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是一个开放性场馆,从电梯口出来,就能看见墙上挂着薛嘉祥的各幅作品。头顶的灯光打得雅致,一眼望去,便是高级画展的氛围。
蒋梨和林隐一边抬头欣赏画作一边向里面慢慢移动,果然没过多久,就看见顾御陪着黄婉华,连同身后一大群助理,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
林隐屏住呼吸,将蒋梨拉到墙边避让,眼神却穿过了人群稳稳定在了黄婉华身上。
眼前这个被前后簇拥着的女人,看上去最多四十岁左右。身材凹凸有致,容貌明艳娇丽。抬头的时候,神采飞扬、顾盼生辉,再加上一身高级珠宝陪衬,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夺目又耀眼的魅力。
顾御此刻站在她身旁,收敛起了之前的张狂,低头拘谨地看着母亲,乖巧得像条小狗,两个人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林隐和蒋梨靠在墙边,各自都没有说话,仿佛被这场面震撼到了。
过了一会儿,母子俩交流完毕,一群人才继续向电梯口走去。没有人注意到林隐和蒋梨,就算注意了,也没有人会在乎。
这群人很快就消失在了拐角处。
突然安静的长廊里,空气中隐约留下了一丝还未散去的香水的味道。
那是黄婉华留下的气味。
林隐走到长廊中央,走到刚才黄婉华驻足的位置。她在半空中轻轻地、默默地呼吸,企图感受那丝残余的气息,那丝属于黄婉华的气息。
她想抓住什么,却发现什么都抓不住。
就在刚才,她的母亲和弟弟站在这里,近在咫尺,而她却只是眼睁睁看着他们与她擦肩而过。
她没有上前去拦住他们,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有那么一刹那,她以为她会喊出来,但她却没有。
她只是沉默地看着他们,就好像在看两个陌生人。
因为她知道,今天远远不是这个故事的终点。
今天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事实上,从她视黄婉华为自己母亲的那天起,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
蒋梨看见林隐站在长廊里,一动不动地望着眼前那幅画出神,以为她只是在欣赏画作,也不便打扰。
一阵脚步声忽然响起,田甜从拐角处急匆匆走过来,看见林隐立刻说:“我正要找你,刚刚我在老板面前推荐了你,他说你可以先回去创作起来,到时候带着作品来画廊,一旦通过,他直接与你签约。”
蒋梨在一边听见,挑眉道:“这不是画大饼么?都还没有签约,倒先让人把画给画上了。”
田甜瞥了一眼蒋梨,似乎懒得与她争论:“78号的影响力在业内向来是TOP级别的,更何况仅凭一幅作品就能签约,你以为这种机会是谁都能有的?”顿了顿,她转向林隐,“换句话说,只要这次你的作品确实能够吸睛,成功签约就不是问题。”
蒋梨还要再问,林隐已经淡淡地拦住她,说:“既然有机会,总要试一试。”
田甜翻出手机查看着日历:“还有大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不算太宽裕,你自己加紧点。到时候我会联系你。”
*
从78号回来的第二天起,林隐就盘踞在了蒋梨为她准备的画室里。
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一天有十二个小时都在构思与创作。
她要利用这次机会,让她的画引起黄婉华的兴趣,甚至成为这幅画的藏家。
不是强行碰面,也不是半路拦截,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不着痕迹地出现在这个女人身边,然后默默接近她,直至最后渗透她。
这显然并不容易,甚至是一种痴心妄想。
但若不试,她连一丝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画画本是她唯一也是最擅长的技术,除此之外,她好像也不会别的了。如果只用一幅画就能成功吸引到黄婉华,这对她来说,已经是最简单也是最可行的方法了。
蒋梨日常也不去打扰林隐,只叮嘱她要注意休息,别太伤神。她虽然不清楚林隐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也看得出林隐对这次作品的重视程度。
毕竟如田甜说的,若是只需要靠一幅画就能决定自己是否与78号签约的话,无论是谁,想必都会拼尽全力的。
或许,这也是她喜欢林隐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都做不到像林隐这么心无旁骛、全情投入。
这么多年,她只不过是拼命做出了一个想要靠自己奋斗的样子,实际上却仍旧摆脱不了父母对她的帮助。
父亲的实业虽然垮了,但这么多年积聚的人脉多少还是留了点下来。
这家咖啡店的店面是在他的帮助下谈下来的,租金比市价便宜了三成;一整套全进口自动咖啡机也是他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又为她省下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她嘴里说的口口声声不想靠父母,最终却还是被父母无处不在的羽翼呵护着。她知道,自己大概这辈子都逃不脱父母对她的关照了。
但同时也知道,或许她拼命想要摆脱的,却正是林隐这辈子所渴望的。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所欲所求,就是如此的戏剧化。
*
蒋梨坐在吧台后,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透过画室门上的一小截玻璃窗朝里面看去,林隐此时正盘腿坐在地上,仰头看着画陷入沉思。
蒋梨有些心疼,在她眼里,林隐的灵感、天赋以及那份独一无二的才华,都不允许她在进行创作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然而她现在所做的,却恰是为一位豪门贵妇在束缚自己的灵感与天赋,只为了博这位贵妇生日时的一乐。
想到这里,蒋梨叹了口气,果然在这个世界上,富人的快乐,往往便是穷人的桎梏。
小乖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突然跑了出来,轻轻一跳就上了蒋梨的膝盖,仰头舔了舔她的下巴,然后安分地蜷缩在她的大腿上。
自从林隐收养了小乖,每天都会将它带来咖啡店。
它倒是猫如其名,从早到晚始终待在特地为它准备的小窝里,不闹也不吵,特别的安静乖巧。
有时候来喝咖啡的客人会蹲下身好奇地摸摸它,它也会很配合地露出小肚皮,享受人们对它的抚摸。渐渐的,靠着它的吸引力,咖啡店里竟然也有了一批固定的熟客。
在蒋梨的大腿上窝了一会儿,大概觉得有些憋屈,小乖又跳下地去找林隐了。蒋梨也跟着起身,倒了一杯柠檬水,走向画室轻轻推开门。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帘淡淡地洒进画室里,光影被分割成一道道长条形,均匀地铺在胡桃木地板上。
窗台上的薄荷草养得茂盛,蟹爪兰也开出了几朵红色的小花。
林隐安静地坐在画架前的地上,若有所思地拿着笔,仿佛正在考虑下一笔该落在哪里。
“喝杯柠檬茶,加了点蜂蜜,不酸。”蒋梨一边将杯子递给林隐,一边端详着眼前的画作,“是向日葵?我一直以为你在搞那幅命题画呢。”
一幅对开尺寸的油画框上,铺陈着整片暗黑的底色,一簇俯视角度的向日葵如泼墨般在黑暗中绚烂盛开,最中间的几朵灿烈如艳阳,越接近边缘的花瓣越糜烂、越枯萎。
“这幅画就是为黄婉华画的。”林隐放下画笔,接过蒋梨手中的蜂蜜水。
“这是主题画?”蒋梨完全想象不出眼前这幅向日葵与黄婉华之间能有什么联系。
林隐看着画,似在斟酌着措词:“她喜欢灿烂的东西,外放、绚丽、有冲击力。就像她的人,有刺,但也迷人。”
“那为什么不画玫瑰?黄玫瑰尤其适合她,带刺、娇艳。”
林隐沉了沉眸:“因为一定早就有人把她比喻成黄玫瑰过了,这些话她听多了,就会不以为然。我只是想要另辟蹊径。”
蒋梨有些不可思议:“这种激进的做派不像是你的性格啊。”
“也不算激进,只是觉得向日葵相比起黄玫瑰,更加的外放和热烈,像她。”林隐掩饰着初衷,言不由衷地说道。
“看来你对她的评价很高嘛。”
“有么?”林隐轻轻淡化了脸上所有的表情,装作不以为意的样子,“我只是看了她那些照片才这么感觉的。”
“你还记得么?”蒋梨继续看着画,忽然问道,“你曾经把我也比喻过向日葵,你说我明亮鲜艳、热情奔放。其实高中那时候,你就很喜欢画向日葵。”她笑笑,“所以每次你画向日葵,我总以为你是在画我。”
林隐的心徒然颤了一下,脸上带着恍惚道:“是么?”
“怎么不是?我还一度以为你是在我头发的颜色上汲取到的灵感呢。”
林隐抬头看向蒋梨的橙色短发,支吾着:“大概……也许……可能……”
蒋梨将双手撑在林隐的肩上,眯起眼睛盯着画:“不过我现在发现,你的这幅向日葵,似乎不止是简单的命题创作,它好像有了新的具象。”
林隐心中再次一惊,即刻下意识地否认:“哪有什么具象。”她仿佛努力要解释什么,“我只是单纯觉得它们刚好符合黄婉华的形象而已。”
蒋梨还准备再调侃几句,门外突然响起了顾客要点单的声音,她连忙推门走了出去。
林隐放下手中的杯子,沉默地看向眼前这幅向日葵。
她的画,真的有了新的具象了么?
蒋梨和林隐一边抬头欣赏画作一边向里面慢慢移动,果然没过多久,就看见顾御陪着黄婉华,连同身后一大群助理,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
林隐屏住呼吸,将蒋梨拉到墙边避让,眼神却穿过了人群稳稳定在了黄婉华身上。
眼前这个被前后簇拥着的女人,看上去最多四十岁左右。身材凹凸有致,容貌明艳娇丽。抬头的时候,神采飞扬、顾盼生辉,再加上一身高级珠宝陪衬,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夺目又耀眼的魅力。
顾御此刻站在她身旁,收敛起了之前的张狂,低头拘谨地看着母亲,乖巧得像条小狗,两个人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
林隐和蒋梨靠在墙边,各自都没有说话,仿佛被这场面震撼到了。
过了一会儿,母子俩交流完毕,一群人才继续向电梯口走去。没有人注意到林隐和蒋梨,就算注意了,也没有人会在乎。
这群人很快就消失在了拐角处。
突然安静的长廊里,空气中隐约留下了一丝还未散去的香水的味道。
那是黄婉华留下的气味。
林隐走到长廊中央,走到刚才黄婉华驻足的位置。她在半空中轻轻地、默默地呼吸,企图感受那丝残余的气息,那丝属于黄婉华的气息。
她想抓住什么,却发现什么都抓不住。
就在刚才,她的母亲和弟弟站在这里,近在咫尺,而她却只是眼睁睁看着他们与她擦肩而过。
她没有上前去拦住他们,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有那么一刹那,她以为她会喊出来,但她却没有。
她只是沉默地看着他们,就好像在看两个陌生人。
因为她知道,今天远远不是这个故事的终点。
今天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事实上,从她视黄婉华为自己母亲的那天起,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
蒋梨看见林隐站在长廊里,一动不动地望着眼前那幅画出神,以为她只是在欣赏画作,也不便打扰。
一阵脚步声忽然响起,田甜从拐角处急匆匆走过来,看见林隐立刻说:“我正要找你,刚刚我在老板面前推荐了你,他说你可以先回去创作起来,到时候带着作品来画廊,一旦通过,他直接与你签约。”
蒋梨在一边听见,挑眉道:“这不是画大饼么?都还没有签约,倒先让人把画给画上了。”
田甜瞥了一眼蒋梨,似乎懒得与她争论:“78号的影响力在业内向来是TOP级别的,更何况仅凭一幅作品就能签约,你以为这种机会是谁都能有的?”顿了顿,她转向林隐,“换句话说,只要这次你的作品确实能够吸睛,成功签约就不是问题。”
蒋梨还要再问,林隐已经淡淡地拦住她,说:“既然有机会,总要试一试。”
田甜翻出手机查看着日历:“还有大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不算太宽裕,你自己加紧点。到时候我会联系你。”
*
从78号回来的第二天起,林隐就盘踞在了蒋梨为她准备的画室里。
每天早出晚归,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一天有十二个小时都在构思与创作。
她要利用这次机会,让她的画引起黄婉华的兴趣,甚至成为这幅画的藏家。
不是强行碰面,也不是半路拦截,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不着痕迹地出现在这个女人身边,然后默默接近她,直至最后渗透她。
这显然并不容易,甚至是一种痴心妄想。
但若不试,她连一丝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画画本是她唯一也是最擅长的技术,除此之外,她好像也不会别的了。如果只用一幅画就能成功吸引到黄婉华,这对她来说,已经是最简单也是最可行的方法了。
蒋梨日常也不去打扰林隐,只叮嘱她要注意休息,别太伤神。她虽然不清楚林隐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也看得出林隐对这次作品的重视程度。
毕竟如田甜说的,若是只需要靠一幅画就能决定自己是否与78号签约的话,无论是谁,想必都会拼尽全力的。
或许,这也是她喜欢林隐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都做不到像林隐这么心无旁骛、全情投入。
这么多年,她只不过是拼命做出了一个想要靠自己奋斗的样子,实际上却仍旧摆脱不了父母对她的帮助。
父亲的实业虽然垮了,但这么多年积聚的人脉多少还是留了点下来。
这家咖啡店的店面是在他的帮助下谈下来的,租金比市价便宜了三成;一整套全进口自动咖啡机也是他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又为她省下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她嘴里说的口口声声不想靠父母,最终却还是被父母无处不在的羽翼呵护着。她知道,自己大概这辈子都逃不脱父母对她的关照了。
但同时也知道,或许她拼命想要摆脱的,却正是林隐这辈子所渴望的。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所欲所求,就是如此的戏剧化。
*
蒋梨坐在吧台后,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透过画室门上的一小截玻璃窗朝里面看去,林隐此时正盘腿坐在地上,仰头看着画陷入沉思。
蒋梨有些心疼,在她眼里,林隐的灵感、天赋以及那份独一无二的才华,都不允许她在进行创作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然而她现在所做的,却恰是为一位豪门贵妇在束缚自己的灵感与天赋,只为了博这位贵妇生日时的一乐。
想到这里,蒋梨叹了口气,果然在这个世界上,富人的快乐,往往便是穷人的桎梏。
小乖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突然跑了出来,轻轻一跳就上了蒋梨的膝盖,仰头舔了舔她的下巴,然后安分地蜷缩在她的大腿上。
自从林隐收养了小乖,每天都会将它带来咖啡店。
它倒是猫如其名,从早到晚始终待在特地为它准备的小窝里,不闹也不吵,特别的安静乖巧。
有时候来喝咖啡的客人会蹲下身好奇地摸摸它,它也会很配合地露出小肚皮,享受人们对它的抚摸。渐渐的,靠着它的吸引力,咖啡店里竟然也有了一批固定的熟客。
在蒋梨的大腿上窝了一会儿,大概觉得有些憋屈,小乖又跳下地去找林隐了。蒋梨也跟着起身,倒了一杯柠檬水,走向画室轻轻推开门。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帘淡淡地洒进画室里,光影被分割成一道道长条形,均匀地铺在胡桃木地板上。
窗台上的薄荷草养得茂盛,蟹爪兰也开出了几朵红色的小花。
林隐安静地坐在画架前的地上,若有所思地拿着笔,仿佛正在考虑下一笔该落在哪里。
“喝杯柠檬茶,加了点蜂蜜,不酸。”蒋梨一边将杯子递给林隐,一边端详着眼前的画作,“是向日葵?我一直以为你在搞那幅命题画呢。”
一幅对开尺寸的油画框上,铺陈着整片暗黑的底色,一簇俯视角度的向日葵如泼墨般在黑暗中绚烂盛开,最中间的几朵灿烈如艳阳,越接近边缘的花瓣越糜烂、越枯萎。
“这幅画就是为黄婉华画的。”林隐放下画笔,接过蒋梨手中的蜂蜜水。
“这是主题画?”蒋梨完全想象不出眼前这幅向日葵与黄婉华之间能有什么联系。
林隐看着画,似在斟酌着措词:“她喜欢灿烂的东西,外放、绚丽、有冲击力。就像她的人,有刺,但也迷人。”
“那为什么不画玫瑰?黄玫瑰尤其适合她,带刺、娇艳。”
林隐沉了沉眸:“因为一定早就有人把她比喻成黄玫瑰过了,这些话她听多了,就会不以为然。我只是想要另辟蹊径。”
蒋梨有些不可思议:“这种激进的做派不像是你的性格啊。”
“也不算激进,只是觉得向日葵相比起黄玫瑰,更加的外放和热烈,像她。”林隐掩饰着初衷,言不由衷地说道。
“看来你对她的评价很高嘛。”
“有么?”林隐轻轻淡化了脸上所有的表情,装作不以为意的样子,“我只是看了她那些照片才这么感觉的。”
“你还记得么?”蒋梨继续看着画,忽然问道,“你曾经把我也比喻过向日葵,你说我明亮鲜艳、热情奔放。其实高中那时候,你就很喜欢画向日葵。”她笑笑,“所以每次你画向日葵,我总以为你是在画我。”
林隐的心徒然颤了一下,脸上带着恍惚道:“是么?”
“怎么不是?我还一度以为你是在我头发的颜色上汲取到的灵感呢。”
林隐抬头看向蒋梨的橙色短发,支吾着:“大概……也许……可能……”
蒋梨将双手撑在林隐的肩上,眯起眼睛盯着画:“不过我现在发现,你的这幅向日葵,似乎不止是简单的命题创作,它好像有了新的具象。”
林隐心中再次一惊,即刻下意识地否认:“哪有什么具象。”她仿佛努力要解释什么,“我只是单纯觉得它们刚好符合黄婉华的形象而已。”
蒋梨还准备再调侃几句,门外突然响起了顾客要点单的声音,她连忙推门走了出去。
林隐放下手中的杯子,沉默地看向眼前这幅向日葵。
她的画,真的有了新的具象了么?