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长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幼妹,比太子还要小上一岁。十三岁时在陛下登基后出宫建府,招纳了不少有才色的女子,是以民间传言说长公主偏好女色。
这几年,长公主推举了数位女官入朝,有人说她徇私将女宠推举为官,也有人恍然她招纳女子另有意图。
长公主和太子不甚亲近,但与嫡出的平乐公主往来密切,皇帝疼爱幼妹,更宠惯嫡出的小女儿,一度有传言说皇帝有易储之心,这也是太子急切得想要笼络肃国公的原因。
尚安暗自思量,贸然去找长公主,长公主是否会帮她不得而知,还会惹恼太子与父亲,必须寻一个好由头。
尚安突兀地想起今日街上看见的男子,觉得那人比起柳世杰真是强上百倍。他衣着清贫,袖口还有墨渍,只买了几个包子,想来是进京赶考的寒门书生。
对了,春闱!尚安心下有些激动。
春闱后长公主会邀请学子们一同赏花,不少世家公子小姐也在邀请之列,这是最好的机会。
她与柳世杰的婚约还不会那么快定下,只要赏花宴上能得到长公主的许诺,她便不必嫁给那个纨绔了。
只是尚家与太子关系密切,赏花宴的帖子断不会递到尚家来,她还需另寻他法。
第二日一早,尚安便去找李直。
李直正在书楼里看书。
这是李直的大哥李敢开的书楼,一共三层,藏书丰富,他凭着身份借了不少宫中孤本出来,又专门找那些进京赶考却家境贫寒的学子来抄书,一方面给那些学子带来了帮助,一方面也找到了字迹好看而价格便宜的劳工。
书楼环境很是雅致,又燃了淡雅的香料,一楼还有精细的茶点,虽是书楼却也有不少客人,安静又热闹,尚安心道李敢果然是个做生意的奇才。
见尚安来了,李直连忙迎上去,拉着她到僻静处坐下。
“如此突然,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知节,你可能为我讨一封赏花宴的请柬?”
李直一愣,“是……明达长公主的赏花宴?”
尚安点头。
李直沉默许久,终究是答应了,却仍有些犹豫,“乐舒,你可想好了?”
“知节,你若是我,可能甘心?”
李直握住了尚安的手,“好,到时,我同你一起去。”
尚安心知有李直一起把握更大,心下十分感激。
正欲说些什么,转头却看见了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
李直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恍然道:“那是兄长请来抄书的学子,”又压低了声音,“这便是魏家的那位公子。”
原来是他。
尚安对他又多了几分好感。没想到魏家败落后生活如此艰难,但显然出了位不错的才俊,未来可期。
转眼间,春闱结束,长公主大摆赏花宴。
长公主得皇帝宠爱,府邸的规格甚至超过了亲王。
尚安同李直一起赴宴,被引到长公主面前。一进府中便闻道花香,这一路更是百花盛开应接不暇,一条溪蜿蜒在庭院中汇入小湖,湖边摆好了筵席此刻已坐了不少人,长公主则坐在湖边的凉亭里。
长公主正值双十年华,穿了一身白衣,姿容胜雪,身旁坐了一位黑裙金绣的女子,同样容貌出众,只是眉眼间更显冷淡。
长公主正与那女子说话,看起来十分亲昵。
尚安不由猜测那女子的身份,却猝然看见了那女子袖口的龙纹,心下大惊。
没想到平乐公主竟也来了。
李直领着她上前问好,长公主轻笑,“阿直怎么这般生疏,合该叫我一声姑母才是。”
李直这才笑着改口,叫了声姑母。
“这位是?”长公主看向尚安。
李直介绍道:“这是户部尚书家的三小姐尚安。”
尚安连忙上前一步,“见过长公主,见过平乐殿下。”
长公主与平乐公主对视一眼,带着笑意的目光又落回尚安身上,细细打量着。
那目光轻飘飘落在尚安身上,却让尚安有些呼吸困难,这算是当朝最有权势的两名女子,久在高位,哪怕谈笑间仍是威严不减。
“原来是太子妃的妹妹。”长公主似笑非笑。
平乐公主亦是如此,“倒是比太子妃更加美丽。”
尚安抓着裙摆的手不由得更紧了,“谢殿下夸赞。”
平乐公主发出一声轻呵,尚安分不清她是轻笑了一下还是轻哼了一声,只觉尴尬非常,下意识看向李直。
李直亦不知所措,好在长公主开口赐座。
尚安没有想到长公主会因太子如此不待见她,当下心里有些慌张,又努力平复下来。
席间有学子站起身,提议以百花为题作诗词献予两位公主。
这正合长公主的心意,当下便准了。下人们送上笔墨纸砚,学子们便思量起来。
世家公子小姐们还没有提笔,觉得与这些寒门学子们一同下场有失身份,但终于见到机会,尚安也顾不得矜持,当下也作诗一首。
没想到刚写完,还不等放下笔,尚安就看到了柳世杰。
不明白柳世杰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眼看他就要看到自己,尚安连忙躲开了,慌乱间将墨水蹭到了身旁经过的学子身上。
尚安连忙道歉,一抬头却是熟悉的脸。是那位魏解元,如今的会元。他会试成绩太过出挑,如今已成了不少世家的眼中钉。
那人也一怔,连道无碍。
尚安躲闪心切,也顾不得礼数,便转身往人少处走去。
不想男子也跟了上来。
“小姐留步。”男子的声音很干净,清朗悦耳,一如其人。
尚安虽然惊讶,还是转身施礼。
男子回礼,道:“在下魏埙,见过小姐。”
“魏公子可是有话要说?”
魏埙郑重地行了一礼,“这话说来实在唐突,但,但前些日状元湖畔,在下对小姐一见倾心,敢问小姐芳名?”
尚安的脸色冷了下来,“尚安。公子的话,的确唐突。”
“实在抱歉。”魏埙低头道,“在下,在下……”
眼见他手足无措,并非孟浪之徒,尚安也和缓了面容,“告辞。”
在僻静处躲了许久,尚安才绕回凉亭,可是长公主和平乐公主已经不知去向。
悲伤和恐慌笼罩了尚安,她闭上眼睛,轻轻叹了一口气。
花香浓郁得惹人生厌,来来往往的人吵得心烦,风吹在脸上,又冷又涩。
有些事,难不成,是命中注定吗……
“乐舒。”李直不知从何处钻出来,拉住了尚安。
尚安苦涩一笑,“知节,可惜……”
“随我来,长公主在里面。”李直道。
尚安深吸了一口气,心狠狠坠了一下,觉得像是绝处逢生一般。
长公主与平乐公主正在品茶,身前的书案上堆了厚厚一叠诗作。
险些与机会失之交臂的恐慌让尚安越发坚定,她将诗作奉上,一字一句,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大胆的说出来自己的请求。
她低着头,看不见长公主的神色,只听长公主轻笑一声,“有趣,真是巧了。”
平乐公主也跟着笑了起来。
尚安不解其意,看向李直,见她也是一脸疑惑。
“你的请求,我答应了。”长公主道。
“谢殿下!”尚安激动行礼,如获新生,走出门的那一刻,连呼吸都变得畅快。
“知节,谢谢你。”尚安拉着李直,认真道。
李直微微一笑。
长公主会用什么手段来解决这件事情,尚安猜不到,只能静静等候。
三日后,柳世杰这些年为非作歹、欺男霸女的事一齐传遍了街头巷尾,户部尚书一纸御状告到了皇帝面前,皇帝大怒,怒斥肃国公教子无方,夺了柳世杰男爵的爵位,打了三十大板,罚他在家思过一年不得外出。
此事一出,尚安便知这一劫是躲过去了,尚易再想促成这桩婚事,也总要顾及族中的名声和尚家的脸面。
安排都被打乱,尚易怒不可遏,在家中一边怒骂柳世杰惹事生非,一边怀疑有人暗中做手脚。
尚易骂了半晌,怀疑的目光看向了尚安。
尚安心中忐忑,面上却仍装着一副镇定的模样。
“你的婚事……”
管家突然来报,说长公主府有人来了。
让人把地上摔碎的茶杯收了,尚易才让管家把人带来。
来人是位十七八岁的姑娘,笑盈盈一拜,“见过尚书大人。在下是长公主府长史,长公主想见尚三小姐,派我来请。”
“原来是长史,”尚易脸色微变,“长史稍等片刻。”而后就让丫鬟给这位长史看茶,示意尚安跟自己离开。
尚易脸色阴沉,“看来是长公主有意阻拦你的婚事。”
尚安心头一跳。
“为了阻拦太子殿下,她们还真是费尽心机!”尚易冷哼一声,愤怒地甩了下袖子。
尚安于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父亲只是怀疑长公主插手储君之争,不满尚家依附太子,并没有怀疑到自己身上。
“换身衣服去吧,长公主那里,你小心应对。”尚易皱眉叮嘱道。
尚安点头,“是,父亲。女儿明白。”
到了长公主府,尚安发现赏花宴时摆得花都已不见,先前花团锦簇花香四溢的长公主府变得更显肃穆。
尚安跟着长史一路走到正厅,她发现这里比她想象中还要大。
长公主似是坐在主位,隔着一道帘子,尚安看不清。
“答应你的事,我已经做到了。”长公主的声音传来,“现在来说说,你能为我做什么。”
尚安心中早有答案,跪拜在地,“一切听凭长公主差遣,若长公主举荐我为女官,朝堂之上,愿为长公主犬马。”
“女官……”长公主低声道,像是有些笑意。
有人送上笔墨纸砚,抬了一张书案到尚安面前。
“你的诗,还算不错。但做女官,可不是写诗那么简单。”
尚安看去,发现书案上摆着一道策论。
“原本会试以此为题,但皇兄最终还是换掉了它。你若有心女官,那便来答一答。”
“愿意一试。”尚安一拜,而后便提笔做题。
长公主略带赞赏的嗯了一声,“我今日还有要事,简单作答即可。”
尚安不曾学过科举,这题对她来说,绝不简单。但她读过四书五经,史书国策亦背过不少,她的博闻强记是她此刻最大的倚仗。
尚安仔细读过题目,略思索后便开始动笔。
她对朝政不甚了解,但对如今各方争斗还算领会,于是主要以史为答案,简单结合了当今天下的形势。
半个时辰后,长公主收走了她手里的文章。
丫鬟给她递上了一杯茶,她端在手里,一时无心去尝。
片刻后,长公主轻轻笑了一声,帘子拉开,长公主走了出来,“尚可。你,我收下了。”
这几年,长公主推举了数位女官入朝,有人说她徇私将女宠推举为官,也有人恍然她招纳女子另有意图。
长公主和太子不甚亲近,但与嫡出的平乐公主往来密切,皇帝疼爱幼妹,更宠惯嫡出的小女儿,一度有传言说皇帝有易储之心,这也是太子急切得想要笼络肃国公的原因。
尚安暗自思量,贸然去找长公主,长公主是否会帮她不得而知,还会惹恼太子与父亲,必须寻一个好由头。
尚安突兀地想起今日街上看见的男子,觉得那人比起柳世杰真是强上百倍。他衣着清贫,袖口还有墨渍,只买了几个包子,想来是进京赶考的寒门书生。
对了,春闱!尚安心下有些激动。
春闱后长公主会邀请学子们一同赏花,不少世家公子小姐也在邀请之列,这是最好的机会。
她与柳世杰的婚约还不会那么快定下,只要赏花宴上能得到长公主的许诺,她便不必嫁给那个纨绔了。
只是尚家与太子关系密切,赏花宴的帖子断不会递到尚家来,她还需另寻他法。
第二日一早,尚安便去找李直。
李直正在书楼里看书。
这是李直的大哥李敢开的书楼,一共三层,藏书丰富,他凭着身份借了不少宫中孤本出来,又专门找那些进京赶考却家境贫寒的学子来抄书,一方面给那些学子带来了帮助,一方面也找到了字迹好看而价格便宜的劳工。
书楼环境很是雅致,又燃了淡雅的香料,一楼还有精细的茶点,虽是书楼却也有不少客人,安静又热闹,尚安心道李敢果然是个做生意的奇才。
见尚安来了,李直连忙迎上去,拉着她到僻静处坐下。
“如此突然,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知节,你可能为我讨一封赏花宴的请柬?”
李直一愣,“是……明达长公主的赏花宴?”
尚安点头。
李直沉默许久,终究是答应了,却仍有些犹豫,“乐舒,你可想好了?”
“知节,你若是我,可能甘心?”
李直握住了尚安的手,“好,到时,我同你一起去。”
尚安心知有李直一起把握更大,心下十分感激。
正欲说些什么,转头却看见了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
李直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恍然道:“那是兄长请来抄书的学子,”又压低了声音,“这便是魏家的那位公子。”
原来是他。
尚安对他又多了几分好感。没想到魏家败落后生活如此艰难,但显然出了位不错的才俊,未来可期。
转眼间,春闱结束,长公主大摆赏花宴。
长公主得皇帝宠爱,府邸的规格甚至超过了亲王。
尚安同李直一起赴宴,被引到长公主面前。一进府中便闻道花香,这一路更是百花盛开应接不暇,一条溪蜿蜒在庭院中汇入小湖,湖边摆好了筵席此刻已坐了不少人,长公主则坐在湖边的凉亭里。
长公主正值双十年华,穿了一身白衣,姿容胜雪,身旁坐了一位黑裙金绣的女子,同样容貌出众,只是眉眼间更显冷淡。
长公主正与那女子说话,看起来十分亲昵。
尚安不由猜测那女子的身份,却猝然看见了那女子袖口的龙纹,心下大惊。
没想到平乐公主竟也来了。
李直领着她上前问好,长公主轻笑,“阿直怎么这般生疏,合该叫我一声姑母才是。”
李直这才笑着改口,叫了声姑母。
“这位是?”长公主看向尚安。
李直介绍道:“这是户部尚书家的三小姐尚安。”
尚安连忙上前一步,“见过长公主,见过平乐殿下。”
长公主与平乐公主对视一眼,带着笑意的目光又落回尚安身上,细细打量着。
那目光轻飘飘落在尚安身上,却让尚安有些呼吸困难,这算是当朝最有权势的两名女子,久在高位,哪怕谈笑间仍是威严不减。
“原来是太子妃的妹妹。”长公主似笑非笑。
平乐公主亦是如此,“倒是比太子妃更加美丽。”
尚安抓着裙摆的手不由得更紧了,“谢殿下夸赞。”
平乐公主发出一声轻呵,尚安分不清她是轻笑了一下还是轻哼了一声,只觉尴尬非常,下意识看向李直。
李直亦不知所措,好在长公主开口赐座。
尚安没有想到长公主会因太子如此不待见她,当下心里有些慌张,又努力平复下来。
席间有学子站起身,提议以百花为题作诗词献予两位公主。
这正合长公主的心意,当下便准了。下人们送上笔墨纸砚,学子们便思量起来。
世家公子小姐们还没有提笔,觉得与这些寒门学子们一同下场有失身份,但终于见到机会,尚安也顾不得矜持,当下也作诗一首。
没想到刚写完,还不等放下笔,尚安就看到了柳世杰。
不明白柳世杰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眼看他就要看到自己,尚安连忙躲开了,慌乱间将墨水蹭到了身旁经过的学子身上。
尚安连忙道歉,一抬头却是熟悉的脸。是那位魏解元,如今的会元。他会试成绩太过出挑,如今已成了不少世家的眼中钉。
那人也一怔,连道无碍。
尚安躲闪心切,也顾不得礼数,便转身往人少处走去。
不想男子也跟了上来。
“小姐留步。”男子的声音很干净,清朗悦耳,一如其人。
尚安虽然惊讶,还是转身施礼。
男子回礼,道:“在下魏埙,见过小姐。”
“魏公子可是有话要说?”
魏埙郑重地行了一礼,“这话说来实在唐突,但,但前些日状元湖畔,在下对小姐一见倾心,敢问小姐芳名?”
尚安的脸色冷了下来,“尚安。公子的话,的确唐突。”
“实在抱歉。”魏埙低头道,“在下,在下……”
眼见他手足无措,并非孟浪之徒,尚安也和缓了面容,“告辞。”
在僻静处躲了许久,尚安才绕回凉亭,可是长公主和平乐公主已经不知去向。
悲伤和恐慌笼罩了尚安,她闭上眼睛,轻轻叹了一口气。
花香浓郁得惹人生厌,来来往往的人吵得心烦,风吹在脸上,又冷又涩。
有些事,难不成,是命中注定吗……
“乐舒。”李直不知从何处钻出来,拉住了尚安。
尚安苦涩一笑,“知节,可惜……”
“随我来,长公主在里面。”李直道。
尚安深吸了一口气,心狠狠坠了一下,觉得像是绝处逢生一般。
长公主与平乐公主正在品茶,身前的书案上堆了厚厚一叠诗作。
险些与机会失之交臂的恐慌让尚安越发坚定,她将诗作奉上,一字一句,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大胆的说出来自己的请求。
她低着头,看不见长公主的神色,只听长公主轻笑一声,“有趣,真是巧了。”
平乐公主也跟着笑了起来。
尚安不解其意,看向李直,见她也是一脸疑惑。
“你的请求,我答应了。”长公主道。
“谢殿下!”尚安激动行礼,如获新生,走出门的那一刻,连呼吸都变得畅快。
“知节,谢谢你。”尚安拉着李直,认真道。
李直微微一笑。
长公主会用什么手段来解决这件事情,尚安猜不到,只能静静等候。
三日后,柳世杰这些年为非作歹、欺男霸女的事一齐传遍了街头巷尾,户部尚书一纸御状告到了皇帝面前,皇帝大怒,怒斥肃国公教子无方,夺了柳世杰男爵的爵位,打了三十大板,罚他在家思过一年不得外出。
此事一出,尚安便知这一劫是躲过去了,尚易再想促成这桩婚事,也总要顾及族中的名声和尚家的脸面。
安排都被打乱,尚易怒不可遏,在家中一边怒骂柳世杰惹事生非,一边怀疑有人暗中做手脚。
尚易骂了半晌,怀疑的目光看向了尚安。
尚安心中忐忑,面上却仍装着一副镇定的模样。
“你的婚事……”
管家突然来报,说长公主府有人来了。
让人把地上摔碎的茶杯收了,尚易才让管家把人带来。
来人是位十七八岁的姑娘,笑盈盈一拜,“见过尚书大人。在下是长公主府长史,长公主想见尚三小姐,派我来请。”
“原来是长史,”尚易脸色微变,“长史稍等片刻。”而后就让丫鬟给这位长史看茶,示意尚安跟自己离开。
尚易脸色阴沉,“看来是长公主有意阻拦你的婚事。”
尚安心头一跳。
“为了阻拦太子殿下,她们还真是费尽心机!”尚易冷哼一声,愤怒地甩了下袖子。
尚安于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父亲只是怀疑长公主插手储君之争,不满尚家依附太子,并没有怀疑到自己身上。
“换身衣服去吧,长公主那里,你小心应对。”尚易皱眉叮嘱道。
尚安点头,“是,父亲。女儿明白。”
到了长公主府,尚安发现赏花宴时摆得花都已不见,先前花团锦簇花香四溢的长公主府变得更显肃穆。
尚安跟着长史一路走到正厅,她发现这里比她想象中还要大。
长公主似是坐在主位,隔着一道帘子,尚安看不清。
“答应你的事,我已经做到了。”长公主的声音传来,“现在来说说,你能为我做什么。”
尚安心中早有答案,跪拜在地,“一切听凭长公主差遣,若长公主举荐我为女官,朝堂之上,愿为长公主犬马。”
“女官……”长公主低声道,像是有些笑意。
有人送上笔墨纸砚,抬了一张书案到尚安面前。
“你的诗,还算不错。但做女官,可不是写诗那么简单。”
尚安看去,发现书案上摆着一道策论。
“原本会试以此为题,但皇兄最终还是换掉了它。你若有心女官,那便来答一答。”
“愿意一试。”尚安一拜,而后便提笔做题。
长公主略带赞赏的嗯了一声,“我今日还有要事,简单作答即可。”
尚安不曾学过科举,这题对她来说,绝不简单。但她读过四书五经,史书国策亦背过不少,她的博闻强记是她此刻最大的倚仗。
尚安仔细读过题目,略思索后便开始动笔。
她对朝政不甚了解,但对如今各方争斗还算领会,于是主要以史为答案,简单结合了当今天下的形势。
半个时辰后,长公主收走了她手里的文章。
丫鬟给她递上了一杯茶,她端在手里,一时无心去尝。
片刻后,长公主轻轻笑了一声,帘子拉开,长公主走了出来,“尚可。你,我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