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佩珊在乐都中学待的最后一天,收拾完行李回家。夏天过后一切重新开始。
苏佩珊初中两年半玩半学,成绩不上不下,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和男生蛐蛐开玩笑。升初三的期末考成绩,在班上属于矮子里面拔高个,算是还行。恰逢被年轻且热心的一位老师看中,拎进了重点班。
重点班教师配置是当时最顶级。提拔苏佩珊的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外表高冷内心严厉的数学老师、美丽且热血的英语老师、瘦高瘦高的物理老师、开着摩托黝黑的化学老师、副校长历史老师、校长政治老师。
在这么厉害的老师带领之下,苏佩珊的成绩从刚开始摸底考数学38愣是干到了110左右(总分120),英语语文提到100以上(总分120)、物理从40提到了70(总分120)、化学也是提到了70,历史政治不会少于80(历史政治合并,两门加一起总分120).
最后中考考了520,差点去了重点高中。
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中考完苏佩珊便去上海打暑假工,住在姑姑家。打暑假工在农村是新兴词,这一般只出现在言情小说里。所以对苏佩珊而言,新鲜又刺激,完全感受不到辛苦。
成绩出来的时候很惊讶,发现去不了重高又很坦然,商量去西青中学(私立中学)但是没钱,最后决定去乐都中学(公立一般)。
打完暑假工回家准备去学校报名,奶奶提了一嘴,
“你在上海打工时西青中学的老师来招生,免高一一部分学费但是要提前一个月在他们开设的重点班学习“
“那你为什么没跟我说“
“即使高一免了学费,高二高三呢?而且你在上海“
“那你也应该告诉我……,算了”
在钱的事情上,苏佩珊一直没有决定权。
乐都中学开设了两个重点班,一文一理,理科重点班暑假提前招生完毕且已经补课一个月,所以苏佩珊被分在文科重点班。
交完学费,定好班级,拿好收据,去到分好的宿舍整理完东西,一切尘埃落定。
坐在教室第一天,才知道自己排名。
“哎,你不认识我了嘛?”
“你是?”
“中考坐你后面,你把试卷给我抄的那个男的。”
“哦哦哦,你也来这了,真巧”
“多亏了你,我才能进来。你第一我第二”
“我第一?”
“对啊,你没看榜单嘛?”
“有榜单?”
“在学校宣传栏里贴着呢?”
“偶哟,放学就去看”
乐都中学抓学习质量很一般,水课的老师,学习氛围很差。苏佩珊的性格又回归原始。跟新朋友打成一片,新鲜又开心。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参加学生会、当文艺部部长、运动会表演等等,以致于成绩一落千丈。浑浑噩噩过了两年。
高二期末正式分科。
苏佩珊选择理科,对她来说文科太繁琐,之乎者也什么的拗口。
而现阶段她的成绩只能去普通班。
普通班相比重点班,过于自由和放纵,尤其撞上三俩旧友。
苏佩珊遇到了初中同学王婷婷和桂木。好家伙三个人简直形影不离,混的那是风生水起。原本以为自己以后就会一直这样开心过完高中生活。
这过于年轻甚至可以说幼稚的想法在农村随处可见。
至少班上的同学都没想过大学,大学对他们来说太陌生太遥远。大家只是为了高中毕业的身份。
而让苏佩珊发生改变是在晚自习课间休息时遇见教过她初三数学的老师。
“你怎么在这?”
“老师好,啊,那个,我没考上重高就来这了”
“怎么不去西青”
“家里没钱……也没考上“这时候苏佩珊的脸已经红的滴血。
“好吧“
“那老师,我先去卫生间?“
“去吧“
躺在宿舍床板上,苏佩珊想了很久很久。
数学老师的话一直都在她脑海里晃,老师眼中的惊讶和遗憾映得她无所适从,有种辜负老师一片苦心的遗憾。
……
是不是该像初三那样再努力冲一冲。
冲一冲吧,撞了南墙才知道是南墙。
周末回家,摊牌。
“高三,我要去西青读“
“确定吗?家里没那么多钱“
“就一年”
“让她去吧,要收收性子”叔叔放话。在苏佩珊家,叔叔最是有话语权。
至此,高二期末考完,苏佩珊难舍难分和大家一一告别。乐都中学的生活就此结束。
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
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能重来一次,
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永别。
——郑执《生吞》
苏佩珊初中两年半玩半学,成绩不上不下,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和男生蛐蛐开玩笑。升初三的期末考成绩,在班上属于矮子里面拔高个,算是还行。恰逢被年轻且热心的一位老师看中,拎进了重点班。
重点班教师配置是当时最顶级。提拔苏佩珊的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外表高冷内心严厉的数学老师、美丽且热血的英语老师、瘦高瘦高的物理老师、开着摩托黝黑的化学老师、副校长历史老师、校长政治老师。
在这么厉害的老师带领之下,苏佩珊的成绩从刚开始摸底考数学38愣是干到了110左右(总分120),英语语文提到100以上(总分120)、物理从40提到了70(总分120)、化学也是提到了70,历史政治不会少于80(历史政治合并,两门加一起总分120).
最后中考考了520,差点去了重点高中。
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中考完苏佩珊便去上海打暑假工,住在姑姑家。打暑假工在农村是新兴词,这一般只出现在言情小说里。所以对苏佩珊而言,新鲜又刺激,完全感受不到辛苦。
成绩出来的时候很惊讶,发现去不了重高又很坦然,商量去西青中学(私立中学)但是没钱,最后决定去乐都中学(公立一般)。
打完暑假工回家准备去学校报名,奶奶提了一嘴,
“你在上海打工时西青中学的老师来招生,免高一一部分学费但是要提前一个月在他们开设的重点班学习“
“那你为什么没跟我说“
“即使高一免了学费,高二高三呢?而且你在上海“
“那你也应该告诉我……,算了”
在钱的事情上,苏佩珊一直没有决定权。
乐都中学开设了两个重点班,一文一理,理科重点班暑假提前招生完毕且已经补课一个月,所以苏佩珊被分在文科重点班。
交完学费,定好班级,拿好收据,去到分好的宿舍整理完东西,一切尘埃落定。
坐在教室第一天,才知道自己排名。
“哎,你不认识我了嘛?”
“你是?”
“中考坐你后面,你把试卷给我抄的那个男的。”
“哦哦哦,你也来这了,真巧”
“多亏了你,我才能进来。你第一我第二”
“我第一?”
“对啊,你没看榜单嘛?”
“有榜单?”
“在学校宣传栏里贴着呢?”
“偶哟,放学就去看”
乐都中学抓学习质量很一般,水课的老师,学习氛围很差。苏佩珊的性格又回归原始。跟新朋友打成一片,新鲜又开心。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参加学生会、当文艺部部长、运动会表演等等,以致于成绩一落千丈。浑浑噩噩过了两年。
高二期末正式分科。
苏佩珊选择理科,对她来说文科太繁琐,之乎者也什么的拗口。
而现阶段她的成绩只能去普通班。
普通班相比重点班,过于自由和放纵,尤其撞上三俩旧友。
苏佩珊遇到了初中同学王婷婷和桂木。好家伙三个人简直形影不离,混的那是风生水起。原本以为自己以后就会一直这样开心过完高中生活。
这过于年轻甚至可以说幼稚的想法在农村随处可见。
至少班上的同学都没想过大学,大学对他们来说太陌生太遥远。大家只是为了高中毕业的身份。
而让苏佩珊发生改变是在晚自习课间休息时遇见教过她初三数学的老师。
“你怎么在这?”
“老师好,啊,那个,我没考上重高就来这了”
“怎么不去西青”
“家里没钱……也没考上“这时候苏佩珊的脸已经红的滴血。
“好吧“
“那老师,我先去卫生间?“
“去吧“
躺在宿舍床板上,苏佩珊想了很久很久。
数学老师的话一直都在她脑海里晃,老师眼中的惊讶和遗憾映得她无所适从,有种辜负老师一片苦心的遗憾。
……
是不是该像初三那样再努力冲一冲。
冲一冲吧,撞了南墙才知道是南墙。
周末回家,摊牌。
“高三,我要去西青读“
“确定吗?家里没那么多钱“
“就一年”
“让她去吧,要收收性子”叔叔放话。在苏佩珊家,叔叔最是有话语权。
至此,高二期末考完,苏佩珊难舍难分和大家一一告别。乐都中学的生活就此结束。
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
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能重来一次,
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永别。
——郑执《生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