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敲响,沉重庄穆的声音响彻宫廷内外。
天边蒙蒙混沌,厚实的宫城红门被内侍徐徐打开,一众人身着藏蓝朝服鱼贯般涌入。
春风穿堂,宫殿红门从内而外层层叠叠。
每日的早朝时刻,肃穆的钟声响起,提醒着进入宫门的朝臣们头脑清醒一些,毕竟即将入殿,若是稍有懈怠就是掉脑袋的罪过。
每位从红门有序进入的臣子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连年过花甲的老臣,都尽力撑着眼皮。
偏偏有人肆无忌惮,在有序进入的队伍末端,只见一位身子晃晃悠悠,仰天打着哈气的瘦小官员。
一只手拿着上朝用的笏板,长袍袖摆随意垂着,半分没有恭敬着小心翼翼的样子,一身松散的姿态就连负责迎开宫门的小内侍看到,也只是将头垂的更低了。
薄枝撑着困顿的眼皮,眯着眼跟在队伍最后,天知道每天晨起是多么的痛苦,这礼部郎中谁爱当谁当。
当初坐上这个位子上之时,也没人和她说如此熬人啊。
这么思衬着,薄枝趁着进入大殿之前,飞快的再打了一个哈气,顺便抹掉眼角沁出的水汽。
走在身旁的其他臣子垂眼瞧见了她,眼中露出鄙夷之色。薄枝这厮,堂堂官员丝毫没有男子之风,男身女相,妖孽至极,瘦弱的仿佛风一吹就倒,不符合他们中洲的男性审美风尚。
最关键的是,薄枝现在于官场上,简直是声名狼藉,真是白白浪费了爹娘给的好名字,谄媚之臣,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那些官员瞧见了薄枝,冷冷地“哼”一声,随罢便甩袖而去,半点不想去沾边。
薄枝余光瞧见了,眼神收起,继续散漫着,并不在意。
当今中洲一统天下,分而治之,薄枝如今也不过是官场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除了名声不太好,有那位阴晴不定的皇帝罩着,过的还算滋润。
薄枝按照官职品阶在队伍中站定,眉眼间还有困顿,因在朝堂末端,她借机遮掩着身形,明目张胆的在朝堂上打起了盹。
本想着今日朝堂应当不会有人弹劾她,毕竟近日她老实的很,不曾给那些大胡子御史们添堵。
薄枝遮掩着眼睫,想着一会下了朝去吃醉仙楼,还是新开的一家鼎食司,家里的厨子她已经有点吃腻了。
还不待她做出决策,冷不丁被前排点了名,这声音她可太熟悉了。
“陛下,老臣要弹劾礼部郎中薄锦书擅自阻拦云台的修筑工程,导致现今恐怕要延长工期,这会大大错失国师大人预测的吉兆啊!”
如今中洲休养生息,暂无强敌,却有内患之忧,而云台的修建事关天下百姓攸关,这位年长的崔御史还真是会往皇帝的痛楚下手。
薄枝的睡意瞬间消散。
金色大殿之内,御史声音老当益壮,洪亮的响彻在寂静空间,将薄枝一下给喊了个机灵。
殿台之上,皇帝头顶的冕旒轻轻摇晃,褶皱的眼睛横扫,底下其他人一言不发。
眼睛扫到殿门口那处,正主显然还没反应过来。
“薄卿,你怎么说?”
老皇帝出声了。
薄枝整理好表情,从人中站了出来,恭敬行礼。
“启禀陛下,臣以为崔御史所言......甚对。”
其他人:“......”
“擅自阻拦云台工期,是臣之过,但修筑工程偷工减料,原本规划五年一修缮的工程,如今使用时间可能不足三年。”
薄枝话音一落,台上威坐之人:“所言当真?”
“当真。”薄枝用她中和过的声线恭敬道。
她蓝红朝服长身玉立,垂首毕恭,竟也有几分翩翩少郎之感。
可这姿态看在其他人眼中,确实十足的具有欺骗性。
中洲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对薄枝的格外宽容,区区一位礼部郎中,又没有实权,竟能在华京横着走。
对薄枝恨之入骨的臣子私下里骂她奸佞狡猾,只知道谄媚献上,一个布衣寒门,没有背景人脉,却硬生生挤入朝堂占了一席之地。
皇帝手指轻捻,沉沉说道:“查。”
金殿内崔御史仿佛还想不依不饶,却被同僚一把拉住,阻止他出口。
“裴卿,这件事交给你。”皇帝将目光转向前列一男子。
“臣领命。”
裴怀瑾出列拱手作揖,声音磁性,高大颀长的身体微躬,朝服也不掩清贵之感。
薄枝瞧见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翻上一个白眼,人面兽心。
无事退朝,散朝了的臣子们出了那巍峨庄严的金殿。
薄枝站在殿门前白玉台阶上,望着天边霞光漫天,日光照在朝服上,她心却有些凉。
尸山血海、哀号遍地、兵戈铁骑一幕幕在心中划过,即使再暖的阳照着,也感受不到丝毫暖意。
昨夜她没有睡好,药师调配的安眠香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以至于她昨夜苦苦挣扎做了个梦,挣脱不过。
薄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今中洲看似一统,可谁人不知,原本天下三国鼎立,是苍溟、昭云二国被灭,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薄枝揉着穴位,昂首望着灼人心的金乌,露出了洁白的皓腕,刻意男性化的剑眉微蹙,却依旧形貌昳丽,过分白的皮肤上乌发红唇,于一众臣子当初也算出类拔萃。
刚刚在大殿上出来的崔御史路过,瞧见他这副样子,心中再气愤不过,虽说薄枝大殿上解释事出有因,可是薄锦书一贯离经叛道,不尊史书典籍、习俗礼法,崔御史现在对她是什么都看不过眼。
“做作!”长得跟楚馆龟公似的,崔御史拂袖离开。
薄枝瞪眼无辜看过去,只见老头子气的不轻,连背影都透着不服气,她招谁惹谁了?
不待她目光收回,视线所及处便有人闯了进来。
薄枝头轻轻往回一偏,就见刚刚朝堂之上领命的人路过自己眼前,高挑的身影需要她仰着脖颈才能看到他的脸。
面如白玉,眉眼深邃疏朗,唇角平淡却气势逼人,一股子侵略性的气息。
就算身着统一制式的朝服,也一眼能看出他冷冽不可侵犯之势。
薄枝与裴怀瑾不熟。
虽一同在朝为官,但两人交集不多,一个是人人谩骂的奸佞小人,一个是功勋名著的大将军,属实让人联想不到一块儿。
薄枝想着要不要和他打个招呼,小脸冰冰冷冷的,她对裴怀瑾可没什么好心。
不等她有所动作,裴怀瑾路过面前视线轻扫,看到那个单薄的身影,眉毛一拧,眼神似是颇为嫌弃,睥睨冷漠地看了一眼,径直从她身边走过,离开。
薄枝看着他的背影。
都说裴大将军长了一副好容貌,就是太不近人情。
在薄枝的眼中,裴怀瑾更像是一个刽子手,金戈铁骑踏破城门之时,城内外满目疮痍,血腥气淹没了鼻头,父皇母后倒在血泊中,而她却只能看到那些兵士兵列两道,马蹄声缓缓踏在皇宫地砖上,白袍盔甲,战马嘶鸣,一人一马从中踏出来。
这个男人,
是他们的将领。
裴怀瑾那冷漠的眼神让薄锦书瞬间清醒,他是她的仇人。
可她最大的仇人,是刚刚那稳坐高台的人,轻轻一句话,就灭了昭云皇室的罪魁祸首——当今帝王萧肃。
想到这,她叹了口气。
经过早朝上的打岔,她此时早已没了去吃早饭的心情,出了宫门便吩咐车夫直接回府。
马车内薄枝一只手支着,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慵懒靠着,她的长相偏大气,却也易娇媚,即使用了易容修饰也轻易遮盖不了。所以脸尤为招人,特别以她现在的身份,尤为易招人恨,偏偏他人还拿捏不住,在背后气的牙痒痒也无可奈何。
而这些薄枝并不会放在心上。
马车路过街巷,早集已经开摆,窗外的喧闹声吵醒了小憩的她,她浅浅撑开眼眸,耳边传来的是市集上的热闹。
“话说昭云国灭之前,昭云皇帝与皇后孕有一子一女,其子名褚淮序,其女褚枝,二人皆是天之骄子,一文一武名扬三国,哥哥褚淮序仁政爱国,谦谦君子,是为国之大器,奈何生不逢时,昭云国灭,褚氏夫妻意外葬身火海,哥哥便带着妹妹逃离后便隐居远离世俗,从此不问世事。”
街头说书人三日一轮换的讲着野史小道,也不知道是从哪寻来的话本子。
“你只顾着说哥哥,那个妹妹呢?哥哥从文,那个褚枝是不是习武?”
有个男声好奇问询。
“这是自然的,这位小公主啊,自幼爱好舞刀弄枪,年仅豆蔻,一把红缨枪用的出神入化,拜师于天下武学宗师白凝松门下,相传咱们皇帝陛下仁慈,昭云灭国后,特允二人以白身隐居,自此不出山林......”
马车在人群中缓缓穿过,车内薄枝垂着眼眸,静听街上的野史八卦,凝白的小脸上状似平静,仿若无关痛痒,可朝服衣袖内,一双手早已紧握成了拳,眼眸在昏暗的车内,有泪珠半挂在眼框内莹莹一闪,她想家了。
意外葬身、从此隐居?
当真是非功过,全由后人评说。
父皇母后临死前,拉着她的手,让她不要复仇,好好活着,她听了他们的话,可是那夜夜梦魇的血泊,总是让她无法心安。
天边蒙蒙混沌,厚实的宫城红门被内侍徐徐打开,一众人身着藏蓝朝服鱼贯般涌入。
春风穿堂,宫殿红门从内而外层层叠叠。
每日的早朝时刻,肃穆的钟声响起,提醒着进入宫门的朝臣们头脑清醒一些,毕竟即将入殿,若是稍有懈怠就是掉脑袋的罪过。
每位从红门有序进入的臣子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连年过花甲的老臣,都尽力撑着眼皮。
偏偏有人肆无忌惮,在有序进入的队伍末端,只见一位身子晃晃悠悠,仰天打着哈气的瘦小官员。
一只手拿着上朝用的笏板,长袍袖摆随意垂着,半分没有恭敬着小心翼翼的样子,一身松散的姿态就连负责迎开宫门的小内侍看到,也只是将头垂的更低了。
薄枝撑着困顿的眼皮,眯着眼跟在队伍最后,天知道每天晨起是多么的痛苦,这礼部郎中谁爱当谁当。
当初坐上这个位子上之时,也没人和她说如此熬人啊。
这么思衬着,薄枝趁着进入大殿之前,飞快的再打了一个哈气,顺便抹掉眼角沁出的水汽。
走在身旁的其他臣子垂眼瞧见了她,眼中露出鄙夷之色。薄枝这厮,堂堂官员丝毫没有男子之风,男身女相,妖孽至极,瘦弱的仿佛风一吹就倒,不符合他们中洲的男性审美风尚。
最关键的是,薄枝现在于官场上,简直是声名狼藉,真是白白浪费了爹娘给的好名字,谄媚之臣,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那些官员瞧见了薄枝,冷冷地“哼”一声,随罢便甩袖而去,半点不想去沾边。
薄枝余光瞧见了,眼神收起,继续散漫着,并不在意。
当今中洲一统天下,分而治之,薄枝如今也不过是官场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除了名声不太好,有那位阴晴不定的皇帝罩着,过的还算滋润。
薄枝按照官职品阶在队伍中站定,眉眼间还有困顿,因在朝堂末端,她借机遮掩着身形,明目张胆的在朝堂上打起了盹。
本想着今日朝堂应当不会有人弹劾她,毕竟近日她老实的很,不曾给那些大胡子御史们添堵。
薄枝遮掩着眼睫,想着一会下了朝去吃醉仙楼,还是新开的一家鼎食司,家里的厨子她已经有点吃腻了。
还不待她做出决策,冷不丁被前排点了名,这声音她可太熟悉了。
“陛下,老臣要弹劾礼部郎中薄锦书擅自阻拦云台的修筑工程,导致现今恐怕要延长工期,这会大大错失国师大人预测的吉兆啊!”
如今中洲休养生息,暂无强敌,却有内患之忧,而云台的修建事关天下百姓攸关,这位年长的崔御史还真是会往皇帝的痛楚下手。
薄枝的睡意瞬间消散。
金色大殿之内,御史声音老当益壮,洪亮的响彻在寂静空间,将薄枝一下给喊了个机灵。
殿台之上,皇帝头顶的冕旒轻轻摇晃,褶皱的眼睛横扫,底下其他人一言不发。
眼睛扫到殿门口那处,正主显然还没反应过来。
“薄卿,你怎么说?”
老皇帝出声了。
薄枝整理好表情,从人中站了出来,恭敬行礼。
“启禀陛下,臣以为崔御史所言......甚对。”
其他人:“......”
“擅自阻拦云台工期,是臣之过,但修筑工程偷工减料,原本规划五年一修缮的工程,如今使用时间可能不足三年。”
薄枝话音一落,台上威坐之人:“所言当真?”
“当真。”薄枝用她中和过的声线恭敬道。
她蓝红朝服长身玉立,垂首毕恭,竟也有几分翩翩少郎之感。
可这姿态看在其他人眼中,确实十足的具有欺骗性。
中洲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对薄枝的格外宽容,区区一位礼部郎中,又没有实权,竟能在华京横着走。
对薄枝恨之入骨的臣子私下里骂她奸佞狡猾,只知道谄媚献上,一个布衣寒门,没有背景人脉,却硬生生挤入朝堂占了一席之地。
皇帝手指轻捻,沉沉说道:“查。”
金殿内崔御史仿佛还想不依不饶,却被同僚一把拉住,阻止他出口。
“裴卿,这件事交给你。”皇帝将目光转向前列一男子。
“臣领命。”
裴怀瑾出列拱手作揖,声音磁性,高大颀长的身体微躬,朝服也不掩清贵之感。
薄枝瞧见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翻上一个白眼,人面兽心。
无事退朝,散朝了的臣子们出了那巍峨庄严的金殿。
薄枝站在殿门前白玉台阶上,望着天边霞光漫天,日光照在朝服上,她心却有些凉。
尸山血海、哀号遍地、兵戈铁骑一幕幕在心中划过,即使再暖的阳照着,也感受不到丝毫暖意。
昨夜她没有睡好,药师调配的安眠香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以至于她昨夜苦苦挣扎做了个梦,挣脱不过。
薄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今中洲看似一统,可谁人不知,原本天下三国鼎立,是苍溟、昭云二国被灭,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薄枝揉着穴位,昂首望着灼人心的金乌,露出了洁白的皓腕,刻意男性化的剑眉微蹙,却依旧形貌昳丽,过分白的皮肤上乌发红唇,于一众臣子当初也算出类拔萃。
刚刚在大殿上出来的崔御史路过,瞧见他这副样子,心中再气愤不过,虽说薄枝大殿上解释事出有因,可是薄锦书一贯离经叛道,不尊史书典籍、习俗礼法,崔御史现在对她是什么都看不过眼。
“做作!”长得跟楚馆龟公似的,崔御史拂袖离开。
薄枝瞪眼无辜看过去,只见老头子气的不轻,连背影都透着不服气,她招谁惹谁了?
不待她目光收回,视线所及处便有人闯了进来。
薄枝头轻轻往回一偏,就见刚刚朝堂之上领命的人路过自己眼前,高挑的身影需要她仰着脖颈才能看到他的脸。
面如白玉,眉眼深邃疏朗,唇角平淡却气势逼人,一股子侵略性的气息。
就算身着统一制式的朝服,也一眼能看出他冷冽不可侵犯之势。
薄枝与裴怀瑾不熟。
虽一同在朝为官,但两人交集不多,一个是人人谩骂的奸佞小人,一个是功勋名著的大将军,属实让人联想不到一块儿。
薄枝想着要不要和他打个招呼,小脸冰冰冷冷的,她对裴怀瑾可没什么好心。
不等她有所动作,裴怀瑾路过面前视线轻扫,看到那个单薄的身影,眉毛一拧,眼神似是颇为嫌弃,睥睨冷漠地看了一眼,径直从她身边走过,离开。
薄枝看着他的背影。
都说裴大将军长了一副好容貌,就是太不近人情。
在薄枝的眼中,裴怀瑾更像是一个刽子手,金戈铁骑踏破城门之时,城内外满目疮痍,血腥气淹没了鼻头,父皇母后倒在血泊中,而她却只能看到那些兵士兵列两道,马蹄声缓缓踏在皇宫地砖上,白袍盔甲,战马嘶鸣,一人一马从中踏出来。
这个男人,
是他们的将领。
裴怀瑾那冷漠的眼神让薄锦书瞬间清醒,他是她的仇人。
可她最大的仇人,是刚刚那稳坐高台的人,轻轻一句话,就灭了昭云皇室的罪魁祸首——当今帝王萧肃。
想到这,她叹了口气。
经过早朝上的打岔,她此时早已没了去吃早饭的心情,出了宫门便吩咐车夫直接回府。
马车内薄枝一只手支着,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慵懒靠着,她的长相偏大气,却也易娇媚,即使用了易容修饰也轻易遮盖不了。所以脸尤为招人,特别以她现在的身份,尤为易招人恨,偏偏他人还拿捏不住,在背后气的牙痒痒也无可奈何。
而这些薄枝并不会放在心上。
马车路过街巷,早集已经开摆,窗外的喧闹声吵醒了小憩的她,她浅浅撑开眼眸,耳边传来的是市集上的热闹。
“话说昭云国灭之前,昭云皇帝与皇后孕有一子一女,其子名褚淮序,其女褚枝,二人皆是天之骄子,一文一武名扬三国,哥哥褚淮序仁政爱国,谦谦君子,是为国之大器,奈何生不逢时,昭云国灭,褚氏夫妻意外葬身火海,哥哥便带着妹妹逃离后便隐居远离世俗,从此不问世事。”
街头说书人三日一轮换的讲着野史小道,也不知道是从哪寻来的话本子。
“你只顾着说哥哥,那个妹妹呢?哥哥从文,那个褚枝是不是习武?”
有个男声好奇问询。
“这是自然的,这位小公主啊,自幼爱好舞刀弄枪,年仅豆蔻,一把红缨枪用的出神入化,拜师于天下武学宗师白凝松门下,相传咱们皇帝陛下仁慈,昭云灭国后,特允二人以白身隐居,自此不出山林......”
马车在人群中缓缓穿过,车内薄枝垂着眼眸,静听街上的野史八卦,凝白的小脸上状似平静,仿若无关痛痒,可朝服衣袖内,一双手早已紧握成了拳,眼眸在昏暗的车内,有泪珠半挂在眼框内莹莹一闪,她想家了。
意外葬身、从此隐居?
当真是非功过,全由后人评说。
父皇母后临死前,拉着她的手,让她不要复仇,好好活着,她听了他们的话,可是那夜夜梦魇的血泊,总是让她无法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