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金陵新进的云锦料子… …”

    “客官进来瞧瞧。”一身灰蓝短打的伙计站在街边吆喝。

    车水马龙的青砖街头人潮熙攘,街旁的一处铺子却来客稀少,与周遭的热闹场面格格不入,被一旁生意红火的衣料铺子衬得尤为冷清。

    清瘦的女子出现在铺子前,水色对襟交领上衣,月白银丝下裙,样式简单的碧色发簪将乌亮长发挽起,气质同柳梢上新月,清清朗朗。

    她仰头望了望,铺子的大门上悬着块乌木牌匾,王氏典当行几个大字尤为显眼,上了金漆的字在阳光下甚至有些刺目。

    偶有路人投来惊艳的目光,见那身形打扮都透出难言清丽的人思索片刻,莲步轻移,步入了铺中。

    险些着了道的商桑打算将王府带出来的珠宝首饰典当,换成更加方便携带且那么不显眼的银票。

    天气炎热,身材精瘦的中年男人趴在木制的柜台上欲睡昏昏。此人便是这间典当铺的掌柜,人称“精算盘”的王钱言。

    险些睡着的人听到脚步声,漫不经心地抬头。只见他脸旁瘦削,两腮有着些微的凹陷,鼻梁尖削,眼睛小而黑,目光在来人身上上上下下巡视一圈,随即闪过几分讶异。

    尽管眼前人头戴素白纱笠,衣饰简单,但凭他淫浸典当行数十年的经验看来,那看似素净的水色上衣,质地轻薄柔软,是极好的重莲绫,下裙是银丝妆花缎。而头上样式简约的发簪通体碧色,阳头落在上头,在身后的白墙上投射出柔和的碧影,若一汪泉。是整块水头儿极好的翡翠雕成,有价无市的东西。

    来了条大鱼,他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迎了上去,豆大的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姑娘想典当些什么。”

    商桑不做声,从腰间悬着的竹青锦囊中拿出一个东西置于架上,抿着唇。

    “不知此物价值几何?”

    忘了在府中时是谁送来的,她喜欢上边的珠子,曾把玩了几天,后来新鲜感过去,嫌颜色艳丽,戴不出去,随手置于妆匣中,一撂下便是好多年,再没拿出来过。这会儿换成盘缠,也算派上用场。

    掌柜的凑上前去细看那物件,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只青红相见的景泰蓝手镯,纹样色彩繁复,工艺精良,当中坠着颗拇指大小的明珠,形状圆润,光泽细腻。

    东珠手镯。

    王钱言喉头滚动,咽了咽口水,眼珠子一转。

    对着商桑伸出四只枯瘦手指。

    “这个数,姑娘意下如何?”

    “四百两?”商桑揣度着这个价格的合理性。

    掌柜的摇了摇头,四十两。

    他拿起那镯子,解释道:

    “这手镯的工艺倒像是出自大家之手,上边坠的的珠子形状圆润,大小也是市面上难见的。但这颜色过于亮眼,不受年轻的姑娘们青睐,怕是没有什么市场,且俗话说得好“人老珠黄,人老珠黄,珍珠不似宝石,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渐渐失去光泽,泛黄,四十两已经是不错的价格了。”

    说完的王钱言盯着眼前人,目光灼灼。

    他笃定这人不是离家出走典当随身首饰的公侯千金,便是家道中落的富家小姐。前者需要盘缠,后者更急需现银,无论她是哪种,自己都可压一番价,大挣一笔。

    “阁下莫不是在说笑。”

    纱笠下,商桑面沉如水。

    王钱言没有丝毫的慌张,见她谈吐修养,更加笃定了心中想法。他叹了口气,换上一副无奈表情:

    “姑娘,你到这典当行中也有半个时辰了,有见到除您之外还有别的客人吗,实不相瞒,近些年来,典当行生意不好做,我这也是没办法。这样吧,我给您开个公道价,五十两银子,如何?”

    “五十两?”

    商桑轻轻重复了一遍。

    “掌柜的真当我不识货不成,这镯子放在永安城华光坊,少说也得四五百两。”

    王钱言没想到商桑竟是个懂行的,心中暗暗吃惊,眼珠一转。

    “被姑娘看出来了,既如此,那我就给您加点,八十两,如何?再高,便不成了,咱们小门小户的也拿不出。”

    不成想眼前人直接拿过手镯,转头走出了铺子。

    商桑不是傻子,虽不明确手中的镯子到底价值几何,但能送进王府的东西,怎会只值八十两。

    “哎哎。”

    掌柜的叫住她。

    “姑娘留步。”

    “咱再商量商量,商量商量,姑娘可是急用钱?”他试探道。

    商桑看穿他的想法,语调平淡,没有回头。

    “我看起来很缺几十两银子?”

    “哪能儿呢,姑娘这通身的气质,一看便是锦绣堆里养出来的,怎么看都不是会缺银子的模样儿,在下不过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这倒不是撒谎,不过出身富贵,一时家道中落也是有的,王钱言心中默默补充。

    他上前将眼见就要走出大门的人拦住,似乎是下了极大地决心。

    “这样吧姑娘,我看你也是懂些行情的,在下也不好再欺瞒你,我出一百两如何。”

    商桑置若罔闻,依旧往外走着。

    “姑娘留步,姑娘留步。一百五十两,我出一百五十两。”

    商桑摇了摇头。

    “我无意为难你,三百两,我便当了。”

    王钱言面露难色。

    “姑娘有所不知,再是顶好的物件,到了典行都得折了价,能有原价的两三成便是好的了,这手镯固然价值不菲,到了这儿最多也只能给二百两。”

    商桑知道这只手镯决计不只值这个数,但她要去寻道观,身后亦不知是否有追兵赶来,时间紧迫,点了点头:

    “麻烦快些。”

    王钱言从他之前趴着的老榆木柜台下取出一个四寸见方的木制小盒,提起那手镯,哈了口气,拿出方洁白帕子仔细擦了擦,将擦过的镯子放入其中。

    做完这一切,来着铜环打开一个抽屉,从中取了一张二百两的银票和一张当票递给商桑。

    商桑接过钱和当票,置于腰间锦袋中,离开了典当行。

    王钱言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脸上出现两道深深的沟壑。

    自己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这种成色的景泰蓝东珠手镯,他一转手便能上挣五百两。今夜必须去趟不夜歌听听曲儿,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典当行的隔壁是一间衣料铺子,比起一旁的冷清寥落,这间名叫尚芳华的铺子就热闹得多了,算的上大的铺子生生叫里边的客人数量显得有些拥挤,真真儿是门庭若市。

    商裳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想起刚刚那掌柜的行为,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走进了铺子。

    入眼便是一块块排列整齐的面料,靛蓝,天青,玄黄,杏红,樱草... ...色彩斑斓,料子有绸的,绫的,纱的,棉的... ...论工艺又分绣线,印花,洒金等等,种类之繁多,一排排叫人目迷。

    一个伙计见商桑走进来,上前招呼。

    虽然眼前人头上带着白色纱笠,看不清面容,但他怎会认不出她身上的重莲绫和银丝妆花缎。于是热情的推荐。

    “小店进了金陵的云锦,纹样都是当下时兴的样式,姑娘瞧瞧?”

    衣料考究的客人摇了摇头。

    伙计道:

    “无事,小店还有质地上好的蜀锦和宋锦,若是姑娘感兴趣,小的拿出来让姑娘挑挑。”

    商桑依旧摇头,环顾了一周,绕过那些华丽的锦缎,走到了一排不起眼的棉布前。

    “这种料子,可有适合我的衣裳?”

    她指着那些素色的棉布料子问道。

    伙计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商桑会选择如此朴素的料子。但很快面色便恢复如常,恭敬地拿起一匹浅蓝色的棉布。

    “姑娘好眼光,这种棉布虽然不及锦缎华贵柔软,但奈磨透气,穿着舒适,最近新拿这料子制了一批棉布素色褶裙,您身量纤细,皮肤白皙,正合适。”

    商桑接过棉布,端详一番,点了点头。

    “这料子的衣裳按你说的样式替我拿两件,尽量轻便些,要便于活动的。”

    好嘞,伙计到库房中去了,不多时提着两条天蓝棉布裙走了出来。

    “一共一百八十钱。”

    她从腰间锦囊取出一串铜板,自从上次包子铺之事后,商桑便特意了解了民间流通的货币规则,在一个钱庄用一些银子换了这些零散铜钱。

    伙计接过铜板,为商桑包好了衣裳,恭敬地送她出了铺子。

章节目录

错嫁渣男后病美人她重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斯人北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斯人北顾并收藏错嫁渣男后病美人她重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