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
李令望在监考过最后一科之后准备去一趟祝延卿的老家拜见自己未来的公婆。
祝延卿又加班她只能自己去了。
到了公婆的家里,祝母看到儿媳妇很是高兴地迎进来说:“一路过来开车开了多久啊?”
李令望将礼物交给祝母说:“没开几个小时,还好。”
祝母带着李令望来到一楼的客厅坐下抱怨说:“延卿工作忙,延真工作更忙,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们兄妹了,明明有一双儿女却过得跟孤寡老人一样。”
李令望笑着说:“我工作没那么忙,以后我常回来不就行了?”
祝母用手刮了一下李令望的鼻子慈爱的笑着说:“还是你贴心。”
李令望看了看四周问:“爸又去钓鱼了?”
祝母无奈的笑了笑说:“天不亮就去了,起早贪黑的也没见钓回来几条鱼,还不如去菜市场买方便,等着他钓回来鱼煮着吃,我恐怕是要馋死了。”
说到这里婆媳二人默契的笑了起来。
到吃晚饭的时候祝父终于回来了
祝父喜笑颜开的样子一看就是满载而归,祝父对李令望说:“我今天钓到了四斤的大鲤鱼,晚上咱们吃水煮鱼片。”
李令望答应着说:“好!”
正说着话祝母的姐姐祝延卿的大姨来了家里,看到李令望喜笑颜开的说:“呦,外甥媳妇来了,明天到我家吃饭去,你姨父有拿手好菜。”
李令望笑着说:“好。”
说完话李令望帮祝父杀鱼去了,鱼刚放在盆里祝父发现没有剪子对李令望说:“看我这记性,令望,你去堂屋拿个剪刀来。”
李令望答应着往院子里走,来到客厅门口的时候就听到祝延卿的姨妈说:“延卿结婚媳妇娘家拿多少钱啊?”
祝母说:“令望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九十年代赶上下岗潮都失业了,前些年她父亲和弟弟都过世了,如今家里就剩下她和姐姐还有一个老母,哪有钱给她啊。”
姨妈说:“我怎么听说她妈不正经呢。”
祝母说:“她妈是她妈,她是她。”
姨妈冷笑了一下说:“有其母必有其女,你可提防点,还是个博士,这女人读书多心大,仔细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我说结婚前把孩子生了,省了麻烦,三十好几了,要是个不能生的呢?你可就延卿这么一个儿子,延真嫁出去之后你还能指谁?
我家庆云在东北待过几年,说东北女人性格彪悍在男人面前没大没小没个规矩,花钱没数好吃好穿好打扮,结了婚不管男女就生一个,你敢说她不是,瞪着眼睛就要骂人一点不服婆家,你再说就要离婚,东北离婚的女的遍地都是。
不管男女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跟男人一样喝酒打麻将,简直不成个样子。
你儿娶媳妇不容易,她要离婚拍拍屁股就走人,将来过不好你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祝延卿的姨妈话说到这里祝母没再说话,李令望在门口听到这里心都凉了半截。
回到阳城之后李令望心里总是不痛快
虽然祝母对姨妈的话没有赞同到底也没有反对,如果这个看法是他家那边亲戚的普遍看法呢?
想的晚上没有胃口也不想吃东西,大概九点多的时候祝延卿回来了,一进门就看到李令望坐在沙发上发呆。
祝延卿一边换鞋一边放下手里买的水果说:“怎么在发呆啊?放了暑假不出去玩在家发呆。”
李令望说:“只是在想事情想的入神。”
祝延卿脱下西装回到卧室换上家居服说:“在想什么?”
李令望说:“如果家里人觉得我们不合适,你会怎么办?”
祝延卿走向卫生间洗手说:“你怎么会这么想?是回去的时候听到什么了?
他们这些人就是这样,叽叽喳喳个没完,黑的给你说成白的,扁的给你说成圆的。
当时我去上海读书,还有人传我几年不回家过年是在上海蹲监狱了呢。”
李令望起身来到卫生间门口看着祝延卿说:“我同事林老师最近生二胎了。”
祝延卿用毛巾擦脸问:“是林锦学姐么?”
李令望说:“嗯,生了女儿。”
祝延卿笑着开玩笑说:“那林老师这个哭包可要哭了,都说女儿像爸爸,她家大女儿的小眼睛跟她老公的眼睛简直一模一样,林老师那么好看的大眼睛竟然都没给救回来,可见基因之强大。”
李令望端着胳膊说:“不过我听说林老师的婆家那边好像很重男轻女,她今年快四十了还拼二胎,听说她婆婆当时撺掇着林老师夫妇去香港看胎儿性别呢。”
祝延卿将毛巾放回去说:“她老公的老家在这方面都是出了名的,我同事陈晨跟女朋友分手就因为这事。”
李令望好奇的问:“什么?”
祝延卿对李令望说:“说是陈晨的家长要陈晨和他女朋友先生孩子后领证,要带着儿子去老家上坟。”
李令望冷笑一下说:“女方当然不会同意了。”
祝延卿说:“而且也怪有意思的,你说他们家保守封建吧,这从前别说婚前同居就是在路上拉个手都得被人戳脊梁骨,这如今连奉子成婚也不避讳了,可你说他们家思想开明吧,还一定得是抱着儿子去上坟。
他们家倒是算盘打了个精,可这话落到人家女方的耳朵里可就是非得是儿子我才能跟你儿子结婚,要是女儿还不行。
要是生了女儿你儿子拍拍屁股走人,没领结婚证还是头婚,女儿也更不可能抚养,她就变单亲妈妈了,这哪有答应的道理?
可就这,陈晨还在公司埋怨,我们听听也就罢了,但心里总归多一些鄙视和不屑,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大概都把他当成讨女婿的反面教材了。”
李令望看着祝延卿说:“那你呢?你会纠结这个问题么?”
祝延卿走出卫生间问:“什么问题?”
李令望说:“纠结一定要生儿子的问题么?”
祝延卿看着李令望笑着说:“我听明白了,你是不是在我家里听见谁说闲话了?”
李令望走到客厅又坐回到沙发上说:“说实在的,这闲话我也不止在你家听过,我是从小听到大的。
我妈冒着下岗的风险生下我,结果我还是个女孩儿,我还没满月的时候我爸妈就把我扔在我爷爷奶奶家里不管不问,一直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我都叫她婶婶,叫我爸叔叔。
一直到我十二岁那年我爸妈都下岗了,我的存在也没有继续隐瞒必要了,再加上要读初中,我爸妈才把我从乡下接到市里。
我妈叫我多余,同样的面条我姐和我弟都有鸡蛋只有我没有,从小到大在家里在亲戚堆里,我弟做什么都是有出息,我和姐姐做什么都是没脑筋缺心眼,过年杀年猪的时候多夹了一块肉被舅妈说嘴馋一直说到上大学。
在家在学校在社会,我都三十岁了,即便我已经是一个博士一个持证的会计师一个大学老师,在别人眼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好像也一直没有摆脱这种困境。
说实在的,我见到林老师的事情我心里是很害怕的很迷茫的,因为她证明了一个女人即便获得了很高的社会成就最后还是会被困在这个怪圈里,她仍然需要用她能生出儿子证明她的价值,否则她就不是一个拥有全副武装的人,只要她没有儿子她的盔甲就会缺一块。
在这个怪圈里,对于女人来说能决定她命运的不是大脑是子宫。”
祝延卿坐在她的身旁安慰她说:“我知道你很焦虑,也知道你很迷茫。
在我这里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的,至少我不会,我不会允许有人跨过咱们两个的生活指手画脚的。
至于孩子的事情,对子骂父是无礼,对父骂子难道就是对的么?如果有人轻视你的孩子,不用怀疑,他们就是瞧不起有意欺负你这个做家长的,如果咱们连保护自己孩子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把他带到这个世上呢?”
祝延卿伸手抚摸着李令望的脸颊说:“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难关。”
覃公馆
覃书同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保姆林姐看到覃书同笑着说:“小少爷怎么这么高兴啊?回来路上捡着狗头金了?”
覃书同笑着说:“不是狗头金也差不多了。”
说要覃书同走进长青居找父亲去了。
覃书同来到书房门前的时候覃芳正正在等着小儿子,覃书同收敛了一下笑容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父亲的声音说:“进。”
覃书同推开门探了探头然后走进来,看到覃芳正在喝茶便来到茶几前站定说:“父亲。”
覃芳正对覃书同说:“坐。”
覃书同坐在覃芳正左手边的沙发上说:“父亲,木腊那边的翡翠矿有消息了。”
覃芳正笑了笑说:“我已经知道了。”
覃书同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放在桌子上,覃芳正拿过首饰盒看到里面的被打磨过的翡翠石惊叹道:“这颜色的浓郁程度可以算得上是帝王绿了。”
然后拿起翡翠石透过外面的阳光看了看,一道碧绿的光芒照耀在白色的沙发上,覃芳正摘下眼镜打量着这块翡翠石说:“色浓而且水头够足几乎没有裂痕和棉絮,现在想要找到这么一块翡翠石真是不易。”
覃书同带着一些得意地说:“从南国传回来的消息,那个矿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翡翠石。
只要货够好,不愁没买家,而且我打听到省公安厅陈厅长的太太和阳城□□郑书记的妻子也就是阳城发展银行的何行长都恨喜欢收藏翡翠。”
覃芳正说:“不急,郑书记才刚上任,阳城的水深着呢,倒是有件事,我想让你去办。”
说着话给他给覃书同斟了一杯茶递给覃书同,覃书同试探性的问:“是哪一笔钱?”
覃芳正说:“我介绍你认识一个人,他叫猜让,他越了我的货。”
覃书同有一些愣住了,他多少知道家里的事,但是他并没有参与其中。
覃芳正起身来到窗前说:“你大哥是个绣花枕头,没主见又自负,中看不中用。
老二呢?人倒是精明,可私生活一塌糊涂,道德败坏,不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你妹妹妘儿还小,又因为是老姑娘被我和你母亲给娇惯不成个样子,也是指望不上。
我虽然有四个孩子,可能指望的只有你一人。”
覃书同端着茶杯说:“父亲,我始终不明白,大陆对于这些黑色产业一向抓得紧,咱们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地方做这个事情?这种把脑袋提溜在手里干活的日子咱们还要过多久?”
覃书同放下茶杯起身走到父亲身边说:“父亲,不如咱们收手吧,把这几笔钱洗干净之后咱们就抽身好不好?咱们做个堂堂正正的生意人!”
说着话他拉起父亲的手盼切的说:“层跃现在已经把业务铺到十四个国家了,还有振工,咱们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咱们靠自己的实力也可以让覃家扬名立万的。”
覃芳正转过头看向儿子眼神里带着一丝宽慰和一些难过,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覃芳正垂目笑了笑说:“咱们覃家摸爬滚打近百年才有的今天,你爷爷从一个私生子变成首屈一指的富豪没有一次成功是靠运气靠偶然获得的。
你太爷爷是里斯本的一个富商,太奶奶是逃荒偷渡到香港的内地人,她一个举目无亲的小姑娘被人哄骗下海做了陪酒女,在澳门认识了你太爷爷,却没想到他始乱终弃,在你太奶奶怀孕之后抛弃了她。
你爷爷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英治香港的红灯区,母亲是内地来的陪酒女,他十几岁就做皮条客和叠马仔,还跟着□□在街头火并还砍人,后来又放高利贷,趁着六七十年代□□业兴盛攒下了创办振工的第一桶金。
你爷爷真是不简单啊,那个时候他就看出来大陆的潜力是澳门和香港无法比拟的,在香港和澳门富商准备带着家资外逃的时候,他却押上了全部的身价进入大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你爷爷疯了。
你爷爷去世之前跟我说他这一辈子除了善待妻儿之外没做过一件好事,被无数人戳脊梁骨一辈子都没抬起头过,要我一定要把覃家过去的污点给洗清,把曾经失去的尊严都找回来。
那是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你爷爷告诉我大陆会是覃家飞黄腾达的开始,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带着振工进入了大陆。
我们这一代负责打入大陆市场站稳脚跟,你们这一代负责开拓人脉积累资源,等到我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我要他们在机关、在高校、或者在艺术界和传媒界崭露头角争得话语权,这样我们覃家三代人才能彻底洗清叠马仔和掮客的出身,跟黑产业说再见。
书同,我对你是寄予厚望的,你不要像你两个哥哥一样令我失望。”
覃书同面对父亲的叮嘱,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
他离开覃公馆之后来到层跃珠宝工厂的翡翠加工车间。
这个时候负责人知道他来了一脸谄媚的急忙迎了上去说:“覃总,您来了怎么不知会一声?车间嘈杂,仔细震得您耳朵疼。”
覃书同跟着负责人来到仓库,打开灯之后映入眼帘的都是半成品的翡翠首饰。
覃书同对负责人说:“你出去吧,我自己待一会儿。”
负责人答应着离开了仓库,覃书同站在货柜前看着货柜里的翡翠陷入回忆。
奶奶还活着的时候手腕上时常戴着一只翡翠手镯,通体碧绿水头十足,奶奶的平时所佩戴的首饰不多,这一件是她最喜欢的。
有一次奶奶带着他在院子里乘凉,覃书同好奇的问奶奶说:“奶奶,你这个手镯是什么石头做的?”
奶奶笑了笑说:“傻小子,这可是翡翠,不是什么石头。”
覃书同说:“翡翠?是什么?”
奶奶一边扇着风一边说:“是南国来的玉,绿色的翡翠叫彩色,紫色的翡翠叫春色,一块翡翠上又有绿又有紫就叫春带彩。”
覃书同坐起来对奶奶说:“南国我知道,那里正在打仗,没想到那里会出产这么漂亮的玉。”
奶奶慈爱的对覃书同说:“美丽的东西往往背后伴随的是危险而不是美好,越是稀缺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争斗。”
当回忆渐渐消散时覃书同缓过了神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给我买一张去槟城的机票,明天的。”
李令望在监考过最后一科之后准备去一趟祝延卿的老家拜见自己未来的公婆。
祝延卿又加班她只能自己去了。
到了公婆的家里,祝母看到儿媳妇很是高兴地迎进来说:“一路过来开车开了多久啊?”
李令望将礼物交给祝母说:“没开几个小时,还好。”
祝母带着李令望来到一楼的客厅坐下抱怨说:“延卿工作忙,延真工作更忙,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们兄妹了,明明有一双儿女却过得跟孤寡老人一样。”
李令望笑着说:“我工作没那么忙,以后我常回来不就行了?”
祝母用手刮了一下李令望的鼻子慈爱的笑着说:“还是你贴心。”
李令望看了看四周问:“爸又去钓鱼了?”
祝母无奈的笑了笑说:“天不亮就去了,起早贪黑的也没见钓回来几条鱼,还不如去菜市场买方便,等着他钓回来鱼煮着吃,我恐怕是要馋死了。”
说到这里婆媳二人默契的笑了起来。
到吃晚饭的时候祝父终于回来了
祝父喜笑颜开的样子一看就是满载而归,祝父对李令望说:“我今天钓到了四斤的大鲤鱼,晚上咱们吃水煮鱼片。”
李令望答应着说:“好!”
正说着话祝母的姐姐祝延卿的大姨来了家里,看到李令望喜笑颜开的说:“呦,外甥媳妇来了,明天到我家吃饭去,你姨父有拿手好菜。”
李令望笑着说:“好。”
说完话李令望帮祝父杀鱼去了,鱼刚放在盆里祝父发现没有剪子对李令望说:“看我这记性,令望,你去堂屋拿个剪刀来。”
李令望答应着往院子里走,来到客厅门口的时候就听到祝延卿的姨妈说:“延卿结婚媳妇娘家拿多少钱啊?”
祝母说:“令望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九十年代赶上下岗潮都失业了,前些年她父亲和弟弟都过世了,如今家里就剩下她和姐姐还有一个老母,哪有钱给她啊。”
姨妈说:“我怎么听说她妈不正经呢。”
祝母说:“她妈是她妈,她是她。”
姨妈冷笑了一下说:“有其母必有其女,你可提防点,还是个博士,这女人读书多心大,仔细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我说结婚前把孩子生了,省了麻烦,三十好几了,要是个不能生的呢?你可就延卿这么一个儿子,延真嫁出去之后你还能指谁?
我家庆云在东北待过几年,说东北女人性格彪悍在男人面前没大没小没个规矩,花钱没数好吃好穿好打扮,结了婚不管男女就生一个,你敢说她不是,瞪着眼睛就要骂人一点不服婆家,你再说就要离婚,东北离婚的女的遍地都是。
不管男女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跟男人一样喝酒打麻将,简直不成个样子。
你儿娶媳妇不容易,她要离婚拍拍屁股就走人,将来过不好你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祝延卿的姨妈话说到这里祝母没再说话,李令望在门口听到这里心都凉了半截。
回到阳城之后李令望心里总是不痛快
虽然祝母对姨妈的话没有赞同到底也没有反对,如果这个看法是他家那边亲戚的普遍看法呢?
想的晚上没有胃口也不想吃东西,大概九点多的时候祝延卿回来了,一进门就看到李令望坐在沙发上发呆。
祝延卿一边换鞋一边放下手里买的水果说:“怎么在发呆啊?放了暑假不出去玩在家发呆。”
李令望说:“只是在想事情想的入神。”
祝延卿脱下西装回到卧室换上家居服说:“在想什么?”
李令望说:“如果家里人觉得我们不合适,你会怎么办?”
祝延卿走向卫生间洗手说:“你怎么会这么想?是回去的时候听到什么了?
他们这些人就是这样,叽叽喳喳个没完,黑的给你说成白的,扁的给你说成圆的。
当时我去上海读书,还有人传我几年不回家过年是在上海蹲监狱了呢。”
李令望起身来到卫生间门口看着祝延卿说:“我同事林老师最近生二胎了。”
祝延卿用毛巾擦脸问:“是林锦学姐么?”
李令望说:“嗯,生了女儿。”
祝延卿笑着开玩笑说:“那林老师这个哭包可要哭了,都说女儿像爸爸,她家大女儿的小眼睛跟她老公的眼睛简直一模一样,林老师那么好看的大眼睛竟然都没给救回来,可见基因之强大。”
李令望端着胳膊说:“不过我听说林老师的婆家那边好像很重男轻女,她今年快四十了还拼二胎,听说她婆婆当时撺掇着林老师夫妇去香港看胎儿性别呢。”
祝延卿将毛巾放回去说:“她老公的老家在这方面都是出了名的,我同事陈晨跟女朋友分手就因为这事。”
李令望好奇的问:“什么?”
祝延卿对李令望说:“说是陈晨的家长要陈晨和他女朋友先生孩子后领证,要带着儿子去老家上坟。”
李令望冷笑一下说:“女方当然不会同意了。”
祝延卿说:“而且也怪有意思的,你说他们家保守封建吧,这从前别说婚前同居就是在路上拉个手都得被人戳脊梁骨,这如今连奉子成婚也不避讳了,可你说他们家思想开明吧,还一定得是抱着儿子去上坟。
他们家倒是算盘打了个精,可这话落到人家女方的耳朵里可就是非得是儿子我才能跟你儿子结婚,要是女儿还不行。
要是生了女儿你儿子拍拍屁股走人,没领结婚证还是头婚,女儿也更不可能抚养,她就变单亲妈妈了,这哪有答应的道理?
可就这,陈晨还在公司埋怨,我们听听也就罢了,但心里总归多一些鄙视和不屑,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大概都把他当成讨女婿的反面教材了。”
李令望看着祝延卿说:“那你呢?你会纠结这个问题么?”
祝延卿走出卫生间问:“什么问题?”
李令望说:“纠结一定要生儿子的问题么?”
祝延卿看着李令望笑着说:“我听明白了,你是不是在我家里听见谁说闲话了?”
李令望走到客厅又坐回到沙发上说:“说实在的,这闲话我也不止在你家听过,我是从小听到大的。
我妈冒着下岗的风险生下我,结果我还是个女孩儿,我还没满月的时候我爸妈就把我扔在我爷爷奶奶家里不管不问,一直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我都叫她婶婶,叫我爸叔叔。
一直到我十二岁那年我爸妈都下岗了,我的存在也没有继续隐瞒必要了,再加上要读初中,我爸妈才把我从乡下接到市里。
我妈叫我多余,同样的面条我姐和我弟都有鸡蛋只有我没有,从小到大在家里在亲戚堆里,我弟做什么都是有出息,我和姐姐做什么都是没脑筋缺心眼,过年杀年猪的时候多夹了一块肉被舅妈说嘴馋一直说到上大学。
在家在学校在社会,我都三十岁了,即便我已经是一个博士一个持证的会计师一个大学老师,在别人眼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好像也一直没有摆脱这种困境。
说实在的,我见到林老师的事情我心里是很害怕的很迷茫的,因为她证明了一个女人即便获得了很高的社会成就最后还是会被困在这个怪圈里,她仍然需要用她能生出儿子证明她的价值,否则她就不是一个拥有全副武装的人,只要她没有儿子她的盔甲就会缺一块。
在这个怪圈里,对于女人来说能决定她命运的不是大脑是子宫。”
祝延卿坐在她的身旁安慰她说:“我知道你很焦虑,也知道你很迷茫。
在我这里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的,至少我不会,我不会允许有人跨过咱们两个的生活指手画脚的。
至于孩子的事情,对子骂父是无礼,对父骂子难道就是对的么?如果有人轻视你的孩子,不用怀疑,他们就是瞧不起有意欺负你这个做家长的,如果咱们连保护自己孩子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把他带到这个世上呢?”
祝延卿伸手抚摸着李令望的脸颊说:“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难关。”
覃公馆
覃书同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保姆林姐看到覃书同笑着说:“小少爷怎么这么高兴啊?回来路上捡着狗头金了?”
覃书同笑着说:“不是狗头金也差不多了。”
说要覃书同走进长青居找父亲去了。
覃书同来到书房门前的时候覃芳正正在等着小儿子,覃书同收敛了一下笑容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父亲的声音说:“进。”
覃书同推开门探了探头然后走进来,看到覃芳正在喝茶便来到茶几前站定说:“父亲。”
覃芳正对覃书同说:“坐。”
覃书同坐在覃芳正左手边的沙发上说:“父亲,木腊那边的翡翠矿有消息了。”
覃芳正笑了笑说:“我已经知道了。”
覃书同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放在桌子上,覃芳正拿过首饰盒看到里面的被打磨过的翡翠石惊叹道:“这颜色的浓郁程度可以算得上是帝王绿了。”
然后拿起翡翠石透过外面的阳光看了看,一道碧绿的光芒照耀在白色的沙发上,覃芳正摘下眼镜打量着这块翡翠石说:“色浓而且水头够足几乎没有裂痕和棉絮,现在想要找到这么一块翡翠石真是不易。”
覃书同带着一些得意地说:“从南国传回来的消息,那个矿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翡翠石。
只要货够好,不愁没买家,而且我打听到省公安厅陈厅长的太太和阳城□□郑书记的妻子也就是阳城发展银行的何行长都恨喜欢收藏翡翠。”
覃芳正说:“不急,郑书记才刚上任,阳城的水深着呢,倒是有件事,我想让你去办。”
说着话给他给覃书同斟了一杯茶递给覃书同,覃书同试探性的问:“是哪一笔钱?”
覃芳正说:“我介绍你认识一个人,他叫猜让,他越了我的货。”
覃书同有一些愣住了,他多少知道家里的事,但是他并没有参与其中。
覃芳正起身来到窗前说:“你大哥是个绣花枕头,没主见又自负,中看不中用。
老二呢?人倒是精明,可私生活一塌糊涂,道德败坏,不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你妹妹妘儿还小,又因为是老姑娘被我和你母亲给娇惯不成个样子,也是指望不上。
我虽然有四个孩子,可能指望的只有你一人。”
覃书同端着茶杯说:“父亲,我始终不明白,大陆对于这些黑色产业一向抓得紧,咱们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地方做这个事情?这种把脑袋提溜在手里干活的日子咱们还要过多久?”
覃书同放下茶杯起身走到父亲身边说:“父亲,不如咱们收手吧,把这几笔钱洗干净之后咱们就抽身好不好?咱们做个堂堂正正的生意人!”
说着话他拉起父亲的手盼切的说:“层跃现在已经把业务铺到十四个国家了,还有振工,咱们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咱们靠自己的实力也可以让覃家扬名立万的。”
覃芳正转过头看向儿子眼神里带着一丝宽慰和一些难过,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覃芳正垂目笑了笑说:“咱们覃家摸爬滚打近百年才有的今天,你爷爷从一个私生子变成首屈一指的富豪没有一次成功是靠运气靠偶然获得的。
你太爷爷是里斯本的一个富商,太奶奶是逃荒偷渡到香港的内地人,她一个举目无亲的小姑娘被人哄骗下海做了陪酒女,在澳门认识了你太爷爷,却没想到他始乱终弃,在你太奶奶怀孕之后抛弃了她。
你爷爷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英治香港的红灯区,母亲是内地来的陪酒女,他十几岁就做皮条客和叠马仔,还跟着□□在街头火并还砍人,后来又放高利贷,趁着六七十年代□□业兴盛攒下了创办振工的第一桶金。
你爷爷真是不简单啊,那个时候他就看出来大陆的潜力是澳门和香港无法比拟的,在香港和澳门富商准备带着家资外逃的时候,他却押上了全部的身价进入大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你爷爷疯了。
你爷爷去世之前跟我说他这一辈子除了善待妻儿之外没做过一件好事,被无数人戳脊梁骨一辈子都没抬起头过,要我一定要把覃家过去的污点给洗清,把曾经失去的尊严都找回来。
那是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你爷爷告诉我大陆会是覃家飞黄腾达的开始,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带着振工进入了大陆。
我们这一代负责打入大陆市场站稳脚跟,你们这一代负责开拓人脉积累资源,等到我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我要他们在机关、在高校、或者在艺术界和传媒界崭露头角争得话语权,这样我们覃家三代人才能彻底洗清叠马仔和掮客的出身,跟黑产业说再见。
书同,我对你是寄予厚望的,你不要像你两个哥哥一样令我失望。”
覃书同面对父亲的叮嘱,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
他离开覃公馆之后来到层跃珠宝工厂的翡翠加工车间。
这个时候负责人知道他来了一脸谄媚的急忙迎了上去说:“覃总,您来了怎么不知会一声?车间嘈杂,仔细震得您耳朵疼。”
覃书同跟着负责人来到仓库,打开灯之后映入眼帘的都是半成品的翡翠首饰。
覃书同对负责人说:“你出去吧,我自己待一会儿。”
负责人答应着离开了仓库,覃书同站在货柜前看着货柜里的翡翠陷入回忆。
奶奶还活着的时候手腕上时常戴着一只翡翠手镯,通体碧绿水头十足,奶奶的平时所佩戴的首饰不多,这一件是她最喜欢的。
有一次奶奶带着他在院子里乘凉,覃书同好奇的问奶奶说:“奶奶,你这个手镯是什么石头做的?”
奶奶笑了笑说:“傻小子,这可是翡翠,不是什么石头。”
覃书同说:“翡翠?是什么?”
奶奶一边扇着风一边说:“是南国来的玉,绿色的翡翠叫彩色,紫色的翡翠叫春色,一块翡翠上又有绿又有紫就叫春带彩。”
覃书同坐起来对奶奶说:“南国我知道,那里正在打仗,没想到那里会出产这么漂亮的玉。”
奶奶慈爱的对覃书同说:“美丽的东西往往背后伴随的是危险而不是美好,越是稀缺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争斗。”
当回忆渐渐消散时覃书同缓过了神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给我买一张去槟城的机票,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