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是越想越气,我下了马车后,吩咐了人速速将马车牵走,只图一个眼不见为净。
夜幕垂落时,屋内烛灯明明,我倚在案桌前心不在焉地看了本兵书。
芫漪端来安神汤,见我神思倦怠不免忧心:“殿下,先喝碗安神汤吧,仔细眼睛疼。”
我知她好意,却委实不甘心,又是自顾挣扎须臾后,才放下了那本一页未动的兵书。
我微仰着头,芫漪见状便替我揉了揉发酸的脖颈,不曾想那处痕迹就毫无遮掩地呈现在她眼前,她不敢置信地试探着问道:“殿下,您这儿是怎么了?可是蚊虫叮咬所致?”
我恍然回过神,忙用手捂住。
“正是蚊虫叮咬。”
“那奴婢待会儿就拿易御医制的驱虫香包为殿下带上。”
我点头应道,瞬时想到了那厮的无赖,索性就多嘱咐芫漪一句:“外院也别熄灯了,蚊虫喜暗厌光,若是彻夜通明,应当就不会横冲直撞了。”
芫漪似有所感:“奴婢知晓了,只是这样烛油钱又是一笔花销。”
我在京中暂居的时日,一切花销皆取用于盛朝国库。
思及于此,我咬牙道:“不走他们的账,从我嫁妆里取一些,就一夜多费点油钱,算不得要紧。”
中原正值休养生息之时,举国上下莫不弃奢崇简、劝课农桑,昔日安朝留下的烂摊子被盛朝接揽,我便是再不喜盛朝的篡位行径,也不能以杀敌损己的方式自掘坟墓。
能师出有名、兵不血刃的方式才是上上之策。
饮尽安神汤后,芫漪恰好取来香包给我系上。
“殿下,今夜奴婢就守在旁,若您有什么吩咐,奴婢也好当即知晓。”
芫漪心细如尘,虽未明说,却如明镜似的了如指掌。
有她在旁陪着,我已然安心许多。
但辗转反侧良久,依旧是零星困意也无。
芫漪亦未睡下,如此情形,她到底是没忍住出了声:“殿下,您若有心事,可说与奴婢听。奴婢愚钝,纵使无法为您解惑,但可与您分忧,或许如此您会好受些。”
她对我一向体贴入微,反倒是我甚少留意她的心思。
我挑开帘帐,许她坐到床头,如此,我们之间少了主仆关系的疏离感,更似生死与共的家人。
“芫漪,你后悔跟我踏上这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吗?”
我问出了困扰我多日的疑问,这根源于我的愧疚,使我无法确信她是否真心实意地甘愿跟随我。说来也可笑,我信不过任何人,却要想尽办法拉拢人,而跟随者大多唯利是趋,我心知肚明但又不甘单单以利相诱。
只是我对芫漪有亏欠。
芫漪怔怔地看着我,然后扑腾一声跪在地上:“殿下,奴婢发誓过,决不背叛您。”
我朝她伸出手:“起来吧,我不是信不过你,我信你忠诚,但不知你是否也有此心。”
她还是坚持不肯起,接着道:“殿下,奴婢从不后悔。”
“我知道了。”
“殿下,奴婢的这条命是您救下的,合该要为您赴汤蹈火。”芫漪的声音沉稳有力,像是铁定了心就不肯回头,“若您真有疑,奴婢不怕直言相告。奴婢从未怪过您,姐姐是被他们害死的,与您无关,您已经尽力了。”
我叹着气,回想到了芫若气息奄奄时说的话。
彼时她已知自己即将一命呜呼,但仍为我思量,顾虑我的未来处境。
“殿下,奴婢的妹妹,可以留在您身边,她可比奴婢能干多了......不会像奴婢这般没用......”
殷红的血在她身上汩汩涌流,她即将气绝而亡,我记得那时正值寒风凛冽的腊月,鹅毛大雪纷扬飘落,血水顷刻间冷凝,就连她的身子也愈发冰冷,我和芫漪怎么捂都捂不热,她想抬起手阻止我们无用之举,可最终她还是什么也没做到,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死不瞑目。
之后,我身边的亲信一个个离去。
险些,我连芫漪也护不住,毕竟那时候我也快死了。
幸好,我还有芫漪,我也只有芫漪了。
我总是回避往事,因为我害怕,而自欺欺人能暂且麻痹那源于心底的恐惧。
我其实自私又怯懦,但偏偏这样的我,不得不主动担下那些重得快要压垮脊梁骨的责任。
父亲告诉我,作为安朝谢氏的女儿,生与死都象征着安朝谢氏的荣耀。
所以,我必须挺直脊梁。
安朝谢氏只要还有一个人,那就不会输。
“殿下,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安置吧。”
我应道:“好,你也早些歇下吧。”
芫漪这才起身为我掩好被角,然后放下帘帐退下。
夜幕垂落时,屋内烛灯明明,我倚在案桌前心不在焉地看了本兵书。
芫漪端来安神汤,见我神思倦怠不免忧心:“殿下,先喝碗安神汤吧,仔细眼睛疼。”
我知她好意,却委实不甘心,又是自顾挣扎须臾后,才放下了那本一页未动的兵书。
我微仰着头,芫漪见状便替我揉了揉发酸的脖颈,不曾想那处痕迹就毫无遮掩地呈现在她眼前,她不敢置信地试探着问道:“殿下,您这儿是怎么了?可是蚊虫叮咬所致?”
我恍然回过神,忙用手捂住。
“正是蚊虫叮咬。”
“那奴婢待会儿就拿易御医制的驱虫香包为殿下带上。”
我点头应道,瞬时想到了那厮的无赖,索性就多嘱咐芫漪一句:“外院也别熄灯了,蚊虫喜暗厌光,若是彻夜通明,应当就不会横冲直撞了。”
芫漪似有所感:“奴婢知晓了,只是这样烛油钱又是一笔花销。”
我在京中暂居的时日,一切花销皆取用于盛朝国库。
思及于此,我咬牙道:“不走他们的账,从我嫁妆里取一些,就一夜多费点油钱,算不得要紧。”
中原正值休养生息之时,举国上下莫不弃奢崇简、劝课农桑,昔日安朝留下的烂摊子被盛朝接揽,我便是再不喜盛朝的篡位行径,也不能以杀敌损己的方式自掘坟墓。
能师出有名、兵不血刃的方式才是上上之策。
饮尽安神汤后,芫漪恰好取来香包给我系上。
“殿下,今夜奴婢就守在旁,若您有什么吩咐,奴婢也好当即知晓。”
芫漪心细如尘,虽未明说,却如明镜似的了如指掌。
有她在旁陪着,我已然安心许多。
但辗转反侧良久,依旧是零星困意也无。
芫漪亦未睡下,如此情形,她到底是没忍住出了声:“殿下,您若有心事,可说与奴婢听。奴婢愚钝,纵使无法为您解惑,但可与您分忧,或许如此您会好受些。”
她对我一向体贴入微,反倒是我甚少留意她的心思。
我挑开帘帐,许她坐到床头,如此,我们之间少了主仆关系的疏离感,更似生死与共的家人。
“芫漪,你后悔跟我踏上这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吗?”
我问出了困扰我多日的疑问,这根源于我的愧疚,使我无法确信她是否真心实意地甘愿跟随我。说来也可笑,我信不过任何人,却要想尽办法拉拢人,而跟随者大多唯利是趋,我心知肚明但又不甘单单以利相诱。
只是我对芫漪有亏欠。
芫漪怔怔地看着我,然后扑腾一声跪在地上:“殿下,奴婢发誓过,决不背叛您。”
我朝她伸出手:“起来吧,我不是信不过你,我信你忠诚,但不知你是否也有此心。”
她还是坚持不肯起,接着道:“殿下,奴婢从不后悔。”
“我知道了。”
“殿下,奴婢的这条命是您救下的,合该要为您赴汤蹈火。”芫漪的声音沉稳有力,像是铁定了心就不肯回头,“若您真有疑,奴婢不怕直言相告。奴婢从未怪过您,姐姐是被他们害死的,与您无关,您已经尽力了。”
我叹着气,回想到了芫若气息奄奄时说的话。
彼时她已知自己即将一命呜呼,但仍为我思量,顾虑我的未来处境。
“殿下,奴婢的妹妹,可以留在您身边,她可比奴婢能干多了......不会像奴婢这般没用......”
殷红的血在她身上汩汩涌流,她即将气绝而亡,我记得那时正值寒风凛冽的腊月,鹅毛大雪纷扬飘落,血水顷刻间冷凝,就连她的身子也愈发冰冷,我和芫漪怎么捂都捂不热,她想抬起手阻止我们无用之举,可最终她还是什么也没做到,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死不瞑目。
之后,我身边的亲信一个个离去。
险些,我连芫漪也护不住,毕竟那时候我也快死了。
幸好,我还有芫漪,我也只有芫漪了。
我总是回避往事,因为我害怕,而自欺欺人能暂且麻痹那源于心底的恐惧。
我其实自私又怯懦,但偏偏这样的我,不得不主动担下那些重得快要压垮脊梁骨的责任。
父亲告诉我,作为安朝谢氏的女儿,生与死都象征着安朝谢氏的荣耀。
所以,我必须挺直脊梁。
安朝谢氏只要还有一个人,那就不会输。
“殿下,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安置吧。”
我应道:“好,你也早些歇下吧。”
芫漪这才起身为我掩好被角,然后放下帘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