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云隐来报。”
龙榻上的男人神色威严,尽管整个人沉浸在闭目养神的宁静之中,周身还是散发着令人凝神闭气的高度压迫感。
“楼昭仪退下吧。”
楼芷清快速起身,捋了捋衣袖,朝着卫朝林看了一眼。
“臣妾告退。”说罢起身,步态轻盈缓缓退了出去,门外守着的宫女赶忙上前弯腰扶住主子的纤纤玉腕。
男人睁开眼睛,缓了片刻,起身靠在御榻旁,接过卫朝林递来的密信。
卫朝林深知每次看到云隐来信,皇上的脸色都会很难看,勃然大怒是常有之事,这次他如往常一样,胆战心惊的站在一旁准备迎接这次的暴风雨。只是低头半天也不见主子发作,他微微抬了抬头,看不到皇上神色,只是有些纳闷的看着主子一直转着左手大拇指扳指的动作,他侧身朝门口处瞟了一眼,小印子立即端着蓝色陶釉花纹茶杯停在一米开外的地方。
“皇上,天气干燥,喝口茶润润喉吧。”说完朝着小印子再看一眼,小印子心领神会上前几步,卫朝林侧身走了几步,正要接过茶杯。身后突然传来尖锐的刺耳声,刚才一直看着的那只玲珑剔透,色泽明亮的玉扳指变成了碎渣,溅的龙榻下方到处都是碎片。
小印子端着茶杯的手抖得差点将茶杯掉在地上。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说着余光看了眼龙榻上坐着的人。脸色深沉,眉头紧皱,卫朝林等着接下来的狂风暴雨,但好一会儿,龙榻之上再没有任何动静。他侧身走了几步接过小印子手里的扫帚,跪在地上小心的打扫着那些溅的到处都是的玉石碎片。
“卫朝林,传旨下去。”
卫朝林连忙正身。
“诏护国大将军永修权回京。”这句话听不出任何情绪,仿若往常下诏书一样。
“嗻。”
诏书传到边塞的时候,永修权正在同几位副将商议今冬军用粮草储备情况。
“什么,皇上要将军回京?”听到消息时,赵荀呛了一口水,肺管子直疼。
“将军这会人呢?”
“还在军营,说是商量今冬粮草的事。”
“走走走,江流你和我一起去军营,其他人原地操练。”
临近十月底,边塞不比盛京,天气大降温,一天比一天冷了。
赵荀掀开营帐,就看到烈清瑶带着永花皊在里面。
“将军,夫人。”
“赵荀哥哥”看到来人,永花皊高兴地从永修权腿上跳下来,来到赵荀面前,这小丫头真是一天一个样,印象中还是那个扎着红头绳整天缠着他买糖人的小不点,看着眼前的少女,不禁感慨,时光飞逝。
“小花皊长这么大了。”说着赵荀拉着永花皊的胳膊转了一圈。
“好了,花皊不许调皮。”烈清瑶说道。
“将军……”没等赵荀说出口。
“我知道了。”听到这,赵荀才明白过来,今个这么冷的天,夫人为何带着二小姐来军营了,想来也是和他一样,乱了阵脚。
“将军打算怎么办?”赵荀看着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男人,提到嗓子眼的心往下放了放。这些年,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哪次不是死里逃生,只要有将军在,他们的主心骨就在,就不怕。
“沁芷呢?”永修权没有回答赵荀的问话。
“和师傅训练呢。”
“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在训练。”听到女儿还在训练,一直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此刻露出不悦神色。
“沁芷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除非她自己不想练,否则哪有人能够劝动她。”烈清瑶提起长女满是心疼。
“走,看看她去。”永修权说着起身。
“我也要去。”永花皊喊着。
“外面太冷了。”说着烈清瑶拿了件狐皮大氅给她披着。
“把这件给姐姐带着。”
“好的,娘亲。”
边塞特色就是地广人稀,三人两匹马一行来到落日城,远远就看见一身白衣,在漫天黄沙中翩翩起舞,舞剑浑然忘我,身姿笔直消瘦,墨色长发用一条白色丝绸发带高高束起,随着舞剑动作微微飘动,看着自由脱俗。
“姐姐。”
“姐姐。”
燕无尘看着来人,从半空缓缓落地,身姿挺拔。
“拜见将军。”
永修权跳下马,俯身扶起跪地之人。
“燕师快起身、快起身。”
“姐姐。”永花皊双手放至嘴边,不顾形象的大喊出声。
这次总算传进了不远处舞剑训练的人耳朵里,永沁芷一袭白衣,白色发带随风飘扬,右手快速收剑,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快步走到来人面前。
“爹爹,赵荀哥哥你们怎么来了?”
“还不是爹爹心疼你,”说着将手里的粉色大氅硬是披在了比自己高半头的永沁芷身上。
“娘亲也心疼你,怕你冷。”这番话说的仿佛自己才是那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
永修权走上前来,拉起沁芷的手,摸着她满是茧子的双手,既心疼又欣慰,他不想像别人一样,要求女儿必须待在深闺之中。况且边塞长大的孩子,早已知晓战乱苦楚,学习这些本领是好事情。
“今个太冷了,今天就到这里好不好,让燕师也回去休息休息。”这番话让一旁的赵荀瞬间瞪大眼睛,他只知道将军爱女,对两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今儿真正看到,果真爱女。每天对手下冷若冰霜的人怎么能够有这一面。
永沁芷点点头,转身,“燕师辛苦了!”说罢向恩师深深鞠了一躬。
燕无尘从沁芷5岁起便带着她了,这个孩子有难得的天赋,而且这么努力。他想将自己这一身本领全部传给她,这个爱徒在他游历南岳、东夷、北狄,恐怕再也找不下第二个像她资质这么好的人了。
“永花皊,接着。”永沁芷从袖腕里掏出一个木质人偶,一看就是花皊的样子。
永花皊拿到手里,定睛一看,是个木质人偶,之前和姐姐一起逛集市的时候,她在路边木匠门前停留过,为了一个木质小兔子和别的小孩子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让给了那个孩子,只因爹爹说过,在边塞永远都要让着老百姓的孩子。看着手里这个更加精致、更加令人喜欢的木质人偶,她高兴的蹦蹦跳跳,一把抱住了永沁芷。
“谢谢姐姐。”趴在永沁芷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好了,不早了,你娘还在等你们。”
四人两马踏着漫天黄沙,迅速消失在落日城经年不变的萧瑟里。
“将军,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属下定当跟随。”赵荀说的斩钉截铁。
“好了,时候不早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其他事情明天再议。”
“是,将军。”
纵使天气寒冷、纵使黄沙漫天,但是到了夜晚,漫天的星星依然是永修权忠义护国十二载最忠实的见证者。是啊,他都来此地十二年了。
“披上吧!”烈清瑶将大氅披在他身上,在旁边坐下。
“孩子们都睡了?”
“睡了。”
男人伸手握住烈清瑶的手,满是老茧的手指来回一下一下抚摸着女人的手。
“你怎么想?”
“一家人一起出来的,要回一起回。”
看着女人恬静淡雅的面庞,永修权情不自禁的亲吻了烈清瑶的额头。其实无论他一人回还是一家回结果都一样的,如果他没了,自己这一家人无法得到保全,无论在哪都一样的。
月光下,凄清寒冷,永修权紧紧的拥抱着怀里的女人,两人谁都没有办法抛下谁。就像当年烈清瑶义无反顾的跟着他来到这个距离盛京数万里,没有哪个盛京权贵愿意过来地方。
这个夜晚后来成为永沁芷多年的噩梦,尽管此刻她虽不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但是她的内心极度不安,看着院中爹娘的相拥的背影,她又觉得,只要家人还在一起就行,她不求别的什么。
第二日,将军即将启程回京的消息传到军营,赵荀听到旁边的议论声没有任何感觉,他早已猜到最终结果,他是忠臣,他怎么可能违背皇命,就是皇上即刻要他去死,他也会二话不说就去执行。但是若有一线希望,他也愿意去争取,就像当年远走边塞这一步能够保护他的家人、能够保护他的士兵,他毅然决然的来了。
“赵副将,将军找你。”
赵荀将手里的鞭子交给江流,起身去了不远处的营帐。
“将军”
“坐,”
“坐?”
“怎么,怕我吃了你。”
“将军哪里的话。”赵荀憨憨的摸摸后脖颈。
待赵荀坐下,永修权突然起身,在赵荀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屈膝跪在了赵荀面前。
“将军,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你起来,你先起来,有什么话你说就是,属下定当唯命是从。”赵荀打着哆嗦的连忙起身,颤颤巍巍的想将跪地之人扶起身。
“赵荀,你先听我说,你先听我说。”永修权用双手使劲按压着赵荀欲将他扶起的胳膊。
“今天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听着永修权突然这样说,赵荀意识到了事情非同小可。
“将军,”赵荀这一声将军叫的有些哽咽。
“你听着,计都营从今天起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我的家人,只听命于你一人。”
“什么?”
“将军,万万不可啊,计都营是你的心腹啊,是我们这些年的重中之重。”
“听着,你听我说,”永修权按住赵荀因激动而颤抖的身体。
“荀儿,你听着,我们和当年不一样了,我现在有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这么小就……。”
“所以,计都营我交给你了。”永修权努力平复心中复杂的情绪。
赵荀泪眼婆娑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哥,是的,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称呼彼此了,从他被永修权捡起来的那一刻起,他就发誓一辈子保护好大哥,可是后来都是大哥保护着他们。
“我答应你,我答应你。”说完这番话,赵荀还像小时候一样,用胳膊使劲擦了擦眼睛,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哥,起来。”赵荀弯腰扶起了永修权。
龙榻上的男人神色威严,尽管整个人沉浸在闭目养神的宁静之中,周身还是散发着令人凝神闭气的高度压迫感。
“楼昭仪退下吧。”
楼芷清快速起身,捋了捋衣袖,朝着卫朝林看了一眼。
“臣妾告退。”说罢起身,步态轻盈缓缓退了出去,门外守着的宫女赶忙上前弯腰扶住主子的纤纤玉腕。
男人睁开眼睛,缓了片刻,起身靠在御榻旁,接过卫朝林递来的密信。
卫朝林深知每次看到云隐来信,皇上的脸色都会很难看,勃然大怒是常有之事,这次他如往常一样,胆战心惊的站在一旁准备迎接这次的暴风雨。只是低头半天也不见主子发作,他微微抬了抬头,看不到皇上神色,只是有些纳闷的看着主子一直转着左手大拇指扳指的动作,他侧身朝门口处瞟了一眼,小印子立即端着蓝色陶釉花纹茶杯停在一米开外的地方。
“皇上,天气干燥,喝口茶润润喉吧。”说完朝着小印子再看一眼,小印子心领神会上前几步,卫朝林侧身走了几步,正要接过茶杯。身后突然传来尖锐的刺耳声,刚才一直看着的那只玲珑剔透,色泽明亮的玉扳指变成了碎渣,溅的龙榻下方到处都是碎片。
小印子端着茶杯的手抖得差点将茶杯掉在地上。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说着余光看了眼龙榻上坐着的人。脸色深沉,眉头紧皱,卫朝林等着接下来的狂风暴雨,但好一会儿,龙榻之上再没有任何动静。他侧身走了几步接过小印子手里的扫帚,跪在地上小心的打扫着那些溅的到处都是的玉石碎片。
“卫朝林,传旨下去。”
卫朝林连忙正身。
“诏护国大将军永修权回京。”这句话听不出任何情绪,仿若往常下诏书一样。
“嗻。”
诏书传到边塞的时候,永修权正在同几位副将商议今冬军用粮草储备情况。
“什么,皇上要将军回京?”听到消息时,赵荀呛了一口水,肺管子直疼。
“将军这会人呢?”
“还在军营,说是商量今冬粮草的事。”
“走走走,江流你和我一起去军营,其他人原地操练。”
临近十月底,边塞不比盛京,天气大降温,一天比一天冷了。
赵荀掀开营帐,就看到烈清瑶带着永花皊在里面。
“将军,夫人。”
“赵荀哥哥”看到来人,永花皊高兴地从永修权腿上跳下来,来到赵荀面前,这小丫头真是一天一个样,印象中还是那个扎着红头绳整天缠着他买糖人的小不点,看着眼前的少女,不禁感慨,时光飞逝。
“小花皊长这么大了。”说着赵荀拉着永花皊的胳膊转了一圈。
“好了,花皊不许调皮。”烈清瑶说道。
“将军……”没等赵荀说出口。
“我知道了。”听到这,赵荀才明白过来,今个这么冷的天,夫人为何带着二小姐来军营了,想来也是和他一样,乱了阵脚。
“将军打算怎么办?”赵荀看着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男人,提到嗓子眼的心往下放了放。这些年,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哪次不是死里逃生,只要有将军在,他们的主心骨就在,就不怕。
“沁芷呢?”永修权没有回答赵荀的问话。
“和师傅训练呢。”
“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在训练。”听到女儿还在训练,一直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此刻露出不悦神色。
“沁芷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除非她自己不想练,否则哪有人能够劝动她。”烈清瑶提起长女满是心疼。
“走,看看她去。”永修权说着起身。
“我也要去。”永花皊喊着。
“外面太冷了。”说着烈清瑶拿了件狐皮大氅给她披着。
“把这件给姐姐带着。”
“好的,娘亲。”
边塞特色就是地广人稀,三人两匹马一行来到落日城,远远就看见一身白衣,在漫天黄沙中翩翩起舞,舞剑浑然忘我,身姿笔直消瘦,墨色长发用一条白色丝绸发带高高束起,随着舞剑动作微微飘动,看着自由脱俗。
“姐姐。”
“姐姐。”
燕无尘看着来人,从半空缓缓落地,身姿挺拔。
“拜见将军。”
永修权跳下马,俯身扶起跪地之人。
“燕师快起身、快起身。”
“姐姐。”永花皊双手放至嘴边,不顾形象的大喊出声。
这次总算传进了不远处舞剑训练的人耳朵里,永沁芷一袭白衣,白色发带随风飘扬,右手快速收剑,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快步走到来人面前。
“爹爹,赵荀哥哥你们怎么来了?”
“还不是爹爹心疼你,”说着将手里的粉色大氅硬是披在了比自己高半头的永沁芷身上。
“娘亲也心疼你,怕你冷。”这番话说的仿佛自己才是那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
永修权走上前来,拉起沁芷的手,摸着她满是茧子的双手,既心疼又欣慰,他不想像别人一样,要求女儿必须待在深闺之中。况且边塞长大的孩子,早已知晓战乱苦楚,学习这些本领是好事情。
“今个太冷了,今天就到这里好不好,让燕师也回去休息休息。”这番话让一旁的赵荀瞬间瞪大眼睛,他只知道将军爱女,对两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今儿真正看到,果真爱女。每天对手下冷若冰霜的人怎么能够有这一面。
永沁芷点点头,转身,“燕师辛苦了!”说罢向恩师深深鞠了一躬。
燕无尘从沁芷5岁起便带着她了,这个孩子有难得的天赋,而且这么努力。他想将自己这一身本领全部传给她,这个爱徒在他游历南岳、东夷、北狄,恐怕再也找不下第二个像她资质这么好的人了。
“永花皊,接着。”永沁芷从袖腕里掏出一个木质人偶,一看就是花皊的样子。
永花皊拿到手里,定睛一看,是个木质人偶,之前和姐姐一起逛集市的时候,她在路边木匠门前停留过,为了一个木质小兔子和别的小孩子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让给了那个孩子,只因爹爹说过,在边塞永远都要让着老百姓的孩子。看着手里这个更加精致、更加令人喜欢的木质人偶,她高兴的蹦蹦跳跳,一把抱住了永沁芷。
“谢谢姐姐。”趴在永沁芷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好了,不早了,你娘还在等你们。”
四人两马踏着漫天黄沙,迅速消失在落日城经年不变的萧瑟里。
“将军,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属下定当跟随。”赵荀说的斩钉截铁。
“好了,时候不早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其他事情明天再议。”
“是,将军。”
纵使天气寒冷、纵使黄沙漫天,但是到了夜晚,漫天的星星依然是永修权忠义护国十二载最忠实的见证者。是啊,他都来此地十二年了。
“披上吧!”烈清瑶将大氅披在他身上,在旁边坐下。
“孩子们都睡了?”
“睡了。”
男人伸手握住烈清瑶的手,满是老茧的手指来回一下一下抚摸着女人的手。
“你怎么想?”
“一家人一起出来的,要回一起回。”
看着女人恬静淡雅的面庞,永修权情不自禁的亲吻了烈清瑶的额头。其实无论他一人回还是一家回结果都一样的,如果他没了,自己这一家人无法得到保全,无论在哪都一样的。
月光下,凄清寒冷,永修权紧紧的拥抱着怀里的女人,两人谁都没有办法抛下谁。就像当年烈清瑶义无反顾的跟着他来到这个距离盛京数万里,没有哪个盛京权贵愿意过来地方。
这个夜晚后来成为永沁芷多年的噩梦,尽管此刻她虽不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但是她的内心极度不安,看着院中爹娘的相拥的背影,她又觉得,只要家人还在一起就行,她不求别的什么。
第二日,将军即将启程回京的消息传到军营,赵荀听到旁边的议论声没有任何感觉,他早已猜到最终结果,他是忠臣,他怎么可能违背皇命,就是皇上即刻要他去死,他也会二话不说就去执行。但是若有一线希望,他也愿意去争取,就像当年远走边塞这一步能够保护他的家人、能够保护他的士兵,他毅然决然的来了。
“赵副将,将军找你。”
赵荀将手里的鞭子交给江流,起身去了不远处的营帐。
“将军”
“坐,”
“坐?”
“怎么,怕我吃了你。”
“将军哪里的话。”赵荀憨憨的摸摸后脖颈。
待赵荀坐下,永修权突然起身,在赵荀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屈膝跪在了赵荀面前。
“将军,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你起来,你先起来,有什么话你说就是,属下定当唯命是从。”赵荀打着哆嗦的连忙起身,颤颤巍巍的想将跪地之人扶起身。
“赵荀,你先听我说,你先听我说。”永修权用双手使劲按压着赵荀欲将他扶起的胳膊。
“今天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听着永修权突然这样说,赵荀意识到了事情非同小可。
“将军,”赵荀这一声将军叫的有些哽咽。
“你听着,计都营从今天起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我的家人,只听命于你一人。”
“什么?”
“将军,万万不可啊,计都营是你的心腹啊,是我们这些年的重中之重。”
“听着,你听我说,”永修权按住赵荀因激动而颤抖的身体。
“荀儿,你听着,我们和当年不一样了,我现在有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这么小就……。”
“所以,计都营我交给你了。”永修权努力平复心中复杂的情绪。
赵荀泪眼婆娑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哥,是的,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称呼彼此了,从他被永修权捡起来的那一刻起,他就发誓一辈子保护好大哥,可是后来都是大哥保护着他们。
“我答应你,我答应你。”说完这番话,赵荀还像小时候一样,用胳膊使劲擦了擦眼睛,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哥,起来。”赵荀弯腰扶起了永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