前,迎着明媚的阳光,吹着清爽的风,伸了个懒腰。
满福从旁边露头,打着哈欠。
“宋律和,早啊!”她低头打招呼。
宋律和看着她,状态看起来比昨个好上不少,应该是睡了个好觉。
他回道:“早。”
“伤好些了吗?吃消炎药了吗?换药了没?还疼吗?”荣思景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宋律和一一回答:“好了些,吃过药也换过药,不疼了。”
“那就好。”荣思景舒展眉头,转头瞧见厨房烟囱上飘出的白烟,立马又皱了起来。
“你做早饭了?”她语气有些嗔怪:“不是说好了吗?今天的早饭我来做!”
宋律和道歉哄着:“我忘了,下次吧。”
他往厨房走:“其实也没做什么,就弄点了点粥,已经好了。”
“那下次别忘了,我来做饭。”荣思景叮嘱上一句,注意力又被瞧着宋律和从厨房端出来的锅吸引住:“什么粥?”
宋律和回:“绿豆莲子粥。”
“绿豆莲子粥?!真的是绿豆莲子粥吗?”荣思景惊呼:“我早前就想喝这个,买了莲子一直还没来得及弄呢,宋律和,你真好!”
“汪汪!”满福附和。
宋律和喜色越上眉梢,但不敢轻易表露出来,只是嘱咐说:“洗刷,准备下来吃饭,要不然一会粥凉了。”
“好!”
荣思景朗声应答,赶忙洗刷,然后从楼上飞奔下来。
鹅黄色的碎花裙边随着她下楼的动作荡漾开来,像是盛开的花,绽放在宋律和的眼睛里。
他望着她,有些失神。
直到荣思景近前,他这才回过神来,不自然的后退半步,见她看自己脸上的伤,又微微别过头去。
伤结成疤,很丑。
“别动,让我看看你的伤,刚刚在楼上没看清。”荣思景拽着他的衣服,一把将人拉了回去。
她细细检查宋律和的伤势,脸颊处有一道擦伤,不太严重,现在已经结了浅浅的痂,嘴角处还有些红肿,估计得再过几天才能消,最严重的是,右眉骨到眼尾的伤。
昨天处理的时候,她的手都在抖,要是再往下些,下那么几分,宋律和的眼睛就废了。
“好多了……”
见真的好些了,荣思景方才舒了口气。
她再三叮嘱:“记得一定要勤换药,吃药,没必要的话,不要碰水,不要做剧烈运动,小心伤口发炎。”
宋律和微微偏转目光,轻声应下。
两人坐下吃饭。
荣思景迫不及待尝了口绿豆莲子粥。
宋律和偷偷观察她的表情,还没等他满心期许的问她味道如何。
荣思景的夸赞已经是滔滔不绝。
“哇,可以啊,宋律和!”她连连惊呼:“真的很好喝诶,我宣布,这是我第二喜欢的粥了。”
她说话时喜欢看着对方,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夸人的话都显得格外真诚,让人心生欢喜。
这份欢喜在宋律和的心头上荡漾。
他默不作声抿了抿嘴角,抿住夸张到快要溢出来的开心。
“以后经常做给你喝。”他说。
荣思景狠狠点了点头,沉溺美味的同时,仍不忘道:“等你伤好了再弄。”
宋律和笑笑说:“好。”
没上桌的满福蹲坐在门口,不停的用爪子挠门。
动静大的连一心埋头干饭的荣思景都注意到:“满福,过来吃饭!”
她招呼手,满福扭了下头,没理会。
荣思景疑惑:“它这是怎么了?怎么一直挠门?是哪里不舒服吗?”
她起身正欲过去看看满福的情况,但宋律和先一步走过去,他推开了门,满福一下子窜出门外。
宋律和解释说:“今天早上我看见它在门口徘徊,应该是想出去走走。”
门外叼着肉骨头的满福:“?”
荣思景了然:“这几天一直下雨,也没带他出去走走,估计在家闷坏了。”
她看看宋律和,想了想问:“你一会有事吗?没事的话,我们一起去上课,正好你带满福出去溜达溜达。”
宋律和求之不得,但也不急不慢的应下:“好,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