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没有再理会奴隶贩子,而是转身离开。
离开奴隶市场后,凌霜继续在市集上闲逛,但心中却始终记挂着男人的身影。她知道,在这个世道,奴隶的命运往往是最悲惨的。虽然她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
走了一会儿,凌霜来到了一家茶摊前,坐下歇息。她看着茶摊旁的人来人往,心中思绪万千。她默默地喝着茶。
茶摊老板看着凌霜沉思的样子,笑着问道:“这位公子,看您年纪轻轻就面色凝重,是有什么心事吗?”
凌霜淡淡一笑,“没什么,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茶摊老板点点头,“公子心思重重,不妨放宽心,天大的事也能慢慢解决。”
凌霜微微点头道谢,她只是在看着对面的那个鱼市发呆而已。
休息片刻后,凌霜起身离开茶摊,提着东西就回家了。
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风轻轻吹拂着凌霜的面庞。凌霜站在小船上,身旁的小鱼鹰“小丫”正振翅飞翔,锐利的眼睛紧盯着海面。
忽然,小黑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凌霜顺着它的视线望去,发现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的光芒,格外美丽。
凌霜心里一喜,这种鱼莫不是碧玉鱼?
这种鱼因为颜色与湖水融为一体,很难让人发现,再加上善于隐藏,很难捕捉。
市场上的价格很高,凌霜屏住呼吸,她更明白捕捉这些鱼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她轻声对小丫说:“小丫,慢慢来,不要惊扰它们。”
小丫似乎明白了凌霜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盘旋在空中,寻找最佳的捕捉时机。凌霜则小心翼翼地将鱼网撒向海面,网随着她的手势缓缓下沉,靠近碧玉鱼的栖息地。
经过一番耐心等待,在小丫的围堵下,凌霜终于捕捉到了几条碧玉鱼。虽然只是几条幼小的鱼,但她并不失望。
她小心地将它们放入鱼篓,轻轻抚摸着小丫的头,说道:“做得好,小丫。”
凌霜看着鱼篓中的碧玉鱼,眼底满是喜悦,这些鱼虽然幼小,但只要耐心养育,它们总有一天会长大。
她也有一些养鱼的经验,希望到时候可以卖价钱。
凌霜轻轻划动船桨,带着小丫和捕捉到的碧玉鱼,缓缓驶向岸边。
靠岸后,凌霜提着鱼篓,带着小丫回到了船舱。
奶奶看到凌霜带回的鱼,欣慰地笑了笑,说道:“霜儿,辛苦你了。”
凌霜摇摇头,“奶奶,这不算什么,只要能让我们过得好一些,再辛苦也值得。”
奶奶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等她看着放进船底的几条小鱼,瞳孔微缩。
惊讶道:“这是碧玉鱼?”
要说她年轻的时候倒是看到老伴捉到过几次,也都是靠几个兄弟一起捕捉的几条五六斤的鱼,卖了三、四两。
没想到孙女从来没有捕过鱼,竟然运气这么好。
凌霜摸了摸小丫的翅膀,夸赞道:“ 这是小丫发现的,要不然我今天可是一只都捕不上来。”
奶奶惊讶地看着这只鱼鹰,感叹道:“ 也是孩子你运气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灵气的鹰,这小丫跟你有缘。”
凌霜是想将这个本领全部教给奶奶,但是这里的人没有接触过,原身肯定也没有接触过,如果突然说了这些逆天言论,可能当做妖怪沉湖。
姑且就当做这有灵性的鹰与她有缘,这样更令人信服,免得有些利益薰心的人全部都去捕鹰,破坏生态。
思索之后,又把注意力转向不足半斤的碧玉鱼,将一些草扔进去,有些疑惑:“ 奶奶,这些鱼除了吃草还可以吃什么啊?
奶奶看着有些蔫的鱼,迟疑道:“ 蚯蚓昆虫那些或者是海藻,水草,但碧玉鱼这个,奶奶我也不是很清楚。”
看着啥都不吃的鱼,凌霜怀疑是食肉性鱼类?
开什么玩笑,她都没有肉吃!
她可怜的兔子啊,还在外流浪。
凌霜放下了对碧玉鱼的探究,快到午时了,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凌霜首先在船尾的小炉子上生火。她用手轻轻拨弄着柴火,火苗渐渐旺盛起来。
她拿出一个小铁锅,倒入清水,再将一把洗净的米倒进去。锅盖盖上,水开始沸腾,米香逐渐弥漫在空气中。她时不时掀开锅盖,用木勺轻轻搅动,以防米粘锅。
前世的她也是一个十足的吃货,喜欢吃什么就要去学怎么做,然后把那个菜系学完。
吃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除了钱。
然后再将一把新鲜的青菜放在木盆里,双手在水中翻动,叶子在清水中荡漾。
洗净青菜后,用刀切成小段,准备下锅。接着,他取出买好的一斤腌制猪肉,切成薄片,放在一旁备用。
凌霜见米饭已近熟,便开始炒青菜。
她往铁锅中倒了一点油,待油热了,将青菜倒入锅中。青菜在热油中发出“嗞嗞”的声音,她用木铲迅速翻炒。青菜的翠绿在锅中跃动,香气四溢。她加入一撮盐,再次翻炒,青菜很快变得鲜嫩可口。
接着,凌霜准备炒猪肉。她将锅洗净,倒入新油,待油热后,放入姜片爆香。然后,她把猪肉片倒入锅中,肉片在油中迅速变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她不停地翻炒猪肉,加入一点酱油,猪肉变得更加红润有味。最后,她撒上一些切碎的葱花,猪肉香味四溢。
船舱内,米饭的香气、青菜的清香和猪肉的浓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小船上。
凌霜和她的奶奶坐在小船舱内,围坐在一张简陋的小桌旁,享用着凌霜刚刚做好的美食。
奶奶的皱纹布满了脸庞,她温和地笑着,慈爱地看着凌霜,“没想到以前你说不喜欢做饭,是偷偷跟奶奶学啊。 ”
凌霜眨了眨眼睛,答道:“ 以前不好意思自己做,奶奶做饭的时候我就偷看,就记下来了。”
桌上摆满了凌霜精心烹制的菜肴:米饭洁白如雪,青菜翠绿欲滴,炒猪肉香气扑鼻。
奶奶拿起筷子,轻轻夹了一口米饭,放入嘴里,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做得可比奶奶的饭菜好太多了。”
凌霜则在一旁细心地为奶奶夹菜,“ 我有时候会去偷看刘婆婆做饭,也学到了一些。”
刘婆婆是这附近最会做菜的人,自己在镇上开了一家饭馆,就搬出了渔船。
奶奶恍然大悟:“ 你刘婆婆就靠这么门手艺为生呢,你能偷学到几分也是她故意的,看你合眼缘。”
凌霜大口塞着饭,有点无奈,原身确实偷看了,不过是偷吃,被刘婆婆赶走了。
今天终于能吃上一口肉了,凌霜又有了奋斗的心,下午去钓几个小鱼小虾试试水。
因为原身不会钓鱼,而凌霜也是完完全全不会,能用渔网还是靠自己偷看别人怎么用的。
按照以前看的江南人家纪录片,应该不难,照猫画虎试一试。
家里就还剩下两个铜板太孤独了。
夏日正午,阳光如火,炙烤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人潮如织的市集,仿佛一锅沸腾的粥,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凌霜披着轻纱般的斗篷,穿梭在这热闹的市集中。
走进市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摊位,各式商品琳琅满目。鱼贩们在街角热闹地叫卖,手中的竹篓里盛满了新鲜的鱼虾。最显眼的当属一个戴斗笠的大汉,他的摊位上摆满了活蹦乱跳的鱼,银光闪烁,鳞片在阳光下闪耀。他熟练地将一条条活鱼捞起,用锋利的刀快速去鳞、剖腹,动作如行云流水。鲜血顺着石板流淌,混杂着水渍,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鱼腥味。
“新鲜的鲤鱼,今天刚捞上来的!”大汉豪爽地喊着,声音浑厚有力,引得不少主妇驻足询问。旁边的妇人们则忙着挑选,嘴里不时讨价还价。凌霜站在一旁,目光扫过这些新鲜的鱼,心中想着晚上的晚餐。
再往前走,是卖蔬菜和瓜果的摊位。青翠欲滴的青菜、肥硕的南瓜、红艳艳的番茄,琳琅满目的水果堆积如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摊主们一个个热情洋溢,不停地吆喝着自己的货品:“快来看,刚从地里摘的青菜,新鲜又便宜!”一个年迈的老农弯着腰,笑容满面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他的手上满是泥土的痕迹,显然这些蔬菜是他亲手种植和采摘的。
市集中央是卖生活用品的区域,摊位上摆满了各种陶器、竹器和布匹。一位年轻的女子,手艺精湛,正在展示她亲手编织的竹篮。她细长的手指飞快地在竹条间穿梭,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篮子就成型了。旁边的摊位上,一个老匠人正在打磨陶器,砰砰的敲击声不绝于耳。他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形态的陶罐、陶碗,每一件都雕刻精美,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凌霜来到一个卖香料的摊位,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各种颜色的香料粉末堆积成小山,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他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不少人正在挑选各类香料,用于烹饪和香薰。凌霜挑选了一些桂皮和八角,放入自己带来的小布袋中。
市集尽头是一家茶摊,几张简陋的木桌上放着几个茶壶,热气氤氲。茶摊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给每位路过的行人免费斟上一杯清茶,解渴消暑。凌霜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甘甜,让她疲惫的身心顿时得到了放松。
太阳渐渐西斜,市集的喧嚣逐渐平息。凌霜带着满满的收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热闹的市集。这个市集不仅是生活必需品的集散地,更是人情味浓厚的所在,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息
离开奴隶市场后,凌霜继续在市集上闲逛,但心中却始终记挂着男人的身影。她知道,在这个世道,奴隶的命运往往是最悲惨的。虽然她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
走了一会儿,凌霜来到了一家茶摊前,坐下歇息。她看着茶摊旁的人来人往,心中思绪万千。她默默地喝着茶。
茶摊老板看着凌霜沉思的样子,笑着问道:“这位公子,看您年纪轻轻就面色凝重,是有什么心事吗?”
凌霜淡淡一笑,“没什么,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茶摊老板点点头,“公子心思重重,不妨放宽心,天大的事也能慢慢解决。”
凌霜微微点头道谢,她只是在看着对面的那个鱼市发呆而已。
休息片刻后,凌霜起身离开茶摊,提着东西就回家了。
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风轻轻吹拂着凌霜的面庞。凌霜站在小船上,身旁的小鱼鹰“小丫”正振翅飞翔,锐利的眼睛紧盯着海面。
忽然,小黑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凌霜顺着它的视线望去,发现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的光芒,格外美丽。
凌霜心里一喜,这种鱼莫不是碧玉鱼?
这种鱼因为颜色与湖水融为一体,很难让人发现,再加上善于隐藏,很难捕捉。
市场上的价格很高,凌霜屏住呼吸,她更明白捕捉这些鱼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她轻声对小丫说:“小丫,慢慢来,不要惊扰它们。”
小丫似乎明白了凌霜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盘旋在空中,寻找最佳的捕捉时机。凌霜则小心翼翼地将鱼网撒向海面,网随着她的手势缓缓下沉,靠近碧玉鱼的栖息地。
经过一番耐心等待,在小丫的围堵下,凌霜终于捕捉到了几条碧玉鱼。虽然只是几条幼小的鱼,但她并不失望。
她小心地将它们放入鱼篓,轻轻抚摸着小丫的头,说道:“做得好,小丫。”
凌霜看着鱼篓中的碧玉鱼,眼底满是喜悦,这些鱼虽然幼小,但只要耐心养育,它们总有一天会长大。
她也有一些养鱼的经验,希望到时候可以卖价钱。
凌霜轻轻划动船桨,带着小丫和捕捉到的碧玉鱼,缓缓驶向岸边。
靠岸后,凌霜提着鱼篓,带着小丫回到了船舱。
奶奶看到凌霜带回的鱼,欣慰地笑了笑,说道:“霜儿,辛苦你了。”
凌霜摇摇头,“奶奶,这不算什么,只要能让我们过得好一些,再辛苦也值得。”
奶奶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等她看着放进船底的几条小鱼,瞳孔微缩。
惊讶道:“这是碧玉鱼?”
要说她年轻的时候倒是看到老伴捉到过几次,也都是靠几个兄弟一起捕捉的几条五六斤的鱼,卖了三、四两。
没想到孙女从来没有捕过鱼,竟然运气这么好。
凌霜摸了摸小丫的翅膀,夸赞道:“ 这是小丫发现的,要不然我今天可是一只都捕不上来。”
奶奶惊讶地看着这只鱼鹰,感叹道:“ 也是孩子你运气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灵气的鹰,这小丫跟你有缘。”
凌霜是想将这个本领全部教给奶奶,但是这里的人没有接触过,原身肯定也没有接触过,如果突然说了这些逆天言论,可能当做妖怪沉湖。
姑且就当做这有灵性的鹰与她有缘,这样更令人信服,免得有些利益薰心的人全部都去捕鹰,破坏生态。
思索之后,又把注意力转向不足半斤的碧玉鱼,将一些草扔进去,有些疑惑:“ 奶奶,这些鱼除了吃草还可以吃什么啊?
奶奶看着有些蔫的鱼,迟疑道:“ 蚯蚓昆虫那些或者是海藻,水草,但碧玉鱼这个,奶奶我也不是很清楚。”
看着啥都不吃的鱼,凌霜怀疑是食肉性鱼类?
开什么玩笑,她都没有肉吃!
她可怜的兔子啊,还在外流浪。
凌霜放下了对碧玉鱼的探究,快到午时了,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凌霜首先在船尾的小炉子上生火。她用手轻轻拨弄着柴火,火苗渐渐旺盛起来。
她拿出一个小铁锅,倒入清水,再将一把洗净的米倒进去。锅盖盖上,水开始沸腾,米香逐渐弥漫在空气中。她时不时掀开锅盖,用木勺轻轻搅动,以防米粘锅。
前世的她也是一个十足的吃货,喜欢吃什么就要去学怎么做,然后把那个菜系学完。
吃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除了钱。
然后再将一把新鲜的青菜放在木盆里,双手在水中翻动,叶子在清水中荡漾。
洗净青菜后,用刀切成小段,准备下锅。接着,他取出买好的一斤腌制猪肉,切成薄片,放在一旁备用。
凌霜见米饭已近熟,便开始炒青菜。
她往铁锅中倒了一点油,待油热了,将青菜倒入锅中。青菜在热油中发出“嗞嗞”的声音,她用木铲迅速翻炒。青菜的翠绿在锅中跃动,香气四溢。她加入一撮盐,再次翻炒,青菜很快变得鲜嫩可口。
接着,凌霜准备炒猪肉。她将锅洗净,倒入新油,待油热后,放入姜片爆香。然后,她把猪肉片倒入锅中,肉片在油中迅速变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她不停地翻炒猪肉,加入一点酱油,猪肉变得更加红润有味。最后,她撒上一些切碎的葱花,猪肉香味四溢。
船舱内,米饭的香气、青菜的清香和猪肉的浓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小船上。
凌霜和她的奶奶坐在小船舱内,围坐在一张简陋的小桌旁,享用着凌霜刚刚做好的美食。
奶奶的皱纹布满了脸庞,她温和地笑着,慈爱地看着凌霜,“没想到以前你说不喜欢做饭,是偷偷跟奶奶学啊。 ”
凌霜眨了眨眼睛,答道:“ 以前不好意思自己做,奶奶做饭的时候我就偷看,就记下来了。”
桌上摆满了凌霜精心烹制的菜肴:米饭洁白如雪,青菜翠绿欲滴,炒猪肉香气扑鼻。
奶奶拿起筷子,轻轻夹了一口米饭,放入嘴里,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做得可比奶奶的饭菜好太多了。”
凌霜则在一旁细心地为奶奶夹菜,“ 我有时候会去偷看刘婆婆做饭,也学到了一些。”
刘婆婆是这附近最会做菜的人,自己在镇上开了一家饭馆,就搬出了渔船。
奶奶恍然大悟:“ 你刘婆婆就靠这么门手艺为生呢,你能偷学到几分也是她故意的,看你合眼缘。”
凌霜大口塞着饭,有点无奈,原身确实偷看了,不过是偷吃,被刘婆婆赶走了。
今天终于能吃上一口肉了,凌霜又有了奋斗的心,下午去钓几个小鱼小虾试试水。
因为原身不会钓鱼,而凌霜也是完完全全不会,能用渔网还是靠自己偷看别人怎么用的。
按照以前看的江南人家纪录片,应该不难,照猫画虎试一试。
家里就还剩下两个铜板太孤独了。
夏日正午,阳光如火,炙烤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人潮如织的市集,仿佛一锅沸腾的粥,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凌霜披着轻纱般的斗篷,穿梭在这热闹的市集中。
走进市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摊位,各式商品琳琅满目。鱼贩们在街角热闹地叫卖,手中的竹篓里盛满了新鲜的鱼虾。最显眼的当属一个戴斗笠的大汉,他的摊位上摆满了活蹦乱跳的鱼,银光闪烁,鳞片在阳光下闪耀。他熟练地将一条条活鱼捞起,用锋利的刀快速去鳞、剖腹,动作如行云流水。鲜血顺着石板流淌,混杂着水渍,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鱼腥味。
“新鲜的鲤鱼,今天刚捞上来的!”大汉豪爽地喊着,声音浑厚有力,引得不少主妇驻足询问。旁边的妇人们则忙着挑选,嘴里不时讨价还价。凌霜站在一旁,目光扫过这些新鲜的鱼,心中想着晚上的晚餐。
再往前走,是卖蔬菜和瓜果的摊位。青翠欲滴的青菜、肥硕的南瓜、红艳艳的番茄,琳琅满目的水果堆积如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摊主们一个个热情洋溢,不停地吆喝着自己的货品:“快来看,刚从地里摘的青菜,新鲜又便宜!”一个年迈的老农弯着腰,笑容满面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他的手上满是泥土的痕迹,显然这些蔬菜是他亲手种植和采摘的。
市集中央是卖生活用品的区域,摊位上摆满了各种陶器、竹器和布匹。一位年轻的女子,手艺精湛,正在展示她亲手编织的竹篮。她细长的手指飞快地在竹条间穿梭,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篮子就成型了。旁边的摊位上,一个老匠人正在打磨陶器,砰砰的敲击声不绝于耳。他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形态的陶罐、陶碗,每一件都雕刻精美,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凌霜来到一个卖香料的摊位,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各种颜色的香料粉末堆积成小山,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他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不少人正在挑选各类香料,用于烹饪和香薰。凌霜挑选了一些桂皮和八角,放入自己带来的小布袋中。
市集尽头是一家茶摊,几张简陋的木桌上放着几个茶壶,热气氤氲。茶摊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给每位路过的行人免费斟上一杯清茶,解渴消暑。凌霜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甘甜,让她疲惫的身心顿时得到了放松。
太阳渐渐西斜,市集的喧嚣逐渐平息。凌霜带着满满的收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热闹的市集。这个市集不仅是生活必需品的集散地,更是人情味浓厚的所在,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